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8.53KB ,
资源ID:272952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95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铁路信电缆施工工艺规定.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铁路信电缆施工工艺规定.docx

1、铁路信电缆施工工艺规定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在广铁(集团)公司管内的铁路信号电缆施工,从源头预防信号设备故障,特制定本规定。第二章铁路信号电缆使用规定第二条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轨道区段以及2000系列的站内电码化设备采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计轴设备、应答器使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其它设备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信号电缆等非数字信号电缆。第三条电化区段主干信号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电化区段与非电化区段连接的站(场)联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第四条ZPW2000系列采用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应遵循以下使用原则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不能采用同一根电缆。2两个频

2、率相同发送(接收)不能设置在同一屏蔽四线组内。3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接收时,该电缆需采用内屏蔽电缆。4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可采用非内屏蔽电缆,但线对必须按4线组对角线成对使用。5内屏蔽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4芯组。第五条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缆应成对使用。第三章铁路信号电缆径路选择原则第六条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前,由施工单位会同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共同确认敷设径路。第七条两设备间距离最短,通过股道及障碍物最少,利于施工及维修方便。第八条避开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改、扩建处。第九条避免在道岔的岔尖、辙岔心和

3、钢轨接头处穿越股道。第十条避免通过碱、酸、盐性等有化学腐蚀物质的地带,各种管道径路复杂地带。第十一条避免通过土壤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带,以及坚石、池沼、污水坑等处。第十二条电缆径路与铁路平行时,距最近轨底边缘的距离,在线路外侧L为2m。如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间斜面距离不小于2m的情况下,L可减至不小于1.7m。在线路间,L为1.6m。若线路间距为4.5m,此项距离L可减至不小于1.5m。距铁路边排水沟边沿不小于1000mm。如下图所示。第十三条电缆径路与公路平行时,距公路路面边沿和排水沟边沿不小于1000mm。第十四条电缆径路与上下水管道平行时,距上下水管的距离不小于500mm。第

4、十五条电缆径路与煤气或液体燃料管道平行时,距煤气或液体燃料管道的距离不小于1000mm。第十六条电缆径路与热力管道平行时,距热力管道的距离不小于2000mm。第十七条电缆径路与建筑物平行时,距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600mm。第十八条电缆径路在树木附近时,距树木的距离不小于2000mm。第十九条干线电缆与电力杆平行时,距电力杆边缘的距离不小于700mm,距电力线路的防雷地线的距离不小于20m。第二十条电缆径路应设在铁路地界内,箱盒必须安装在工务防护栏内第四章地下管线的探测第二十一条探测电缆径路地下管线,是开挖电缆沟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必须在电务段、通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下进行现场探测,提高施工安

5、全系数。第五章开挖电缆沟第二十二条开挖的电缆沟要求沟直且沟底平,同时要深度符合电缆的埋设深度1站内电缆埋设深度距地面不能小于700mm。2站内石质地段电缆的埋设深度不能小于500mm。3区间电缆的埋设深度不能小于1200mm,在农田或有农作物地段电缆的埋设深度不能小于1400mm。4箱盒设备处的储备电缆埋设深度受条件限制不能与引入沟同深时,可以适当减少电缆的埋设深度,但也不能小于200mm,同时在箱盒设备处设置围桩进行防护。5在铁路边开挖电缆沟及开挖过道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污染道床。防护材料如彩条布或塑料布等。第二十三条开挖电缆沟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1挖成的电缆沟在未敷设电缆前有塌方的可

6、能,塌方则会危害行车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尽量缩短电缆沟敞口时间。2已经挖好的电缆沟敞口过夜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及时通知车务人员注意,同时设专人防护。3在线路附近施工时,设专人防护。4开挖电缆沟时,两人间的施工距离不应小于5米。第六章电缆过道开挖第二十四条电缆过道开挖,挖出的土堆放在线路外侧,深度挖至地面200mm以下,以满足电缆防护管的埋设要求。第二十五条电缆过道防护管应采用镀锌钢管,钢管必须倒角,防止穿电缆时损伤电缆外皮。防护管内径应大于总电缆外径的1.5倍。将防护管放入过道内,用麻袋片等材料将管口堵塞,先回填土,后回填石碴,并分层夯实。第二十六条在满足第二十四条的前提下

7、必须保证过道防护镀锌钢管顶部距离钢轨底部大于800mm,镀锌钢防护管长度伸出轨枕端500mm以上。第七章电缆敷设第二十七条电缆敷设前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单盘测试,用高阻兆欧表测量电缆芯线间、每芯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3000Mkm,应检查电缆绝缘外护套完整,钢带地的绝缘电阻为2Mkm,并做好记录。第二十八条电缆敷设时,电缆朝向应统一以上行方向为电缆A端,下行方向为电缆B端,同时电缆要A、B端对接。第二十九条贯通地线与信号电缆同沟埋设于电缆(槽)下方土壤中,距电缆(槽)底部不少于300mm,贯通地线采用截面积不少于35平方毫米铜当量的铅包铜缆或35平方毫米的裸铜缆。分支地线采用聚乙烯外护套25

8、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缆。贯通地线过钢桥时应使用带绝缘护套的地线,并与光电缆有效隔离。在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区段,贯通地线截面积按有关标准执行,信号设备按规定与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相连接。第三十条电缆沟内,距信号楼最近端的设备电缆排列在线路侧,由近端电缆到远端电缆顺序整齐平铺排列。第三十一条内屏蔽电缆敷设时弯曲半径要大于电缆外径的20倍,其它电缆弯曲半径要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不能出现背扣、小弯及损伤电缆外护层现象。第三十二条检查确认电缆的敷设位置、规格型号与电缆径路图相符。第三十三条所有地点电缆储备量不能盘成环状(“”型),可呈“”状或“S、”状布置。电缆储备量及做头量单位数量室外电缆进入室内储备量

9、mm5000室外电缆进入室内做头量mm3000室外储备量20m以上电缆每端储备量区间箱mm2000XB-2变压器箱mm2000XB-1变压器箱mm2000HZ-12终端电缆盒mm2000HZ-0终端电缆盒mm2000HF-7方向电缆盒主、付管mm2000HF-4方向电缆盒主、付管mm2000HZ-24终端电缆盒主、付管mm2000HZ-6终端电缆盒主、付管mm2000ZPWBP1匹配变压器mm200020m以下电缆每端储备量区间箱mm1000XB-2变压器箱mm1000XB-1变压器箱mm1000HZ-12终端电缆盒mm1000HZ-0终端电缆盒mm1000HF-7方向电缆盒主、付管mm100

10、0HF-4方向电缆盒主、付管mm1000HZ-24终端电缆盒主、付管mm1000HZ-6终端电缆盒主、付管mm1000ZPWBP1匹配变压器mm1000电缆做头量区间箱mm2000XB-2变压器箱mm1000XB-1变压器箱mm800HZ-12终端电缆盒mm350HZ-0终端电缆盒mm350HF-7方向电缆盒主管mm500付管mm1500HF-4方向电缆盒主管mm400付管mm1000HZ-24终端电缆盒主、付管主管mm400付管mm550HZ-6终端电缆盒主、付管主管mm350付管mm350ZPWBP1匹配变压器mm400箱盒分支地线储备和做头量mm1500贯通地线接续或贯通地线与分支地线接

11、续量mm100第三十四条电缆穿过防护管时,要在防护管管口处做好防护,钢防护管管口必须做好扩口和倒角,以免损伤电缆。第三十五条严禁电力电缆与信号通信电缆同沟同槽敷设,如受地形限制需平行或交叉敷设电缆,其相互交叉、间隔距离最短距离必须大于500mm,最短距离小于500mm的,应采用镀锌钢管加砖沙防护。第八章电缆的防护第三十六条当电缆的埋设深度大于或等于700mm时,采取分层夯实的直埋防护。第三十七条电缆穿越轨道时应采用完整的镀锌钢管对电缆进行防护。镀锌钢管两端各伸出轨枕端不得小于500mm,埋于地面200mm以下。第三十八条电缆在站台上时,应采用站台上专用的电缆沟槽防护,并在沟槽内填砂防护;没有专

12、用电缆沟槽时,应采用混凝土电缆槽进行防护,混凝土电缆槽的埋设深度为槽盖顶面距地面200mm300mm。第三十九条电缆穿越公路时,应采用镀锌钢管对电缆进行防护,镀锌钢管埋深不低于700mm,埋深大于1200mm时,防护管可以采用硬塑料管。防护管两端露出公路边缘不小于500mm。在防护管管口处,用麻袋片将电缆缠绕后将管口封堵。防护前用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公路的宽度,提前预制防护管。第四十条电缆过小混凝土桥或涵洞时,采用标准尺寸的热镀锌钢槽或热镀锌钢管进行防护。当利用既有钢槽时,应当首选靠近线路侧的钢槽。第四十一条电缆过带护栏长桥的防护:电缆过带护栏长桥时应采用热镀锌钢槽防护,根据工务要求安装。电缆

13、过桥时钢槽应涂黑白相间的斑马线。第四十二条电缆过隧道的防护:电缆过隧道时,应采用水泥电缆槽或预留的槽道并填砂对电缆进行防护。第四十三条电缆过水沟、水渠采用镀锌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包封厚度不少于100mm。第四十四条电缆在通过坚石等地段或埋深不足700mm时,应采用水泥电缆槽或钢槽对电缆进行防护,槽盖据地面至少200mm。第四十五条电缆要尽量避免在居民点、地下排水沟、取土坑等附近通过,必须要通过时,要在电缆上、下各敷设软土(或砂)100mm,并在上面敷砖(管、槽)防护。第四十六条电缆地下接续时,接续处用水泥电缆槽对电缆进行防护,长度不小于1m。第四十七条室外电缆要尽量远离其它管线、建筑物,当

14、不得已与其它管线、建筑物交叉或平行敷设时,最短距离应大于500mm,小于50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或水泥电缆槽防护。第四十八条在室内的电缆(线)引入孔处,按引入孔尺寸用防火材料将电缆(线)引入孔封堵严密。第四十九条信号电缆距接触网支柱基础边沿有300mm以上的保护距离,否则,必须对电缆加镀锌钢管或水泥电缆槽进行防护。第五十条小于20m的分支电缆采用镀锌钢管或UPVC管防护。第九章电缆标埋设第五十一条电缆标要准确的埋设在电缆径路上,并在信号电缆径路图上做好记录:公里标、距离线路尺寸及标志性参照物。第五十二条在桥梁两端的备用电缆处以及隧道两端的电缆埋设处都要埋设电缆标。第五十三条在电缆的分支处、转

15、向处、接近建筑物的最近点、可能遭受意外损伤的地点、穿越障碍物、穿越铁路、穿越道路、穿越河流、穿越桥梁、穿越涵洞、箱盒设备接地点、电缆接续处及与其它电缆和管道交叉点埋设电缆标。第五十四条长度大于100m且中间又无转向或分支电缆埋设标的电缆径路,需要每隔50m的距离安装电缆标。第五十五条电缆标上应有“信号”字样,并标明电缆走向、埋深;地下接头电缆标标明“接续”字样,并标明电缆编号、走向、埋深。第五十六条地线标、接续标及电缆标尺寸大小为120mm120mm800mm,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电缆标桩底部为“”型,各种标桩上方应采用刻制箭头标明电缆走向,根据用途标桩侧面刻制“地线”、“接续”或“信号”等字样

16、,箭头、字样采用钢模制作,箭头、字模均用反光漆填充,标桩埋设深度为250300mm,应进行水泥硬化加固,硬化面与地面相平或略高于地面,硬化面尺寸350mm350mm50mm。第五十七条安全保护区以外的电缆径路每隔100m及穿越障碍物、铁路、道路、河流、桥梁、涵洞两侧等处应设警示牌。第五十八条站台电缆沟等不能埋设电缆标的地方采用钢模预置标识电缆盖板,标识为“信号电缆”。第十章电缆敷设后的绝缘测试第五十九条必须在电缆敷设后未回填前,人工全面检查电缆是否破皮损伤,特别是电缆穿钢管处和箱盒保护管下端,如有损伤,应及时采用电缆专用热缩胶带处理。防护结束后,对电缆做敷设后的绝缘测试,检验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是

17、否受到损伤。不合格的电缆详细记录,查明原因后处理好,不能处理的及时更换电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留隐患。未连接设备时,任意芯线对地绝缘和线间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3000Mkm,由相关设备单位验收测试。第十一章电缆接续第六十条信号电缆的地下接续连接装置为免维护地中接头盒。第六十一条电缆总长度超过2.5km接续时应设一个地上接头盒,便于电缆检测。每个地下接续标对应一个地下接续头,同时在接续标和接续头上注明电缆的编号。地上对接盒必须在电缆径路竣工图上标明,每个地上对接盒准确里程必须标识清楚,地下接续必须在电缆径路图上标明:接续坐标、距离线路尺寸及标志性参照物,并在地上设置信号电缆接续标。地下接头2

18、00米以内严禁接续。第六十二条电缆接续时必须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旁站,接续材料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电缆接续时应将有电缆型号、名称、用途、接续人签名、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签名、接续日期等记录的标签封闭在接头内。第六十三条电缆在距穿越铁路、公路、道口、河流、桥梁、涵洞、各类管道2m范围内不应接续。第六十四条同径路的两个接头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准确记录接头坐标、距离线路尺寸及标志性参照物。第六十五条雨、雪天气以及环境温度不符合电缆施工的要求时,不能进行地下接续。第六十六条地下接续的备用量集中放在接头的一端,长度不小于4m。地下接头应水平放置,接头两端各300mm内不得弯曲。第六十七条电缆接

19、续必须符合A、B端对接的原则,相同芯组内相同颜色的芯线相接,电缆接续必须是同型号信号电缆对接。屏蔽连接线及电缆芯线焊接时不应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应牢固。第六十八条接续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第十二章电缆的成端及接地第六十九条为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电缆在箱盒的成端必须做密封处理。第七十条雨、雪天气不宜进行电缆的成端作业。第七十一条箱盒的分支地线采用聚乙烯外护套截面积25平方毫米多股铜缆。第七十二条终端电缆盒及无绝缘轨道电路匹配变压器不做电缆的接地。第七十三条箱盒中的电缆成端后屏蔽引出线直接接到铜制接地端子排上,分支电缆的长度小于200m时,另一端可以不接地。第七十四条区

20、间箱盒分支地线固定在面向铁路方向最右侧的电缆引入孔上;变压器箱分支地线固定在面向变压器箱底部胶室最左侧的电缆引入孔上;HF7、HF4方向盒分支地线单独固定在靠近大号端子的电缆引入孔上。第七十五条分支地线的外护套在箱盒外不剥开。第十三章电缆配线第七十六条普通箱盒的电缆配线:所有安装在铜螺杆上的电缆芯线都必须压接防断线环,用剥线钳开剥电缆芯线,使芯线露出5mm6mm的铜芯线,将铜芯线穿入压接线环的引线管内,压接钳一次压接成功。选择压接线环时,压接线环的允许压接截面积应与芯线的截面积相符。第七十七条采用回拉式弹簧端子箱盒的电缆配线:将已剥好线头的电缆芯线(8mm9mm)顺靠近测试孔一侧的配线孔壁,插

21、入配线孔中,必须将导线插到配线孔底。第七十八条站内方向电缆盒原则上设于路基边,安装与轨道平行便于维修处,面对信号楼(根据主管电缆去向判断),以“1点钟”位置为一号端子,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第七十九条电缆盒的主管电缆在电缆盒里不应绕圈,副管电缆应予绑扎,线把在盒内走线应不少于半圈,线头从线把底部及外侧绕过上端子。电缆配线应以30mm高的鹅头弯平上端子,严禁采用O型配线方式。第八十条电缆的内护套剥切长度为3040mm,灌胶后胶面应低于内护套510mm。无电缆的箱盒孔用盖板封闭后灌冷封胶20mm,胶面光亮。第八十一条箱盒内每根电缆进口处挂电缆去向牌,标明电缆型号、芯数、用途、去向、长度、备用芯数和端

22、别等。第八十二条配线整齐、备用芯线应留有足够长度分开卷成螺旋状。上端子线头按顺时针方向,垫片不压塑料皮。第八十三条数字信号电缆皮泡皮绝缘芯线严禁90度直弯,避免芯线弯曲过大损伤外皮。数字信号电缆芯线出线把上端子时,电缆芯线与线把角度不小于120度,确保芯线弯曲度。每根芯线保留有能再做23次线头的余量,芯线端头做成高30mm的鹅头弯直接上端子。不得做成为“O”型上端子。第八十四条根据不同箱盒的配线方式顺把,将最远端芯线放在外层,最近端的芯线放在内层依次相叠,用塑料绑扎带绑扎整齐、不交叉。第八十五条电缆引入分线柜时,不得有硬弯,每根电缆必须有大于5米的备用余量,备用余量电缆呈“”状或“S、”状盘放

23、在电缆房(井)内,不得盘成为“O”型,室外预留电缆在“”状或“S、”状最突出处增设电缆标。第八十六条箱盒内电缆芯线可采用塑料扎带丝和尼龙扣绑扎,但数字信号电缆皮泡皮绝缘芯线抗挤压强度很弱,禁止采用尼龙扣绑扎数字信号电缆芯线。第八十七条备用电缆芯线:1自动闭塞区间每根干线电缆(除站联电缆以外)贯通一对备用电缆芯线,并配置到电缆盒和分线盘端子上。2自动闭塞区间的站联电缆的所有备用芯线须贯通,并配置到电缆盒和分线盘端子上。3站内每根干线电缆贯通一对备用电缆芯线至最远端方向盒(电缆盒或XB箱),并配置到电缆盒和分线盘端子上。4将备用贯通电缆芯线设计在电缆配线竣工图上,电缆盒和分线盘的备用电缆芯线端子须标识。第十四章配线后的对地绝缘测试第八十八条设备未通电时应对每芯电缆配线进行综合对地绝缘的测试,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10。设备通电后电缆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1。第十五章防火第八十九条信号楼电缆房、站台、桥隧等电缆沟盖板齐全不漏缝,电缆沟内外不得存有树枝、落叶等易燃物,电缆沟内须用沙覆盖电缆,沙的厚度为100mm。电缆引入口须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柜若为木质材料须刷防火涂料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各种电缆屏蔽接地可靠。第十六章附则第九十条适用范围1集团管内列车速度小于200km/h的信号设备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工程。2铁道部、集团公司投资及其它款源的所有项目,地方铁路和专用铁路可参照执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