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6 ,大小:206.62KB ,
资源ID:272908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908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x

1、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全册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学校:中华路中学备课组: 资料来源: 主备学校 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 合作团队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概况: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盐溶液等的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单元重难点:重点:Fe、Al、Cu等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与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

2、资源的保护意识。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问题计算。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 金属材料 1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课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课时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课时单元复习与验收 1课时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了解合金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3、通过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4、培养关注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知道金属的物理

3、性质及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学习目标呈现目标2分钟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2、合金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阅读理解自主学习预习检测5分钟学案“课前先学”部分交流展示活动探究合作探究一7分钟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1、阅读课本P24关于“几种重要的金属”内容,归纳总结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做学案第二题。2、小组交流教材第4页的“讨论”,总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合作探究二8分钟

4、合金的概念及其特性1、阅读教材P4,小结合金的概念,完成学案第三(1)题。2、实验探究8-1,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能,3、阅读教材P6“钛和钛合金”部分,完成学案第三(2)题.班级展示5分钟1、纯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与用途的关系。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合金在性能上的优点。展示交流点拨升华释疑解惑5分钟针对班级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升华。学生自主总结,教师点拨拓展提升5分钟1、阅读P4“金属之最”,回答问题。2、阅读P6表8-2,了解一些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3、阅读P7“形状记忆合金”,了解其内容。小组交流,教师提问,最后总结布置作业自我挑战6分钟完成学案“当堂检测”部分

5、自主完成课后作业2分钟1、课本“练习与应用”16题。2、预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完成学案的“课前先学”。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2、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2、合金合金的概念: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

6、硫酸的反应。3、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形成,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4、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发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1、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教学难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学习目标呈现目标1分钟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3、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阅读理解自主学习预习检测5分钟学案“课前先学”部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展示交流实验探究演示实验7分钟根据学

7、案第二部分,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将现象及相关化学方程式填写在教材P10表格中。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小组讨论7分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见教材10页1、2两题)组间展示6分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补充归纳总结4分钟1、置换反应的概念2、活动性:镁锌铁铜总结反思3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各不相同,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可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同时认识了置换反应。师生共同总结布置作业当堂检测10分钟完成学案“当堂检测”内容自主完成课后作业2分钟1、课本“练习与应用”1、4、8题。2、预习“金属活动性顺序”部分,完成学案的“课前先

8、学”。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活动性:Mg、Al比较活泼Fe、Cu次之,Au最不活泼。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1、置换反应 (1)概念(2)特征2、活动性:MgZnFeCu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2、识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并能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3、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教学难点识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并能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

9、动性的强弱。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学习目标呈现目标1分钟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2、归纳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阅读理解自主学习预习检测5分钟学案“课前先学”部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展示交流实验探究演示实验7分钟根据学案第二部分,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小组讨论9分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见教材12页“讨论”1、2两题)组间展示6分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补充小结2分钟金属活动性顺序AlCuAg归纳总结3分钟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10、见教材P12)师生共同总结布置作业挑战自我10分钟学生完成当堂检测的内容自主完成课后作业2分钟1、课本“练习与应用”2、3、5、6、7题。2、预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14-17,完成学案的“课前先学”。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 Zn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由强到弱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教学重点1、铁的冶炼。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学习目标呈现目标1分钟1、铁的冶炼原理2、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阅读理解自主学习预习检测5分钟学案“课前先学”部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研读共品6分钟阅读教材P15-16 “铁的冶炼”部分,并完成学案第二题。自主完成互助释疑5分钟学案第二题讨论交流班级展示4分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补充小结3分钟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及其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完成

12、点拨升华范例典击5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教材17页例题师生共同总结拓展提升3分钟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教师总结归纳总结2分钟师生总结反思,交流体会。师生共同完成布置作业挑战自我10分钟学生完成当堂检测的内容自主完成课后作业1分钟预习“金属资源保护”,完成学案的“课前先学”。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石2、铁的冶炼冶炼原理:Fe2O3+3CO3CO2+2Fe3、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2、知道

13、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学难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探究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学习目标呈现目标1分钟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阅读理解自主学习预习检测5分钟学案“课前先学”部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展示交流实验探究展示实验7分钟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学生根据实验完成学案第二部分。学生观察实验结论3分钟得出铁生锈的条件,完成表格。讨论交流交流感知6分钟完成教材P18“讨论”教师做适当补充班级展示3分钟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师

14、生共同完成研读共品6分钟阅读教材P17-18“金属资源保护”部分。学生完成组间展示3分钟展示学案第三题教师点拨归纳总结2分钟师生总结反思,交流体会。师生共同完成布置作业挑战自我8分钟学生完成当堂检测的内容自主完成课后作业1分钟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四、金属资源保护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2)铁制品的防护措施2、金属资源保护化学实验报告(一课时)班级组别实验时间指导老师组长组员实验课题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目的: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1、实验原理:常见金属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常见

15、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药品: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 实验步骤(装置):参照P241、观察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2、通过互相刻画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3、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4、观察高温的铜片在空气中的变化;5、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情况;6、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果:实 验 成 绩 评 定 教师签名: 批改时间: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的常识 2、金属的

16、化学性质3、金属活动顺序及运用4、置换反应类型 5、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6、不纯物的计算复习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化学计算(不纯物)复习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检查学生对教材P22“单元小结”完成情况。二、考题典例分析1、要除去FeSO4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 充分反应后,再用 方法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2.0g赤铁矿样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跟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3.0g白色沉淀。求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三、完成配套练习第八单元“单元检测”题目。四、课后预习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

17、的形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当堂反思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概况:本单元分三个课题,这三个课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第二课题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可以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第三课题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18、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单元重难点: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对溶液的化学价值、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体验。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及溶解限度的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应用。单元课时分配:课题1 溶液的形成 2课时课题2 溶解度 2课时课题3 溶液的浓度 1课时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课时单元复习与检测 1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题:溶液的形成(1)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教学重点:

19、建立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及乳化现象。导学环节: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了解乳化以及乳浊液的概念2、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及常见的乳化现象。 二、自主学习:1、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的_的混合物。溶液都是由_和_组成的,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_,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_,而常用的溶剂是_。2、对于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应注意:溶质可以是_、_、_,如果两种

20、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_,量少的一种叫做_。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叫做溶剂。根据上述知识,填写下表:溶液溶质溶剂食盐溶液碘 酒高锰酸钾溶液3、洗涤剂有乳化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动,而不聚集成大的_。洗涤剂的这种作用称为_,洗涤剂是常用的_。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合作探究一:溶液的形成【问题讨论】(1)溶液的概念是什么?(2)从溶液的概念中可以发现它的特征有哪些?【引导】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食盐、蔗糖分别加入水中【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出异议。【现象】 蔗糖、食盐都消失在水中。【结论】

21、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提问】 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结论】 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展示】(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4)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合作探究二:溶液的组成【问题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交流】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媒体使用】用多媒体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实验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溶 质溶 剂现 象碘水碘汽油高锰酸钾水高锰酸钾汽油【交流】请一组同学

22、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出异议。【展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合作探究三:乙醇溶于水【问题讨论】乙醇能否溶于水?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交流】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结论】 液液互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 通常:水是溶剂合作探究四:乳化作用【问题讨论】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分别出现什么现象?【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分层。在振荡过程中有一些小油滴分散在

23、水中,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我们把这样的液体叫乳浊液。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起来,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倒掉液体后试管较干净。【结论】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四、点拨升华:常见的溶液是液体溶液,但也有固体溶液和气体溶液,如空气是气体溶液、合金是固体溶液等。在一种溶剂中可以同时溶解几种不同的溶质。如在水中可以同时溶解蔗糖、食盐等可溶物。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五、课堂作业:【效果自测】课本P32

24、页“练习与应用”的1-4题。【挑战自我】1、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A、植物油 B、酒精 C、食盐 D、面粉2、下列液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石灰水3、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A、沸点 B、导电性 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4、如果把家庭中的食盐纯碱面粉芝麻油蔗糖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B、 C、 D、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

25、的水垢六、板书设计课题1 溶液的形成(1)一、 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组成: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3、特征:均一性、稳定性。二、乳化: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叫乳化。七、课后延伸:1、预习 课题1溶液的形成中的“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并完成自主学习2、能力提升:配套练习八、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 课题:溶液的形成(2)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

26、点: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教学难点: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导学环节: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自主学习:1、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2、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起消毒杀菌作用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

27、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合作探究一:物质溶于水时能量的变化【问题讨论】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不变温度升高温度下降,水中加入的溶质分别是NaCl、NH4NO3、NaOH【交流】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并记录;向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对另两种固体做同样的实验。溶解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NaCl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变化,盛NH4NO3溶液的烧杯较冷,盛NaOH溶液的烧杯壁较热。【展示】NaCl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O3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热量。合作探究二:看课本P28图9-5,简述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四、点拨升华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明显,我们要熟记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情况。溶解时放热的有:氢氧化钠固体(NaOH)、浓硫酸(H2S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