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131.83KB ,
资源ID:272865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865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docx

1、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专题1 组成细胞的分子一、 蛋白质1、 组成元素:C、H、O、N、(P、S)。2、基本单位: 氨基酸 ,结构简式NH2-C-COOH,即包括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且二者同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3、氨基酸种类:20种,其中8种必须氨基酸,12种非必须氨基酸。前者必须体外摄取,后者可自身合成。4、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连接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叫肽键,其结构式为-CO-NH-。多个氨基酸连接成肽链。5、脱水缩合过程: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 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NH-CO-),这种方式

2、叫做脱水缩合反应。6、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注意: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次序千差万别;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变万化。8、蛋白质可以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两大类,结构蛋白如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羽毛、头发、肌肉、蛛丝等;功能蛋白如酶(催化),血红蛋白(运输),激素(信息传递),抗体(免疫),糖蛋白(识别)。9、有关计算: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的个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

3、链数10、蛋白质盐析可逆,变性不可逆。11、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直接:蛋白质多样性;根本:DNA多样性二、核酸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苷酸,结构简式- -即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其中可以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将核苷酸分为两类。3、分类:D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它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AN全称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构成它的五碳糖为核糖。DNA是双链,RNA是单链。4、碱基:DNA碱基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RNA碱基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5、在病毒体内含核酸1种,核苷酸4种

4、,碱基4种 在细胞内含核酸2种,核苷酸8种,碱基5种6、分布:DNA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DNA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于拟核;RNA主要分布于细胞的细胞质中。7、功能:DNA携带遗传信息,是主要遗传物质,控制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少数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如烟草花叶病毒。8、实验:用甲基绿对DNA染色,用吡咯红对RNA染色。本实验中用到盐酸作用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生理盐水(0.9%NaCl)作用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三、 糖类1、组成元素:C、H、O2、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类。单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常见

5、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必须水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植物细胞常见二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蔗糖+葡萄糖),动物细胞常见二糖乳糖(半乳糖+葡萄糖);多糖必须水解为葡萄糖后才可被吸收利用,常见植物多糖有淀粉功能是储能,纤维素功能是构成细胞壁,常见动物多糖有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功能是储能。3、功能: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4、 四大能源:重要能源:葡萄糖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 根本能源:阳光四、脂质1、分类:脂肪、磷脂、固醇2、特点:氧的含量远少于糖类,氢的含量更多。不溶于水,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丙酮、氯仿、乙醚等)3、脂肪:组成元素C、H、O,功能脂肪是

6、良好的储能物质;隔热、保温;保护内脏器官,燃烧时耗氧多, 产能多。4、磷脂:组成元素C、H、O、P,功能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主要分布于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5、固醇:组成元素C、H、O、N,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三类。其中胆固醇功能构成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功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功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幼年缺乏易患佝偻病)。6、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 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8

7、、人的能源物质分解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五、细胞中的无机物1、水:存在形式分为结合水(4.5%)与自由水(95.5%)。结合水是在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自由 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功能是溶剂、反应物质(原料)、水环境、运输。2、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结合水含量越高,细胞抗性越强。3、晒干:失去自由水,细胞仍能保持活性; 烘干:失去结合水,细胞失去活性。4、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是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渗透压;构成 细胞。六、实验1、还原糖:用 斐林试剂鉴定,须沸水浴,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 注意:常见还原性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2、脂肪:用苏

8、丹鉴定,现象溶液变成橘黄色;或用苏丹鉴定,现象溶液变为红色。3、淀粉:用碘液鉴定,现象变蓝。4、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现象溶液变紫色 。注意:(1)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蛋白质的肽键,不能检测氨基酸!(2)脂肪检测制片过程:取材-滴染液-吸染液-50%酒精-吸酒精-蒸馏水 (3)蛋白质检测: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会导致组织液与试剂反应后黏固在试管壁上。 七、规律1、最基本元素:C2、基本元素:C、H、O、N3、大量元素:C、H、O、N、P、S、K、Ca、Mg4、微量元素:Fe、Mn、Zn、Cu、B、Mo、Cl、Ni5、甲状腺肿缺I元素,骨质疏松缺Ca元素,组成叶绿素Mg元素,缺B元素会花

9、而不实,Zn元素与发育之力有关。6、总结性语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与差异性。专题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一、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病毒即使不具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细胞中,也离不开细胞)2、 高等动物生命系统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和生物)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鉴别依据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的细胞核叫拟核,无核膜,且拟核内无染色体,只有丝状的DNA分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

10、分肽聚糖,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纤维素、果胶。 原核细胞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原核细胞:大多数细菌(除酵母菌,真菌,霉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 真核细胞:大多数动植物细胞(除蓝藻),酵母菌,真菌,霉菌 蓝藻在水体里由于富营养化而群体聚集会产生水华(淡水)和赤潮(海水);蓝藻在陆地上群体聚集可形成发菜;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仲含有蓝藻素和叶绿素,能经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但蓝藻细胞除核糖体外不含其它细胞器。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4、病毒的相关知识:)病毒式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作为生物的标志是能通过增值产生后代。

11、个体微小,大多 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没有同时含两种核酸的病毒。)专营寄生生活)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噬菌体)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不同可分为病毒,病毒。)常见病毒: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人类天花病毒,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5、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6、细胞学说:提出者施莱登与施旺。揭示了细胞统一性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内

12、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过程: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虎克(英国)。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魏尔肖(德国)7、显微镜及其使用 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光镜与光圈是调光的,视野暗用凹面镜大光圈,视野亮用平面镜小光圈;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注意事项:视野大小与放大倍数呈反比;转换高倍镜观察之前先将要看的地方挪到视野中央; 图像偏向哪个方

13、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低倍镜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高倍镜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二、细胞膜1、主要成分:脂质50%、蛋白质40%、糖类2%10%。(蛋白质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2、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描述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在其间,且二者都具流动性。细胞膜外表面有糖蛋白,有保护、润滑、识别 作用。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

14、作用实现的。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3、特点:细包膜结构特点为流动性,功能特点为选择透过性。4、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糖蛋白紧密相关)。 间接交流:通过激素或神经递质,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直接交流: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相互识别和结合或通过相邻两个细胞形成的通道,如 胞间连丝,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5、实验(制备细胞膜):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理细胞吸水涨破。注意: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成熟红

15、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6、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支持保护细胞;特点:全透性三、细胞器(差速离心法分离)1、线粒体(细胞内的动力车间):分布:一般均匀分布在动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但往往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代谢旺盛的细胞含量更多(如心肌细胞)形态:短棒状、圆球状、哑铃形、线形结构: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嵴的周围充满液态的基质,内膜和基质中含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以及少量DNA和RNA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占95%(蛔虫的体细胞不含线粒体)2、叶绿体(细胞内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分布:绿色植物能进行

16、光合作用的细胞(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根细胞不含)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结构:双层膜,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与基粒间充满基质,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2个以上)圆饼 状的囊状结构(类囊体)堆叠而成(扩展了受光面积),四种色素以及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 薄膜上。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3、内质网:能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是细胞内脂质合成以及蛋白质加工的车间,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通 道。 粗面型(有核糖体附着):与蛋白质合成、加工有关。 滑面型:与脂质合成有关。 分布:动植物细胞; 结构: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4、高尔基体: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分布:动植物细胞,结构:单层膜,

17、由扁平囊和囊泡构成(扁平囊是判断高尔基体根据) 功能:与细胞分泌物有关(动物);与细胞壁形成有关(植物)5、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分布:在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 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6、液泡: 分布:主要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结构:单层膜(液泡膜),内含细胞液(含有色素、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功能: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和细胞的吸水失水有关。7、核糖体:细胞内产生多肽的机器(2种类型:游离型: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有关;附着型:与分泌型蛋 白质合成有关)分布:动植物细胞 结构:不具膜,呈颗粒状8、中心体: 分布:

18、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结构:不具膜,由两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功能: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9、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不需染色即可见;线粒体需用健那绿染液染成绿色。注意:健那绿(詹那斯绿)专一性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性染料,即不会杀死细胞。四、细胞核1、结构: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 -由DNA与蛋白质构成,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注意: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染色质:存在于细胞分裂

19、间期, 呈细丝状;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分裂的分裂期,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呈圆柱状或杆状,细胞分裂 结束时能解螺旋形成染色质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代谢的控制中心。核、质相互依存,质为核提供能量 和物质;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3、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其行使各项功能的前提是:保持 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五、生物膜系统1、概念: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功能: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起作用; 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分隔细胞器,保证生命活动

20、高效、有序地进行。3、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分泌蛋白形成的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初步加工、转运通道) 高尔基体(加工组装) 细胞膜(通过外排作用形成分泌蛋白)、线粒体 (供能)。 其中,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从高尔基体到细胞膜均通过囊泡来进行转移。六、规律1、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无膜核糖体、中心体。2、有核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3、有色素:叶绿体、液泡。4、含酶: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绿体、线粒体、液泡。6、能产生水: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7、与能量转换有关:叶绿体、线粒体。8、与主动运输有关:线粒体、核糖体

21、。9、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等有关: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0、与细胞分裂有关: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11、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12、合成糖类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专题3物质的跨膜运输一、 生物膜的特性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膜。2、不同生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同一生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如人体甲状腺可以从血液中吸收大量I离子。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谁大谁吸水)1、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发生条件是具有半透膜且

22、膜两侧存在浓度差。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吸水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外界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外界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 当外界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水分进出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液:液泡内的液体;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膜+液泡膜+二者间的细胞质)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5、质壁分离原因:外因是溶液浓度大

23、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渗透吸水,且细 胞壁伸缩性小于细胞膜的伸缩性。6、质壁分离现象:宏观上植物细胞由坚挺变萎蔫;微观上液泡缩小,细胞液颜色加深,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7、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用途: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死活;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分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分为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指从相对浓度高处向相对浓度低处运输,主动运输只从相对浓度低处相对浓度高处运输。被动运输又可分为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两类。2、自由扩散:方向高浓度低浓度,实例水、CO2、甘油、乙醇、苯、脂质。3、协助扩散: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蛋白协助,实例红细胞吸

24、收葡萄糖。4、主动运输:方向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协助且还需能量,实例小肠吸收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 等(所有离子)。5、胞吞(内吞):方向细胞外细胞内,需消耗能量,如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胞吐(外排):方向细胞内细胞外,需消耗能量,如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注意:胞吐与胞吐是针对大分子物质的非跨膜运输。胞吞、胞吐依据膜的流动性原理,形成小囊泡而出入 细胞,因此物质并未穿过磷脂分子层。 四、规律 1、判断物质运输方式的方法: 大分子物质-胞吞或胞吐; 小分子物质-需要能量和载体-主动运输 不需能量和载体-自由扩散 不需能量需载体-协助扩散2、原生质层:仅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半透

25、膜,细胞膜+液泡膜+二者间的细胞质; 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后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常用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3、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C D 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其最大值与载体蛋白数目有关; C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其最大值与载体蛋白数目有关。 专题4 酶和ATP一、酶1、酶的作用: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2、酶作用的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5、条件: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温度、PH、底物浓度、

26、酶浓度、产物浓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二、ATP1、结构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都储存在中。2、功能: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给细胞提供能量。3、转化: ADP+Pi+能量 酶酶 ATP。 注意: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最易水解释放大量能量;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4、利用:ATP可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各种吸能反应,还可用于生物发光发电、大脑思考等生命活动。5、

27、ATP分解为吸能反应,ATP合成为放能反应。6、ADP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三、实验1、酶的专一性验证实验 原理:淀粉(非还原性糖) 酶 麦芽糖 还原糖 蔗糖(非还原性糖) 酶 葡萄糖+果糖 步骤:各加唾液淀粉酶保温加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有无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原理:淀粉麦芽糖 蓝色 无蓝色出现 思路:淀粉t1温度下+淀粉酶t1温度下 淀粉t2温度下+淀粉酶t2温度下 检验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深浅 淀粉tn温度下+淀粉酶tn温度下 步骤: 淀粉 淀粉酶 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 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

28、混合 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滴加淀粉,观察颜色变化 注意:(1)在酶与底物混合之前必须做完相应温度的处理!(2)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H2O2的分解本身受到温度的影响,即温度越高其分解速度越快,所以不能判断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恰恰需控制温度条件。3、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理:2H2O2-2H2O+O2 PH可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O2的产生量,据O2产量的多少可判断PH对酶活性的影响步骤:注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注入不同PH的溶液注入等量的H2O2溶液观察现象注意:一定先加不同PH的溶液,后加H2O2溶液!四

29、、规律1、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生物体的储能物质:脂肪; 生物体的能源物质:糖类、脂肪; 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糖原; 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 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最终能源物质:光能;2、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酶 酶 酶 酶 促 促 促 促反 反 反 反应 应 应 应速 速 速 速率 率 率 率 最适温度 温度 最适PH PH 底物浓度 酶浓度(底物充足)注意:(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比。3、

30、酶相关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酶的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度探究酶的适宜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 底物的分解速度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PHPH梯度下的同一PH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度或底物的剩余量 专题5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呼吸作用:1、相关概念: 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实质:分解有机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