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物联网规划与发展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参赛作品:论我国物联网现状与发展参赛类别:社会科技类参赛人:王浩宇班级:经济管理学院 0906 班指导教师:王兴鹏 贾玉峰“挑战杯”学术作品:论我国物联网现状与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社会不断变革,新技术源源不 断涌现,物联网作为一个新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事实上, 物联网(in ternet of thi ngs )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 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随后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 与范围发生了变化,不单单是基于
2、RFID技术的物联网。但是,究竟什么是物联网?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不同的概念 和见解,不同的概念定位决定着物联网的发展方向。2009年9月,在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 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负责人Lore nt Ferderix博士给出 了欧盟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 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 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 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 互联网2009年1月2 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 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
3、“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 “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 分析认为IE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 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IE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 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 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 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 成物联网。
4、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 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 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 设施平台。我国也有我国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 )的末端设备(Devices )和设 施(Facilities ),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 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 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 )、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 “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b
5、te ),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 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 、以及基于云计算的 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 Intranet )、专网( Extranet )、和/ 或互联网( I nternet )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 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 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 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 Cockpit Dashboard) 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 “万物 ”的 “高效 、节 能、安全、环保 ”的 “管、控、
6、营 ”一体化 相比之下,我们的 定义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明确了发展的领域,全面综合了我国国 情所提出的一个 “中国式 “物联网。在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 会议 上,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 “十二五 “规划应运而生,在这份规划上, 国家将未来五年内国家发展的重点 放在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上, 切实将我国变成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大国,其中三网合一,物 联网,航空航天等高尖技术将作为发展的重点,在经过农业大国 转变为工业大国,继而向信息化大国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渐渐浮现,国际减竞争更加激烈,可以说,未来 1020 年内,是我国转型的黄金期,我们务必抓住这一机遇, 大力发展科技
7、,继而稳固我们的国家地位。物联网作为发展的重点, 将极大的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一旦被普及,物与物之间将会交 流,将会大大节省一些人工劳动力,如同当初互联网给世界带来 的变革,它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紧密系统的联系起来,大 大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有可能想不到的效果,正如一句人们 常说的花,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国家战略性支持和发展。 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也是经济转型的重 点,而包括医疗改革,全民社保,教育改革等健全公共服务的过程 中,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应用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8、所以,在优化经 济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应用都将起到 关键性的主导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应用 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 以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转型 与公共服务为主题的“ IT 两会”上,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所 长,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长李颖做如上陈述。从她的报告中, 我们可以肯定,信息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我们要切实做好相关方 面的研究,尽快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使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技术以最 快的速度推广,做到快,精,稳。面对十二五将带来产业机遇和挑战,我们的产业界需要树立全 局性和基础性的思维,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考战略性新型信息产业 的发展方
9、向,优化传统信息结构,同时务实理性推动信息化在相关 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今年,我们将 IT 两会主题拟定 为科学发展观下经济转型和社会服务,在此主题下邀请了工业和信 息化部等政府主管领导,经济学家,相关行业主管领导,行业信息 化的专家和企业界的代表共同探讨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和信息化领 域如何创新思维,把握落实包容性增长的精神,让信息产业和信息 化在国家的经济转型和健全全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在此过程中,把握产业发展的机遇使得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十二五 期间获得更大的发展物联网能带给我们什么,为什么世界大国如此重视,下面的描 述将给你些了解。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
10、使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当 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生产方式进行不断变革。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社 会发展水平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说: “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 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 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可简 单表述为:生产力的变化决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了 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具有鲜 明的与时俱进性,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生产力变革的实质在于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通过 这种创新不断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
11、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素。物联网作为技术创新 的最新体现,作为先进生产力,它的出现与发展为生产力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也为生产方式的改变奠定 了基础。在物联网生产方式下,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将发生变化。传统的借助于机器生产的方式将升级为借助于强大的物联网技术来 进行生产,社会经济结构将发生变革。物联网技术是物联网经济发 展的基础,借助各种识别技术,把物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组成人与 物、物与物直接沟通的网络。物联网技术为物联网经济的产生与物 联网社会的崛起提供了技术支持。物联网技术的形成催生了新的经 济形式与新的经济产业,并对传统产业形成剧烈的冲击,促使
12、其发 生变革。在物联网生产方式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它所承接与处 理的信息量远远多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交换,并将在完全崭新的层 次、领域和范围内展开新的物质交换活动。借助于物联网技术,有 形经济与无形经济将得到全面结合,从而使物联网经济成为当代经 济发展的全新形态。同时,物联网的发展也将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 生变革。在生产目的方面,物联网时代的生产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权 利以及人们对商品的知情权,生产过程更加人性化,生产动机更加 注重人的本质,能促使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资源利用问题 被提到更高的高度。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关注,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以 及对资本的扬弃,将成为物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的出
13、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物 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并进一步改变着社会的 生活。社会生活在物联网影响下产生的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马晓 东也曾经指出,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 安全、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具有 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使人们充分感受到智能 化的力量。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的一份报告曾这样描绘物联网时代 的图景: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 忘带的东西;衣服会“告诉” 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首先,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将促使政府办公效率大幅 提升,提高政府办公的
14、透明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政府机构可 以更好地监测各个社会公共部门的运转情况,了解社会基础设施以 及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政策与措施,合理配置 并优化资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同时,物联网 的应用有利于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之能够及时监测到 出现问题的环节,并对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责任进行理清,及时发现 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物联网环境中,公共权力的透明度将得 到提高,政府不仅能对危害社会的行为进行及时监控,公民也可以 通过物联网对政府决策进行有效监督。其次,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巨大的。与互联 网的发展十分相似,物联网也将成为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
15、战略选择。 物联网建设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仅用于动物、植物、机 器等的传感器一项,其需求量就将远远超过手机的数量,可以创造 大量的经济效益与就业机会。有专家预计,物联网技术将发展成为 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同时,物联网的发展将改变社会 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的形式。物联网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国家经济力 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参数。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甚至企 业文化,物联网的影响也同样会涉及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马克思 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必然也会受到物联网经济的影
16、响。物联网时代打破了互联网时代人 与物沟通的限制,在真正实现人与物沟通的同时,还促进了物与物 的沟通,在各个领域实现了人与物的智能化交流。这种交流冲破了 传统文化交流的限制与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种文化及文化 实体之间的融合。物联网的广泛应用还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 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 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世界大国若想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站稳脚跟,跟上时 代步伐,发展本国经济,就必须使物联网得以实施。物联网在国外已经开始兴起,而我国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还没有一个商业模式,并未开始实施,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 着诸多难题。目前,物联网的基础工业
17、不在中国,发展越快,最后越容易给 外国人准备一个大市场。“智慧地球”的本意,是为了挽救美国经济,确立未来竞争优 势。希望通过加大对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振兴经济并确立 美国的未来竞争优势。在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积极回应后,这一 计划随后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一个月之后,“智慧地球” 就将触角全面伸向了中国。 2009 年 2月24日,IBM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并针对电力、医疗、 城市、交通、供应链 (物流)和银行 6大领域推出针对服务。 “智慧 地球”与欧盟“ eEurope”和“i2010 ”、日本“UJapan”、韩国 “UKorea”等计划类似,核心都是基于传感的物联网络和云计
18、算, 通过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上大量设立传感器,捕捉运行过程中的各 种信息,然后通过传感网,进入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发出 智慧指令,再反馈到基础设施和制造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中国,同样的计划也已经展开2009年 8 月 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 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 中心。3 个月之后,在“让科技引领中国持续发展”讲话中,温家 宝再次明确,物联网为五大重点扶持的新型科技领域之一。自此,物联网产业化迅速升温。三大运营商、广电、国家电网 乃至产业链多家企业,及上海、无锡、苏州、嘉兴、重庆等地纷纷 出台各自的规划或战略,甚至以物联网为
19、概念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在 资本市场上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做了很多应用,但其中的芯片、传感器等基 础硬件基本上都是进口国外厂商产品,真正自己核心知识产权的东 西并不多,做集成的多,原创的少。一路高涨像做一些附加值不高的系统集成和简单应用,看上去投了大量 的钱,但大多是系统集成企业赚到,产业布局却并没有获益。在传 感器领域,基本上都是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少数几家厂商,也大多 是在国外的芯片基础上加工,在操作系统、中间件、云存储、云计 算等各个环节,中国厂商都居下风,“现在的应用很多都是用外资 的产品。”这一差距并非短期内可以弥补。多位专家和企业人士在接受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的
20、概念, 但它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传统 IT 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集成。在国 外已发展数十年的传感器等领域,中国近乎空白,因此,物联网热 潮甚至放大了中国传统 IT 业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差距“要追上来,至少需要 5 年,也可能更久。 ”多位业内资深人 士判断。如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甚至需要 15 年才可能做得很好。然而,其中也有着无数发展的可能。中国的物联网标准制定工 作与国际同步,这或将成为发展的关键,当国家的标准一旦出台, 国内政府,企业将有据可考,进而指导着国家物联网发展方向,不 致出现松散混乱的局面。发展物联网的重中之重,当属物联网相关 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主要输送源,其对物联网这
21、门新兴学科的制定与人才的培养,将主导着未来国家大背景下物联网战 略的发展能否实现。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 相申报。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主要涉及 的现有高校院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 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 等。笔者认为,物联网专业可能会在上述这些院系中开设。 与物联 网应用相关的专业, 如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 节能与环保等等,可能会考虑开设选修课或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 设置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位。 物联网可以是一个“专业”,但不一定 是一个“学科” 。国内有些专家反对
22、设置 “物联网专业”,因为定 位不清,一个学校往往有好几个院系争夺“物联网专业“的申报, 又不是一个明确的学科,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 人可能是“万精油”,懂得多但是不精,尤其是本科阶段,建议只 作为研究生专业,像MBA一样的模式。和目前许多高校设置的 “电 子商务”专业一样,“电子商务”也有同样的定位不清问题,笔者 认为,只要高校设置的物联网专业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尤其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就应该可以设置,不必拘泥于它究竟属 于哪个现有的“学科”如今,物联网在政府、企业和群众的热情期盼中,终于敲定于 2011 年开始招收新生。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
23、的教学课程里面,不但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巨 大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及时反映的重大举措。从大学开始铸就专业人才传感器原理、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 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 物联网组网技术等,这些除了是当今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外,还是 国家设立物联网专业的教学课程。从大学教育开始对物联网人才进 行培养,专业程度可见一斑。社会和企业培育人才的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在我国从事物联网产 业的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和专业的 物联网知识培训。从大学时代开始培育物联网人才,意味着社会和 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成本上得以大大降低,同时还能够让这
24、些专业人 才对非专业人才进行再培训,共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当然,一名合格物联网人才,除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 要过硬的实践能力。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大学培 养的很大程度上都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则需要自身修行。内外兼 修,再加上一定程度的经验积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以致优秀的物 联网人才。需要提出的是,希望各高校不要为了扩大学校专业建制而盲目 的开设物联网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教学队伍,师资力量的 要求相对较高,只是形式上的开设远远背离了物联网专业开设的本 质,为了国家需要而开设,而不是为了开设而开设,高校务必明确 这一点,当你认知,技术成熟之时,才是开设的最好选择,国家
25、的发展依仗教育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努力,铭记这一点。而不要犯了 国人爱搞的形式主义,要明白,未来的十年,是决定我国发展的十 年,能否将物联网发展起来,将决定着我国能否缩小与西方发达国 家之间的差距,进而在国际上占有自主,独立的大国地位。总体来说, 中国现阶段发展物联网必然会被国外知识产权和技 术限制所牵制,甚至初级阶段发展的越快越容易被人控制。物联网在技术上与其被别人牵制,不如走自己的科技发展之路。 现阶段可行之路是踏实的学习踏实的作技术,而不是炒感念搞盗版 仿制,只图前期的发展。科技发展可以从以下四点考虑,第一在网 络终端上以国家投入为主导,以私营企业投入为辅,研究微型计算 机和超级计算机的芯
26、片处理器技术,在 5 到 10 年内做到能完全实际 投入社会化应用,技术上超过或相当于国外技术水品。第二在微型 智能芯片上和射频识别研究方面做到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研究 上做到通用性强、实现功能多、可扩展性强。第三在互联网技术上 为物联网制定新的可广泛推广使用的先进网络标准,再进行新一代 型无线网络、互联网络的研究工作。第四以国家投入为主导私营企 业投入为辅深入研究纳米技术及其周边产业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最后,我要说明的是。物联网可以使中国崛起,也可以产生反 作用,关键在于理清现状,脚踏实地,缜密规划,积极发展,以物 联网的个别技术优先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由城市到农村,政 府到企业的建设机制铺设网络,加强全民知识教育,投入资金进行 人才培养,如此,我国将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全 新挑战,进而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崛起的又一个转折点。参赛人: 王浩宇 班级:经 0906 指导教师 王兴鹏 贾玉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