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90KB ,
资源ID:272600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600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无线集群调度通信共17页.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无线集群调度通信共17页.docx

1、无线集群调度通信共17页无线集群调度通信一、 铁路通信现代化 近十年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发展为世界铁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铁路在与其它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中,重新振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铁路通信是铁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也是提高铁路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实现铁路现代化及使铁路面向市场的重要手段。建立现代的通信系统,在拓展铁路运输市场、满足用户要求、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优化宏观决策等方面都发挥了很突出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铁路通信网以传统的电话网为主,广泛采用频分复用技术。自从8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引入铁路,并与铁路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构成各

2、种铁路运营和管理信息系统,相应地铁路通信网在完善电话网的同时,主要发展数据通信网,使铁路通信开始迈入数字传输的时代。随着铁路非话业务的日益增长,从90年代开始积极研究和开发铁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传输铁路多媒体信息。铁路数据通信网是现代铁路通信的核心,它专门为铁路传输交换与收集分配各种运营管理和调度监督等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并实现数据一次实时输入,同时按需分发给各种铁路信息系统公用,达到数据资源共享,实现铁路运营管理和列车运行监控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铁路数据传输网都已经建立,并投入运用。例如美国的AAR数传网已用于北美三国(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铁路运营管理系统、铁路远程信息网

3、络系统、铁路货车档案系统等,并支持北美铁路的电子商务应用。近年来,美国铁路公司的调度中心已经实现计算机化和综合集成化,实现统一调度,它也是基于高速率的数字通信网络。又如法国国营铁路建立的RETIPAC数据网已用于全路联网的客票预定系统、货车管理系统、货运商务管理系统、货车维修管理系统等,它与法国邮电的公用数据网相连通。日本的铁路数据网早在70年代就已建成,已用于全路联网的客票预定、快货运行自动化、集装箱运输自动化、新干线综合自动化、基建管理自动化和编组站自动化等系统,数据量大,传输速率高,并与日本的ISDN网互联。在欧洲各国铁路利用公用数传网相连,建立起泛欧铁路互联数据传输网,称为EURADA

4、T网,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参加,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和规程。铁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铁路通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铁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近年来,不少国家积极研究和开发铁路ISDN网,例如日本铁路部门提出四步实施计划,即由模拟制式过渡到模拟和数字兼容,再过渡到数字制式,最终建立综合的铁路ISDN网,估计在21世纪初就能实现。德国铁路在80年代就确立了铁路通信数字化和综合化的目标,90年代初完成长途通信干线数字化,并建立数字传输扩充网(INF),进而实现数字移动通信,它们都综合到德国铁路的ISDN网内。瑞士铁路的ISDN网预计在2003年实现,它与铁路ISDN网相连,从而扩大到泛欧铁路的综合

5、业务数字网。铁路移动无线通信网是铁路ISDN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移动体接入的主要方式,实现地面对列车的实时远程指挥控制和监视运行,并可与司机直接对话,因此实现固定点与移动体、或者移动体与移动体之间的不间断实时通信联络。目前,日本新干线移动通信网与铁路有线网相连可以提供调度运输业务;并与邮电网相连,可提供公众电话、传真和数据通信。通过移动无线网,使调度中心不但了解列车运行位置和列车设备运用状态等信息,还可以向旅客传送通知、 新闻等文字信息显示。德国新研制的移动无线网与铁路和邮电的有线相连,实现行车调度合理化和现代化,提供直拨电话、图文通信等业务给旅客使用。泛欧铁路采用数字蜂窝无线网(GSM

6、R)建立起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和欧洲铁路列车管理系统(ERTMS),它接入泛欧铁路综合业务数字网内,可用于对泛欧铁路上列车运行的控制和监视,并作故障记录,性能相当稳定可靠。美国研制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ATCS)也是引入蜂窝无线系统,但它采用更加先进的扩频码分多址(CDMA)技术,不仅它的系统容量要比GSM大几倍(决定于扩频增益),而且抗干扰能力更强,因而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移动通信实现了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实时通信联络,因此得到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广大用户的青睐。一般来说,向社会群众开放的移动通信,称之为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如邮电通信部

7、门所属的企业。另外一类就是属于某一部门或单位内部的移动通信,称之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通常是不对社会用户开放,但是在某些特殊场合也可以两者兼用、以专用为主。无线移动通信根据系统规模和覆盖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大区制、小区制和中区制移动通信系统。大区制的业务区半径一般为20公里左右,亦可大到60公里以上,决定于天线高度和发射功率。它的系统容量因受同频干扰的限制一般较小,约为几十至几百个用户,应视地理环境设计而定;但随着多频共同和频率合成等新技术的应用,一个大区制的移动通信用户也可达到几千甚至万户以上。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集群通信方式,它有多个无线频道(每个频道又有许多频率点)按相等可用原则

8、供用户自动选择,当用户搜索到空闲频道时,该次呼叫就告成功;但也可由基站控制终端,利用专用呼叫频道进行分配,此时呼叫成功率较高,但设备利用率却有所下降。与大区制完全不同的是小区制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将业务区划分成若干蜂窝状小区(或微小区),小区的业务半径大致为1.5到15公里,而微小区的半径甚至不到1公里,因此小区制移动通信是依靠蜂窝结构来工作的,通常称为蜂窝通信系统,它每隔2或3个小区就可以重复使用无线频率,因而小区制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就很大,通常都在百万用户以上,适合于为广大社会群众服务的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由此可见,小区制移动通信属于大容量、公众移动通信系统,而大区制移动通信则属于小容量、专用

9、移动通信系统;前者采用蜂窝式,后者则采用集群式进行通信运作。至于中区制移动通信则介乎大区制、小容量和小区制、大容量之间,其业务区半径大致为15公里到30公里,系统容量在1000到10000用户之间;其工作方式可以采用集群式、也可以采用蜂窝式,应视业务特点和需求设计而定,因此它可被视为中容量移动通信系统。目前,在铁路、交通、水利、公安、消防、以及党、政、军事机关内部广泛使用中、小容量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以便适应它们各自的业务需要,而向社会开放的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大多采用大容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谓”集群”是指多个无线频道为众多的用户所共同,因此集群通信系统就是通过频率共用来缓解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

10、。另外,它又通过将基站集中使用、统一控制,有效地降低了用户建网费用,真正做到统一设置、集中管理,频率共用、按需分配信道,共用业务覆盖区、共享时间、共享通信业务、共同负担费用等一系列优点,是一种多功能而又廉价的先进的自动拨号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通常是链状结构,它是由基本系统的单区网叠加而成区域网,并随着业务需求的发展设计成为全国网,其中基本系统可以设计成为单基站或者多基站。在构成区域网时要增加一个具有交换控制功能的区域管理器,以便实现整个区域的系统管理、处理越区登记和自动漫游等功能。图1就是一个多区域控制的网络结构,其中BS为基站、PSTN为公众电话交换网、PABX为单位内部

11、的小交换机。 集群移动通信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即专用控制信道的集中控制方式和随路信令的分布控制方式;前者由系统控制器来实现,而后者无系统控制器。相对于一般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来讲,集群移动通信的控制功能复杂,要求信令的种类多,信令产生和处理的速度要求快,例如一个信令的传输时间应在几十或者几百毫秒之内,这样才能使系统的接续时间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性能良好的集群移动通信网可以实现移动台位置登记、用户动态重组、丢失或被盗台的禁用、通话计时计费、移动台越区自动切换频道、以及强插、强拆、同播和接入公众网等功能,因此它比公众移动通信网的功能还要强,有时也可设计成公众与专用合一的无线移动通信网。 就通信业务而言

12、,集群移动通信主要用作专业调度网,因此其基本业务是通话,但也可以兼作状态信息、控制信息等数据传输和传真业务。其主要呼叫终端是调度台、移动用户或PABX、PSTN用户, 后者与控制中心的连接是通过光缆或电缆,因此集群移动通信包括无线与无线,或者无线与有线之间的通信联系。根据业务需求,集群移动通信的呼叫类别可以有多种选择,如个别呼叫、组呼(或群呼)、系统全呼(广播呼叫)等,系统内的用户要按级别划分,其中紧急呼叫为最高优先级别,其次是首长呼叫或调度台呼叫。对于区域网的用户在开机时就定期向系统自动登记,当用户跨越基区时可以自动漫游。 下面是我国铁路集群移动通信网的简要情况,其网络结构已如图1所示,在分

13、局(或路局)所在地设置集群移动交换机(即控制中心),在铁路沿线设置基站(一般是车站所在地),移动通信交换机的容量和基站的信道数量要根据用户数量和话务量多少来定,在基站与控制中心之间用电缆或光缆连接。该系统采用异频双工制式,工作频段为450MHZ,在单区内的信道数少于10个,当信道数目超过12个时,可以组成多区域网络结构。在单区内采用随路信令的控制信道方式,当组成多区域网络时可采用专用控制信道方式。经统计,该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无线频道的呼损率小于10,用户的呼叫成功率达到90,超过了美国EIA的陆地移动通信标准。三、无线调度通信 在铁路、交通、电力、水利及工矿企业等部门都有专门运作调度业务的通信系

14、统,称之为调度通信。它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前者是面向固定点对固定点的调度通信,而后者则是面向固定点对移动点、或者移动点对移动点的调度通信。但在覆盖范围大的调度通信系统内往往既有有线、又有无线部分,人们统称为调度通信。对于铁路、交通等运输部门,则以无线调度通信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部门的移动台数量多,组网比较复杂。 简单地说,调度通信的功能主要是采集有关业务数据,并传输给调度员或中央控制中心;与此同时,调度员或控制中心还要向调度区内的用户终端发布控制信息和警告信息,以便实时调整业务状态达到最佳。以铁路调度通信为例,分局(或路局)调度员要及时了解各趟列车的行车信息,如车次、车种、列车等级、运行时间

15、、停靠时间、列车到发间隔时间等,这些信息可从车站值班员(或司机)那里,通过通信传输了解到,这就是采集数据。随后,调度员要根据情况在原有运行图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灵活的调整,再把调整后的信息通知车站值班员(或司机),以便合理地安排进路和控制运行时间。当然,这些工作可以由人工操作来完成,也可以用计算机来辅助操作,但调度员决不可缺少,计算机只是起到减轻调度员的工作负担,以及发挥某些延伸功能。显然,铁路调度通信对于保证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更为重要。但是原有的我国铁路调度通信比较落后,就拿无线列车调度来说,它不仅功能简单,而且传输不可靠。它本质上属于同频对讲系统,只

16、要符合频点就可以在该系统内进行通信,因而不但存在严重的同频干扰,而且缺乏保密性,有时还会产生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的阻塞现象,造成通信中断。另外,原有的无线列调功能单一,主要是通话业务,不能适应列车自动控制(ATC)的需求,因为后者要求传输其它列车数据,如机车车况、车辆轴温、行车控制等信息。但是随着集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采用集群式无线调度通信已成为必然趋势。铁路集群式无线调度通信具有多信道、大容量、满足多种通信业务需求等特点的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它是适用于铁路运输现代化的先进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因此铁路部门领导已明文规定在已建立集群调度通信的地区,一般不再发展各单位专门的单一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如

17、工务、巡道、电务维修、施工抢险、以及用于调车、列检、客货服务指挥等无线专用通信,但公安单位除外。铁路集群调度通信的主要业务内容是个别选呼、组呼、群呼和各种信息数据传输,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信道方式,能够满足强拆、强扦、动态重组、跨区调度和系统联网、自动漫游等需求。目前,我国铁路上采用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Smartzone模拟集群通信设备,它符合公开信令标准MPT137,以保护系统设备的通用性,便于维护。它用于无线列调的工作频段是457468MHZ,用于站调的是413419MHZ;笼统地讲就是在450MHZ频段内工作,目前在繁忙干线上已经建成集群调度通信网的有京广、京沪、京哈、陇海、京九、京秦

18、等多个区段,共计1万公里左右,基本上适应这些干线的运输生产需要。在积累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还准备进一步发展数字集群调度通信,以扩大其功能,特别是引入先进的数字集群通信设备,以便加速形成铁路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推动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列车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有以欧洲推出的TETRA为代表的数字集群通信产品,它是建立在泛欧数字移动通信GSM体制基础上开发的,用于欧洲铁路控制系统(ETCS)内的铁路专用通信设备,估计到21世纪初期具有公开信令标准的TETRA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将会以极快的速度占领铁路市场,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和规划之中。虽然数字集群与模拟集群通信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

19、高、调度指挥功能强,特别是可以传输多种媒体业务,如话音、数据、图象等,实现声、光、电俱全的多媒体调度通信。但是,由于在研制开发初期的成本比较高、因而价格昂贵;同时性能尚不够稳定、使用经验尚不成熟,这些都构成不能马上推广应用的原因。因此,目前采用技术较为成熟的模拟集群调度通信仍不失为明智之举,图2 就是一个铁路区段集群调度通信系统的例子,其中包括控制中心、基站、车载台等设备。该系统的控制中心到基站是用光缆连接,其它部分是无线移动通信。集中控制功能就设在分局调度所的控制中心,除了能实现单呼、群呼、全呼和电台互联外,还便于对系统实现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因此它有较强的指挥调度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还具有

20、自我管理能力,即不间断地进行自检和诊断。它的组网能力也很强,实现按优先级呼叫、动态分配信道, 通话限时、自动关闭非法用户、系统话务统计、故障诊断与弱化、快速信令、自动回叫、紧急呼叫等一系统调度通信功能。另外,它具有传输短数据业务的能力,如时间、地点、车速等信息以及简短的调度命令;至于长数据业务可以利用通话间隙时间分组传输,而短数据业务可利用控制信道。根据铁路的具体情况,要求电台发射功率固定,例如基地台为20瓦、车载台也是20瓦、手持台(手机)则为5瓦。另外,在区间优先级的设定为调度员对司机是一级, 司机对车站是二级;在站场优先级的设定为调车长对司机是一级,调车长对调度员是二级。经使用表明,该系

21、统联网后可以实现自动漫游功能(依靠基站和控制中心),在调度网内的传输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如信噪比不小于20分贝,在连接市话网时甚至达到不低于29分贝。在基站的控制单元内设有数据库,它存储有关用户的资料,司机在出乘前要设定车次识别号码,并由基站传送到控制中心。其它功能要求;应在系统设计时统一考虑。四、GSMR标准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是欧洲标准化组织ETSI提出的一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它的构想起源于1982年,由欧洲邮政与电信大会(CEPT)的移动通信特别组负责,并在ETSI的技术委员会领导下具体制定GSM的标准化工作。它的第

22、一代产品是GSM phase 1 ,于1992年结束,接着是GSM phase 2,也于1994年结束;现在是采用GSM phase 2。据统计,到1999年9月全球已有129个国家或地区的350 个运营者采用GSM标准,占全球所有移动电话用户的64。我国的GSM用户已达2800万,成为目前我国数字移动电话的主流模式,并已与48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漫游。 GSM的工作频段是900MHz ,移动端发送频率为890915MHZ (基站接收),基站发送频率为935960MHz移动端接收。但为了弥补在城市中漫游时可能产生的盲点,现已开发1800MHz 频段作GSM用,并实现GSM双频手机,它在两个工作

23、频段内自动切换,以保证通信质量。通常GSM工作在900MHz频段,当网络阻塞或信号减弱时切换到1800MHz频段,从而增加系统容量,并减少掉话率。 GSM的主要业务包括用户终端业务、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三大部分,其中用户终端业务是最基本的。用户终端业务包括通话、短消息服务(SMS)、传真和语音信箱;承载业务则包括300、1200、2400、4800、9600bps速率的分组数据传输;补充业务有很多,如主呼号码显示(CLIP)、主呼拒绝显示(CLIR)、呼叫转移(CFU)、呼叫等待(OW)、锁闭呼出(BAOC)等。 GSM标准的载波间隔为200KHz ,采用ACELP语音编码方式,其编码速率为13

24、kb/s,调制方式采用GMSK,调制速率为270千波特。GSM采用时分多址CDMA方式,每帧分为8个时隙,在通话时每个用户只允许占用一个时隙,而在分组交换时允许一个用户分配多个时隙。GSM的帧结构有四个层次,即帧(Frames)、复帧(Multiframes)、超帧(Supperframes)和高帧(Hyperframes);其中帧由8个时隙组成,长4.615ms;复帧有26复帧(12ms)和51复帧235ms两种;超帧由26 51个帧组成,长6.12s;高帧由2048个超帧组成,长3小时28分54秒左右。 GSM的逻辑信道分两种,即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前者传输编码语音或用户数据,后者传输信令

25、或同步数据。GSM 的控制信道又分广播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两类,前者作为频率校正、时间同步、广播控制、分组广播控制等用途;而后者可作寻呼、随机接入、接入允许、通知信道等。 目前双频工作模式的GSM phase 2已经变成全欧数字移动通信的标准模式,正在向第三代移动通信UMTS过渡,并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IMT2000标准靠拢。作为一种过渡标准采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它是在GSM原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网络节点SGSN和GGSN,理论上可为用户提供高达170kb/s以上的分组数据服务,实际上可达115kb/s,基本满足传输多媒体业

26、务的需求。最近又推出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lobal Evolution )标准,它采用8PSK调制方式,将GPRS原来170kb/s速率提高到384kb./s,并实现GSM 网络漫游,更加接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要求。 GSMR与GSM在网络的网元结构、标准接口上都没有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根据铁路通信网的特殊性,如功能编号、紧急状况处理、定位信息应用、控制调度信息等,引起网络结构和规划方面要作相应调整。GSMR的工作频段与GSM相同,876915MHz用于移动端(基站接收)、921960MHz用于基站(移动端接收)。 GSMR是欧洲铁路未来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7、,它已得到欧洲议会的通过,并已有超过30个成员国参加。GSMR的优点是它具有ISDN特性,可支持众多应用,包括多媒体业务和调度作业。另外,它在欧盟各国铁路间具有互操作性、有效利用资源(包括频点和网络资源)、具体开放性、便于推广应用和维护、降低成本等优势。GSMR在铁路上的应用可归纳为下列几种:1、在铁路信号方面的应用,包括自动列车控制(ATC)和远程控制进路等;2、与列车有关的语音通信,包括列车调度、应急广播、编组调车、工务维护、列车间通信等;3、局域网和广域网通信,它们与行车有关的调度指挥;4、面向旅客的信息服务,如预售票、时刻表、电子商务等。 GSMR已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试验运

28、行,其结果是相当满意的,在高达500km/h的车速下可以实现无缝通信,切换成功率高达99.5%,并能保证隧道内通信,传输性能可靠,车站覆盖广,通话建立时间短。尽管GSMR在欧洲实施才开始,但欧盟计划用1015年时间将既有欧洲铁路全部更新为GSMR标准,成为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的主流模式。五、TETRA标准 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数字集群系统有7种, 其中3种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3种采用时分多址(TDMA),另外一种则采用跳频加时分,即FHMA方式。基于对频谱效率等多方面的考虑,FDMA远不如TDMA好,而FHMA方式目前尚未公开,通常用于军事通信,因此优先考虑TDMA方式的数字集群系统是我国引

29、进和开发的重点。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同样采用TDMA方式的TETRA(泛欧)、iDEN(美国)、iDRA(日本)3种产品进行详细比较,最终决定选择欧洲标准TETRA作为我国数字集群系统的主流模式,并为此编制了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体制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1999年)。 TETRA标准最早是在1994年芬兰诺基亚公司提出的,经过欧盟技术委员会移动通信组的讨论和完善,终于成为泛欧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并在欧洲的公共安全系统中首先得到应用,如芬兰的VIRVE、瑞典的RAPS、英国的PSRCP、比利时的ASTRLD、荷兰的C2000、德国的BOS,此外还有意大利、澳大利亚、丹麦、挪

30、威、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150多万用户。与其它数字集群系统相比,TETRA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1、标准开发,有利于国际竞争,不会造成独家垄断的局面;2、在成本价格、维修服务等方面便于用户选择;3、组网灵活,适用于大、中、小各型调度指挥系统,其模块式结构便于系统扩大升级;4、功能齐全,并便于按需选配,例如配置基本的调度业务外,还可以配置公共安全等多种需求;5、既适用于专用网,也适用于社会化管理的调度网。 TETRA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一帧内划分4个时隙,每个时隙长14.167ms,故帧长56.67ms。其帧结构为3层,由18帧组成复帧,长1.02s;再由60个复帧组成高帧,长61.2s,

31、国外早期采用工作频段为410430MHz,今后规划占用450470和870876/915921MHz新频段,我国则采用806821MHz(移动端发)和851866MHz(基站发)。其载波间隔为25KHz,话音呼叫占用一个信道,数据传输可占用4个信道,由此若与GSM在频率利用率上来比较,则GSM是200KHz载波共用8个信道,而TETRA是25KHz载波共用4个信道,或者32个信道共用200KHz载波,后者的频率利用率要比前者高4倍。 TETRA标准的基本业务内容是语音和数据业务,其中语音业务包括组呼、广播、半双工选呼、电话模式呼叫、优先级呼叫、主呼方识别、来话限制、去话限制、呼叫转移、呼叫会议

32、、呼叫监测和强插、调度授权呼叫、紧急呼叫识别、回交请求、选择提示、缩位号码等。数据业务则包括状态数据业务、短消息业务(固定长度为16/32/64比特,可变长度为02047比特)、电路模式数据(无保护时7.228.8Kbps,保护时4.819.2Kbps,强保护时2.49.6Kbps)、无连接分组数据(CLNS)4.819.2Kbps,以及面向连接分组数据(CONS)X.25。此外,用于公共安全中的补充业务有调度员授权呼叫(CAD)、区域选择AS、接入优先级(AP)、优先级呼叫(PC)、迟后进入(LE)、抢先优先级呼叫(PPC)、监听(AL)、以及动态重组(DGNA)等。从业务性质上来区别,语音通信属于用户终端业务,数据传输属于承载业务,其它则为补充业务。此外,TETRA可以选择有鉴权、无鉴权、单向鉴权、或双向鉴权等功能;还可选择网络在空中接口对用户详细进行加密,对特殊用户还可在此基础上采用终端加密方式。 TETRA具有3种不同的接口,它们是空中接口(AI)、系统接口(ISI)和外围设备接口(PEI),后者又称终端开发数据接口。其中空中接口是数字集群系统的重要接口,它包括网络协议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功能,语音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以及各逻辑信道的用途等。系统接口是指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