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05.80KB ,
资源ID:272545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545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路由器高级配置和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路由器高级配置和实验.docx

1、路由器高级配置和实验第六章 路由器高级配置和实验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不同网络通信,为了能够更好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表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路由表就像地图,指明到达各个网络的信息,包括线路,经过的路由器,下一台转发的路由器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系统管理员设置好的静态路由(包括默认路由),也可以是由路由器自动调整、学习的动态路由。一些大型网络,几十台、上百台甚至成千上万台路由器的网络环境中,或者说在Internet环境中,网络设备经常变动,拓扑结构也可能随时改变。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如果让管理员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络结构发生改变,静态路由往往无法及时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动

2、态路由,就是让路由器之间互相学习网络分布状况,自动生成路由地址表,并根据网络系统情况自动进行调整,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由并实现容错。实验一 动态路由之RIP协议动态路由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自动计算调整路由。每台路由器将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发给相邻的路由器,最终每台路由器都会收到网络中所有的路由信息。然后通过某种算法,计算出最终的路由表。动态路由协议根据所连接网络的规模大小,又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小型网络,其中“距离”的意思是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过的路由器数,根据距离的远近(“跳数”),

3、来决定最好的路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适用与大型网络,“跳数”过多将出现不可到达信息。由于每个路由器都是从邻居那里得到路由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所以相互传输路由信息可信度不高。路由信息协议(RIP)是计算机网络中历史悠久的路由协议,也是较早推出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是一种最简单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非常适用于小型网络。RIP路由协议是以“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路由的,“跳数”指的是一个包,从源到达目标网络过程中经过的路由器个数。每经过一台路由器,“跳数”加1。“跳数”越多,路由越长,RIP会根据原则,优先选择“跳数”少的路径作为最优路径。虽然到达相同目标有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网络,但只要“跳数”一

4、样,则RIP认为这两条路由是一样的。同理,低带宽“跳数”少的,优于高带宽“跳数”多的,这种情况有时是不合理的。RIP支持最大的“跳数”是15,超过则被认为不可到达。RIP还经过了Version 1和Version 2两个版本,早期的V1版本早已被淘汰,现在网络中都是采用V2版本。有时在实验时还要设置版本为Version 2。RIP路由具体配置非常简单:全局配置模式下,启用RIP路由协议。在路由器配置模式下,用Network命令发布本路由器的直连网络网段,子网掩码可以不输入。目前绝大多数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都支持默认动态路由,即network 0.0.0.0命令,发布本路由器直连的所有网段,减少输

5、入命令的条数。相对应的命令:1、Router(config)#router rip !启用RIP2、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x.x.x.x !发布直连网段或 3、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0.0.0.0 !默认路由为使实验贴近实际应用,我们采用如下图6-1所示的拓扑结构:图6-1 RIP路由实验拓扑图拓扑编址:SW3:F0/0IP:192.168.0.1/24 Vlan 10IP:172.18.0.1/24 PC1IP:172.18.0.2/24,网关为Vlan 10的IPR1:E0/0IP:192.168.0.2/24 E

6、0/1IP:192.168.1.1/24R2:E0/1IP:192.168.1.2/24 E0/0IP:10.0.0.1/8 PC2IP:10.0.0.2/8,网关为R2上的E0/0的IP顺利的实现了全网互通,在实验过程中大家可以使用network 0.0.0.0命令来进行实验,减少输入命令的条数。本实验中路由器全部使用的是快速以太网接口,如果使用Serial串行接口,一定要在电缆DCE端的路由器上配置该串口的时钟频率,一般为64000。Serial串行接口在仿真机上没办法做实验,其配置方法和普通以太网接口一样,不过进入的命令是:int serial 0,配置完IP地址后,要增加一条时钟频率命

7、令:clock rate 64000,即可。在线路两端,只能为其中一个串行端口配置时钟频率,不能在两个端口都配置,否则无法通信。如图6-9:图6-9 路由器串口连接实验二 动态路由之OSPF协议上一节提到的动态路由除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之外,还有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比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可以提供更多的控制和提供更快的相应速度。链路状态算法使用更多的方法,如根据链路的带宽,可靠性和负载变化,避开拥塞,选择线路,优化线路或提供更高的优先级来实现网络连通。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适合大型网络,它能在更短的时间发现新加入的路由器或中断,使得路由表更新时间更短。不过由于它的复杂性,

8、要求路由器CPU更快,内存更大。OSPF协议,又称“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该协议是开放的,因此,它可以在几乎所有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上使用。OSPF协议的实现原理是:处于同一个OSPF中的路由器选出这个区域内的一台主路由器,每台路由器根据自己的网络结构生成自己的链路状态,告知主路由器,而不是像RIP那样向邻居发送。所有链路信息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链路情况数据库,每台路由器都得到这个数据库,每台路由器根据这个数据库,利用一定算法(SPF算法,由Dijkstra艾兹格迪科斯彻发明,又叫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形成路由表。因此OSPF协议不是通过邻居之间广播学习路由信息的,在同

9、一个区域内拥有一个相同的路由信息数据库,OSPF协议关注的是链路的状态,它比RIP协议更可靠。OSPF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协议,它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反应速度更快,允许将大的网络划分为小的区域来管理,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分别传送路由,从而减少占用网络带宽,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如图6-10:图6-10 OSPF路由中的区域所有的OSPF路由协议中都存在一个骨干区域Area 0,要求其余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骨干区域一般为0号区域。每个区域内的路由器保持一个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不同区域内的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不同。骨干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区域的路由信息对外广播时

10、,其路由信息先传递至骨干区域,再由骨干区域将该路由信息向其余区域广播。本实验主要用于实现OSPF协议在单区域内的网络配置,OSPF协议配置命令为:1、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启动OSPF,进入OSPF路由协议配置模式:Router(config)#Router ospf process-id其中process-id是用来在这个路由器接口上启动的OSPF的唯一标识。Process-id可以作为识别一台路由器上是否运行着多个OSPF进程的依据。Process-id的取值范围为165535。一个路由器的每个接口都可以选择不同的id,但一般来说不推荐在路由器上运行多个OSPF,因为多个id会有多个拓扑数据库,

11、给路由器造成额外负担。2、发布OSPF的网络号和指定端口所在区域号: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address wildcard area area-idAddress wildcard:表示运行OSPF端口所在网络网段地址以及相应的子网掩码的反码。例如192.168.1.0/24,网段是:192.168.1.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子网掩码的反码是:0.0.0.255。反码就是按位变反,1变0,0变1。如:255.0.0.0的反码是:0.255.255.255。那么192.168.1.0 0.0.0.255表示192.168.1.0192

12、.168.1.255这个地址范围,这个0.0.0.255表示通配符。通配符为0的位,IP地址不能更改,通配符为1的位,IP地址可以变化。255表示8位的变化范围是:0000000011111111(0255),所以192.168.1.0 0.0.0.255表示192.168.1.0192.168.1.255这个地址范围。area-id:表示OSPF路由器接口的区域号。骨干区域为0。设计本实验的拓扑图如下图6-11:图6-11 OSPF路由实验拓扑图拓扑编址:SW3:Vlan 10IP:192.168.0.1/24 Vlan 20IP:172.18.0.1/24 PC1IP:172.18.0.2

13、/24,网关为Vlan 20的IPR1:E0/1IP:192.168.0.2/24 E0/0IP:192.168.1.1/24R2:E0/0IP:192.168.1.2/24 E0/1IP:10.0.0.1/8 PC2IP:10.0.0.2/8,网关为R2上的E0/1的IP验证某设备的端口配置情况,可以在其中一台设备上运行:“show ip int brief”命令来查看所配置的端口运行情况,下图6-12是R1的显示结果:图6-12 查看R1的OSPF动态路由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三层交换机SW3的路由配置情况如下图6-13:图6-13 查看交换机的OSPF动态路由图中“C

14、”表示直连路由,有两条:172.18.0.0网段和192.168.0.0网段。“”表示OSPF路由,有两条:10.0.0.0和192.168.1.0网段。在虚拟PC上做最终检验,PC1和PC2之间是可以Ping通的。如图6-14:图6-14 验证连通性实验三 静态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翻译,指的是将一个内网私有IP地址转换成外网(公网)IP地址。NAT可以将多个内部网络地址翻译(映射)成几个外网(公网)IP地址,让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伪造”成公网IP访问互联网,为网络带来了相对的安全。在NAT技术中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可以将一段私有IP转

15、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地址,从而节省了公网IP地址资源,这种技术称为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端口地址翻译)。有的地方称为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网络地址端口转换),意思是一样的。静态NAT的工作原理很简单。NAT将网络分为内部网络(inside)和外部网络(outside),内部网络指的是单位内部局域网,外部网络指的是公共网络,一般是指Internet。如图6-15,PC4假设是公共网络,是内部网络需要访问的外网,假设它的IP地址是:100.0.0.4/24。PC1有一个私有IP:192.168.0.2/24

16、,当它需要访问Internet时,它先向路由器发出请求,路由器会根据静态NAT的设置,把私有IP(192.168.0.2)转换为公网IP(100.0.0.2),然后把数据包发送出去。Internet需要返回数据时,返回的数据是发送给100.0.0.2,然后由路由器根据对应关系,把这个数据包发送到192.168.0.2。可以看出,静态NAT实现的是一对一的转换,将内部私有IP固定的转换为外网合法IP,这是不可能节省IP地址资源的。它的好处是,内网中建立了服务器,比如Web,Ftp,E-mail等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往往同时为内网和外网提供服务,对于这样的服务,就必须建立静态NAT进行转换。配置命令

17、如下:端口模式下:Ip nat inside !将某端口指定为内部端口Ip nat outside !将端口指定为外部端口全局模式下: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inside_ip outside_ipInside_ip,指的是内部IP地址Outside_ip,指的是翻译成的外部IP地址假设某单位在单位内部创建了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它们的内部IP地址分别为:192.168.0.2/24、192.168.0.3/24,允许内部网络访问。要想让外部网络也可以访问这两台服务器,该单位准备采用静态NAT,这时该单位又申请了两个公网IP地址:100.0.0.2/24和

18、100.0.0.3/24与这两个内网IP相对应来实现静态NAT。那么,内网用户访问服务器时用内网IP,外网用户访问服务器时用外网IP,其访问效果是一样的。如图6-15:图6-15 静态NAT实验拓扑图 拓扑编址:SW1:没有Vlan,没有IP地址,不用设置 PC1IP:192.168.0.2/24,网关为R1上E0/0的IP PC2IP:192.168.0.3/24,网关为R1上E0/0的IP PC3IP:192.168.0.4/24,网关为R1上E0/0的IP PC4IP:100.0.0.4/24,网关为R1上E0/1的IPR1:E0/1IP:100.0.0.1/24 E0/0IP:192.

19、168.0.1/24 外网对应IP:192.168.0.2100.0.0.2 192.168.0.3100.0.0.3实验的想法是PC1和PC2分别对应有NAT转换的外网IP,PC3没有,PC4假设为外网Internet,设定好路由器端口IP后,因为是连在一个路由器上,属于直连路由,所以全网互通。在R1上设置静态NAT后,外网100.0.0.4访问100.0.0.2和100.0.0.3可以访问。但不能访问内网IP,如:192.168.0.2等。注意:这个实验中,假设PC4是Internet,又因为在一台路由器上,是直连路由,所以实现了连通。但是Internet上的IP地址可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20、的。这样就不行了,必须在R1上配置一条默认路由,就是说凡是从E0/1出去的访问,访问任何IP都允许。这就是默认路由的最大用处,当存在末梢网络时,这种网络只有一个唯一的路径可以到达其他网络,而Internet的IP又不可能预知,所以只有唯一的选择,配置一条默认路由。表示内网无论访问Internet哪个网段,都允许,都从这个端口默认转发。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E0/1 扩展实验:我们增加一台路由器R2,同时重新设置一下IP地址,如图6-22:图6-22 静态NAT扩展实验拓扑图再做这个实验时,在R1上设置默认路由,更好的理解静态NAT。实验四 动态

21、NAT静态NAT是实现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的转换,如果内网有服务器,需要同时为内网和外网提供服务,这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因为私有IP和公网IP是固定的对应关系,不会改变。而动态NAT则不是这样。动态NAT也是实现私有IP和公网IP之间的一一对应转换,但是它们的关系是不固定的,就是说私有IP访问外网时也要进行转换,转换成公网IP,但是转换时不是固定转换成某一IP,而是随机的。动态NAT的原理是这样的:首先还是要地址转换,内网转换成外网。和静态的不同,是动态的转换。动态NAT是定义了一个地址池(pool),其中地址池中的地址是一组连续的外网IP地址,所有内网中允许的IP都可以使用

22、地址池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转换。所谓允许的IP是指可以在路由器上使用访问控制列表来定义,允许哪一部分内网IP使用这个地址池进行转换。(访问控制列表在第七章,可以提前看一下)根据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要求,允许的IP一般是某一个网段,如192.168.0.0/24等。动态NAT的外网转换IP是动态的,不固定,当需要时从地址池随机选择。用完后(通信结束)就需要把这个地址放回地址池,供其他主机使用。这样就可以部分缓解外网IP地址压力。比如需要访问外网的内部主机有100台,私有IP地址当然也是100个,访问控制列表允许这100台访问外网。但是只能申请到50个公网IP,也就是说只能最多同时有50台内部电脑可以转

23、换成公网IP访问外网。可是单位里并不是每台电脑都需要同时访问外网的。这样就保证了能访问外网,又不像静态NAT那样完全一对一固定关系,节约了部分公网IP。注意,静态NAT和动态NAT可以共存。如果有需要内外网都访问的服务器,可以采用静态NAT,别的可以采用动态NAT。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内网主机访问出去的IP经常随机变化,增加了网络安全性。命令格式:端口模式下:Ip nat inside !将某端口指定为内部端口Ip nat outside !将端口指定为外部端口全局模式下:1、Ip nat pool name start_ip end_ip netmask netmask或:Ip nat poo

24、l name start_ip end_ip prefix_length 子网掩码位数其中:name指的是地址池的名称 start_ip和 end_ip指的是地址池的开始IP和结束IP netmask指的是地址池的IP地址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位数指的是如果不用子网掩码表示,可以用位数表示如:24表示255.255.255.0。2、access_list number permit source wildcard 其中:number指的是访问控制列表的号码,199source wildcard指的是允许地址转换的地址段和对应的通配符,和OSPF路由的那个意思一样。3、ip nat inside

25、source list number pool name其中:number还是那个2号命令中的那个访问控制列表号 name还是那个1号命令中地址池的名字单看命令格式介绍,容易看不懂,结合下面的实验,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了。某学校内部局域网使用的IP网段是192.168.0.0/24,现在它们申请了一段公网IP:100.0.0.3100.0.0.100/24,使用动态NAT访问互联网。注意,这个实验中100.0.0.1和100.0.0.2用在路由器上了,如图6-23:图6-23 动态NAT实验拓扑图 拓扑编址:SW1:没有Vlan,没有IP地址,不用设置 PC1IP:192.168.0.2/24,网

26、关为R1上E0/0的IP PC2IP:192.168.0.3/24,网关为R1上E0/0的IP PC3IP:192.168.0.4/24,网关为R1上E0/0的IP PC4IP:200.0.0.2/24,网关为R2上E0/0的IPR1:E0/1IP:100.0.0.1/24 E0/0IP:192.168.0.1/24R2:E0/1IP:100.0.0.2/24 E0/0IP:200.0.0.1/24 进行地址转换时,192.168.0.0/24网段的主机可以动态转换成100.0.0.3100.0.0.100之间的IP访问外网,外网则不能访问内网。用了两个路由器,我们在R1上用默认路由指向外网。

27、PC4模拟为Internet。实验五 PAT静态NAT主要用于企业网内部有服务器,并且服务器需要同时为内网和外网服务的情况。动态NAT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私有地址对外网的访问,但是不能完全解决公网IP地址不足的问题。但是这两种NAT都是可以实现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之间的转换的,静态NAT转换成一对一的静态公网IP。动态NAT,在某一确定的时间,也是一对一的转换成公网IP。只不过在下一次连接时,可能会换另外一个公网IP,但它总是要占用一个公网IP的。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上国际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不可能为每个人,每台主机都分配IP地址。IP地址短缺已经非常严重,而静态NAT根本不能解

28、决这个问题,动态NAT也只是部分解决,仍需要大量的公网IP。很多单位根本申请不到那么多,往往只能申请一个公网IP。使用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s,端口地址翻译),允许将多个内网私有IP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公网IP上。实际上PAT和动态NAT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地址转换的时候没有地址池,或说地址池内只有一个地址,所有的私有地址都转换成同一个公网IP地址,转换时对网关路由器的外网接口IP地址进行复用(overload)。复用技术是通过利用对话的端口号来实现的。如图6-25(和6-23一样):图6-25 PAT实验拓扑图PC1、PC2等需要访问Internet,它们的私

29、有地址段位192.168.0.0/24,只申请到了一个公网IP:100.0.0.1,配置在R1的E0/1接口上。在进行地址转换时,转换的映射中包括两项(IP地址和端口号)。如PC1地址为:192.168.0.2|1001,那么转换成公网IP就是:100.0.0.1|1001。回应包会根据端口号1001判断出应该发给哪个主机,不至于混乱。配置命令和动态NAT几乎一样:端口模式下:Ip nat inside !将某端口指定为内部端口Ip nat outside !将端口指定为外部端口全局模式下:1、Ip nat pool name start_ip end_ip netmask netmask或:

30、Ip nat pool name start_ip end_ip prefix_length 子网掩码位数其中:name指的是地址池的名称 start_ip和 end_ip指的是地址池的开始IP和结束IP,在PAT时,这两个IP地址是一样的,但要写两个,不能省略。如100.0.0.1 100.0.0.1 netmask指的是地址池的IP地址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位数指的是如果不用子网掩码表示,可以用位数表示如:24表示255.255.255.0。2、access_list number permit source wildcard 其中:number指的是访问控制列表的号码,199source

31、wildcard指的是允许地址转换的地址段和对应的通配符,和OSPF路由的那个意思一样。3、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number pool name overload其中:number还是那个2号命令中的那个访问控制列表号 name还是那个1号命令中地址池的名字 overload是实现PAT的关键字,不能省略和动态NAT对照比较可以看出,有两处不同:在IP地址池的地方换成一个IP地址和最后增加overload。PAT还有一种不设置地址池的命令格式:1、不定义地址池,那个第一条命令就省略了。2、此条命令不变: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0.0 0.0.0.255!定义访问控制列表,10为访问控制列表号,192.168.0.0,表示允许的IP地址段,0.0.0.255表示这个地址段的每一个IP地址都被允许。3、此条命令发生改变,因为没有定义地址池,pool关键字省略,改为: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inter E0/1 overloa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