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34KB ,
资源ID:272464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464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7第七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7第七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docx

1、7第七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授课题目第七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围岩压力和弹性抗力的基本概念和确定方法、地下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地下洞室开挖前后的应力特征;掌握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了解改善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主要内容第一节地下洞室开挖前后的应力特征一、应力重分布的特征二、围岩的松动圈和承载圈第二节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第三节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一、地形条件geographic conditions二、岩性条件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characters三、地质

2、构造条件geologecal structure conditions四、地下水(水文地质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五、地应力(natural stress第四节围岩压力第五节水工隧洞围岩的承载力第六节地下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第七节改善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措施重点与难点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岩压力和弹性抗力的基本概念和确定方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具参考资料1戚筱俊.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2陈德基主编.水利工程勘测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崔冠英主编,水利工程地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1999.4左建,郭成久等主编.水利工程地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5孙文怀.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6李智毅,杨裕云主编.工程地质学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出版社,1994 7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编著.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18胡厚田.土木工程地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课后作业与思考题第七章课后思考题与练习题1、2、4、6、8题;教学后记讲稿教学过程时间分配第七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问题第一节地下洞室围岩应力重分布一、应力重分布的特征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ern 开挖前,岩体内的应力状态称为初始应力

4、状态。开挖后,由于洞室周围岩体失去了原有的支撑,破坏了原来的受力平衡状态,围岩将向洞内产生松胀位移,从而引起洞周围一定范围内岩体的应力重新调整,形成新的应力状态。该应力称重分布应力、二次应力或围岩应力(stress of country rock。直接影响围岩稳定的是二次应力状态,它与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洞室断面形状及岩体特性等因素有关。在简单情况下,假定岩体为弹性介质,对于侧压力系数(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1的圆形洞室,围岩中任一点的应力(图72可用公式7-4计算。从式(74可知,当A 点处于洞壁,即R =r 时,r =o ,=2。因此,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特征,是径向应力减小至洞壁处为零,

5、切向应力集中,当=1时,洞壁处的切向应力约为初始应力的2倍左右。应力重分布的范围,一般为3倍洞径左右(图73,在此范围外,岩体仍处于初始应力状态,不受开挖影响。通常所说的围岩,就是指洞周受应力重分布影响范围内的岩体。二、围岩的松动圈和承载圈洞室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取决于二次应力与围岩强度之间的关系。如果洞周边应力小于岩体的强度,围岩稳定。否则,周边岩石将产生破坏或较大的塑性变形。围岩一旦松动,如不加支护,则会向深部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范围的应力松弛区,称为塑性松动圈。在松动圈形成过程中,原来周边集中的高应力逐渐向深处转移,形成新的应力增高区,该区岩体被挤压紧密,称为承载圈。此圈之外为初始应力区。

6、第二节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由于岩体在强度和结构方面的差异,洞室围岩变形(deformation与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有脆性破裂、块体滑移、弯曲折断、松动解脱、塑性变形等。上述的变形破坏形式与围岩的结构类型有关。1.坚硬完整岩体(firm rock的脆性破裂(fragility fragment在坚硬完整的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围岩一般是稳定的。但是在高地应力地区,经常产生岩爆现象(rock popping。岩爆形成的机理是很复杂的,它是储存有很大弹性应变能的岩体,在开挖卸荷后,能量突然释放所形成的,它与岩石性质、地应力积聚水平及洞室断面形状等因素有关。在坚硬岩体中易于发生岩爆。岩爆

7、的防治措施,一般有松动爆破或超前钻孔法降低围岩的应力、加固围岩或用注水法等提高围岩塑性变形的能力。2.块体滑移(slippage块体滑移是块状结构围岩常见的破坏形式。这类破坏常以结构面交切组合成不同形状的块体滑移、塌落等形式出现。分离块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块体的形状有无临空条件、结构面的光滑程度及是否夹泥等。3.层状弯折和拱曲岩层的弯曲折断,是层状围岩变形失稳的主要形式。1平缓岩层(mild rock layer,当岩层层次很薄或软硬相间时,顶板容易下沉弯曲折断(图77a。平缓岩层顶板的稳定性还与洞顶有无纵向切割有关。如洞顶被高角度断层或节理纵向切割,则造成了组合悬臂梁形式,稳定性大为降低。2在倾

8、斜层状(dip rock layer围岩中,当层间笙合不良时,顺倾向一侧拱脚以上部分岩层易弯曲折断,逆倾向一侧边墙或顶拱易滑落掉块(图77b。法国某矿山巷道,岩层倾角300 400,岩性软弱,结果在巷道侧上方形成了很大的倾斜压力,使间距0.5m的工字钢支护压垮。3在陡倾(steep或直立perpendicularity岩层中,因洞周的切向应力与边墙岩层近于平行,所以边墙容易凸邦弯曲(图77c。在这种条件下,如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有一定的交角,边墙的稳定性将得到改善。4.碎裂岩体的松动解脱碎裂结构岩体在张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容易松动、解脱,在洞顶则产生崩落,在边墙上则表现为滑塌或碎块的坍塌。当结构面间

9、夹泥时,往往会产生大规模的塌方,如不及时支护,将愈演愈烈,直至冒顶。5.松软(weak岩体的塑性变形(plasticdeformation和膨胀(expansion一般强烈风化、强烈构造破碎或新近堆积的土体,在重力、围岩应力和地下水作用下常产生冒落及塑性变形。常见的塑性变形和破坏的形式有边墙挤入、底鼓及洞径收缩等。当围岩均匀,全部是松软岩体时,破坏常以较为规则的拱形冒落为主,否则,常表现为局部塌方或边墙挤入、缩径及底鼓等。由于不同类型围岩变形破坏形式不同,因此,在评价围岩的稳定性时,应采用不同的判据。例如,碧口水电站泄洪洞破坏的情况。该隧洞的围岩为薄层的千枚岩,单层厚仅3cm。岩层倾角750,

10、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12MPa。设计洞形为马蹄形,顶拱直径12.9m。经计算洞周边的切向应力为5.257.0MPa。如果按抗压强度判据,因洞壁最大切向应力小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围岩应该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围岩产生了严重的溃曲破坏,所以,应该用板梁理论求解其稳定性。按梁屈曲理论求解,洞室开挖后千枚岩在自重作用下即能产生屈曲,千枚岩自稳段长度仅1.5m。第三节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有关的地质因素地下建筑位置的选择,除取决于工程目的要求外,需要考虑区域稳定、山体稳定及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区域稳定性及山体的稳定。一般要求,建洞地区应是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无区域性大断

11、裂通过,附近没有发震构造,地震基本烈度应小于8度。理想的建洞山体应具备以下条件:1建洞区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厚、节理组数少,间距大,无影响整个山捧稳定的断裂带;2岩体坚硬完整;3地形完整,没有滑坡、塌方等早期埋藏和近期破坏的地形。无岩溶或岩溶很不发育;4地下水影响小;5无有害气体和异常地热。地质条件对选址的影响分述如后。一、地形条件geographic conditions在地形上要求山体完整,洞室周围包括洞顶及傍山侧应有足够的山体厚度。隧洞进出口地段的边坡应下徒上缓,无滑坡、崩塌等现象存在。洞口岩石应直接出露或坡积层薄,岩层最好倾向山里以保证河口坡的安全。在地形徒的高边坡开挖洞口时,应不削坡或

12、少削坡即进洞,必要时可做人工洞口先行进洞,以保钲边坡的稳定性。隧洞进出口不应选在排水困难的低洼处,也不应选在冲沟、傍河山嘴及谷口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二、岩性条件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characters岩性是影响围岩稳定的基本因素之一。如坚硬完整的岩体,围岩一般是稳定的,能适应各种断面形状的地下瓶室。而软弱岩体如粘土岩类、破碎及风化岩体,吸水易膨胀的岩体等,通常力学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崩解及膨胀等,不利于围岩的稳定。因此,洞室位置应尽量选在坚硬完整岩石中。一般在坚硬完整岩层中掘进,围岩稳定,日进尺快,造价低。在软弱、破碎、松散岩层中掘进,顶板易坍塌,边墙及底板易

13、产生鼓胀挤出变形等事故,需边掘进边支护或超前支护,工期长,造价高。岩浆岩、厚层坚硬的沉积岩及变质岩,围岩的稳定性好,适于修建大型的地下工程。凝灰岩、粘土岩、页岩、胶结不好的砂砾岩、千枚岩及某些片岩,稳定性差,不宜建大型地下洞室。松散及破碎岩石稳定性极差,选址时应尽量避开。此外,岩层的组合特征对围岩稳定也有重要影响。一般软硬互层或含软弱夹层的岩体,稳定性差。层状岩体的层次愈多,单层厚度愈薄,稳定性愈差。均质厚层及块状岩体稳定性好。三、地质构造条件geologecal structure conditions地质构造是控制岩体毙整性及渗透性的重要因素。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复杂的地段,否则会给施

14、工带来困难。如意大利的辛普朗隧道,长20多公里,由于地层严重褶皱、倒转并伴有大型的逆断层,岩石破碎,施工中多次产生塌方,经多次停工处理才打通。下面就褶皱、断层及岩局产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1.褶皱(fold的影响褶皱剧烈地区,一般断裂也很发育,特别是褶皱核部岩体完整性最差。如图74所示。(1背斜(anticline核部,岩层呈上拱形,虽岩层破碎,然犹如石砌的拱形绪构,能将上覆岩层的荷重传递至两侧岩体中去,所以有利于洞顶的稳定。洞顶虽张裂隙发育,然岩块呈上宽下窄形,不易掉块。(2向斜(syncline核部岩层呈倒拱形,顶部被张裂隙切割的岩块上窄下宽易于坍落。另外,向斜核部往往是承压

15、水储存的场所,地下洞室开挖时地下水会突然涌人洞室。因此,在向斜核部不宜修建地下洞室。在理论上背斜核部虽较向斜优越,但实际上由于背斜核耶外缘受拉仲处于张力带,内缘受挤压,加上风化作用,岩层往往很破碎。因此,在布置地下洞室时,原则上应避开褶皱核部。若必须在褶皱岩层地段修建地下工程,可以将洞室放在褶皱的两翼。2.断裂(fault的影响断层破碎带及断层交汇区,稳定性极差。地下掘进如遇较大规模的断层,几乎都要产生塌方甚至冒顶(洞顶大规模突然坍塌破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洞室轴线沿断层带布置。如洞室轴线垂直或近于垂直断裂带,则所需穿越的不稳定地段较短,但也可以产生塌方或大量地下水涌入。因此,在选址时应尽量避

16、开大断层。3.岩层产状(attitude of layer的影响(1洞室轴线axial line与岩层走向strike of layer垂直v。这种情况,围岩的稳定性较好,特别是对边墙稳定有利。当岩层较陡时稳定性最好。当岩层倾角较平缓且节理发育时,在洞顶易发生局部岩块坍落现象,洞室顶部常出现阶梯形超挖。(2洞室轴线axial line与岩层走向strike of layer平行。1当岩层近于水平(倾角100时,若岩层薄;彼此之间联结性差,在开挖洞室(特别是大跨度的洞室时常常发生顶板的坍塌。因此,在水平岩层中布置洞室时,应尽量使洞室位于均质厚层的坚硬岩层中。若洞室必须切穿软硬不同的岩层组合时,应

17、将坚硬岩层作为顶板,避免将软弱岩层或软弱夹层置于顶部,后者易于造成顶板悬垂或坍塌。软弱岩层位于洞室两侧或底部也不利,它容易引起边墙或底板鼓胀变形或被挤出。例如,水槽子水电站地下厂房,由于岩体中有凝灰岩夹层,影响边墙和顶拱的稳定,选址时将洞室称至夹层以下25m。2在倾斜岩层中,一般说来是不利的。如图牛7-7中所示,当洞身通过软硬相间或破碎的倾斜岩层时,顺倾向一侧的围岩易于变形或滑动,造成很大的偏压;逆倾向一侧围岩侧压力小,有利于稳定。因此,在倾斜岩层中最好将洞室选在均一完整坚硬的岩石中。此外,岩层的倾角对围岩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如表71,选址时应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四、地下水(水文地质hydro

18、geological conditions地下水对岩体的不良影响在前面一些章节已做过论述。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塌方或冒顶事故,常常和地下水的活动有关。所谓“治塌先治水”就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因此,在选址时最好选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干燥岩体内,或地下水量不大、无高压含水层的岩体内。地下工程与地下水位关系:1.在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中开挖地下工程,雨季可能沿裂隙滴水,旱季干燥,但是当地表有大面积稳定的地表水体时,也可能遇到集中的渗流。2.地下水位变幅带(,涌水量及外水压力随季节而变化,由于岩体饱水脱水交替变化,可以加速软弱破碎岩石性质的恶化引起塌方。3.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工程,一开始施

19、工就可能有较大的涌水和渗透压力,因此要作好防水排水设计。五、地应力(natural stress第四章已经介绍过一些高地应力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因此,在洞室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了解工程所在部位初始应力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特征,以便选用相应的措施来维护围岩的稳定。1.初始应力状态是决定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主要因素。例如,对圆形洞室来说,1当应力比值系数入=1时,围岩中压应力分布此较均匀,一般不出现拉应力集中,围岩稳定性最好。2当入3时,围岩内将出现拉应力,压应力集中也较大,对围岩稳定不利。2.当初始应力场的水平主应力值较大,洞室轴线最好平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

20、否则边墙将产生严重的变形和破坏。前述的金川矿巷道的布置就是一例。例如:二滩水电站实测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E300左右,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很大,如果洞室轴线平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边墙上侧向压力小,若垂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则侧向压力将增加1.573.63倍。第四节围岩压力(rock pressure山岩压力(rock pressure也称围岩压力,它与围岩应力的概念是不同的。围岩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围岩内力,而山岩压力是指围岩的强度适应不了围岩应力而产生塑性变形或破坏时,作用在支护或衬砌上的力。一、围岩压力的形成根据山岩压力形成机理,可分为变形山压、松动山压和冲击山压几种类型。()变形

21、山压(deformation rock pressure是由于围岩的弹性恢复或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围 岩压力。一般塑性变形主要有槊性挤入、膨胀内鼓及弯折内鼓等,变形山压具有随时间延长而 增大的特点。 (松动山压(relaxation rock pressure是由于围岩拉裂塌落、块体滑移、碎裂松动等所引 起的。松动山压仅限于围岩产生松动脱落的局部范围内。它是以重力的形式作用在衬砌上,其 大小取决于脱落岩石的重量。 ()冲击山压(punching rock pressure是由于岩体中积聚的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所引起 的,具有产生岩爆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冲击山压。 二、围岩压力(rock pressure

22、的确定方法 1散粒体理论 (1普氏压力拱(pressure arch理论。 MM普罗托季亚科诺夫根据对一些矿山坑道的观察和松散介质的模型试验于 1907 年 提出了平衡拱理论。普氏认为,由于断层、节理的切割,使洞室围岩成为类似松散介质的散粒 体。由于洞室开挖应力重分布,使洞顶破碎岩体逐渐坍塌,最后塌落成一个拱形才稳定下来。 所以普氏认为, 洞顶的山岩压力就是拱形塌落体的重量。 这个拱称为塌落拱、 平衡拱或压力拱。 (2)太沙基理论 (3)围岩压力系数法(coefficient of country rock。 我国水利水电部门在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工程确定围岩压力方法和我国应用普氏理论的经 验后,

23、于 1964 年提出了围岩压力系数法。公式7、8。 竖井及埋藏特别深或特别浅的洞室不适于用此方法。表 74 中所列的山岩压力系数仅适 用于3a 的隧洞断面。 散粒体理论适用于断层破碎带和强烈风化的岩石。 2弹塑性(elastic and plastic)平衡(equilibrium理论 1)20 世纪 30 年代末芬纳首先运用弹塑性理论建立了著名的芬纳公式;后来卡柯、凯里 塞尔等人相继作了改进。现已成为拉勃采维奇总结的新奥隧洞施工方法的理论基础。 2)理论要点:设想围岩应力超过了围岩强度而形成塑性区,塑性区岩体的稳定是由外围 弹性区中岩体的应力和衬砌的阻力共同维持的。衬砌承受的塑性山压就是围岩

24、压力。 3)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芬纳塔罗勃公式。 弹塑性平衡理论适用于具有镶嵌结构和碎裂结构的岩体。 3流变(flow徐变理论 根据围岩变形具有流变的性质,因此围岩压力的大小与衬砌的时间、洞体应力状态、岩体 的流变参数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4块体极限半衡法(limit equilibrium。 岩体常被各种结构面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块体, 当洞室开挖形成临空条件后, 其中一些不稳 定块体会向洞肉滑移或塌落。这时,作用于支护或衬砌上的围岩压力就等于这些分离块体的重 量或它的分量。 三角形塌落体的高度易于确定, 而对于矩形、 方形塌落体的高度则较难确定, 一般取 (12 。但是当洞顶纵向有陡立的结构面夹泥

25、时,塌落高度会成倍增加。如某水电站隧 洞直径 4m,进口段石英岩中有一组与洞轴线平行的陡倾夹泥裂隙,施工时塌高 10 多米, 。 第五节 水工隧洞围岩的承载力 一、外部水压力 outer water pressure 是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作用在围岩和衬砌中的体积力,也是水工隧洞的基本荷载之一。 二、围岩的弹性抗力 elastic resistance of country rock 对于有压隧洞(pressture tunnel,由于常存在很高的内水压力作用,迫使衬砌向围岩方向 变形,围岩被迫后退时,将产生一个反力来阻止衬砌的变形。把围岩对衬砌的反力称为弹性抗 力或围岩抗力。 围岩抗力愈大,

26、 愈有利于衬砌的稳定, 等于围岩承担了一部分内水压力。 因此, 弹性抗力是有压隧洞设计时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 围岩弹性抗力的大小,通常是用弹性抗力系数表示的。 1弹性抗力系数 coefficient of elastic resistance 根据文克尔假定,抗力系数 K 为: 式中: K 为弹性抗力系数(MPa cm;为围岩所承受的压力,对于有压隧洞即为内水压力 (MPa;为洞壁的径向变形(cm。 从上式看出,K 的物理意义是迫使洞壁产生一个单位径向变形所需施加的力。K 值愈大, 说明围岩承受内水压力的能力愈大。假设岩体是理想的弹性体,对于圆形隧洞,K 值与岩体弹 性模量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27、:() 式中:为岩体的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MPa,为泊松比,r 为隧洞半径(cm。 从上式可以看出,隧洞半径愈大,K 值愈小,在工程上为了便于比较,常采用隧洞半径为 1m(100cm时的弹性抗力系数,作为单位抗力系数 Ko,即 Ko 2影响弹性抗力系数大小的因素 1)压力的大小和岩土体的强度特征; 2)受力方向和主要结构面的关系; 3)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 3弹性抗力系数的确定方法 确定围岩抗力系数的方法有试验法、计算法和工程类比法等。 ()试验的方法常用的有橡皮囊法、径向千斤顶法和隧洞水压法等,具体内容可参看有 关的试验规程。 () 计算法是根据抗力系数与岩体弹性模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确定的

28、。 对于坚硬完整 的岩体,可用式(728计算 K 值。对于软弱或破碎岩体,洞室开挖后洞壁周围会形成一个半 径为只的环形开裂区,这时抗力系数 K 可用下式计算; 关于开裂区半径 R 的确定, 可按实测值或取经验数值, 如在新鲜完整岩体中取 R3, 在多裂隙岩体中取 Rr300。 (3)工程(经验)类比法:中小工程不能进行试验时,采用工程类比经验方法确定 K 值。 三、高压隧洞的围岩承载力; 1岩体上抬理论; 2岩石拉力理论 3节理岩体中地下洞室超挖预测 (1)节理化岩体洞室超挖的定义 1 具有明显的横剖面形状;2)超挖是非故意形成的不稳定体的体积;3)超挖的主要 原因有两类: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29、 (2)超挖预测的方法; (3)超挖预测的技术及规划 第六节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of country rock 一、按围岩的强度或岩体力学属性的分类 1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曾经按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把岩石分为四类:特坚硬、坚硬、 次坚硬、软岩;同时,按岩石坚固性系数值大小的普氏分类也被采用; 2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长春地质学院提出了按岩体属性分类,不 同类型的岩体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表 7-7) 二、按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分类 11972 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建委及铁道部门先后提出了按岩体结构的分类方法

30、。 21985 年水利电力部颁布的水工隧洞设计规范(84) 中,建议按岩体结构、结构面 及其组合状态、地下水的状态等地质因素评价围岩的稳定性,并且把围岩划分为稳定、基本稳 定、稳定性差、不稳定和极不稳定五个围岩类别。 (表 7-8) 三、按岩体质量等级的围岩分类 1按岩体质量指标分类(RQD)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是美国伊利若斯大学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2岩体质量评分(RMR)地质力学围岩分类 1973 年比尼奥夫斯基提出。根据以下六个参数按表 7-9、7-10 进行评分,确定等级: 1)岩石的单轴抗压强 2)RQD 3)不连续面间距 4)不连续面状态 5)地下

31、水条件 6)不连续面方向条件 3岩体结构评价RSR 分类 1974 年由威克霍姆提出。根据以下三个因素按表 7-11 所规定的评分办法确定的。 1)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2)节理的状态与产状; 3)地下水状况 4按岩体质量指标(Q)的分类 1974 年由挪威学者巴顿提出。主要考虑了一下六个因素: 1)RQD; 2)节理组数; 3)节理面的粗糙度 4)节理面蚀变系数; 5)节理水折减系数; 6)应力折减系数 5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6岩体基本质量Q 分类 90 年代初,我国总结了国内外岩体分类的经验,从我国 103 个工程中收集了 460 组实测 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最终确定以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R

32、b 和岩体完整性系数 Kv 两种参数评价 岩体的基本质量 BQ; BQ=90 +3Rb +250Kv 应用时,为了使权重合理: 当 Rb 90Kv +30 时,应以 Rb=90Kv +30 带入公式; 当 Kv 0.04 Rb + 0.4 时,应以 Kv = 0.04 Rb + 0.4 带入公式。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岩体基本质量Q 的确定方法,它将岩体从好到坏分成五级。 岩体级别: 岩体基本质量Q 550 550-451 450-351 350-251 250 对于地下洞室,考虑到地下水、结构面产状及地应力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应对岩体的基本 质量Q 按下式进行修正: QQ 一 100(K+K2+K 式中BQ为岩体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