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5 ,大小:71.69KB ,
资源ID:272420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42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 学 计 划一、指导思想: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

2、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4、”。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四、课时安排: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数 时间 一、四则运算 1例1例6(P1P16) 二、位置与方向 2例1例4(P17P26)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31、加法运算定律 例1例3(P27P32) 42、

5、乘法运算定律 例1例3(P33P38) 53、简便计算 例1例4(P39P47) 6营养午餐(P48P49)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7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例1例3(P50P57) 8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例1例7(P58P66) 103、生活中的小数 例1例2(P67P72)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例2(P73P77) 11整理和复习(P78P79) 12五、三角形 13例1例7(P80P94)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4例1例4(P95P107) 七、统计 15例1例2(P108P116) 八、数学广角 16例1例3(P117P123) 小管家 17九、总复习 (P125P13

6、1) 综合复习 第一单元 四 则 运 算第一课时: 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P/2-3(提出问题)教学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二、指导提问出示书本情境图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1)学生汇报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2)教师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

7、些数学知识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倡导的一大新理念,独立安排一节课的教学教师重在小组指导不仅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基础。小组汇报:如果学生还难于发现问题可出示例3、例4的情景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归纳概括师:怎样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板书设计:提出问题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第二课时:四则运算(二)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

8、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学用具:主题图.例1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可补充条件再提问。)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9、(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二、新授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 =27+85 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113(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

10、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

11、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四、作业 P8/14板书设计: 四 则 运 算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

12、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三课时:四则运算(三)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用具:例题3和例题4主题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13、。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1.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生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桌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 =24+24+12 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48+12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60(元) (2)242+242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 =48+12 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60(元)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14、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2.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汇报。(1)27030-18030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 =9-6 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 =3(名) 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 =9030 再

15、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3(名)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P89/59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

16、)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第四课时:四则运算(四)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重 、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用具:四则运算运算顺序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7、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1)42+6(12-4) (2)42+612-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三、巩固练习

18、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四、作业 P1415/2、3、57板书设计: 四 则 运算(1)42+6(12-4) (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五)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

19、数及原因。教学用具:口算题灯片.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100+0= (2)0+568= (3)078= (4)154-0=(5)023= (6)128-128= (7)076= (8)235+0=(9)99-0= (10)49-49= (11)0+319= (12)029=二、新授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

20、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三、小结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四、作业P1516/813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319=319 0+568=568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能否做除数? 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

21、一课时: 位置与方向(一)教学内容:P18/例1(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要是你去公圆玩,迷路了怎么办?生:问叔叔阿姨;看地图,识别方向。师:也就是说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向与位置。二新授1.教学例题11)明明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生:

22、首先知道1号检查点在四个方向的东北之间。而且还有一个角度是30度。生: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所以是东偏北30度。2)师: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师还有问题,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生:因为表示角度的符号标在靠正东的方向。3)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2.学习标出位置的方法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

23、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三.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四.作业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内容:P/20-21(练习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准确绘制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说一说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二、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1题。出示中国地图。1)这是一张中国地图,你

24、能从图上找得到北京吗?2)请你借助量角器,说一说沈阳、香港、海口、昆明、乌鲁木齐和西安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3)香港距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4)请你再估算一下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距离。2、完成练习三第2题。1)请你测量一下图中个建筑物距市政府广场的方向和距离是多少,然后填写在书上。2)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距离的。3、完成练习三第3题。1)动手画一画2)指名说说是怎样找到准确位置的。4、完成练习三第4题。请你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三、课后延伸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位置与方向(三)教学内容:P/22-23(位置的相对性)教

25、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使学生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请你看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二、新课1、位置的相对性1)师: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物体的位置都是相对而言的。2)任选地图上的两个城市,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A 3)出示

26、正方形图,连接对角线B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上。2、简单的路线图1)出示例4图。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他们是怎样行进的?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2)你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3)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三、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四)教学内容:P/24-26(练习四)教学目标:1、巩固确定任意方向的方法,练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使学生在探索

27、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过程:一、知识巩固1.练习1小兵的家早在哈尔滨,距北京大约1057千米。北京在哈尔滨的什么位置上呢?请你利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一下。2.练习2这是小芳、小刚、小红和小亮家与学校位置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分别说说学校在他们家的什么位置上。他们的家又分别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3.练习31)请你根据路线图,说出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填在表中。2)怎样求出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4.练习四第4题根据这张示意图,请你说说小伟上学可以怎样走,

28、有哪些不同的路线?说清他们的方向。二、动手操作1、练习四第5题1)请你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把电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2)说说绘制路线图时应注意什么?课外作业 设计“小小动物园”三、实践应用说说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实际运用,写一则数学日记。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一课时: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用具:主题图挂图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