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患者舒适的护理模块二 患者舒适的护理学习目标1.能正确说出舒适的相关概念及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2.能准确为患者制定舒适的护理措施。3.能准确陈述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其临床意义。4.能根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为患者安置卧位并能协助其变换卧位,做到方法正确、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安全、舒适。5.能叙述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及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患者发生安全意外的处置原则。6.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安全意外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7.能准确说出保护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8.能根据患者需要正确运用适当的保护具。9.能正确陈述疼痛的常见原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10.能举例说明疼痛的性质特点。11.
2、能运用沟通技巧,准确地观察和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正确地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概述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个体在最佳健康状态时,会通过自身不断的调节来满足其舒适的需要。但一旦患病,就会受到生理、心理、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舒适的状态。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通过密切观察,分析导致患者不舒适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轻松、安宁的环境及舒适的卧位,加强生活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舒适,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一、舒适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安宁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无焦虑、无疼痛、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舒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舒适 即个
3、体身体的舒适感觉。2.心理、精神舒适 即个体内在的自我意识,如尊重、自尊、信仰、信念、生命价值等精神需求的满足。3.环境舒适 即与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如适宜的温湿度、空气、光线、声音、色彩等使个体产生舒适的感觉。4.社会舒适 即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各种人际关系的融洽、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等为个体带来的舒适感觉。从整体的观点来看,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如果某一方面出现问题,个体即会感到不舒适。当个体身心健康,各种生理、心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常能体验到舒适的感觉。最高水平的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身心需要均能得到满足。 二、不
4、舒适不舒适(discomfort) 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对生活不满、身心负荷过重的自我感觉。 不舒适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精神不振、消极、失望、失眠、疼痛、乏力,难以坚持日常工作、生活或学习。疼痛通常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舒适与不舒适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个体每时每刻都处在舒适与不舒适之间的某一点上,且呈动态变化。每个人因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背景及经历的不同,对舒适的解释和体验也不相同。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用动态的观点评估患者舒适与不舒适的程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舒适。(一) 不舒
5、适的原因1.身体因素:(1)个人卫生,因疾病导致日常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如口臭、汗臭、皮肤污垢、瘙痒等均可引起个体不适。(2)姿势或体位不当,如肢体缺乏适当的支撑物、关节过度屈曲或伸张、肌肉过度紧张或牵拉、疾病所致的强迫体位以及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等原因致使局部肌肉和关节疲劳、麻木、疼痛等均可引起不适。(3)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如约束带或石膏、绷带、夹板过紧,使局部皮肤和肌肉受压,引起不适。(4)疾病影响,疾病所致的疼痛、恶心、呕吐、咳嗽、饥饿、腹胀、腹泻、呼吸困难及发热等造成机体不适。22.心理-社会因素:(1)焦虑或恐惧,担心疾病带来的危害,安全、生存需求得不到
6、保障,恐惧死亡,过分担忧疾病对家庭、经济、工作造成的影响等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出现烦躁、紧张、失眠等心理不适的表现。(2)角色适应不良及面对压力,患者因担心家庭、孩子或工作等,长长失眠,易激惹情绪无法自控,出现角色适应不良,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紊乱等,往往使患者不能安心养病,影响康复。(3)生活习惯改变,住院后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如起居、饮食等,使患者一时适应不良。(4)不受关心、自尊受损,如被医护人员疏忽、冷落,照顾与关心不够,或操作时身体暴露过多、缺少遮挡等,均可使患者感觉不被尊重,自尊心受挫。(5)缺乏支持系统,如住院后与家人隔离或被亲朋好友忽视,缺乏经济支持等。3.环境因素:
7、(1)不适宜的社会环境,如新入院患者对医院和病室环境以及医务人员感到陌生或不适应,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2)不适宜的物理环境,包括周围环境中的温度、湿度、色彩、光线、声音等诸多不适宜的情况。如病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污浊有异味、噪音过强或干扰过多、探视者频繁出入、同室病友的呻吟和痛苦表情或治疗仪器的嘈杂声、被褥不整洁、床垫软硬不当等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二) 不舒适患者的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心理、社会和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处于不舒适的状态,为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要,护理人员应通过细致、认真的观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结合患者的行为与表情,评估导致患者不舒适的原因,及时
8、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适。 1.预防为主,促进舒适 为了使患者经常保持舒适状态,护理人员应从身心两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到预防在先,积极促进患者舒适。如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加强生活护理、协助重症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维持适当的姿势和舒适的卧位等均是增进舒适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除了使用亲切的语言、尊敬的称呼以外,还应不断地听取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活动,促进康复。 2.加强观察,去除诱因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可通过细致的观察,如患者的面色、姿势、皮肤颜色等,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及时发现引起患者不舒适的原因。也针对诱因进行
9、护理,如长期卧床患者卧位是否舒适,肢体是否处于功能位置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不舒适的诱因,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去除诱因。 3.消除不适,促进舒适对于身体不适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除。如尿潴留患者,可提供隐蔽的环境、流水诱导、针刺、热敷、按摩或导尿术等,以尽快解除因膀胱高度膨胀引起的不适;对癌症晚期的患者应及时评估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来缓解疼痛。 4.有效沟通,心理支持对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不作评判的倾听方式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郁积在内心的苦闷或压抑得以宣泄。通过有效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并及时与家属及其单位取得联系,使他们配
10、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5.加强生活护理,建立优良环境在评估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时,应重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相关环境的评估,根据评估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教育和护理,如危重患者,由于疾病影响,不能准确及时的反映其清洁方面的不舒适和需要,护士应根据评估情况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好患者的清洁卫生,建立良好的病室环境,使患者感觉安全、舒适。任务一 卧位安置护理技术案例引导患者张某,男性,49岁,因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诊入院,查体:T370C,P110次/分,R22次/分,BP90/60mmHg,X线检查显示颈椎骨折、左下肢粉碎性骨折、血气胸。急诊手术处理,进行骨折复位、
11、固定,术后行颅骨牵引,左下肢石膏固定,胸腔闭式引流,鼻饲和吸氧、留置导尿、静脉输液等治疗,患者自觉疼痛难忍,焦虑不安,如果你是责任护士,请完成以下任务:(1)应帮助该患者采取何种卧位?如何为其安置体位?有何临床意义?(2)工作中如何区分卧位的性质?(3)影响该患者不舒适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帮助该患者更换卧位?注意事项有哪些?(5)如何评估其疼痛程度?(6)可采取哪些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一、患者的卧位卧位(patient position)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的需要调整相应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减少疲劳、增进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
12、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与安全要求,协助或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安全、正确的卧位。(一) 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舒适卧位,即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位与其四周环境均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要协助或指导患者卧于正确而舒适的卧位,护理人员应了解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并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应用合适的支持物及保护性设备。1.卧床姿势 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维持于正常的功能位置,使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2.体位变换 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导致压疮。3.身体活
13、动 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和练习。但应注意除外禁忌症,如关节扭伤、骨折急性期等。4.受压部位 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5.保护隐私 当患者卧床或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的身体,使其身心舒适。(二) 卧位的分类按照卧位的平衡性,可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卧位的平衡性与人体的重量、支撑面成正比,与重心高度成反比。在稳定的卧位状态下,患者感到舒适、轻松。在不稳定的卧位状态下,大量肌群肌肉紧张,易疲劳,患者感到不舒适。根据患者的自主性、活动能力及疾病情况将卧位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
14、和被迫卧位3种。1.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位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见于病情较轻、术前及恢复期患者。2.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处于被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如意识丧失的昏迷患者或极度衰弱的瘫痪患者等。3.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如肺心病、心力衰竭、重症哮喘等患者由于出现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
15、坐卧位。按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可分为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坐位等。(三)卧位安置护理技术临床上患者常用的卧位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等。各种卧位有其具体的安置要求和不同的适用范围。 1.仰卧位:又称平卧位,是一种自然的休息姿势。根据病情或检查、治疗的需要可分为:(1)去枕仰卧位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将枕头横立于床头(图1-2-1-1)。图1-2-1-1 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以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以预防因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2)中凹卧
16、位姿势:用垫枕抬高患者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图图1-2-1-2)。 图1-2-1-2 中凹卧位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及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3)屈膝仰卧位姿势:患者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图1-2-1-3)图1-2-1-3 屈膝仰卧位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的患者,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导尿或会阴冲洗时便于暴露操作面。2.侧卧位姿势:患者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于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
17、,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增进患者舒适和安全(图1-2-1-4)。 图1-2-1-4 侧卧位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臀部肌内注射(上腿伸直、放松,下腿弯曲)。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进行,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便于擦洗和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对单侧肺部病变者,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3.半坐卧位姿势:摇床法:患者卧于床上,以髋关节为轴心,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面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足底,增加舒适,并且防止下滑;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图1-2-1-5) 图1-2-1-5 半坐卧位
18、(摇床法)靠背架法: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患者下滑。床尾足部垫软枕。其他同摇床法(图1-2-1-6)。危重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时,吞下应放置海绵软垫或使用气垫床,以防局部受压发生压疮。图1-2-1-6 半坐卧位(靠背架法)适用范围: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胸腔疾病或胸部创伤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荷;同时借助重力作用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
19、于肺通气,使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同时亦有利于脓液、血液及渗出液的引流。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能力较强,而吸收能力较弱,故具有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的作用,减轻中毒反应。同时采取半坐卧位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腹部手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以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切口愈合。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知识链接腹腔脏器手术后早期采取正确的半坐卧位预防膈下脓肿膈下血液循环丰富,并且淋巴网与腹腔脏器淋巴网吻合。如果患者术后采
20、取仰卧位,膈下间隙处于人体腹膜腔的最低位置,腹腔渗出液、脓液、血液易积聚于此,导致膈下脓肿。因此,护士应尽早帮助和指导腹腔脏器手术后患者采取正确的半坐卧位,可防止炎症向上蔓延,以利脓液、血液及渗出液引入盆腔,使炎症局限,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4.端坐位姿势:扶患者坐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使患者同时能向后倚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必要时加床栏,以保证患者安全(图1-2-1-7)。 图1-2-1-7 端坐位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重症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患者。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日夜端坐。5.
21、俯卧位姿势: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图1-2-1-8)。图1-2-1-8 俯卧位适用范围:腰背部检查或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采取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6.头低足高位姿势:患者仰卧,将一软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cm(图1-2-1-9)。处于这种体位的患者会感到不适,故不宜过长时间使用;颅内高压者禁用。 图1-2-1-9头低足高位适用范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妊娠时
22、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7.头高足低位 姿势:患者仰卧,头部枕一软枕,床尾横立一枕,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如为电动床可使整个床面向床尾倾斜(图1-2-1-10)。为预防足下垂,可使用托足板将患者足部托起(图1-2-1-11)。图1-2-1-10 头高足低位图1-2-1-11 托足板适用范围:颅脑手术后或头部外伤的患者,以减少颅内出血。脑水肿的患者,以降低颅内压,预防或减轻脑水肿。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术的患者,借助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8.膝胸卧位 姿势: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
23、部悬空,臀部抬高,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与头的两侧(图1-2-1-12)。 图1-2-1-12 膝胸卧位适用范围: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知识链接采取膝胸卧位矫正胎位不正及子宫后倾枕前位是正常的胎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变形,周径变小,有利于胎头的娩出。如果为臀位,胎臀先娩出,阴道不能充分扩张,加之胎头无变形,造成胎头娩出困难。臀先露、肩先露等都是异常胎位,容易造成难产,导致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窒息甚至死亡。若妊娠30周后仍为臀位,一般应采取膝胸卧位进行矫正。方法是:让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取膝胸卧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连续1周后复查。这种卧位
24、借助胎儿重力的作用,使胎儿头与背所形成的弧形顺着宫底弧面滑动完成,转为头位。膝胸卧位对于子宫后倾患者,因臀部抬起,腹部悬空,由于重力作用使腹部脏器前倾,对子宫后倾的矫正也起到一定作用。9.截石位姿势: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垫),臀部齐台边,两手放于身体两侧或胸腹部(图1-2-1-13)。用此卧位时,应注意遮挡患者及保暖。图1-2-1-13 截石位适用范围: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检、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产妇分娩。二、协助患者变更卧位患者若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肌肉萎缩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变换卧位,使病人感觉舒适,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