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大兴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北京市大兴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将拓拔鲜卑民族的发展盛衰刻录在一座山的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式州山“
2、昙曜五窟”(16-20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的“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第38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宇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宇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
3、六朝遗物.”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术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我们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云冈石窟融 、绘画、题记、碑刻、建筑、文物等为一体,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是静态的、无声的DV.云冈石窟以宗教石刻的形式,折射出北魏王朝的 、社会发展、 .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
4、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石刻的魏书.(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对于云冈石窟文化元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山崖峭壁上雕刻石窟是拓跋鲜卑民族记录历史的需要B帝王特征明显的大石佛反映出“政教合一”的主张C“人”字型、狮子型斗拱体现出北魏的建筑风貌D“音乐窟”里的乐器、乐队、舞蹈等展现出鲜卑族的艺术文化2根据材料一,请在横线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意连贯完整(3分)答: 材料二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中国石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在北魏时期,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时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采奕奕、飘逸自得,
5、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 【甲】 .跟长期分裂和战祸连绵的南北朝相映对的,是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与此相适应,在艺术领域内,从北周、隋开始,雕塑的面容和体态开始明显地变化,经初唐继续发展,到盛唐确立而成熟,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映的另一种美的典型.秀骨清相、婉雅俊逸明显消退,隋塑的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是过渡特征,到唐代,便以健康丰满的形态出现了. 【乙】 .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他不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作为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这当然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唐窟不再有
6、草庐、洞穴的残迹,而是舒适的房间.菩萨不再向前倾斜,而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或站着.更重要的是,不再是概括性极大,含义不可提摸、分化不明显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分工更为确定,各有不同职能,地位也非常明确的一铺佛像或一组菩萨.这里以更为确定的形态展示出与各种统治功能、职责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式. 【丙】 .本尊的严肃祥和,阿难的朴实温顺,伽叶的沉重认真,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映天真作为虔诚的范本、或露出饱历沧桑作为可信赖的引导. 【丙】 .这样,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想更分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自南北朝以来
7、,儒佛道互相攻讦辩论之后,在唐代便逐渐协调共存.而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终于渗入佛教.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这里的佛堂是具体而微的天上的李唐王朝、封建的中华佛国.它的整个艺术从属和服务于这一点.它的雕塑具有这样一种不离人间又高出于人间,高出人间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征.(取材于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3下列词语的解释或加点词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矜(jn)持:庄重严肃. B攻讦(ji):攻击揭发别人的缺点.C温柔敦(dn)厚:待人温和、诚恳厚道. D具体而微:形象具体但规模较小.4根据材料二
8、,不属于盛唐时期石窟雕塑“另一种美的典型”的一项是(3分)A佛像健康丰满的形态 B菩萨安稳的坐姿或站姿C超然自得的权威主宰 D与职责相适的神态5将下面的句子填入原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2分)与那种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和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代之以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A【甲】 B【乙】 C【丙】 D【丁】材料三莫高窟、龙门石窟的营造与兴建,都与北魏王朝和云冈石窟有着不解之缘.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断崖上,又名“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迄今保存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唐、五代、宋、西夏、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类型洞
9、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为492座.壁画面积约45000平方来,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1900年,于藏经洞(今编号第17窟)内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及绘画作品5万余件.在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492座洞窟中,北魏窟占了32座.在这些洞窟中,无论造像题材的选择还是雕刻绘画的表现方式,无论是造像组合还是佛龛布局,均可找到云冈模式及北魏造像艺术的影子,特别是西魏洞窟中流行的“秀骨清相”似乎让我们回到了塞北.龙门石窟位于河南者洛阳南郊12千米处的伊河两岸.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今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在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在洛阳大
10、量修建寺院、佛塔,并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创建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波、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瘦疲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晚期人们崇尚俊秀,因而“秀骨清相”成为一时的艺术风格.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北魏分裂的35年间,是龙门石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
11、时期开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开凿最早的是古阳洞,比较著名的是药方洞,药方洞因其洞窟内刻有140余方古代的药方而得名.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后又一座由皇家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寺,是云冈样式的继承与发展.(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不属于三大石窟共同特征的一项是(3分)A依山开凿 B可窥见北魏的造像艺术 C发现了珍贵的历史遗物 D由皇家主持开凿7某美术学院附中拟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游学活动,现在
12、要制作宣传单.请依据三则材料,为宣传单撰写一段文字,介绍北魏造像艺术的特征和影响.(6分)答: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7分)重修书院碑记侯方域顺治八年,燕山王公来守归德,首下教博士弟子,问以郡之政所宜先者,博士弟子对曰:“归有范文正公书院,先太守郑公,尝沿其意而创大之,以储归之材.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行之既久,归之名公钜卿,接踵其间,出为当世用不绝,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烝烝以变.今虽废,而人之讴吟思慕郑公之泽者,数十年不衰.窃以为佐朝廷,兴道育贤,郡国之政,宜莫此为大.”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凡书院之为舍者几楹?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资
13、饩之田几区?其官守因而入其租税者几何年?其试士之期月几日?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具趣所司,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盖自郑公去,而书院之费,垂四十年,公一朝复之.呜乎,伟矣! 博士弟子曰:“是不可以无记.”谨按:书院之设,始于范文正公.公为诸生,即以天下为己任,其后参大政不久,未竟厥施,然所措置,率弘以远,即如在归,而归有书院,其随地收拾人才之意,是何可一日废也?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历宋,而元而明,至万历间,始克有郑公再举行之.当时之人,亲被郑公之泽;至于今,其遗老有能言郑公时事者,犹过书院,仰首唏嘘,不忍辄去,岂人情固习近而遗远耶?抑所以继范公之遗绪,于兵火丧乱
14、之余,久而不坠者,实郑公力也?然则郑公之遗绪,又岂不待后之人哉!夫天下法制,代有更变,惟学校弦诵之事,建国者卒无以易也.书院之设,与学校相表里,王化之本,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是诚不可一日废.乃自范文正公以来,上下千百余年,而其间之创而建,建而兴者,仅公继郑公而三.然则政之举废存亡,岂不视乎其人欤!倘无以垂永久,则何以告于后之人,俾克守之!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其勒石为碑.”而属余为之记.呜乎!余之望于守是邦者久矣,其何敢辞!(取材于曾巩喜似赠黄生序注释:侯方域:归德(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本文作于汪顺治九年,时新任归德知府王登进重修书院.燕山王公来守归德:燕山王公指王登进,后
15、文提到的“归”都是“归德”的简称.范文正公:指范仲淹.先太守郑公:即郑三俊.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尝沿其意而创大之 沿:承袭 资饩之田几区 饩:粮食归之名公钜卿 钜:有名望的 具趣所司 趣:通“促”,督促垂四十年 垂:流传 未竟厥施 竟:最终犹过书院 过:拜访 其勒石为碑 勒:刻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储归之材 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B出为当世用不绝 而属余为之记C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 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D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 其何敢辞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 有学习的房舍供居住,
16、有田赋提供费用,定期考试B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 因而读书人的学风也因多数人受触动鼓励而变得淳厚C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 不能明晓范仲淹的心意,书院也被淹浸而坍塌了D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 于是人才辈出的盛况由此而生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倘无以垂永久,则何以告于后之人,俾克守之!答: 12作者在最后一段说“其何敢辞”,结合全文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5分)答: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6分)1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1)从这则语录看,孔子对诗经作用的认识是什么?(4分)答: (2)请用
17、四字词语概括这则语录反映出的学习观: .(2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拟古诗八首(六)鲍照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苔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注释:程课:定期的捐税.兽藁(go):喂兽用的禾杆.上林:皇帝射猎游乐的场所.不谓:没想到.轩,古时大夫以上所乘的车.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竹林幽深难有柴,山涧阴寒难长黍”,开头两句赞叹人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坚毅.B“朔风”“号鸟”两个意象分别从触觉、听觉两个角度
18、渲染出环境的极端恶劣.C“岁暮”二句,从“讫”到相追寻”,时间上衔接紧迫,写出人们承担的赋税多.D“田租”二句的“送”和“输”为“河渭”四句作铺垫,写出人们服徭役的各种悲苦.15“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中的景物描写不仅渲染氛围,还强化了诗中人物的痛苦.下列诗句中的景物描写没有作用的一项是(3分)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撤.(白居易卖炭翁)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6比较鲍照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观刈麦白居易田家
19、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答: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爱国情怀在经典作品中多有体现,如烛之武在大兵压境之际“ ,见秦伯”;如曹刿在乡人劝阻之后依然以“ , ”为由入见庄公.爱国情怀还体现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 , ”中的忧国之泪;体现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结句“ , ”中的愁苦幽愤;体现于国殇中楚国将士
20、“ ,援玉枹兮击鸣鼓”的不屈不挠.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寻味峄山与五岳的巨大存在相比,守护于孟子故乡邹城的峄山,只能算作天地间的一个盆景.孔子的“登东山(指峄山)而小鲁”,不过是一时兴之所致罢了,况且那时的鲁国比现在的山东要小得多.但是,最让我动心的仍是峄山.她是那样的耐人寻味,让人百睹不厌,常读常新.庄子、老子、孔子、孟子来过,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阳冰、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郑板桥来过,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来过.他们倾其心力歌其美,虽不能描绘其美之万一,峄山却将他们视为知已.秦始皇、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
21、、朱元璋、乾隆等帝王来过,或封禅,或封赐,或求长生.峄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宠辱两忘,无意间,便将他们如浮尘般抚过.甚至当我们惊诧于峄山的成名之古之早,并列出记载过峄山的书经诗经左传太平御览史记等古籍以佐证的时候,已经生活过25亿年的峄山,正浑然憨然地度着她的青春岁月.峄山的石头峄山的洞,在世界的山脉中堪称独步.海浪的手摩娑了多少亿年,风雨的手又雕刻了多少亿年,才造就下这些大慧若憨的巨型石蛋和噙满岁月的华丽石柱?而后又是在哪一次天翻地覆的地壳变迁中,让大自然的造化之手将其撒成石头的瀑布?抑或当年女娲并非为补天,只是为了人间的单调和寂寞才炼下这些丰富多彩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22、而这千姿百态的生命又构孕出峄山这浑然一体的大生命,那遍及全山相互通连的洞穴,便是这生命的脉胳了.曹雪芹仅仅偷走一块,便琢磨成感天动地的红楼梦.1985年,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来峄山考察,意外地在这里发现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古海蚀地貌,并且欣喜地预言:“很可能,这是我国虽经沧海桑田变化还能保留下来的距海最远的古海蚀地貌.”峄山,和海是有不解之缘的.她是海的女儿.也许是爱之太深,大海才将女儿“放逐”,置于宇宙的祭坛上,使其在经受各种磨难劬劳之中铸成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迎接人类的来临.等啊等,不知变心的峄山从人类萌芽之时起,便以其女性的情怀给人类以深切的怜悯与关爱.诞生于巨人时代的峄山,注定要受到侏儒们的
23、各种伤害.污秽,砍斫,谩侮,战乱,匪患,她都无言地涵容.就是对于霸道骄横的帝王,她也以怜悯之心待之,告诫他们不要贪心:人类来到世上之前就已经有了江山,即使有一天人类消亡了,江山也还会继续存在;江山不能是哪一个人的私家财产,它只能是宇宙的一员、人类的朋友.数千年间,她以一种明亮阔达的浩然之气,廓涤着人类心灵上的湫隘.于是,便有数不清的美好时光,长入峄山的生命里.峄山五华峰前有一30米高的石柱,人们为了纪念2600年前的邾文公,把它叫做天表石.公元前615年春,邾文公将邾国国都由瑕(今济宁南5公里处)迁至峄山之阳.迁都前占卜时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
24、君,以利利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既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峄,果然是年5月邾文公卒,邾民却以“有功之土者得食其极.”“命在养民”从此成为百姓对官的渴望、官员的自律和历史对为官者良心的永久的拷问.峄山有一别称“桃花峄”,记念着一个人:王尔鉴.王尔鉴是清雍正年间邹县县令,峄山志记述其“治邹清廉仁慈”.其政迹大多湮没于岁月的雾霭之中,唯独“植树造林”一事至今传为美谈.古传峄山有桐树,书经禹贡“峄阳孤桐”的记载最为有名.不知何时何因,峄阳孤桐竟然绝迹.王尔鉴感其“牧竖采樵,牛羊践踏,孤桐老后,徒留濯濯空山”,于雍正寅卯两年,环山上下种桃杏万株,并禁约牧收,让近山的贫苦
25、百姓培植.同时,还在桃杏疏稀处补以松柏青桐.不几年便“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王尔鉴诗),峄山也为后人名之曰“桃花峄”.虽然峄山现在桃树几近绝迹,但在山的僻冷处,仍可见一株两株桃树从岩隙间伸出她古拙的枝干,似在向人们说:为官的命根不应是高升再高升,而应是为民办事再办事.诚然,能否不朽与万岁,不是二十四史或几幢碑就可定的,只有百姓的口和心最权威.不知来游山的人们,是否会在这寂冷的桃树前驻足?无言的峄山,在诉说着一切.大哉峄山,大自然的和谐杰作.善哉峄山,25亿年的苦难与悲悯造就出的旷世之美.人类是有福的,有希望娶到这位海的女儿,只要能进化得好一些,再好一
26、些.多情的峄山在坚贞地等待着.(取材于李木生同名散文)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于峄山的人文积淀,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引发感怀,充满文化气息.B文中称峄山是“海的女儿”,形象地阐释了峄山的来源与其古海蚀地貌的科学价值.C第段承上启下,作者从对峄山包容大气的抒怀转到对历史典故的叙写.D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冀,凝练含蓄,余味悠长.19赏析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4分)答: 20从全文看,第段画线处引用王尔鉴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答: 21请结合全文,概括题目中峄山之“味”的内涵(6分)答: (二)根据对红楼梦的理解,完成第22题.(6分)2
27、2“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评价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评价王熙凤“都知爱慕此生才”.请各用一个词语评价二人的理解之才,并说出依据.答: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请你从“惊蛰”“芒种”“立秋”“大雪”中任选一个,描写与此节气相对应的自然或人文景象.要求语言生动,具体形象;不少于150字.近日某学校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严肃课堂纪律,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识别每个进出教室的学生,还能识别学生发呆、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每个同学每节课的低头次数、举手次数等信息也会被记录在案,作为综合
28、测评成绩的重要指标.对此有人表示支持,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请从平凡的世界呐喊红岩边城中选择一个人物,以他(她)的口吻给同一作品中另一人物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抒发自己的悔恨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合乎情理;不超过150字.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网民在网站浏览某种信息后,会发现相似内容不断出现在浏览界面.某网络运营商说:“现在网络利用大数据在后台统计客户的浏览记录,智能推送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用户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某政协委员说:“我们要警惕投你所好式的网络推送,它会让你在自己的兴趣里沉迷
29、而不会提升.”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新设立的雄安新区承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未来的北京和雄安令人憧憬.20年后北京与雄安两个城市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双城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1.A (3分) 2.雕塑(1分) 政治斗争(1分) 民俗风情(1分)意思对即可.3.D (2分) 4.C (3分) 5.B (2分)
30、6. D(3分)7.(6分)(1)特征:北魏造像艺术主要体现在云冈石窟,以及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把北魏早期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譬如早期的帝佛合一,粗犷、威严、雄健.龙门石窟体现北魏晚期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秀骨清相、婉雅俊逸;(2)影响:对莫高窟和龙门石窟造像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对莫高窟产生影响,可以看到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评分标准:介绍特征,3分(一个特征,2分;两个特征以上,3分).说出影响,2分(指出一个方面影响1分,两方面2分).语言,1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8.D (3分) (将近完成)9.A (3分) (A.用来 B.成为;替 C. 表并列关系;表顺承关系 D.它,代词,指书院;副词,难道)10.C (3分) (浸:渐渐、逐渐 湮灭:灭亡,衰落)11. (3分)参考译文:倘若没有用来永久流传后世的善举,那凭借什么告诉后人,使他们能够坚守!评分标准:“倘”“无以”“垂”“何以”“俾”“克”,翻译正确,各0.5分.12. (5分)参考答案:(1)作者敬范文正公以天下为己任,在归德创建书院,为国家培养人才.(2)作者敬郑公承袭范文正公的事业,扩大规模,继续培养归德的人才,形成了淳厚的学风勉励了很多学子.(3)作者敬王公继续沿承二人的事业,督促官员核实书院的情况,将荒废四十年的书院恢复重建.(4)作者认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