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1.20KB ,
资源ID:272158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2158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丁香园感冒发热治疗.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丁香园感冒发热治疗.docx

1、丁香园感冒发热治疗丁香园感冒发热治疗发热症是大家常见的病症,而此病症在西医看来有可能仅仅是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且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而中医则以八纲辨证为主,把发热症分成了很多类型,从而对症下药效如桴鼓。去年甲流来的时候,很多小学里孩子都出现了发热症,有大部分投奔了西医,少部分选择了中医。我几个朋友的小孩在当时也出现了发热症,其中有选择中医的有投靠西医的,投靠西医的花了一个礼拜才将发热退下来,而选择中医的两天已经退烧,且无反复。题外话:中药的费用就三十多,西医的费用则花上了一千到两千不等。这是费用的问题,效果上来说,中医明显速度快于西医;孩子的痛苦度上来说选择西医的孩子痛苦度大于中医。由此,

2、我认为祖国医学在发热症上有很强大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很强大,所以很多战友会觉得在讨论中没有必要提出讨论,也可能是被忽视的地方,而从其时效性和完整性上来说我自己认为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从古至今的案例、辩证及方剂,将经方和时方相结合,将名医案例和临床经验相结合。总结和补充更完整的发热症理论体系。现将讨论的方法和步骤建议如下:一、何种类型的发热二、病案(没有病案可以直接辩证)三、辩证方法四、使用的方剂五、结果(如果有病例,如无病例可以省去)六、按语现将了解的和搜集到的类型提供如下,希望大家展开讨论及补充。按六经辨证来分:一、表证型发热;二、里证型发热;三、半表半里发热型;按卫气营血来分:一、风寒束表型发热

3、;二、风热袭表型发热;三、湿热内郁型发热;四、气分热盛型发热;五、胃肠实热型发热;六、肝郁化火型发热;七、热入营分型发热;八、热入血分型发热;九、热盛动风型发热;十、气虚型发热;十一、血虚型发热;示例:一、类型:表证型发热二、病案:贺某,男8岁,病案号79322。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3曰:感冒发热一周,每日上午11点半出现发热(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绕自退,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他无不适。三、辩证:舌苔白润脉虚数。证属太阳表阳证,为营卫失和之桂枝汤方证。四、方剂:桂枝汤: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五、结果:上药服二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l点

4、后尚有低热(T372375),舌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三剂,诸证解六、按语:本例为小儿,因自我感觉及表述能力差,故症状表现不多,但抓住为太阳表阳证与桂枝汤调和营卫则解。一、半表半里加并病型发热(包括扁桃体、腮腺炎、咳嗽、痰多者)二、辩证方法高热、发热及往来寒热、咽喉燥痛、咳嗽、头痛(头两侧)、呕逆、咳嗽等,脉弦细,舌苔白。三、使用的方剂小柴胡汤+石膏+桔梗加减四、按语有往来寒热、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咳嗽、痰多者可以用小柴胡汤+石膏+桔梗;如遇有外邪初来时用的银翘散+生大黄;解热方剂还有被誉为中药中的阿司匹林(刘渡舟方)的小柴胡+枳壳+生石膏+连翘+桔梗等,方剂虽多

5、,但是还得辩证,是是证,用是方。最近治疗一例成人still病,患者不明原因发热4年,靠激素维持,目前单纯服用中药是十余天,期间停用一切西药,未在出现发热,疗效还不错,目前仍在治疗中,待彻底治愈后,发上来大家一同分享。引起儿童感冒的病原体大多是病毒。小孩感冒发烧,中医认为是人体“邪正相争”的结果,本身会有一个自行恢复的过程,大人不应只求孩子康复的速度快,而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抗病能力。 当孩子感冒发烧,家长可以尝试中医治疗。感冒早期,家长可选用抗病毒药,如病毒灵、病毒唑、板蓝根冲剂、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还可选用中西药物制剂,如桑菊感冒片、维C银翘片等。 若采用以上措施后仍不能退热,说明细菌乘虚而入,

6、此时方可加用抗生素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中医将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强调辨证治疗,儿童感冒多数为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特点: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舌苔薄白而润。治疗用辛温解表法。属于辛温解表以治疗风寒感冒的非处方药有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冲剂、参苏丸、午时茶颗粒等。 风热感冒的特点: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咳嗽吐黏痰,舌边尖红,苔薄黄。治疗用辛凉解表法。属于辛凉解表以治疗风热感冒的非处方药有风热感冒

7、冲剂、羚翘解毒丸、银柴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我重点说下自己对辛温解表理解。实话实说,辛凉解表的方子,我门诊病人用的很少,十个中不足一二。因为以前在沿海城市学习,中医院的医生都不怎么喜欢用麻黄,敢用的也不过5g左右。而我的老师则不然。跟导师一段时间后摸出了规律,一旦辩证为外感风寒的发热,哪怕他舌像有热像,也可大胆用麻黄。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麻黄9g 杏桃仁各10g 炙甘草6g 生石膏20g酌情加减:咳嗽可配合小青龙化裁。痰多而黄可以加鱼腥草30g咽痛明显加大力子12g咽痒明显地龙10g 蝉蜕6g后来到了江南工作,摸索,发现也是如此。个人体会,希望诸君不要一见到舌苔黄厚腻就认为是风热之像

8、。辨证论治儿科发热案三侧案一、少阳郁热案 患者戴某,男,1岁零6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在38.0C左右。缘一晨起,患儿突发昏迷,大汗淋漓,急至某医院急诊,以低血糖用“高渗糖”静点,至半而出现发热,一直持续至今,西医已用“先锋霉素”2天。查患儿体温38.5C,神清,精神尚可,咽不红,血象正常,汗出正常,口和不渴,饮食大便均可,唯小溲较少而黄。辨证:仔细分析病案,患儿发热亦有时汗出,但汗出而热不退,似不在太阳,大便利,口和不渴,似又不在阳明,况前医已用发汗消导之法,如此内外不及,似唯少阳郁滞可以解释。治法:暂拟和解少阳一法,未知可否。方剂量: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各5g,枳壳、荆芥、防风、生石膏

9、、焦山楂各6g,桔梗、鸡内金各3g,姜1片,枣1枚。结果:一剂。次日6点钟家人告知,热已退矣。按:该患儿似过用“高渗糖”,积滞三焦,才使少阳郁积而发热。案二、脾胃积滞发热案 胡某,男,2岁,患儿发热已4天,4天前因外感发热,即在它院用“青霉素”,“清开灵”静点3天。现白天高热虽退,但每夜必发热,体温在38.039.0C之间,它院疑为结核,示其查结核菌素试验。来我处。证见神清,精神可,舌淡苔中薄黄,外周血象正常,询知饮食不佳,夜卧不安,大便不利。辨证:脾胃积滞。方剂:处方:蝉蜕、姜黄、大黄、槟榔、焦山楂、鸡内金、牛蒡子、木香。并嘱停一切西药,结果:白天进药,是夜不再发热。果一剂,夜身静无热。二诊

10、唯饮食仍不香,大便虽下而偏干,于上方减牛蒡子加麦芽调理愈。按:升降散一方出至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以其能宣畅三焦,升降脾胃,激浊清扬。小儿发热,恒多饮食不节,积滞胃肠,营卫郁滞,召致风寒,卫郁不畅则发热。甚则郁火内扰,变证百出。亦或先有外感,后不知节食,积滞胃肠,使患儿发热缠绵不散。因此余常用该方酌加荆芥、防风以疏散外邪,加山楂、鸡内鑫以消导积滞,使三焦调畅,脾胃升降,营卫调和,故治疗儿科积滞发热,或积滞兼外感发热者,屡用屡验。案三、阴虚发热案范某,3岁,2002年1月3日初诊,因感冒发热已7天,期间先后用“头孢唑林钠”、“头孢拉丁”、“清开灵”等药

11、静点5天,体温仍旧波动在37.838.2之间,甚则晨起即发热,故来中医门诊,刻下,患儿精神尚可,饮食不多,轻咳,大便已3日未行,视其舌红少苔。辨证:胃阴不足,阴虚生热。处方:生地、沙参、百合、麦冬、玉竹、杏仁、山楂各6,生甘草、桔梗各3。2剂。结果:服药头煎,当晚发热一次,但体温未超过37.8,再服发热未作。体温正常,咽部不红,稍咳嗽,大便稀,舌质红,于上方减牛蒡子,加山药10。按:阴阳本互根互用,阴虚者阳必浮,以其阴不敛阳故也。此案患儿舌红少苔,纳差便约,轻咳少痰,显系肺胃阴伤,才使阳浮于外而发热。王冰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于阴”。故唯滋养阴津,阴充则浮阳自敛,发热自愈。刘渡舟医案气虚型发热病

12、案:马XX,女,74岁。1993.7.21初诊。午后发热,饮食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大腿放散。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然口不渴,腹不胀,二便尚调。舌红绛,苔薄白,脉大无力。辩证:刘老辨为气虚发热。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火上乘土位所致。对这种内伤发热,当用东垣“甘温除大热”之法。补中益气汤加生甘草。方剂:黄芪20,党参15,炙甘草5,生甘草5,白术12,当归12,陈皮8,升麻3,柴胡6,生姜3片,大枣12枚。结果:服五剂,食欲增加,体力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大减,续服五剂,全愈按语:本案属内伤发热范畴。由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阴阳失调所致。加生甘草,在于补

13、脾气中而泻心火。春夏之交以及长夏的发热西医很难消退,往往是用了退热剂時消退一点,不用即复发热,有时用一般的退热剂根本不动一点如注射复氨针,化验又找不到病原体,就称为夏季热或者发热待查,根据中医理论也就是外惑感夹湿夹暑发热而已,根据感受风热风寒的不同以及夹暑夹湿的偏重,选用荆防或銀翘散毒散、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加鸭跖草、三叶青等,疗效是非常有优势的,我每年都要治疗不少这种病人。举例:前年夏天,有个卫生院的妇产科医师,当時已有孕三个月,发热四天,自己用药吊瓶无好转来找我,体温高時三十九度,低时也有三十八度,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因为她有孕在身,又发热多天,我建议她住院治疗,因为有孕发热,

14、所以住进西医妇产科,住院三天,天天用退热剂,可是次日下午总是复热,第四天下午又来找我,说本来是特意来找我吃中药的,你却叫我住院,在她的要求下,我根据辨证给她开了三剂銀翘败毒散,嘱其下午服完一剂,停用西药退热剂,第二天是星期六,我休息,但我不放心,打电话去问值班医师,了解这个病人的发热情况,回答是今天没有三十八度,我又问有没有吃过西药退烧,说是不清楚,可能吃过,因为热势已减,我也就不再问了,到了星期一,我上班去问,说吃中药后没有吃过西药退热剂,星期天下午就不再发热了,准备明天出院。还有一例是我们医院门卫的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放暑假前二十来天就发热腹泻了,在当地大医院住院十来天热势不减,其母去带回

15、本院治疗,因为发热胃纳很差,人消瘦了很多,回来后也就吃了三天中药,热就退了,再调养几天就渐渐康复了。胡希恕验案(此证真的可以说是虚人伤寒建其中呀)里证型发热(自己定义请指教,且请大家从卫气营血来帮助分析)病案:蔡某,男性,48岁,病历号104908,1964年11月23日初诊。半月来高烧腹痛,在保定市曾服中药10余剂不效,就来京医治。症见自汗盗汗甚,腹痛剧甚,胃脘亦痛,午后高烧40度,苔白微腻,脉沉弦紧。辩证:此里饮郁久化热之证,先以温阳化饮治之,予附子粳米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方剂: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半夏12克,生姜10克,茯苓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于11月

16、26日二诊,腹痛减,胃痛、高烧如故,仍汗出多,且恶风明显,脉数而虚。此为里寒虽稍减,而表虚不固,故治以温中固表之法,予黄_建中汤: 生黄_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饴糖30克(分冲) 服三剂烧渐退,汗出己减。继服三剂,热平身凉和,但晚上仍腹痛肠鸣,再与11月23日方调之。l2月5日告之:腹痛己。发热 发热症是大家常见的病症,而此病症在西医看来有可能仅仅是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且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而中医则以八纲辨证为主,把发热症分成了很多类型,从而对症下药效如桴鼓。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系统论的特点就是一个圆形演绎出两个圆形,而演绎出的两个圆形又可以演绎出四

17、个圆形,但是演绎出来的这四个圆形不能反过来还原为一个圆形;还原论的特点就是一个圆形可以切割成两个180的半圆形,而这两个180的半圆形又可以切割成四个90的扇形,第二次切割后剖的四个90的扇形反过来又可以还原成一个360的圆形。因此上说这两种体系下的认识论不具有可比性,没有对称性的因素可供比较。但是作为联系这二者载体的人,具有其社会性与疾病性特点,因此认识疾病对于不同的体系理论因该区别对待,对于两种理论应用时还是应该保持其“阶级性”的,其不可认为西医的炎症就是中医实、火证,这种方法不足为取,呵呵去年甲流来的时候,很多小学里孩子都出现了发热症,有大部分投奔了西医,少部分选择了中医。我几个朋友的小

18、孩在当时也出现了发热症,其中有选择中医的有投靠西医的,投靠西医的花了一个礼拜才将发热退下来,而选择中医的两天已经退烧,且无反复。西医治疗疾病的“四菜一汤” 就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营养能量药物和静脉输液,在科学主义思潮泛滥的情况下,有人鼓吹西医是科学的标准,岂不知科学的连药代动力学研究还是停留在一级药物代谢动力方程的研究,并没有突破二级药物代谢动力方程的研究,对于药物的作用靶点进步好像不是大跃进,呵呵,就是讲得最多的用药个体化方案也没有见到大样本的报道,西医用药讲究按公斤体重计算。中医有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就是“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辩证准则,而且对于外感发热早期治疗,中医有其明显的特点,但

19、是有些人对中医学习是“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有一句话叫“营中风,卫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想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吧,O(_)O题外话:中药的费用就三十多,西医的费用则花上了一千到两千不等。这是费用的问题,效果上来说,中医明显速度快于西医;孩子的痛苦度上来说选择西医的孩子痛苦度大于中医。疗效是第一位,至于费用问题这是一个市场方面与病人认知的问题,不谈了吧。中药汤剂的使用限制了中药在广大“白(领)、骨(干)、精(英)”中的普及,你觉得呢?由此,我认为祖国医学在发热症上有很强大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很强大,所以很多战友会觉得在讨论中没有必要提出讨论,也可能是被忽视的地

20、方,而从其时效性和完整性上来说我自己认为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从古至今的案例、辩证及方剂,将经方和时方相结合,将名医案例和临床经验相结合。总结和补充更完整的发热症理论体系。在理论方面用强大来形容可能有些值得讨论,就像男生穿品牌服装不能说他漂亮吧,你觉得呢?中医对热病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病机十九条,其中好像有十条是论述“火与热”的,在下一贴中呈上,我们不仅有外感发热,也有内伤发热。其中外感发热就包括了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与感受时邪对么?对于外感热病上海的沈庆法先生好像已经出版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不仅涵盖了急性传染性疾病,还有比如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称蝴蝶疮)等免疫系统疾病

21、,就连AIDS也都包括了。现将讨论的方法和步骤建议如下:一、何种类型的发热二、病案(没有病案可以直接辩证)三、辩证方法四、使用的方剂五、结果(如果有病例,如无病例可以省去)六、按语之中方式值得提倡或者推广,几位版主对这一问题比我见多识广,我先在此学习了,致谢!现将了解的和搜集到的类型提供如下,希望大家展开讨论及补充。按六经辨证来分:一、表证型发热;二、里证型发热;三、半表半里发热型;按卫气营血来分:一、风寒束表型发热;二、风热袭表型发热;三、湿热内郁型发热;四、气分热盛型发热;五、胃肠实热型发热;六、肝郁化火型发热;七、热入营分型发热;八、热入血分型发热;九、热盛动风型发热;十、气虚型发热;十

22、一、血虚型发热;六经辨证对于外感的认识应该有循经传,越经传,直中,并病等几种方式,学完伤寒论有几年了,都快给老师还完了。循经传是一日太阳,二日少阳,三日阳明,四日太阴,五日厥阴,六日少阴这样的顺序传遍,所以感冒有“六日自愈”的说法,西医也认为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但是对于循经传与越经传就不是这样的了,同时也有“三阳并病”的说法。个人浅见,对于发热还是按外感,内伤与时病分类好一点吧,O(_)O示例:一、类型:表证型发热二、病案:贺某,男8岁,病案号79322。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3曰:感冒发热一周,每日上午11点半出现发热(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绕自退,饮食精神均好,大便

23、隔一二日一行,他无不适。三、辩证:舌苔白润脉虚数。证属太阳表阳证,为营卫失和之桂枝汤方证。四、方剂:桂枝汤: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五、结果:上药服二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l点后尚有低热(T372375),舌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三剂,诸证解六、按语:本例为小儿,因自我感觉及表述能力差,故症状表现不多,但抓住为太阳表阳证与桂枝汤调和营卫则解。小儿的生理特点就是“稚阴稚阳”,外感七日后应该属于复发吧,这时间虚证可能多一点,而且小儿发病也有“易实易虚”的变化特征。你觉得可以这么理解么,谢谢!一、半表半里加并病型发热(包括扁桃体、腮腺炎、咳嗽、痰多

24、者)二、辩证方法 高热、发热及往来寒热、咽喉燥痛、咳嗽、头痛(头两侧)、呕逆、咳嗽等,脉弦细,舌苔白。三、使用的方剂 小柴胡汤+石膏+桔梗加减四、按语 有往来寒热、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咳嗽、痰多者可以用小柴胡汤+石膏+桔梗;如遇有外邪初来时用的银翘散+生大黄;解热方剂还有被誉为中药中的阿司匹林(刘渡舟方)的小柴胡+枳壳+生石膏+连翘+桔梗等,方剂虽多,但是还得辩证,是是证,用是方。 邪在半表半里时,如果过用解表之法,使外邪去而里邪加盛,反之如果过用攻法驱除里邪,那么又有引表入里之顾虑,因此邪在半表半里时,初始可以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表里俱盛时或者稍后其可以用表里双解的大柴胡汤,对么?引

25、起儿童感冒的病原体大多是病毒。小孩感冒发烧,中医认为是人体“邪正相争”的结果,本身会有一个自行恢复的过程,大人不应只求孩子康复的速度快,而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抗病能力。 当孩子感冒发烧,家长可以尝试中医治疗。感冒早期,家长可选用抗病毒药,如病毒灵、病毒唑、板蓝根冲剂、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还可选用中西药物制剂,如桑菊感冒片、维C银翘片等。 若采用以上措施后仍不能退热,说明细菌乘虚而入,此时方可加用抗生素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认识论不同,方法也不同。中医将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强调辨证治疗,儿童感冒多数为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特点: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

26、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舌苔薄白而润。治疗用辛温解表法。属于辛温解表以治疗风寒感冒的非处方药有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冲剂、参苏丸、午时茶颗粒等。 风热感冒的特点: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咳嗽吐黏痰,舌边尖红,苔薄黄。治疗用辛凉解表法。属于辛凉解表以治疗风热感冒的非处方药有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银柴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对于感冒发热的辩证应该是最基本的吧?!实证风寒、风热感冒,虚证血虚、气虚感冒,兼夹湿邪感冒等这些不需要一一罗列吧,呵呵,你觉得呢?对辛温解

27、表理解。实话实说,辛凉解表的方子,我门诊病人用的很少,十个中不足一二。因为以前在沿海城市学习,中医院的医生都不怎么喜欢用麻黄,敢用的也不过5g左右。而我的老师则不然。跟导师一段时间后摸出了规律,一旦辩证为外感风寒的发热,哪怕他舌像有热像,也可大胆用麻黄。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麻黄9g 杏桃仁各10g 炙甘草6g 生石膏20g酌情加减:咳嗽可配合小青龙化裁。痰多而黄可以加鱼腥草30g咽痛明显加大力子12g咽痒明显地龙10g 蝉蜕6g后来到了江南工作,摸索,发现也是如此。个人体会,希望诸君不要一见到舌苔黄厚腻就认为是风热之像。一家之言,欢迎拍砖讨论。对于使用中药剂量,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同时也要注意病

28、人的盛羸,不能一蹴而就。对于瘦羸之人或者夏季、炎热之地,辛温发汗也可以考虑使用香薷,“夏月之用香薷尤冬月之用麻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辨证论治,我们讲的是四诊合参,当然有时候我们也经常听到“脉有假象,舌无假象”这句话,因此辨清寒热真假虚实尤为重要。案一、少阳郁热案 患者戴某,男,1岁零6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在38.0C左右。缘一晨起,患儿突发昏迷,大汗淋漓,急至某医院急诊,以低血糖用“高渗糖”静点,至半而出现发热,一直持续至今,西医已用“先锋霉素”2天。查患儿体温38.5C,神清,精神尚可,咽不红,血象正常,汗出正常,口和不渴,饮食大便均可,唯小溲较少而黄。辨证:仔细分析病案,患儿发热亦

29、有时汗出,但汗出而热不退,似不在太阳,大便利,口和不渴,似又不在阳明,况前医已用发汗消导之法,如此内外不及,似唯少阳郁滞可以解释。治法:暂拟和解少阳一法,未知可否。方剂量: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各5g,枳壳、荆芥、防风、生石膏、焦山楂各6g,桔梗、鸡内金各3g,姜1片,枣1枚。结果:一剂。次日6点钟家人告知,热已退矣。按:该患儿似过用“高渗糖”,积滞三焦,才使少阳郁积而发热。对于小儿使用高渗糖可能会引起脱水,小儿脱水后很容易引发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而且西医对于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治疗不一样,尤其小儿使用液体治疗时更应该精细算出输注的液体量,搞不好就肺水肿出来了,可是要命的家伙(o)哦。

30、小儿脱水引起的发热应属于“泄泻”范畴的气阴两伤吧,此时可能正虚邪不去,西医使用抗生素的结果只是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依然我行我素,导致菌群失调可能。这一事实再次说明了认识论的特点吧。对于小儿实证高热抽搐以前有老师告诉过一个方法就是针刺大椎穴用泻法同时冲服少量蜈蚣为引,但是一直没有使用机会,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就更不会用这种方法了。对于小儿疾病的诊断我们有“小儿一指定三关”的诊法,风、气、命关病变不同,当然“透关射甲”就不好处理了。案二、脾胃积滞发热案 胡某,男,2岁,患儿发热已4天,4天前因外感发热,即在它院用“青霉素”,“清开灵”静点3天。现白天高热虽退,但每夜必发热,体温在38.039.0C之间

31、,它院疑为结核,示其查结核菌素试验。来我处。证见神清,精神可,舌淡苔中薄黄,外周血象正常,询知饮食不佳,夜卧不安,大便不利。辨证:脾胃积滞。方剂:处方:蝉蜕、姜黄、大黄、槟榔、焦山楂、鸡内金、牛蒡子、木香。并嘱停一切西药,结果:白天进药,是夜不再发热。果一剂,夜身静无热。二诊唯饮食仍不香,大便虽下而偏干,于上方减牛蒡子加麦芽调理愈。按:升降散一方出至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以其能宣畅三焦,升降脾胃,激浊清扬。小儿发热,恒多饮食不节,积滞胃肠,营卫郁滞,召致风寒,卫郁不畅则发热。甚则郁火内扰,变证百出。亦或先有外感,后不知节食,积滞胃肠,使患儿发热缠绵不散。因此余常用该方酌加荆芥、防风以疏散外邪,加山楂、鸡内鑫以消导积滞,使三焦调畅,脾胃升降,营卫调和,故治疗儿科积滞发热,或积滞兼外感发热者,屡用屡验。小儿脾胃的特点就是“胃常有余,脾常不足”,加之“胃为阳明燥土,脾为太阴湿土”,了解了这些就有注意了吧。案三、阴虚发热案范某,3岁,2002年1月3日初诊,因感冒发热已7天,期间先后用“头孢唑林钠”、“头孢拉丁”、“清开灵”等药静点5天,体温仍旧波动在37.838.2之间,甚则晨起即发热,故来中医门诊,刻下,患儿精神尚可,饮食不多,轻咳,大便已3日未行,视其舌红少苔。辨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