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71KB ,
资源ID:271613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1613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docx

1、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案周次第 十六 周第 一 次课备 注章节名称第十一单元 亲和自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授课形式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张若虚生平及创作;2、体会本诗“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理解这首诗以月光统摄群像,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4、认知并体会这首诗语言优美自然、声韵流畅的特点。教 学 内 容 提 要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分 1分86分 1分1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2、以月光统摄群像,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艺术特色。1、理解“月”在

2、本篇中的核心意义;2、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李白)等古典诗词的意蕴,充分理解把握写景记游类诗词的深层含义。讨论练习作业1、为什么说月光是统摄全诗的灵魂?2、有人说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认识。3、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李白)等古典诗词的意蕴,充分理解把握写景记游类诗词的深层含义。4、背诵本诗。教学手段 多媒体讲练结合、互动讨论参考资料1、大学语文教学用书 周圣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唐宋诗词评析词典吴熊和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

3、不另填写教案。 第十一单元 亲和自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张若虚生平及创作;2、体会本诗“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3、理解这首诗以月光统摄群像,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艺术特色;4、认知并体会这首诗语言优美自然、声韵流畅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2、以月光统摄群像,诗情、画意、哲理交融的艺术特色。难点:1、理解“月”在本篇中的核心意义;2、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李白)等古典诗词的意蕴,充分理解把握写景记游类诗词的深层含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配乐朗诵、古筝演奏及舞蹈视

4、频欣赏【教学内容】 1、了解张若虚其人及创作;2、引导学生欣赏诗中所描绘的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景色;3、启发学生领悟诗中抒写的离人相思之情和诗人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为传统闺情题材注入了新内容;4、营造氛围,引领学生陶醉于诗情、画意、哲理的水乳交融之中;陶醉在词清句丽,韵律悠扬的朗诵、音乐、舞蹈的优美意境之中。主要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张若虚,唐初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清人王(门内岂)运论唐诗诸

5、家源流中说:“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另一篇为代答闺梦还。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二、春江花月夜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旧题,陈后主叔宝首创,也有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武则天长安年间,此曲调尚在流传。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春江花月夜载于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这一卷收有清商曲辞吴声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除张若虚一篇之外,还有陈后主一篇,隋炀帝两篇,隋诸葛颖一篇,唐张子容两篇。写作年月均在张若虚此诗之前。杨广等人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

6、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诗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佳句。三、内容述评本诗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至“汀上白沙看不见”共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

8、,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因为月光已将世界浸染成一片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前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

9、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至“但见长江送流水”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关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

10、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的前赤壁赋,豪放派的代表领袖,官场的落魄者,却在人之与自然的渺小中,得到了一份释然与安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11、。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清王(门内岂)运唐诗选:“绮回曲折,转入闺思,言愈委婉轻妙,极得趣者。”“白云一片去悠悠”至“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为第三部分,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憋绪,讴歌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本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白云一篇去悠悠”至“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思家。“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

12、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

13、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平添几重愁苦!

14、最后“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八句写游子思家,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中医说:男无家寿短,女无家容老。“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

15、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16、周国平说过:诗人与哲学家是相通的。他本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有着哲学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这句话在张若虚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

17、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归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对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从表层上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

18、深层次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这既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xing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唐诗杂论)。四、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月是轴心,月是神魂全诗以月为中心主体,她不仅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也是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还是引发作者思索、探究茫茫宇宙与漫漫人

19、生两者关系的因由。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在结构上按时间先后,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成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思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令人难忘。新月初生明月当空皎月朗照斜月西沉落月摇情整首诗笼罩在月、春、江、花中,朦胧、空灵,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因而,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月亮均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统领全篇的神魂。人们所以称赞此诗诗情、画意、哲理融于一炉,也正是由于月亮的内在贯通。2、似水淡愁诗情优美,哀而不伤离别相思本是司空见惯的主题

20、,但作者写来却别有风味。有相思之苦,却没有泣涕连连,在“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怨艾和嗔怒中,也感受到思妇的天真与痴情;也有离别之愁,却不见双眉紧锁的沉重,在叹息“可怜春半不还家”的同时,也分明感受到“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真诚与热切。本诗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未涉及具体的现实人事内容,因而其对离别的哀愁伤感显得宽泛而清淡,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对相思的描绘渲染,却因自然背景的幽美和作者笔致的柔婉,化为淡淡的哀愁,显得真切缠绵,如三月丝雨沁人心扉,始终透露出一种迷惘、空蒙、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有润物细无声的潜在魅力。李泽厚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

21、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美的历程)。3、诗美如画画面清丽,色泽柔和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张若虚不仅沿用题目,而且也沿袭了旧例,开篇即就题目敷衍生发,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一方面,诗人以月亮之初升到坠落为行文的外在线索,随着月光无声无息、悄然而行的脚步,依次,描绘了在月光沐浴中的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和宁静(如写花林不描绘其形状色彩,而突出与光

22、洒在枝头时的景象,又如写江水侧重其在月光映照下的滟滟波光)。诗中的一切景物,均为月光所沐浴笼罩,既各在其所又相互连带映照,宛如一幅笔触淡雅的水墨长轴,显得清丽、幽美,色泽柔和。此外,本诗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平仄交替,且多用顶针、回环等修辞手法,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既有民歌的清新明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

23、把酒问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自古以来月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诗人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将爱恨情愁、悲欢离合;仕途坎坷、人生境遇均包容其中,优美的明月景色中透露了他们对人世间的哲理思考,引发后人无尽的感慨。讨论、练习、作业:1、为什么说月光是统摄全诗的灵魂?2、有人说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认识。3、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李白)等古典诗词的意蕴,充分理解把握写景记游类诗词的深层含义。4、背诵本诗。参考资料:1、大学语文教学用书 周圣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 3、唐宋诗词评析词典吴熊和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4、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2003年4月第12次印刷5、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