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政策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种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3、公共政策过程:就是政策的生命过程。就是指一项政策从问题认定到政策终结的整个运行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操作性程序的有机组合。4、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
2、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5、政策调整:在公共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增删,修正和更新。6、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7、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新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8、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经历了从问题认定到政策的出台,再经过执行,评估,监控,调整诸环节最终归于终结。9
3、、公共权力:基于特定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同意或授权,为支配,管理,调控该政治共同体内部和对外的公共事物,而物化于法定的公共组织及其组成部分的职权关系中的一种公共权威力量。10、政策终结: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工具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11、政策论证:指政策方案的论证以有利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政策主张,并且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已经提出或有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抗辩,旨在推动决策者采纳自己的政策方案而拒绝其他政策方案的做法。12、政策执行偏差:指执行者子啊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
4、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13、政策监控: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进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检查,督促和纠偏,这就是政策监控。总结:14:、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15、公共政策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他也是政治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之一。16、建制化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表现在: A,学会的成立以及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B,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C,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17、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18、公共政策
5、产生所具备的三个核心要素:a,公共问题的形成,b,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c,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19、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和执政党决策5个基本类型。20、人大有四大职权: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决定权21、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22、总统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7票反对,1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23、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桥梁和纽带。24、政策的社会本质:公共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25、公共政策基本特征:a,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B,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C,突然与应然的统一。D,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26
6、、政策系统: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构成的巨系统。27、公共政策主体: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监控的行为者。 A,直接主体:行政机关,代议机关,司法机关B,间接主体28、政策支持系统:a信息传播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评估系统29、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a地理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治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e国际环境30、政策运行的一般步骤:a利益输入,b利益综合c政策形成d政策发布e政策执行f政策反馈31、公共利益的两个层次:利益获得者的群体范围;利益实现的程度 (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而非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7、)32、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7种途径:A以国家主权者身份,采取全民公决的方式,决策某些重大问题,直接行使个人权力B通过直接投票或代议的方式选择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或者代表参与政策过程,是决策发生实质性变化,间接行使个人权力C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方式或者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决策议程D通过参加政治党派或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决策过程E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制定F采取消极抵抗或不合作的态度,使政策过程扭曲,一次影响政策结果G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或以个人的社会活动对
8、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33、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34、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佳或规范最适模型35、埃奇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36、现代精英政治理论肇始于意大利学者奥斯卡和帕累托37、美国托马斯戴伊通过对前辈学者的精英理论的梳理,在与多元主义的论辩中,概括总结出一组精英主义政策过程理论的模型38、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a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b问题的察觉c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性d团体或组织活动e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39、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关联性与公共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性与动态性40、公共问题常见的主体:政府部门,政治人物,政党组织,利益集团,
9、大众传媒,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公民和社会团体41、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议程,系统议程,政府议程42、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案档机制与过程。42、政策目标的三大特征:问题的针对性;未来的预期性;多目的元;43、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44、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a它能为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b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45、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46、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
10、要有创新;方案切实可行。47、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a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b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c发挥决策者的决断作用,d,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48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是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49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特点是,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务实性;行为的能动性;手段的权威性50、过程模型是有美国学者史密斯提出的51、政策执行者是是政策执行的主体52、政策执行机关特点:执行性;服务性;权威性;法制性53、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54、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执行者因素;资源因素;工具因素;环境因素
11、53、公共政策执行的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制度资源54、政策对象的特点:规定性,受动性,主观差异性55、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p36656、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a加强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b加强政策的认知力度c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d加强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e加强政策执行的制度与创新57、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a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心的重要手段,b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策略,c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d是重新配置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e是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f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58、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
12、重要因素:a政策信息、资料不公开,使外部评估困难重重。B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不重视和不配合。C政策目标的多样化与政治化。D政策的沉淀成本。E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不完整。F政策评估缺乏经费支持。G政策加过衡量困难59、政策稳定的意义。积极意义:a,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b,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和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成效,c,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d,有利于降低成本消极意义: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导致政策僵化。60、政策变动的类型:按照变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替代,合并,分解,废止和创新61,政策变动的模型,周期型,Z字型,学习型62、政策终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
13、政策分解,政策合并,政策缩减63、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功能,组织,政策,工具64顺利完成政策终结需要注意的方面:a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B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C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D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E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F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65、上来下去模型的根本诉求是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66、美国最高法院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公共事业管理考试1、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关的体系。2、从理论上讲,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和企业事务的概念与事务的概念相关,而事务的概念与物品的概念相关。
14、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3、公共事业:就是社会的一些组织和部门为满足社会群体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而从事准公共事务,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4、公共事业的特征:准公共性,非营利性5、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自主性,专业性6、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分别是对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和企业事务的管理7、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的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进行管理,提高活动效率并进而保证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的过程。8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15、、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9、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A提供法律,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b提供和维持市场得以正常运作的稳定的经济环境。C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D从事社会发展活动,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E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F应付紧急事件10、公共事业体制的职能优势:a非营利性b沟通性c低成本d创新性,e开放性
16、11、公共事业领导权力:公共事业领导的权力基础或者基础性权力有五种:合法性,惩罚性,奖励权,模范权,专长权。前三种权力属于职务权力范畴是构成职务权力的基础。后两种权力属于个人权力范畴是构成个人权力的基础。12、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基本内容: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13、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答:1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2使决策更加合理。3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4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组织成员的行动。5使公共事业组织成员自觉的遵守各种社会规范。14、提高公共事业管路沟通效果的方法答:1进行信息沟
17、通检查。2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3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4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5掌握沟通的技巧。6运用例外原则和须知原则。15、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基本原则:a目标认同原则,B公平公正原则,c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d随机制宜原则16、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方法有:思想政治工作、参与管理、工作丰富化、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17、控制的基本含义:是指公共事业组织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公共事业组织活动进行衡量和检查以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18、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法律:a指导作用。B威慑作用。C惩罚作用 纪律:组织性;强制性;多样性19、公共事业
18、管理效率:指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与所消耗的公共事业管理资源之间的比率20、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a牢固树立效率观念b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c建立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机制d分权21、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其他实施公共事业管理行为引起的对社会公共利益所负有的责任。22、公共事业组织监督原则: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23、试说明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措施。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1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组织立法
19、;2减少公共事业组织登记限制,简化登记程序;3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日常监督;4明确界定政府监督主体,加强监督力度;5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行业监督,完善自律机制,6,建立非营利部门公共事业组织的评估体系,7,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24、试说明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答:1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违规从事营利性商品活动;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与腐败;公共事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2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慈善意识;道德滑坡等。3社会监督薄弱。观念缺失;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力;民间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缺失。4监督组织缺位。缺乏可操作性的界定;民政部门的多样化和社团管理力量的不足使无力应付众
20、多社团的监督和管理。5监督主体角色冲突。6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双重俘获。7市场监督软化25、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公共事业组织单行法的缺失2.立法权威性的缺失3.实体法的缺失4.立法内容的缺失(1)公共事业组织行为规范的缺失。(2)法律规范的操作性不强,漏洞过多。(3)法律体系衔接不好,法律规范不配套。26、对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重大业务活动报告制度;年度检查;清理整顿;进行行政处罚。27、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8、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
21、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A,以公益为目的,B财产来源是多方面的,C基金会是非营利性法人29、公共事业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公共事业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内容:高尚的敬业精神;勇于承担公共责任;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30、公共事业伦理的价值:导向作用,选择作用,规范作用31、公共事业品德:就是公共事业伦理规范在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中的体现,也是在其公共事业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和倾向。内容: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真诚服务,团结协作,
22、尊重人才,诚实守信32、21世纪的社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乃至人自身整体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要求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必须具有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33、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联合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跨学科式的交叉培养;学位层次的统筹培养;校际间联合培养;在职培训。34、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联合培养素质要求:一个优秀的卫生事业管理者,除了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外,具备以下素质:忠诚和献身精神;谦虚精神;进取精神;宽容精神。35、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具体来说,文化艺术事业培养的学生
23、应具有以下特点:有扎实的基础;有广博的知识;有高雅的情趣;有创新的思维;有动手的能力;有健康的心智;有健全的人格36、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放权和搞活;让利和免税;开放和联合;鼓励和提倡全社会办事业。37、现代事业组织:是现代事业制度的核心概念。现代事业组织,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拥有独立资产,面向社会自主从事准公共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基本组织形式。A3首先不同于传统的事业单位,其次不同于政府组织,最后不同于现代企业组织38、.试分析实现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B2答:在进一步深化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须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以
24、下一些基本改革途径与对策措施。(1)转换观念。明确并非所有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活动都不能实现商品化与市场化;并非所有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都必须由政府来直接举办。(2)政事分开。包括:政事职责分开;政事机构和人员编制分开;政事经费分开;政事管理方式分开。(3)人员分流。必须加速改革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加速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4)培育市场。为此,加速事业产品与服务价格的改革,为实行安源优部分事业产品的商品化创造条件;改变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与经营范围,使其逐步转向市场开展自主经营;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方向,保证有关事业产品和劳务市场的
25、发育和发展。(5)财政对策。首先,对于那些应当产业化,而且可以立即实现产业化的事业单位,应当尽快转化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对于那些应当产业化,而且一时又难以实现产业化的事业单位,可以先明确其市场化的改革目标,视同企业对待,分别进行改革。第三,对于那些需要继续由国家财政供给资金的事业单位,要改革资金供给方式,分别实行事业基金、绩效预算、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引入商业竞争机制。第四,对于那些既不能实现产业化,又不应当继续由国家办的事业单位,应坚决取消“事业”资格;对于现有事业单位里面大量的冗员,也应坚决予以精简(6)分类改革39、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是观念、手段以及内容的发展与创新。40、科
26、学技术事业管理体制基本模式包括:行政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41、公共科技财政:是指政府应逐步调整财政性科技经费的支出领域和支出范围,建立和完善各类科学基金制度,建立和完善采购制度,对某些重大的科技项目实行公开招标,签订科研合同,鼓励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以促进科技进步。42、教育管理的意义:广: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它是对整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系统及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教育投资,教育督导,教育结构管理方面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从而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狭:是指学校管理,它是以专业类学校和企业类办学为自己的管理对象,它的管理类型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原则,管理过
27、程,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及领导人员,以及学校内部与外部关系的管理,目的是有效的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43、文化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44、卫生事业管理是科学配置卫生资源以实现卫生政策目标的过程。45、中国社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可以用3个不足来概括:社团总量不足;经费不足;能力不足。46、素质是公共事业组织员工个体开展一定活动,完成一定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潜在能力,是员工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同时素质是员工个体完成任务,取得绩效并获得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47、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社会事务和社会形象的一种自觉的活动。48、抽样调查:是
28、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法,它是从全体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49、社区的4层含义:A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B社区都有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C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D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50、社区可以看做地区社会,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社区和社会有明显的区别,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中的关系更加紧密。51、社区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文娱功能,体育功能,教育功能),维系功能(心理维系,社会维系),服务功能52、社区管理: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
29、能部门呢,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53、社区管理体制: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会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是实施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54、社区服务:指在政府的统一的规划和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地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55、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创新:A直接管理手段向间接管理手段过度,B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C,思想政治工作与民心工程相结合的管理手段,D管理手段多样化56、社区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从静
30、态管理观念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从命令管理到服务管理观念转变;从集中管理向民主观念转变;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观念转变。57、市场体制的局限性(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垄断和企业的短期行为而致。(2)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会导致两极分化。(3)在市场体制中,民间企业难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4)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在市场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外部效果现象,即私人活动的私人收益同社会收益的偏离58、试述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方式和方法。A答:公共事业管理应正确运用激励方式和方法,提高激励效果。主要的激励方式有:(1)内容型激励。着重研究激励的原因和
31、激励的因素,主要有:A.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激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麦克利兰德成就激励。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还有三种基本需要:权力需要、友谊需要、成就需要。(2)过程型激励。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行为的过程,主要有:期望激励(美国-弗鲁姆)、公平激励(美国-亚当斯)。(3)行为改造型激励。着重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主要有挫折激励等。1.? 公共事业伦理包括3个层面,即观念形态、实践形态和中介形态。*英语作文The fight against air pollutionThe region has been seriously pollut
32、ed by harmful smog, which proves to be the cause of many illness and for the climbing death rate. As a result, people have started to move out of the area.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fight against air pollution. It has closed down several factories, which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jor cause o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