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1.01KB ,
资源ID:271305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1305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人群血脂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概况.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概况.docx

1、中国人群血脂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概况中国人群血脂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及中西医治疗概况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特点与西方人群的发病特点有所区别,脑卒中较冠心病发病率稍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有上升趋势,出血性血管疾病有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正以逐年升高的趋势发展,并有年轻化的趋势1-2,而血脂异常升高正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血脂异常是脑血管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众多致病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环。 1 高脂血症的诊断 祖国医学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虽中医并无高血脂的病名,但也不乏对其相

2、关的论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素问易法方宜论曰:“其民华食而肥”。由此见,祖国医学多以“肥”、“膏”论之,与现代医学的血脂异常描述基本一致。中医认为血脂的异常升高缘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而发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较为密切。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眩晕”、“中风”、“胸痹”、“痰浊”、“肥胖”等症中。 1.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体内对脂类物质的代谢或运转异常,进而使血浆中脂质量和质量的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的一种病症。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的诊断标准见表1。 表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水平 分层标准 mmol/L 分类 正常

3、范围 边缘升高 增高 减少 TC 按照“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研究”对临床血脂异常分型的诊断,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4,见表2。 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水平及分布情况研究 血清总胆固醇 中国MONICA研究 MONICA研究在1984-1993年间进行了3次不同时间段对TC和HDL-C测定在内的危险因素的调查5。中国MONICA研究第二次危险因素调查报告指出,男女血清TC年龄标化总值相当;2535岁及3544岁年龄组中,女性血清TC水平均值低于男性同年龄组,而女性4554岁及5564岁年龄组其均值开始反超男性组;男女血清TC水平均随

4、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女性增高的幅度较男性明显,2534岁年龄组女性血清TC水平均值为/L,5564岁年龄组女性血清TC水平均值为/L,后者较前者平均增高/L,而男性组仅升高/L,见表3。 地区之间血清TC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MONICA危险因素调查显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呈北高南低、沿海高于内陆的分布特征,而同一区域中则无明显的差异。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 文献6指出,我国成年人群血清TC平均为 mmol/L,其中男女差异甚小,分别为 mmol/L及/L;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TC水平均有所上升,且女性增长幅度较男性大,女性60岁年龄组较1844岁年龄组增高/L。

5、1844岁年龄组中,女性血清TC水平较同一组别的男性低,而45岁以上女性的血清TC平均值则高于同一组别的男性血清TC平均值,而以60岁以上组别更为明显。 城市人群的血清TC水平普遍较农村人群的高,以大城市为首,经济水平较低的第四类城市最低,两者相差/L,中小城市与较发达的一类农村相当。 此结果显示中国人群平均血脂水平及其性别和年龄差异、地区分布特征等与80年代进行的中国MONICA研究结果相一致。 2.血清三酰甘油 11省市队列研究 该研究对中国11个省市的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进行研究7,研究结果中可见表4,所有年龄段研究对象男性TG水平较女性的稍高,男性的为/L,女性的为 mm

6、ol/L,两者相差/L;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女性TG水平随之升高,且男性则无此明显趋势。经进一步分析研究,女性在4554岁年龄段中,TG水平变化最大,绝经前后平均TG水平相差/L。 在参与研究的省市中,四川成都男女性的血清TG水平均最高,男性为/L,女性为/L,而浙江农村则最低,男女性TG水平均为/L。最高与最低地区相差/L,前者为后者的倍。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 该文献6指出,我国成年人群血清TG平均为 mmol/L,其中男性为/L,女性为/L,该结果显示总体上男性血清TG水平略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高,人群血清TG平均水平也有所增高,女性增高的幅度较男性明显,1844

7、年龄组女性血清TG为/L,60岁组为/L,升高了/L,而男性60年龄岁组较1844年龄组仅升高了/L。1844岁的男女性血清TG分别为 mmol/L、/L,女性血清TG水平较男性的低,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至4559岁时,开始联盟高于男性,60岁组则明显高于男性,两者相差/L,这一变化趋势与血清TC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上述结果也与90年代进行的11省市队列研究所得的相应结果基本一致7。上述结果与11省市队列研究不同的是此报告中显示地区之间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1省市队列研究 我国11省市队列研究中包含TG的测定,这是对中国MONICA研究作了补充8。研究显示,男女两性

8、LDL-C总平均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各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更为显著。3544岁年龄组中,11省市男性LDL-C平均水平均高于同年龄组的女性,4555岁年龄组女性LDL-C水平开始高于男性,而5564岁组,女性LDL-C平均水平多高于同组别的男性。LDL-C水平随男女两性年龄增长同是上升的趋势,然而在上升程度上来说,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性的上升程度较男性明显,男性5564岁组别与3544岁组别平均增加/L,女性则平均增加/L。 与TG、TC水平不同,LDL-C平均水平并未明显体现出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 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 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中显示中国3574岁人群总体LDL-C

9、平均水平为mmol/L,其中男性为mmol/L,女性为mmol/L,由此可见,男女两性LDL-C总体平均水平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不同年龄段则存在明显差异,3554岁男性LDL-C水平普遍较女性高,而在5564岁组别则相反,女性高于男性。在65岁前,男性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女性则在整个年龄阶段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且上升程度明显大于男性9。 地区差异方面,该研究与11省市队列研究有所不同,血清LDL-C存在与血清TC地区差异特点相似的明显地区差异,在人群中分布特征为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2.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中美队列研究 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样本人群女性血清HDL

10、-C平均值高于男性10。研究人群的血清HDL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如北京人群血清HDL-C平均值及中位数高于广州,广州农村女性血清HDL-C平均值及中位数低于其他地区的女性样本。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 文献6报道称,我国成年人群血清HDL-C平均水平为 mmol/L,男女性分别为:/L及/L,女性略高于男性。各年龄组别之间差异不明显。城乡居民HDL-C水平相当,均为 mmol/L,可见地域差异不明显。 变化趋势:从上述5个研究可见,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人群的HDL-C水平在地区、城乡分布及性别差异上均有所变化: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HDL-C水平变

11、现为南北方差异、城乡差异和男女差异均缩小。这种变化变可能与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饮食文化交融有关。 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的研究 我国11省市队列研究 多省市队列研究包括TC、TG、LDL-C、HDL-C在内的四个常用血脂指标,结果显示,11个省市的3564岁调查人群的血脂异常的年龄标化的合计患病率高达%包括TC、TG、LDL-C边缘升高在内、或HDL-C/L中任意一项,血脂升高的年龄标化合计患病率达%。TC边缘升高、高TC、高TG、高LDL-C、低HDL患病率分别为%、%、%、%和%11。 3.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流行血调查,

12、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男女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性别差异:男女分别为%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呈上升的趋势,1844岁组、4559岁组以及60岁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人群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的城市患病率较高,大城市与第四类农村血脂异常水平患病率差值大%之多。 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之间也存在差异,我国成年人群高TC、TC边缘升高、高TG、低HD的患病率分别为%、%、%、%。 近年虽无全国性的大型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从各个地区的研究可了解近几年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异常患病率。如莫景富等12的研究,广东省人群血脂

13、异常患病率为%,男女分别为%和%。高TC、高TG、低HDL-C分别为%、%、%;又如王宝华等13的研究,北方人群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男女患病率分别为%和%。高TC、高TG、低HDL-C、高LDL-C患病率分别为:%、%、%和%。 90年代建立的中国11省市队列研究、21世纪初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近年各个地区对血脂水平异常的结果可见,我国人群血脂异常水平的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及地域差异性。 血脂异常的治疗 西医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治疗 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摄入。增加食物中能降低LDL-C的物质的摄入。保证足够的、有规律的中等强度锻炼。控制总热量,保持理

14、想体重。采取戒烟、少盐、降低血压等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措施3。维持上述健康生活方式46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综合累计的效应为LDL-C降低20%30%。药物治疗 不能仅靠饮食治疗有效控制的血脂,应采取更积极的方式药物治疗3。现今调脂药物主要有如下几种。 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物,国内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C、LDL-C及apo-B。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水平约为30%40%。此外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因此他汀类药物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

15、血性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增大,如肌痛、CK或ALT、AST升高,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定期监测肝酶和心酶等指标。 贝特类 贝特类药物具有降低血液循环中的TG的脂蛋白含量,减低血清TG及升高HDL-C的作用,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微粒化胶囊、吉非贝齐。贝特类药物平均降低TG水平20%50%。据赫尔辛基心脏研究、苯扎贝特心肌梗死预防研究等证明贝特类药物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减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可能具有作用14-15。此类药物具有消化不良及胆石症等不良反应,与他汀类药物一样,也可引起肝酶的升高和肌病。 烟酸类 烟酸类可抑制脂肪组

16、织的分解,降低脂蛋白,降低TG,升高HDL-C。有缓释剂与速释剂两种剂型,由于速释剂不良反应较多,而缓释剂较耐受、不良反应较少,所以临床较多用缓释剂。烟酸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限制了此类药物使用。 其他类 考来烯胺、考来替泊为代表的胆酸螯合剂,阻碍胆酸的肠肝循环,促进其排除,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重吸收,加速血液中过多的LDL清除,降低血液中LDL-C。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普罗布考通过混入脂蛋白颗粒中而影响脂蛋白的代谢,此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血脂异常的是通过调节人体内在平衡,不是单一的,

17、而是全方位的,着重的是人的整体,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此中医治疗降血脂的效果并非短暂的,而是长期的。中医治疗血脂异常的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个体,切入点也不尽相同。 病位论治 中医认为,血脂异常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故医家分别依据这三脏的生理病理特征论治。杨正武16认为肝气疏则血脉畅,气机顺则三焦通,疏肝起则运脾气。大多高血脂患者无明显寒热虚实等自觉症状,故选方应取平和之剂,以疏利为法,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众多医家认为脾虚生痰生瘀而致高血脂,运用芳香运脾之法,祛除停聚于体内秽浊之气,恢复脾气运化输布水谷精微,濡养各脏腑17。也有医家认为,高血脂为本虚标实之症,应以益肾固本为根,

18、扶正祛邪,再根据其“实”加以变通,若症候不明显时,以扶正固本为主,佐以祛痰通络,活血祛瘀;若以痰瘀为主,则以活血通络,行气豁痰为主,佐以扶正固本18-19。刘红健等19自拟补肾通脉汤治疗高血脂患者,患者TC、TG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增高。 病理因素论治 医家们认为痰浊、瘀血为血脂异常的两个主要病理基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原因而致痰湿内聚,阻滞气机,气行不畅则成瘀,因而造成痰瘀互结。因此医家们提出化痰与活血同用。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高血脂多以脾胃经为主,如足三里、内关、水沟、丰隆等,再结合中药、艾灸、电针、耳穴、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多种方法应用于临床降血脂,而在多项研究中均取得较好

19、的疗效。 当然,中医治疗高血脂病以病位或病理因素论治也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而是两者相互结合,在临床中,使用健脾祛湿利气化痰、健脾化痰活血化瘀、健脾益肾化痰、疏肝行气健脾化痰等来治疗高血脂,均有较好的疗效。在调血脂中,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再结合中药、针灸,既提高其安全性,也提高疗效,因此中西医结合逐渐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趋势。 小结 中国人群的血脂成分的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区、城乡、年龄及性别差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上升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在其治疗方面,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调脂药物总有许多副作用,限制了其使用。中医主要以健脾疏肝、益肾固本,活血化瘀祛痰为法,采取中药、艾灸、电针、耳穴、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多等方式综合治疗。血脂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患病率快速上升,因此应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中西医相结合,达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