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3.54KB ,
资源ID:270745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0745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蝙蝠和雷达课文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蝙蝠和雷达课文教案.docx

1、蝙蝠和雷达课文教案蝙蝠和雷达课文教案【篇一: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探究、感悟、拓展”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一、教案背景: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下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选编本组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等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2、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 三、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表格导学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复述)、阅读法(朗读)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设疑导读 1、教师:(课件出示蝙蝠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蝙蝠)这幅图呢?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雷达)指着图片

3、,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仪器,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他们组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跟老师老师写课题,蝙蝠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虫做偏旁的时候要写的扁瘦一些,右半部分要宽一些。来读一遍,齐读蝙蝠,字音很准。齐读课题。读的很好。聪明的孩子看到课题一定有问题要问,有问题吗?指名说。(雷达是什么?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会有关系,雷达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时间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自己读看看通过读文你能读懂那些问题,因为是初读,同学们读的时候慢一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懂了吗?开始(读完一遍就停下来做好)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层层设疑,激起学生自主

4、学习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感知,把握要点 1,我是小老师:哪位同学愿意当老师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谁来读第一行,指名读,字音很准。谁来读第二行,字正腔圆真好听。同学们读的真好,相信在写字方面表现的更好,你认为红色的生字那个需要提醒大家,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注意蝙蝠的蝙,在田字格中虫是偏旁写的要窄一些右边上窄下宽,撇要伸展到“虫”的下面。捕这个字左窄右宽,竖要垂直有力,最后的时候不要忘记加点。请同学们自己在田字格中每个字写两遍。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同学们想不想弄明白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2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蝙蝠和雷达有联系

5、的一句话吗?指名说。 2、出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指名读。 (1)学生质疑:针对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蝙蝠探路的方法是什么?科学家对蝙蝠在夜里飞行产生了疑问,他怎么能在夜里飞行而不撞倒呢?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雷达。 (2)同学们想不想当科学家,这节课同学们都是小小科学家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研究和发明的过程。 三、扫除障碍 理解文意 教师:首先研究蝙蝠夜里飞行时有什么特点呢?课文中那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特点?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的句子。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生1:读“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6、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师: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生1:蝙蝠飞行很灵巧。 师:找的真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它飞行的是很灵巧, 生: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从“极细的电线”看出来,我们人类在大白天都看不清,而蝙蝠在晚上能灵巧地避开,太了不起了! 师:你能读出来吗?生2:读句子体会。 师:你这只蝙蝠的本领不太大,谁再来读?生3:读句子体会。 师:这只蝙蝠的本领不一般,谁再来读?生4:读这句话。 师:这真是只厉害的蝙蝠!看大屏幕,谁再来读?(“还能、而且、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等词变成红字) 生5:再读句子体会。 师:你又体

7、会出什么?生5:红颜色的词语要重读。 师:说明什么? 生5:这些词很重要。生6:我觉得这些词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师:什么特点? 生6:准确、科学。 师:你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这些词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谁再来读一读?大家体会。 生7:再读句子,其他同学体会。 师:你真是个朗读能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准确与科学,更让我们深深领悟了这小小蝙蝠的超凡本领。是呀蝙蝠就这样飞了成千上万年,人们习以为常,但是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板书:提出问题) (3)(出示句子)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生:读句子。你想把这个问题

8、弄清楚吗?齐读这句话。科学研究就是一个发现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次试验,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板书(反复研究)你想不想也做一个科学家? 四、自主探究,介绍试验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表格自学文章的4-6自然段。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快速的完成你手中的表格。 附表格: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假如你现在就是科学家,你能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吗? 师:咱们小组合作气氛很热烈,集体的交流一定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哪组到台前展示!指定组派代表来台前展示图表并读出填写内容。 生:展示并大声读表格内容。 师:你们组概

9、括能力很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同意他们的填法? 3、生:绝大多数高高地举起手来。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4、学生发言,订正表格。 师:从文中找出这个结论,读一读。 生(齐):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读完,你了解了什么? 生1:我知道,科学家是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师:读出来。生1:重读了“三次不同的试验”。 师:你们还了解了什么?生2:我知道了蝙蝠飞行的秘密。 师:是什么,请读出来。生2:读后半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出课件)谁来读一读?生3: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10、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3:少了“不同的”三个字。 师:(点课件)再读。生3: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你有什么感受?生3:还是加上“不同的”好。 师:为什么?生3:没有想好。 师:再想想,谁来帮忙?生4:去掉“不同的”,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三次相同的实验。如果是相同的实验,是不能证明结果的,所以不能去掉。 师:你的理解力表达力都很强,相同的实验确实不能揭开蝙蝠究竟靠什么飞行。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重要吗? 生4:读“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师:

11、认真看大屏幕(放课件),谁来读? 生5: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6:少了“配合起来”。师:(点课件),再读。 生6: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你觉得哪句好?生6:最后这句好,因为光靠嘴或光靠眼,蝙蝠飞行只能到处乱撞,必须嘴和耳朵紧密配合。师:说得真好,你能读出来吗? 生6:读第六自然段。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6: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师:好,让我们以齐读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怎么配合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出蝙蝠探路的方

12、法。 师:指名说这个秘密是什么?指名说,这个秘密你揭示的非常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咱们一起看看蝙蝠探路的方法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耳朵里。现在请我们班的小小科学家完整的,清楚的向大家解说一遍,谁愿意,指名说,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瞧,她研究的多棒,给他鼓鼓掌, 教师:同学们科学家揭示出这个秘密容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出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师:(出示课件),谁来读?生1:读“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师:生1:,“反复”就

13、是一次又一次,说明科学家做试验很不容易。 师:读出来。生1: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一句。师:谁再读?生2:读这句话 师:你现在想说什么?生2:“终于”一词说明科学家经过努力,最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很佩服科学家。 师:读出来。你们都非常的会体会, 是呀科学研究可不是这么容易的的呀?谁来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科学家的伟大和不容易,你还体会出什么?生4:如果去掉“反复、终于”这两个词,就不能表达出科学家的艰辛,所以不能去掉。 师:就是说这两个词缺一不可,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齐):要准确。 师:对,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体会说明

14、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生:齐读句子。 科学研究的确不容易,无论他们遇到怎么的挫折,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谁来读, 师:于是科学家按照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了什么?生(齐):雷达。 师:雷达是怎样工作的?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生:默读第八自然段,读句子。 出示课件,演示雷达工作过程,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看大屏幕,你会填吗? 师:我们来一次脱口秀,根据我的提问,同学们想出答案就大声喊出来,我们赛一赛谁反应快,答得准。开始!(师边提问边画括号)同学们说的真好。 d填写书上填空题。指名汇报。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雷达工作

15、的原理,再让学生通过蝙蝠探路的方法与雷达工作原理的对比进行填空,就可以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教师小结:不仅如此,雷达的发明还给我们的生活其他方面也带来了方便,你还知道哪些应用雷达的例子吗? 2、教师小结:可见,雷达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的便利,让我们接受信息更加快捷,知道的领域更加宽泛。当然,我们人类还通过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从而研究出了更多对生活有用的发明。创造了一门新的科学仿生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课件)作为小小科学家你体验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或者感受。 五、回顾全文,感知结构1、教师:在我们和科学家一起

16、探究的过程中,你发现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指板书,提示学生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我们在写这种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写作方法进叙述。 全文总结: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生活提供了方便。那你想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想观察哪些动植物,想发明出什么新成果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向大自然,希望你能有新的发明。 【设计意图:课尾,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 (一)探究:我们要做的是,以教材为凭借,通过教材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求

17、更博大的未知世界。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一定的知识、方法,并凭借教材,进行交流、探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表格导学,化难为易,使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成为自主探究试验的过程,再让学生交流发言,及时检验自学效果。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也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扎实有效的训练。 (二)感悟: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有悟。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地读。老师则采取科学的艺术,在读中点拨和引导,为学生启“悟”,以实现学生的自“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把这种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18、(三)拓展: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仿生学资料进行展示,教师再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不知道的仿生学,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既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篇二: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捕捉、荧光屏、横七竖八”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是:理

19、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空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读课题 出示蝙蝠图片,问:“(1)这是什么?(学生介绍搜集的蝙蝠资料)(2)在漆黑的晚上,你能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吗?”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学生介绍搜集的雷达资料)今天我们就学习十一课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问:“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雷达是一种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仪器。课题为什么在这两者中间加个“和”字?通过学习我们来了解蝙蝠和雷达间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个别字词。 蝙蝠、清朗、捕捉、

20、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三、重点切入,统领全文 1、自由读课文。 读完了课文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带来的短片你有什么疑问吗?(飞机夜航短片)课文中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谁来读一下你找到的句子?(指导朗读的语气) 2、“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这一句要带着好奇,不解的语气,读出好奇、多思的语调。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读下面这句“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文中是怎样介绍蝙蝠飞行的(指名读,自由读) 3、指名读文中“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练习用“即使?也?”造句,懂得这组关联词的用法。 4、读了这句话你有

21、什么感觉?又有什么疑问呢? 四、重点研讨,填写表格 1、为了弄清蝙蝠在夜里能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几次试验?他们是怎样试验的呢?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后填写以下表格:(1)同桌讨论填写。 (2)汇报交流,汇报结果如下:(课件出示)2、从表中可以看出蝙蝠夜里飞行跟什么有关?那么,耳朵和 嘴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默读第七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超声波用“)”表示,障碍物用“”表示) 嘴 )障 蝙蝠碍 耳朵(物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雷达又是怎样给飞机探路呢?默读第8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 天线) 障 雷达碍 荧光屏(物 4、根据蝙蝠和雷达探路的图示,叙述蝙蝠和雷

22、达探路的方法。 蝙蝠: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 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有障碍物就改变方向。 5、比较两幅图后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五、拓展延伸,激发思考 1、阅读资料袋,说说资料袋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告诉了我们一门什么科学? 2、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

23、设备?(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 板书设计 嘴 )天线) 蝙蝠碍 (物(【篇三: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 2.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24、: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飞机夜间航行,即将碰到障碍物)同学们请看,一架飞机正在夜间航行,突然前方出现了障碍物,这多危险啊! 可是不要担心,科学家从善于夜间飞行的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飞机装上雷达夜间就能安全的飞行了。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三、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找出

25、含有关联词的句子,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出示第二句话)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同学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请默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如何填写表格,同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出示表格) 3.交流: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4.抽学生回答,读出相关的句子(同时出示)。 5.三次试验证明什么?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同时出示) 6.小结: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四、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第七、八自然段,边读变勾画出相关句子。 2.谁知道蝙蝠的嘴

26、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来读出相关的句子。(读完之后,多媒体展示)然后抽学生上台粘贴出来。 3.那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一起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读完之后,多媒体展示)然后抽学生上台粘贴出来。 4.雷达与蝙蝠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看图,填空想一想。(课件出示填空) 5.谁能填一填?抽学生回答。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话。6.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和雷达的联系了: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7.飞机装上了雷达,夜间飞行就安全了。(课件展示) 五、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科学家从动物身上获得启示,还做了许多发明,你能把这些用线联系起来吗?(课件出示,让学生连线) 2.同学们,科学家就是在大自然的现象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进行着发明创造的。你能从动物身上获得启示,也设计一项小发明吗?相信你也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