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3.23KB ,
资源ID:270711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071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如何根据水色正确判断水质.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如何根据水色正确判断水质.docx

1、如何根据水色正确判断水质如何根据水色正确判断水质一、放养前怎样进行清塘?答:老化池塘底部含有残饵、粪便、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野杂鱼等。残饵和粪便造成底泥有机质过多,分需时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野杂鱼和敌害生物会与养殖动物争夺池塘中的饵料。因此清塘是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池塘在放养前进行清塘目的是为了消除底部有机质,杀灭各种病原体、野杂鱼类及敌害生物,有利于池塘生产力的提高。清塘首选药物是生石灰,一般在放苗前一周进行。做法是先将池水排出,仅留10-20厘米水深,将生石灰化开并均匀洒入水中,池底裸露处也要洒上石灰水,然后

2、把池底搅动一下,每亩可用生石灰50-100公斤或选用 漂白粉”清塘,亩用量10-15公斤。二清塘后水质有何变化规律?培育苗种的水质有哪些要求?如何确定放苗时间?答:水温20左右,清塘进水35天后,池水由清变浓,透明度变小,为藻类高峰期;710天时水色逐渐变清,为轮虫高峰期;淡水池1520天左右大量出现“红虫”,为枝角类高峰期;海水此时则逐渐出现桡足类。溶氧、PH值与水色变化一致,藻类较多时,溶氧及PH值较高,而氨氮、亚硝酸盐则较低;轮虫及枝角类等浮游动物较多时溶氧较低,氨氮、亚硝酸盐均偏高。可见清塘后水质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藻类高峰期,光合作用过强,此时下苗容易引发气泡病及碱中毒;轮虫及枝角类

3、高峰期,水质较差,同时由于苗种对浮游动物的利用的不适口性,此时下塘苗种成活率低;枝角类高峰期后,因时间较运易出现水质浑浊、蝌蚪多等,也不是好时期。因此传统的水质培养方法有很多不足。培育苗种的水质要求: (1)水质稳定且良好; (2)藻类为主,非浮游动物为主。这样,应采取:清塘后进水应大量进“肥水”而不是 “清水”,最好是老池水,因为这种水大型藻类较多,浮游动物较少苗种均能利用;不泼洒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等),而是泼洒渔业专用肥(如“氨基酸肥水膏”、“生物酵素肥”等),一方面高效持久,另一方面避免轮虫高峰期提前到来,水质相对稳定;一旦出现大量浮游动物后,就要通过增氧等措施改善浮游动物高峰期的水质

4、状况,减少对苗种的影响。 清塘710天后,如果水质符合要求,然后“试水下塘”。三如何进行池塘肥水培水?答:池塘肥水培水要“看水施肥”,即缺什么肥施什么肥。(1)有机肥肥水:水质过于清瘦,特别是新开挖的池塘,为了使水长期保持有效的肥度,可在塘角堆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等),堆放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曝晒和消毒。(2)无机肥料肥水:当水体急性缺肥时,可采用无机肥肥水(如磷肥、尿素、碳铵等),一般水发黑施尿素,水发绿施磷肥。(3)生物肥肥水:生物肥可以补充水体的多种营养元素,具有肥水速度快、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如“生物酵素肥”)。(4)微生态制剂肥水:微生态制剂可以补充水中有益细菌,消除水中氨氮

5、、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达到预防疾病、肥水和改良水质的目的(如“活水益生菌”)。(5)微量元素肥水:如“氨基酸肥水膏”中含有藻类必需的钾、硅、铁、锰、钼等微量元素,化水泼洒,可以解除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水质清瘦现象。(6)定期加注新水,可以引入新的藻群,并激活浮游生物的繁殖,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 (7)底质改良剂肥水:如“双效底安”不仅可以消除底泥的有害物质,还可以使底泥中的有机质快速无机化,并释放到水体供藻类利用,达到肥水的效果。 四池水一直肥不起来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答:池水一直肥不起来的原因有:(1)水体营养不足,缺乏藻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营养元素,通常新塘或施肥不

6、足的池塘易出现这种情况。解决方案:早上日出后泼洒“氨基酸肥水膏”或“生物酵素肥”进行肥水。(2)使用地下水或清瘦的水源,缺少藻种:解决方案:加注河水或其它池塘的肥水并施用“氨基酸肥水膏”。(3)池塘消毒用药过多或频繁,藻种被杀死较多或抑制了藻类的繁殖,短时间内水肥不起来:解决方案:先泼洒“水中宝”、“活水解毒宁”解毒再泼洒“活水益生菌”进行肥水解毒。(4)底层出现青泥苔、水绵、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抑制了藻类的繁殖:解决方案:底层出现青泥苔多时最好加高水位,并尽量捞出底层丝状藻类,再结合上述方法进行肥水,若太多不便捞出可在有青泥苔处拌土局部干撒“苔藻净”有一定效果(干洒面积不超过池塘的1/4)。放苗

7、前青泥苔较多时可用“苔藻净”全池杀灭,隔57天试水下塘。(5)大量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持续大量出现,吃掉了大量藻类,水也肥不起来。解决方案:浮游动物较多时,早上日出前,在不缺氧的情况下,用“车轮净”等杀虫剂,在池塘沿岸边水域进行泼洒杀灭,不要彻底杀灭,因为彻底杀灭会影响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五、鱼苗养殖过程中怎样培养轮虫?成鱼养殖过程中怎么控制轮虫的繁殖?答:轮虫是鱼类不可缺少的天然开口饲料,轮虫的培养是鱼苗养殖过程中成败的关键。单细胞藻类、水体生物菌、有机碎屑等是轮虫的良好饵料,鱼苗放养前加入1020公分的老池水,目的是引入单细胞藻类,并翻起和激活轮虫卵,泼洒有机肥是补充有机碎

8、屑,养殖过程中使用“活水益生菌”、“三益金露”等是为了增加水体生物菌和优化水质,在水温不低于18的环境下,34天在池水便可出现轮虫高峰期。成鱼塘轮虫繁殖过多的处理办法: (1)使用“车轮净”等全池泼洒进行杀灭。(2)开动增氧机,泼洒“双效底安”等保持水体足够的溶氧,防止池塘因轮虫过多引起的缺氧。 (3)池塘应定期加注新水,并使用“活水益生菌”等调节水质。六、池塘中的溶解氧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消耗的?缺氧浮头如何判断?缺氧怎么急救?答: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溶解氧的80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2)12来源于风力和水体波动引起的自然增氧;(3)增氧机的增氧量占8;池水的耗氧

9、量:浮游生物和底泥占1580,水产养殖动物占2025。水体是否缺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观察水色变化:通常水质恶化后根据溶氧从高至低的顺序,水色开始变清,逐渐由清变白,进而变红,最严重时变黑。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随着升高,这些有毒物质一般是养殖动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死亡后尸体分解产生的。(2)观察水中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活动状态:缺氧时,浮游动物常聚集在水体上层,枝角类常呈红色或白色。水蚯蚓、水生昆虫、野生鱼、虾、蟹、螺蛳等底牺动物靠近池边,严重时不怕惊吓,甚至死亡。(3)观察养殖动物摄食情况及活动状态:轻度缺氧,摄食减少,严重时停止摄食,逐渐“溜边”,甚者死亡;养殖动物

10、聚集在增氧机旁边或进水口,出现顶水现象,晚间巡塘用电棒照射时,鱼会出现“哗啦”的躲避声,均证明严重缺氧。(4)观察底质及池水的情况:缺氧时底质发臭,水质发黑,开动增氧机,在下风头能闻到明显的异味:(5)测定溶氧:水体正常溶氧最好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则表现为缺氧症状。缺氧浮头的急救方案:开动增氧机并加注新水。采取表层增氧与底层增氧相结合的办法,表层增氧可以用“增氧粉”等,底层增氧可以用“粒粒氧”进行增氧。 七、鱼塘中毒与浮头怎样鉴别?如何进行急救?类别区 别解 救活动情况出现时间鱼体症状浮头鱼群漫游于水面,口在水面上呼吸,轻度浮头,受惊时,有“哗啦”的响声,并下沉。经常后半夜出现

11、,黎明时最为严重,日出后减轻或消失。下颌突出,呈“簸箕”状开动增氧机加注新水泼洒“增氧剂”中毒鱼群在水中狂游、乱窜、挣扎、失去平衡等,受惊时,鱼类反应迟钝,不下沉。一般不受时间、天气状况的影响下颌出血,鱼体发黑,重者全身出血,眼球突出,身体抽搐。泼洒“活水解毒宁”、“水中宝”、“抗病应激宁VC”八底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底臭?答:底臭产生的原因:(1)养殖水体长期微缺氧,底泥有机质厌氧分解,就会造成底臭。比如水深超过1.2米的养殖池塘没有配备增氧设备,如果底层淤泥很厚,池塘底部易形成严重氧债,夏季表层水温过高,水体形成“温跃层”,底臭产生的速度加快。(2)密度过大和过度投饵,造成残饵增多

12、,水产动物排泄物增加,水体的有机耗氧量增大,造成整个水体溶解氧下降,易形成底臭。(3)沙底池塘,由于沙质颗粒较大,降解氨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易发臭。(4)水较瘦或老化的池塘,藻类光和作用较差,不仅溶氧低,而且有害物质分解速度降低,底泥易发臭。(5)不科学的用药,如过量使用氯制剂,将藻类杀死,破坏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氨等有害物质会迅速升高,形成底臭。(6)经常使用以沸石粉、活性炭等吸附性物质为主的“底改”,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也易发臭。预防:(1)采取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四定”投饵原则,降低水体负荷,避免饵料的浪费等能防止底臭。(2)干撒“粒粒氧”或“二氧化氯”对底层进行增氧或消毒,

13、促进底泥有机物的分解氧化,是预防底臭最有效的方法。(3)用“氨基酸肥水膏”或“生物酵素肥”肥水,定向培养有益藻类,增强水的自净能力,可预防底臭。治疗:(1)全池干撒“双效底安”,每35亩使用500克或干撒“底改专家”可有效解除底臭。(2)“二氧化氯”粉剂,化水全池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100克。 (3)使用“活水益生菌”化水泼洒,每亩每米水深使用150200克效果较好。九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求PH值的范围是多少?PH值对鱼类和水环境有哪些影响?影响水体PH值的因素有那些?如何调节?答:PH值的适宜范围:淡水要求PH值为6.58.5,海水.为7.09.0。PH值上下波动时会影响水中胶体的带电状态,导致

14、胶体对水中一些离子的吸附或释放,从而影响池水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施无机肥的效果。(1)PH值低,磷肥易于永久性失效;过高,暂时性失效。(2)PH值越高,氨分子的存在比例越大,毒性越强;PH值越低,硫化物大多数变成硫化氢而极具毒性。(3)PH值过低,细菌和大多数藻类及浮游动物受到影响,硝化过程被抑制,光合作用减弱,水体物质循环强度下降。(4)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水产动物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对氧的亲和力下降(酸性),摄食量减少,消化率降低,生长受到抑制。(5)鱼卵孵化时,PH值过高(10左右),卵膜和胚体可自动解体;过低(6.0左右)胚胎大多为畸形胎。自然水体PH值一般比较稳定。在人工养殖条件下,PH

15、值有不同程度波动。如池塘淤泥浓厚,水体缺氧,PH值常偏低或过低;夏天天气晴朗,光照强,水质肥沃,浮游植物量大,光合作用强,在短时间内PH值升得很高;或水体受到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PH值过高或过低。调节PH值的方法:(1)当池水显酸性时(PH7)每亩每米水深可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进行调节,严重时一天一次连泼两次。(2)当池水显碱性时可用“活水解毒宁”每亩每米水深用500克化水全池泼洒进行调节,严重时,每天一次,连用两次。(3)低水温因藻类繁殖过多引起的PH值偏高,可用“苔藻净”下风局部泼洒杀灭(用量0.10.2ppm,泼洒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1413)。十、池水氨氮超标有哪

16、些危害?降低氨氮的措施有哪些?答:氨氮主要由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水体施肥、动植物尸体、淤泥中的有机质等转化而来。氨氮是水体中氮循环的一个阶段,氨氮的毒性取决于水中氨分子(NH3)的含量,离子状态的氨(NH4+)无毒,水体中的氮分子超标会使鱼类中毒。慢性中毒鱼类摄食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大,鱼鳃呈鲜红色,急性中毒鱼类出现浮头跑马、肌肉痉挛、眼球出现回转反射障碍,甚至出现异常旋转游泳等症状,严重时窒息死亡。降低水体氨氮的措施:1氨氮偏高:排水并加入新鲜水。发现PH值偏高时,使用“活水解毒宁”降低池水的PH值,以降低氨的毒性。池塘淤泥较多,底质较肥时,使用“双效底安”或“底改专家”进行底质改良。池塘淤泥较

17、少,则使用“活水益生菌”缓解氨氮的毒性。定期使用 “三益金露”、“活水益生菌”等,进行水质调节降低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全池干撒“粒粒氧”,化水遍洒“水中宝”,能有效降解氨氯的毒性。2氨氮中毒:尽可能排掉陈水,加入新鲜水。使用“水中宝”能快速降解氨氮的毒性。使用“抗病应激宁”或“活水解毒宁”能快速缓解氨氮的毒性。使用“活水益生菌”能使中毒水生动物解除毒性。开动增氧机,并干撤“双效底安”,能提高池底和池水的氧化还原电位,辅助缓解氨氮的毒性,促进氨氮的转化。十一、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有什么危害?怎样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答:亚硝酸盐来源于含氮有机物的厌氧微生物作用,是水体中氮循环的一个阶段。其主要危害是

18、:亚硝酸盐属氧化剂毒物,吸收进入血液后,引起鱼类“高铁血红蛋白症”,使血红蛋白失去正常的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会使水产动物中毒,鳃丝红肿,血液发黑,并有可能引起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水质中亚硝酸盐长期偏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升高,养鱼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下降。治疗方法:1.亚硝酸盐偏高:从底层排掉部分老水,加入新鲜水。 增氧机曝气配合“粒粒氧”全池干撒。“亚硝净” +“红糖”用原池水浸泡1-2小时后。在晴天上午8-9点直全池泼洒。2亚硝酸盐中毒:尽可能多换新水,引入复杂的藻群,冲淡并消耗亚硝酸盐。用“双效底安”进行解毒改底。使用“水中宝”或“活水解毒宁”降解亚硝酸盐。

19、4开动增氧机,泼洒“亚硝净“加适量“红糖”并结合“水中宝“,每亩每米水深用250300克,有极佳的效果。十二水体硫化氢来源有哪些?有什么危害?怎样降解水体中的硫化氢?答: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局部水环境严重缺氧,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水中硫酸盐含量过高等原因而综合产生:含硫底泥无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水体或底泥中硫酸盐或含硫有机质丰富,硫化细菌参与还原而产生。水体偏酸,-HS和S2-含量增大,硫化物转化成硫化氧。危害:水体中硫化氢偏高时会使水产动物神经系统中毒或抑制水产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硫化氢刺激粘膜和鳃表面,造成组织缺氧,引起麻痹和窒息死亡。硫化氢中毒速度快,养殖动物闪电式死亡,往往体质健康的虾碰到硫化

20、氢后,快速“冒底”死亡。解决方案:开动增氧机,加注新水,并全池干撤“粒粒氧”。全池干撤“双效底安”对池底进行改良。全池泼洒“活水解毒宁”,能有效治疗硫化氢中毒。“抗病应激宁Vc”化水泼洒,有利于解除中毒。十三怎样用“六看”、“一摸”、“一尝”法判定水质的好坏?答:水质好坏可以通过“六看”、“一摸”、“一尝”判断:“六看”就是一看水色。春季以茶褐色、夏季浅茶色、秋季淡绿色、冬季翠绿色为好;二看水中生物。即看水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水质;三看增氧机扬起后的泡沫。泡沫发白且很快消失则水较好,泡沫发暗且长时间不消退则较差:四看风向与潮流。若风向与潮流反向水质好,若二者同向,会

21、翻动水底污物,水质较差;五看潮汛。一般大潮汛高潮时水质好,反之较差:六看,周围养殖场动态。若周围有些池塘已发病,应及时注意自己的池塘的水质和疾病状态。“一摸”就是用手指捻一捻池水,如果手感发涩说明水质正常,若发滑发粘,水质较差。“一尝”就是用嘴尝尝池水的味道。淡水养殖水以清淡味较好,在海水养殖生产中,如果只是发咸或咸甜一般较好,如果苦味严重或有异味则是水质不佳的表现。十四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有害藻类有哪些?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怎样处理?答:(一):蓝藻的危害:如微囊藻、大螺旋藻、拟项圈藻等大量繁殖,水质浓浊,在池塘下风头常形成绿色沙状水华,严重时覆盖整个水体,如果不及时进行水质调控,蓝藻会

22、大量繁殖并死亡,重者引起中毒性泛塘,水产动物在这种环境中易发病,生长缓慢。产生的原因:(1)水体PH值过高或过低。(2)水体含氮过高。(3)水温过高(2535),光照过强。(4)水体较长时间缺肥。(5)过度杀虫,水体失去正常生态平衡(6)养殖品种搭配比例不合理。处理方案: (1)使用“苔藻净”等杀藻剂局部杀灭蓝藻,每次泼洒面积不得超过池塘水面的l4l3,并且5日之内池塘要注意增氧。(2)使用磷肥,调节水体的氮磷比例,使之达到蓝藻不适宜生长的环境。(3)使用“三益金露”或“活水益生菌”全池泼洒稳定水质。(4)定期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或“生物酵素肥”肥水,并经常加注新水稳定藻相。(二)甲藻的危害:

23、甲藻繁殖过多就会形成红水,俗称“赤潮”。这种水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系统单调,高温季节最易发病。当甲藻大规模死亡后,会引起水体严重缺氯。同时释放大量的“甲藻素”,引起中毒性泛塘,危害极大,是水产养殖中的警戒水色,应特别加强观察改良。处理方案:(1)严重时要及时换水,换水量l323。(2)持续开动增氧机,初发期可用“二氧化氯”重剂量泼洒杀灭,并使用“活水解毒宁”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防止缺氧转水。(3)全池泼洒“冻干光合细菌”、“冻干EM菌粉”、“超浓缩复合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调节水质(4)日常用“生物酵素肥”或“氨基酸肥水膏”等肥水,培养优良藻群,防止甲藻成为优势种群。(三)三毛金藻的危害:

24、三毛金藻主要有小三毛金藻和舞三毛金藻,可在半咸水(特别是盐碱地水域)中大量繁殖,发生三毛金藻的水域大多数营养元素贫乏,水质不肥不瘦等,水色常呈“马尿色”。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在许多不明因素的刺激下,会产生大量的生物毒素,造成鱼类中毒溜边,严重时死亡量很大,甚至全军覆灭。处理方案:迅速使用尿素全池泼洒,可以快速缓解病情杀灭法:先排掉上层老水l3l2。使用“苔藻净”等杀藻剂杀灭三毛金藻,降低其种群密度。最后大量加注其它鱼塘的肥水或盐度很低的淡水,同时用“氨基酸肥水膏”配合尿素或硫酸铵进行肥水。十五养殖水体水质浑浊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答:水体混浊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浮游动物多,藻类

25、被大量的浮游动物吃掉后水体缺氧过瘦引起如清塘后7l0天水体常浑浊。(2)鱼、虾、蟹饥饿或感染寄生虫病后躁动不安,搅动底泥引起。 (3)池塘进水后,将池塘底泥冲起或带入土壤胶体颗粒及有机质等引起浑浊。(4)池塘水位较浅,刮风或开动增氧机引起。水浑浊通常伴随着溶氧较低,氨氮、亚硝酸盐较高,鱼、虾摄食减退,饵科生物减少等。处理方法:(1)使用“水质改良剂”净化水质,每亩每米水深用量500克。(2)加注新水,增深水位,水深一般保持在15米以上。 (3)使用“生物酵素肥”、“氨基酸肥水膏”肥水,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十六池塘“倒藻”是什么原因?怎样预防及处理?答:藻类突然死亡主要有四种原因: (1

26、)环境突变引起倒藻。处理方案:使用“氨基酸肥水膏”肥水,促进上层藻类大量繁殖。(2)生态平衡失调引起倒藻。处理方案:定期泼洒“三益金露”或“活水益生菌”调节水质,可以增强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3)藻类老化死亡引起倒藻。处理方案:定期使用“氨基酸肥水膏”、“生物酵素肥”肥水,可预防藻类老化死亡。(4)杀虫或消毒剂使用过量引起倒藻。处理方案:先使用“活水解毒宁”解毒肥水,再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快速追肥。 l十七鱼、虾、蟹塘使用杀藻剂,怎样预防藻类、水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黄丝藻)等大规模死亡而泛塘?答:有些杀藻剂使用后,发现藻类发黄死亡和水草规模性枯萎、烂叶、烂根等现象同时养殖动物出现减食或

27、停食如果严重很可能造成转水泛塘。预防措施:局部使用杀藻剂有利于保护水草和有益藻类,使用面积不超过整个水面的l /41/3为宜,有条件的池塘可连续开动增氧机45天,并及时换水。使用杀藻剂后,全池干洒“粒粒氯”或“双效底安”,以保证水草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使用“活水益生菌”或“氨基酸肥水膏”促进藻类和水草的修复和生长。该情况不可大剂量使用化学肥料,防止藻类加速死亡和水草大量“烧根”和“烧叶”等现象的发生,可及时使用“三益金露”或“活水益生菌“等。十八水产养殖动物使用氯制剂、有机磷、菊酯类、重金属盐等制剂后,产生中毒如何解救?答:解救步骤具体为:(1)先开机增氧,并大量换水。(2)药物消解:氯制剂

28、中毒,用“水中宝”化水泼洒解毒。有机磷中毒,用“水中宝”或“活水解毒宁”等化水泼洒解毒。菊酯类药品中毒,用“水中宝”、“小苏打”或“葡萄糖”等解毒。重金属盐中毒,用“活水解毒宁”或“抗病应激宁VC”解毒。十九下雨后水产动物为什么容易生病?此时水质如何处理?答:下雨后特别是台风加暴雨天气或者长时问连绵阴雨,养殖水体会发生很大变化。(1)水温:鱼属于低等变温动物,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降雨后温度降低,消化酶活性降低。摄食量减少,生长减慢,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病。(2)PH值:雨水通常为酸性,加之藻类光合作用弱,有时PH值会降到7.0以下,而鱼不能立即适应,产生应激反应,体质下降,容易发病。(3)溶解氧

29、:雨水进入养殖水域,表面水温急剧降低导致养殖水体上下对流。溶解氧低的底层水交换到表层水面,甚至淤泥被翻入水体中,毒素增大,溶解氧迅速降低,不能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的需要,也易诱发水产动物发病,重者泛塘。(4)雨水大量进入池塘,往往会引起水体盐度快速降低,对水产动物(尤其是海水养殖鱼类、海参)渗透生理功能影响较大,容易发病。(5)氨氮与亚硝酸盐:由于雨后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较低,且藻相、菌相发生变化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无法进行正常氧化分解,会产生更多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其含量超标也会引起水产动物发病。(6)藻类与微生物: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易引起藻类及微生物死亡,净水能力降低,底质变臭,引起水产动

30、物发病。处理方案:(1)养殖水体保持一定的水深,可有效预防水温的突变。(2)雨后及时化水泼洒“抗病应激宁Vc”可增强养殖动物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3)定期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和“生物酵素肥”肥水,使水保持足够的肥度可有效预防雨后水变而引起的缺氧泛塘。(4)雨后如果水质浑浊,可使用“水质改良剂”化水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500克。二十在使用外用药品过程中,为什么药物的效果经常发挥不出来?答:药物的效果经常发挥不出来的具体原因及处理方案如下:(1)水质过肥或浑浊导致泼洒药物剂量不够。处理办法:泼药前一天化水泼洒“水质改良剂”净水,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碎屑。(2)池塘内的有害物质较多影响药物药效的发挥,部分

31、药物失效。处理办法:定期调水,用药前化水泼洒“水中宝”或“活水解毒宁”,有利于外用药物药效的发挥。(3)水过深及风力的作用导致整个水体药物分布的不均匀,形成用药死角,鱼类定向逃避,药效发挥不出来。处理办法:平均水深大于1.5米以上,第一天化水泼洒粉剂或水剂消毒剂,第二天全池干撒颗粒消毒剂,进行立体治疗;使用高毒杀虫剂可以在晴天上午910点泼洒70的药品,并开增氧机曝气,下午23点泼洒30的药品,预防表层浓度过大引起的中毒,泼洒药物应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4)水温过高或过低及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剂量难以把握,影响药效。处理办法:用药量要考虑水温的影响,泼药后及时打开增氧机,同时科学学使用表面活性剂。(5)内服药品拌饲不均匀及水中的散失,导致鱼类内服药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处理办法:加工颗粒药饵时,用量要考虑高温影响,拌药要进行二次预混,人工拌药适当加大剂量,科学使用粘合剂和诱食剂。(6)疾病产生抗药性后久治不愈。处理办法:最好做药敏实验确定用药方向,并交叉用药、中西结合、协同用药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二十一、为什么某些消毒剂或杀虫剂使用后鱼类出现摄食减退或停食现象?怎样消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