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74.18KB ,
资源ID:270431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7043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docx

1、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中印对外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也不断突出,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小组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双方历史原因以及各自的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应的建议。一、中印贸易摩擦及其现状: 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

2、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31.4%,并

3、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印度跟中国一样GDP保持在8%以上.它也拥有着庞大的人口.也拥有着从那个相似的历史.从殖民地到被帝国主义统治到经济困难年代,到经济初步发展,到政府开始改革经济.制定经济改革计划.但是各自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印度在美国的支持下承接着美国的软件等第三产业的转移.过去30年中国抢先占领制造业的时候,印度也类似的占领了服务业.在中国强大的同时也有着一个同样聪明的国家以对手的角色与我们竞争,合作. 随着中国与印度在经济上的崛起,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同时,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2000年不到20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43

4、3.8亿美元,年均增长33%,经济上的亲密度与日俱增。两国经济贸易显示了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在对中印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分析影响中印贸易有关的因素,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边界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两国的交通状况会得到改善,以及两国都有加强经济往来的愿望都会使得中印贸易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但另一方面,两国贸易的发展之中还有一股阻碍的力量,印度

5、的大国意识、竞争意识、两国国内的一些问题等因素妨碍了两国经贸的快速的发展 图1为中国印度2000年以来贸易总额(一)中印服务贸易概况随着世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印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几年都呈显著上升的势头,其中,中国的出口额由1998年的264.7亿美元增长为2004年的69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服务贸易出口国,而印度在1998年的出口额为110.7亿美元,到2004年猛增到322亿美元,增长了两倍。但是另一面,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也在急速的增长,甚至比各自的出口增长还要快,截至200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额为697亿美元,在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中排在第八位,并且长时间存在逆差;而印度在20

6、02年和2003年的服务贸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差,到了2004年其进口额达到379亿美元,反而逆差57亿美元。可见,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都未能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优势。另外,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只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8%,不及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出口大国美国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出口额所占的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因此,总的来讲,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潜力很大,但是与世界上的服务贸易大国相比,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二)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关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分类和统计,通过对数据的和整理,2003年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如表1。从出口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

7、运输服务、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绝大部分,三项所占比例之和为91.4%,而印度的这三项之和为40.8%,另外占了其将近出口额一半的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得益于印度国内发达的软件服务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的服务贸易已经以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为主,而中国则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出口为主。在增长率方面,印度各项服务业的出口增长率比较平均且都达到25%左右,表明其服务业出口贸易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虽然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由于金融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所占比例较小,而其他商业服务负增长的幅度较小,因而对印度总体的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中国的出口

8、也呈现比较良好的态势,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由于SARS的影响,旅游服务的出口有所减少,对总体的服务业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增长较多,表明我国正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在的进口行业结构中,出口较多的几个部门同样是进口多的部门,它们是运输服务、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其他各部门所占比例依然较小。印度则有所不同,其进口变为主要以运输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为主,两项之和达到了68%,其他各部门的出口比例分布相对较小而且比较平均。从增长率可以看出,中国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增长依然强劲,今后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主体,旅游服务进口呈现微小的下降,同样

9、应该是受非典的影响。在印度进口份额较大的部门中,其他商业服务增长率最高,几乎翻了一倍,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也增长较快。另外,印度的建筑服务进口增长了一倍多,表明该部门对外需求较大。(三)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比较分析竞争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由表2中可以看出,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正值的服务项目为旅游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政府服务,说明

10、在这几项服务项目中,两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旅游服务在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绝对数量上有所下降,但由于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因而该数值大小并未受太大影响。两国的旅游服务比较优势指数虽然比较接近,但其绝对数量却相差较大,中国在这一年的旅游服务出口额为174.1亿美元,进口额为151.9亿美元,同期印度的出口额为38.9亿美元,进口额为35.1亿美元,进出口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印度的指数高达0.89,说明印度在这一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强,中国的指数值仅为0.031,虽然也是正值,但是相比较于印度来讲,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日益

11、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转化的背景下,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建立起的高度国际竞争力非常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负的服务项目为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以及版税和专利使用费。中国在货物贸易如此发达的条件下,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却为负数,原因在于近些年运输服务逐渐成为一项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项目,而中国通常只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显示出竞争优势。而印度在此项目上的竞争劣势则应主要归因于其欠发达的货物贸易。中印在版税和专利使用费方面的竞争劣势如此之大以至于其指数值均接近于-1,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两国的创新能力都非常不足,创新制度有所欠缺。在保险服务方面,中国的竞争劣势要大于印度

12、,这与中国保险业落后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度低是分不开的。中印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出现正负不同值的项目为建筑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且两项服务均是中国表现为比较优势,印度表现为比较劣势并且劣势较大,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在这两项服务上加大对印度的出口。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讲优势并不明显。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高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醒着我们世界服务贸易的未来,中国目前的服务贸易结构显然不会让中国在今后的世界服务贸易竞争中取得所谓的竞争

13、优势。印度在其他方面相对薄弱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取得的发展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服务贸易的发展总是与一国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印两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都相当迅速,服务贸易蕴藏的潜力很大。中国应该加强与印度在服务贸易各领域的合作,比如引进印度的软件业来帮助提升或者改善本国的信息服务水平,也可以对印度输出建筑业来帮助完善印度的基础设施等等。 中国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加深两国贸易的同时,两国间贸易摩擦不断上升,1994年9月7日印度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案导丁基苯胺揭开对中国反倾销序幕,从1995年开始上升,1995年到2003年,8年间69起,2002年到2003年印度对30项进口商品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

14、中国有15项占印度对外反倾销案例50%。2004年有下降的势头,但是2005年开始反弹,前7个月有10例针对中国反倾销。2005年针对华反倾销调查有增无减,涉及产品种类繁多。2010年一季度在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的国家中,“异军突起”的贸易救济大国印度竟然以22起的数量“夺取”了对外贸易救济案例最多国家的桂冠,美国仍以14起的数量位居第二,但是涉案金额较高。 图2印度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反倾销贸易所占比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2003年和2010年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印度对华反倾销力度,几乎占到其对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一般,可见印度对中国的产品存在极度的不信任。 (a)2003年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

15、比重 (b)2010年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所占的比重图3(a)(b)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尽管业已出现的贸易摩擦并不代表两国的贸易主流,但削弱了两国之间的信心,阻碍两国顺利实现双边贸易.二、中印贸易产生摩擦原因及其分析(一) 印度方面原因分析: 1、印度贸易保护的政策使然;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的开放经济体中位于前列,为了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应有尽有,除了近30%的制成品的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些了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在全球的贸易伙伴中,印度是使用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的国家,由于印度国内的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才

16、使其对中国采取多次反倾销调查,从而是中国面临对印出口困难的局面。 2、印度对中国产品缺乏了解,原材料和产品是原价,认为中国产品价格同价值不等,产品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觉得中国的产品是山寨版的代言,因而一方面期待中国的产品低廉,一方面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个对于印度来说本身就是矛盾的。再次觉得中国的产品缺乏不要的技术含量,质量无保障,所以中产阶级以上都会选择欧美的产品。3、印度颇高的关税及繁荣的地下钱庄,印度对华进口商品比中国多10个百分点,再加上印度出口商为了极大的挣取利润,高价低报,在印度出口报出的价格远低于在中销售的价格。这也是导致两国在贸易不平衡上一个很大的原因。4、印度的国家体制

17、是属于联邦共和制,地方握有很大的权力,有经济自主权,因而在反倾销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其地方政府的支持。(二)中国方面的原因分析: 1、中国对印度贸易存在严重的顺差;2007年亚洲时报发表印度驻华大使拉奥奇针对两国贸易不平衡发表评论,印度只能在有限的事情内忍受对华赤字。这一言论极大的表明印度已经对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有很大的看法了,所以接下来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针对这个问题,中国方面得提高警惕。 由于大部分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方式为粗放型经营,缺乏高效率的管理,以及科技创新,各企业间相同产品形成恶性竞争,相互压价,形成无序竞争局面,导致报价较低,产品利润少之又少。 2、外贸贫困化增长,贸

18、易条件不断恶化。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出口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14 .2%,2000到2003年造成的负面收入效应相当于当年GDP的1-1 .2%的损失。对全球113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大幅恶化,净贸易条件指数从1995年的100降低到78。 3、出口商品主要利用低成本依靠低价格竞争,大多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三高一低”即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我国出口产品大多是依靠低成本采取低价格竞争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平均工资是主要发达国家的1/40左右,广大农民工的待遇更是低下。土地也是如此,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低价出让土地。这些都扭曲了我国

19、出口产品的价格,使其没有真正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高物耗和高能耗加剧了国内煤电油的全面紧张,甚至使得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我国出口增长越快,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 4、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不高,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出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经占到85.6%,但相当多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档工业品,利润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小。此外,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资本分散,而且对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重视不够,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和竞争优势。 5、我国企业对反倾销调查不力过去30年中国抢占制造业,印度也类似的占领了服务以及软件的外包。在不断的经济往来中,双方由于观念,以及各种历史原因,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20、中,很多企业采取低调的措施,对其没有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其中有上诉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殊不知,越是这样忍让下去会更加促使印度对华的反倾销调查。中国相关单位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中国企业的措施。(三)双方共同原因分析:1、历史原因:中印建国之初,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十分相似,各项经济设施都很落伍,其次,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导致 一,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少,80年代扩大出口,发展外 向型经济,但印度除了软件行业外。其他行业都以低廉的价格,竞争力比较大,印度对华集中医药,化工,轻工业进行调查。以反倾销作为有的放矢的非关税壁垒搭配。中国在90年代到2000年初,集中发展制造业,并且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

21、,在同样拥有着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印度,显然没有像中国一样很好的利用其优势,因而这也会引起其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产出来的产品有反倾销的想法。 2、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原因:由于两国的生产力经济增长速度极不平衡,从GDP增长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总理还是人均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疑是最快的,从2003年到2007年来看GDP增长中国平均为10.14%,印度为8.7%高出1.44个百分点,人均增速也比印度高出2个百分点(中国人均增速9.4%,印度为7.2%)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国贸易发展不平衡。相关数据表明,自2006年起,中国对印度贸易就开始较大顺差,差额为43.04亿美元,2008年顺

22、差为112.8亿美元,差额进一步扩大,为两国买下贸易争端的种子。三、减少中印贸易摩擦建议及其策略:随着中印对外贸易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意味着我过的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困难,而且还会对我国的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关系造成严重的干扰,尽管中印贸易过程中中国的贸易顺差并不算太高,贸易摩擦的责任也并非主要在于中方有一所为,但是,考虑到推进中印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睦邻友好发展,打消印方疑虑,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与印度贸易减少摩擦提出适当的建议。(一)改变对企业外贸业绩的评价机制。我国的外贸是在外汇短缺的状况下起步的。长期以来,多出口、多创汇成为考核出口业绩的唯一指标。这就造成外贸企业之间相互压价,过度竞争,致

23、使我国外贸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长期难以改善。外贸顺差的大幅度增加主要依靠出口产品的绝对数量取得,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不能摆脱产出扩张和效率低下的困境。其次,随着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 出口退税的额度迅速增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必须改变对企业外贸业绩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出口效益为主结合资源利用率、污染程度、职工福利、技术含量等的综合考核指标。在出口退税上,实行差别退税率,对于出口效益好的企业,给予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对于那些出口效益差,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企业降低其出口退税率甚至取消对其的出口退税。 (二)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研

24、发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首先,政府要加大研发的投入,研发投入应占国民生产总值4%左右的比重。其次,大力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对于研发投入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低息无息贷款等。再次,鼓励大学和企业联合研发,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研发负担,加快研发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研发的实用性,缩短从研发到应用投产的时间。 (三) 加大对本国企业的扶持,使其占据我国外贸的主导地位。从外贸增长的来源看,近年来我国外贸的迅速扩张主要是依靠外商投资企业来推动的。19922004年我国外贸出口额增长的63 .4%是依靠外商投资企业来实现的。外贸增长的大部分利润被外商投资企业所攫取。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外资来转变外贸

25、增长方式,要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必须是本国企业占据外贸的主导地位。首先,从制度上真正实现国有外贸企业政企分开,给企业以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其次,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对外贸易当中的生力军。2004年民营企业出口已经超过千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8.6%,政府应在审批、融资、信息等方面提供帮助。 (四)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渐进式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根据我国外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在吸引外资时把好产业政策关,对那些能够优化我国外贸产品结构,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产业,应给予政策支持。此外,要加大对服务业转移的承接,由于服务业不能分解又不易进行内部跨国贸易,公

26、司所有的技术与诀窍都必须向子公司传递,能够显著提升东道国相关行业的水平,因此,促进承接服务业的力度,可以提高我国外贸相关产业的高度化和竞争力。调整全国产业布局,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应将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可以利用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又可以解决中西部地区的就业问题满足当地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应鼓励和扶持产业和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为我国积累技术竞争优势。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主角。没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就无从谈起。大型

27、跨国企业既可以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建厂,将富裕的设备和劳动力转移过去,这样可以回避贸易壁垒,降低成本,也可以到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开设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智力资源,迅速弥补技术差距。此外,还可以通过兼并和收购,获得国外的知名品牌,从而缩短自创品牌的时间,减少自创品牌的风险。最终通过国际化经营,逐步把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低成本、低价格转移到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方面。 一、政府方面 (一) 从长远出发政府应加强制度性建设 (二) 具体措施 二、企业方面 (一) 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市场多元化战略 (二) 具体内容 三、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民间组织 (一) 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中印双方政治互信度 (二) 大力推进双边文化旅游活动(三) 建立中印两国民间商事调节机制 二、中印贸易摩擦的外部贸易环境分析 (一) 一国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 印度对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偏见 (三) 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 中印产业结构的相似性 (二) 两国的外贸结构差异性 (三) 中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 (四) 一些国内企业的相互压价、无序竞争、应诉不积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