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下30诗五首教学设计与导学案共4篇诗五首教学设计与导学案(共4篇)诗五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比较阅读。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课前准备:1预习五首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流利地朗读。2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饮酒(其五)(一)导入新课1由学过的五柳先生传导入。2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二)整体感知1
2、明确学习目标。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a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b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3问题研讨指名朗读,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b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c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d“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教学设计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1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2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3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竞于仕
3、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处闹市若幽谷。4人的自然本性。(三)研读赏析1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的名句是哪几句?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句诗的?b你最喜欢哪几句诗(或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2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将诗人会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两句诗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b示例:同上。(四)背诵诗歌
4、二、行路难(其一)(一)导入新课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诗歌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
5、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d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共分三层,每层四句。 3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4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三)问题研讨 1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为什么? 2陶渊明中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
6、“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李白的诗句更好。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理) 2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获得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惟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
7、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亦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仕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四)竞背课文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教师抽查。 三、己亥杂诗一、导入新课由学生所熟悉的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表达了
8、怎样的主题? b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明确: 1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2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 (三)研读赏析背诵诗歌,思考问题: 这首诗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思考讨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生可广泛联系历史和现实,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背诵诗歌(五)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教学设计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春望石壕吏导入。 2由介绍杜甫在成都建成草堂及草堂被风吹毁的背景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句的节奏、轻重音的处理,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思考问题: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当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怒号”用得好,写出了秋风的肆虐,声响宏大。 “卷我屋上三重茅”中“卷”用得好,写出了风势之大。 “布衾
10、多年冷似铁”写得好,写出了被子又冷、又硬、又潮、又旧。 3怎样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思想以及“三吏”“三别”等,以利于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四)竞背诗歌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送别诗导入。 2由描写雪景的诗歌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诗歌,学生听读,正音,注意句子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诗歌。 (三)思考下列问题: 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明确: a咏雪、送别两方面的内容。 b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 3自由朗读诗
11、歌,争取背熟。 (四)研讨赏析 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哪些句子写得好(或哪些词语用得精当)?谈谈自己的理解。 2本诗有何艺术特色? 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想像奇特,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把满树的白雪比喻成梨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教学设计 示例(2)“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了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另外,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出了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情形。
12、(可引导学生联想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表达相似的诗句) 2通过赏析语言及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 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像奇特、丰富,色彩绚丽,充满了乐观进取精神。 (五)拓展延伸 1你还学过哪些描写雪景的诗文?请说出其描写精彩的句子。请再找几首表达离别主题的诗歌。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六)思考讨论: 1示例:描写雪景的诗歌如湖心亭看雪江雪等;表达送别主题的诗歌如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2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
13、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不同之处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七)背诵诗歌 三、布置作业 1默写五首诗歌。 2发挥合理想像,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现代文。诗五首教学设计2饮酒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
14、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有心出仕,但又厌倦官场世俗的束缚,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心理冲突之
15、中。他29岁开始人仕,时官时隐13年,这种“一心处两端”的矛盾贯穿一生,所以鲁迅说他“并非浑身是静穆”。2.饮酒诗是陶渊明诗歌成熟时期的作品,42岁辞官归乡至此53岁作饮酒诗回归以往,内心产生积累复杂矛盾而又无法克服的心境的表露。正所谓其诗非属回顾往事,又非 尽在言理,正是即景生情,有所感怀而作。饮酒共二十首,此诗为第五首。写作时间大约是417年。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听饮酒录音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2)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 (3)
16、让学生齐读课文。(4)小组合作翻译课文。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
17、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 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3.欣赏品味。(1)名句品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
18、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四、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探究学习: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
19、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 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五、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指导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
20、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六、课堂小结。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21、 行路难一、 导入新课:诗化诗仙形象人生多歧路,当我们在逆境中摸索前行时,您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失落过,痛苦过,徘徊过,彷徨过,那今天让我们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来感受一下文人在行路难的心境。作者介绍:1、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诗歌写作背景:创作背景:(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
22、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二、读准音1、齐读课文,勾画两个通假字,两个多音字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再勾画两个多音字:塞、行;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三、读节奏,读出作者情感 (学生齐读课文) 1、读
23、节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强烈的表达出作者的这种情感,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合作探究:结合文章注释,读文意(5分钟)1、小组合作翻译,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翻译,向大家展示。(再次读课文,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情感)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又想象
24、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四、赏析学习 师:在唐朝,视诗歌质量为名誉的诗人们是很注重“诗眼”打造的。一般来说,“诗眼”往往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本诗的诗眼是 生(齐):行路难。(乐府古诗、回忆乐府知识)重在一个难字 1、解释难(困难,艰难。) 2、 师: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可以品味诗歌艺术。我们就围绕诗眼“行路难”。“难”在何处?困难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用“从_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_的李白(心情,性格)因为-”来说话(展开讨论) 生
25、1: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面对行路难,忧郁茫然、不知何去何从的李白。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师:是啊,对于“嗜酒见天真”,“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如此盛宴,本应豪饮,此时此刻他却举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对李白当时忧愁和迷惘的细腻刻画。(生齐读句子。读出他的苦闷) 师: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谁来欣赏一下
26、这句话 生3: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我读出了乐观豪迈的李白也有愁苦之深的时候,可见现实之难,行路之难。 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 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3 、师:这里以黄河、太行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受诏入京,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却又被赐金放还,这不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吗? 虽然遭遇了这么多的困难,但是李白的心中一直是胸怀大志的,是什么呢? 生4: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我读出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李白。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
27、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4、师:好,有眼光。“欲渡黄河”遇“冰塞川”,“将登太行”逢“雪满山”,诗人似乎只能赋闲了。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这才有下句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生5: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仰天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
28、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师:那么怎样才可以读出作者心中的呐喊呢? 首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在句式结构上与全诗有些不大一致。哪些不一样呢? 字数更少,相对前面,句子更短,是短句。短句字数少,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那我们就应该简洁有力的读,还应读出咏叹,作者的疑惑。 (教师范读朗读时,语调?先扬后抑,语速?先快后慢,顿挫错落有致。) 5、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
29、浪”的信心,摆脱气馁,借用南朝时宗悫的话唱出了充满自信与渴望的强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意,品味语言2、 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略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二、吟读诗歌,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用“/”划出节奏,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下加“”标出韵脚。要求节奏读得分明,韵脚读得响亮,读出延长音。2、我们找一名同学读一遍,注意刚才的要求。正音。“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 明确诗歌韵脚的变
30、换。 3、齐读一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特有的韵味。三、品读诗歌,读出感悟 1、读好诗歌还需懂得诗意。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疑难处标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读完这首诗歌,秋风破屋,夜雨屋漏,作者辗转难眠,遥望广厦的情景像四幅画面浮现在我们脑海。2、圈点勾画做批注 (1)杜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首诗歌的语言也堪称典范,请同学们深入字里行间,品味语言,圈点勾画作批注,可就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写下你的感悟。比如“诗中-写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或“从诗中-里,我读出了-。” 举例:“怒号”一词用得好,用拟人手法写出风吼如雷,震天撼地,传达出风云突变,狂风骤至的天气变化,正因风力之猛才卷起屋上三重茅草,风力愈大,屋破愈惨。 现在同学们细细品读,写下感悟,一会我们交流。(2)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和体验。重点赏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 问: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这里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他真的认为“群童”是强盗吗?他叹息什么? 这一富有戏剧性的镜头,把诗人焦灼的心情写得形象逼真。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