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4 ,大小:714KB ,
资源ID:2697808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978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儒家经典导读第一讲.ppt)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儒家经典导读第一讲.ppt

1、(儒家修身入门)教学思路待改进之处每周提前布置任务,指定若干学生提前准备相关段落文字以便课堂发言(此极重要!);期末论文改成读书报告,开学初就布置下去,每人自己找一本书,写读后感,1500字左右;网上上传一些重要资料,特别是主要的儒家经典。“三纲”部分讲得少一点,不超过3周,有些部分(如岳飞)可删除;以儒家修身典籍为核心,菜根谭等书为辅,人物(如曾国藩、谢安、王阳明、梁漱溟、陈寅恪、毛泽东等)的人生经历,引他们的话,还可用插图、影碟等使之更丰富;讨论分组讨论效果较好(但要有人小结),专题发言一定要早早布置,审阅发言者文稿或PPT,否则效果极差!静坐第45周引入;可否精炼出一些段落,请大家课后背

2、诵,课上表现?能否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看儒家修身思想?教学思路待改进之处(续)老师可以温文儒雅一点,再沉稳一点、平和一点,要相信清华有一部分学生素质之高;有些地方点到为止,不要太罗嗦;有些事例或个人经历需要精炼一些,或者举得不太恰当;(需要保留:心灵剖析有针对性,个人亲身经历也好但不要给人以自恋感,国外经历不要老讲,要更技巧一些讲)目前大学生的问题:郁闷、心理压力太大前途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对自我的定位不太明确(包括在大学中和社会中的定位),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网及颓废),浮躁、高中有目标但上大学后没了目标;对名利尤其放不开,在小圈子中过于敏感,人我界限过分明。方按:没有坚定的人

3、生信念,事业及未来人生方向不太明确或太功利。本课可改进之处解释经典含义时要增加说服材料。是否可从其它历史文献中找出相应材料来说明之?象方孝孺之类故事。或者增加其它材料,包括文学、考古资料、现当代事件、历史掌故、轶事等等。甚至可包括电影、新闻、图片资料等等。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课外阅读文献。文献内容要精确具体,包括页码、版本、注疏在内。可包括“四书”“五经”“先秦子书”节选,现当代人的论著,甚至西方学者的论著(如芬格莱特、杜维明等人精彩作品)课堂讨论:a.点评时老师立场太鲜明不好,可以平和点;b.如何控制同学们的发言时间,始终是个大问题!c.课堂所讲资料学生事先没有准备问题。课程介绍课程介绍教学目的

4、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大纲教学纪律教学目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实质儒家修身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建设教学计划主要经典:1)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以“三纲”为例来说明儒家政治思想的意义及其被误解的命运,后面部分以修身为主题,通过选读经典来加深理解。2)第二部分为“儒家修身入门”,将儒家经典中的修身思想分为“修身”、“存养”、“处静”、“自省”、“定性”、“治心”、“主敬”、“慎独”、“慎言”、“致诚”、“义利”等10余个方面,结合其他修身材料逐条讲解。3)以修身思想为一学期重点,同时尽可能结合现实进行探讨。教学大纲第一讲:从第一讲:从“三纲三纲”看儒家传统的现代意看儒家传统的现代意

5、义(导论)义(导论)(3(3周周)第二讲:儒家修身入门第二讲:儒家修身入门(13(13周周):分分“修身修身”、“存养存养”、“处静处静”、“自自省省”、“定性定性”、“治心治心”、“主敬主敬”、“慎独慎独”、“慎言慎言”、“致诚致诚”、“义义利利”10余小节。余小节。另外,安排一次课堂讨论,最后一周小结。另外,安排一次课堂讨论,最后一周小结。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开辟网上讨论区;安排至少一次专题讨论;尽可能结合当代人的现实生活。清华学堂网上讨论区上网方式;网上公告;答疑教室;自由讨论区;虚拟用户名教学纪律偶尔抽查点名,两次未到者无学分;偶尔抽查点名,两次未到者无学分;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

6、成绩:平时成绩50%50%,期末考试,期末考试50%50%。其中平时成绩有两种,其中平时成绩有两种,1 1)参预或组织一次课堂讨论;)参预或组织一次课堂讨论;2 2)第)第9 9周末前至少在网上发篇周末前至少在网上发篇1 1文章文章,总字数总字数15001500字以上;字以上;3 3)期末成绩为写一篇读书报告,第)期末成绩为写一篇读书报告,第9 91616周之周之间在网上发表。间在网上发表。助教一名:助教一名:1)1)点名;点名;2)2)网上工作;网上工作;3)3)答疑;答疑;4 4)改卷)改卷;5);5)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如何评价儒家的如何评价儒家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思思想?想?关于“三

7、纲”的几种观点:一、代表等级制,与平等思想相对立;一、代表等级制,与平等思想相对立;二、成为封建帝王用来压抑人民、维持其统治二、成为封建帝王用来压抑人民、维持其统治的工具;的工具;三、束缚了人的个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束缚了人的个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四、适合于古代,但不适合于今天。四、适合于古代,但不适合于今天。本讲内容1、三纲概念的提出;、三纲概念的提出;2、君为臣纲的核心是忠而不是无条件服从;、君为臣纲的核心是忠而不是无条件服从;3、指责三纲导致专制的思想错误;、指责三纲导致专制的思想错误;4、如何看待三纲为帝王专制提供了借口;、如何看待三纲为帝王专制提供了借口;5、三纲在现实中

8、被严重误解了吗?、三纲在现实中被严重误解了吗?6、岳飞、方孝孺是否死于愚忠?、岳飞、方孝孺是否死于愚忠?7、三纲的基本含义;、三纲的基本含义;8、三纲导致中国落后了吗?、三纲导致中国落后了吗?9、三纲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三纲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辞源(合订本)第辞源(合订本)第0028页页三纲五常论语三纲五常论语.为政为政“周因于殷礼周因于殷礼.”,三国,三国魏何晏集解引汉马融魏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所因谓三纲五常。三纲指君所因谓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信。”见白虎通见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六纪.性情。

9、性情。“三纲三纲”概念的提出概念的提出礼记礼记.乐记:子夏对曰:乐记:子夏对曰:“圣人作,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定,天纪纲。纪纲既定,天下大定。下大定。”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基义:“凡物必有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君臣、父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义。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义。”“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班固汉书班固汉书.礼乐志:礼乐志:“夫立君臣、等夫立君臣、等上下,使上下,使纲纪有序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之所为,人之所设也。”孔子的孔子的

10、“三纲三纲”思思想想孔子曰: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论语.八佾)八佾)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忍也?”(论语(论语.八佾);八佾);三家者以雍彻。子曰: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奚取於三家之堂?”(同上)(同上)朱注:朱注: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三家僭而用之。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

11、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春秋是三纲理想的经典之作春秋是三纲理想的经典之作孟子曰: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矣。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矣。”(孟(孟子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曰:缘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曰: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民臣之心不可一日

12、无君。春秋论十二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之中。(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玉杯)周敦颐:周敦颐:“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周子通书)(周子通书)何谓春秋经?春秋经选段春秋经选段(鲁隐公元年哀公十四年)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xuan)来归惠公、仲子之賵(feng)。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二年春,公会戎于潜。春秋经僖公28年:天王狩于河阳。左 传僖公28年: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

13、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公羊传僖公28年: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春秋之义1:正名分隐公元年:春秋经: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 传: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如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春秋之义2:寓褒贬隐公元年隐公元年春秋经:元年,春,王正月。春秋经:元年,春,王正月。左左 传:传:元年,春,王周正月。元年,春,王周正月。公羊传: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

14、谓文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月也。春秋之义3:尊王春秋之义4:大一统隐公元年春秋经:元年,春,王正月。左传*杜预注: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谷梁传: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2 2、君为臣纲的核心是、君为臣纲的核心是“忠忠”,而不是无条件服从,而不是无条件服从,且看且看:君臣君臣季季子子然然問問:仲仲由由、冉冉求求可可謂謂大大臣臣與與?子子曰曰:吾吾以以子子為為異異之之問問,曾曾由由與與求求之之問問。所所謂謂大大臣臣者者:以以道道事事君君,不不可可則則止止。今今由

15、由與與求求也也,可可謂謂具具臣臣矣矣。曰曰:然然則則從從之之者者與與?子子曰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弒父與君,亦不從也。(论语(论语.先進先進)君臣孟子曰:孟子曰:“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孟(孟子子.告子下)告子下)君臣君臣鲁穆公问于子思曰: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何如而可谓忠臣?谓忠臣?”子思曰:子思曰:“恒称其君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之恶者,可谓忠臣矣。”(郭(郭店楚墓竹简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鲁穆公问子思)君臣

16、君臣礼记礼记.檀弓上: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事师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事师无隐无犯。无隐无犯。郑玄注:隐谓称扬其过失也。无犯,不犯郑玄注:隐谓称扬其过失也。无犯,不犯颜直谏。孔颖达疏:据亲有寻常之过,颜直谏。孔颖达疏:据亲有寻常之过,故无犯。故无犯。若有大恶,亦当犯颜。若有大恶,亦当犯颜。君臣、父子君臣、父子孝经孝经.谏争章:谏争章:曾子曰: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乎?”荀子臣道篇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