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7.83KB ,
资源ID:268964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8964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信心的经济礼物之精神与礼乐之鬼魂.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信心的经济礼物之精神与礼乐之鬼魂.docx

1、信心的经济礼物之精神与礼乐之鬼魂 在基督教与儒教之间寻求一条通道 “请让我开始” 请让我开始 很久以来,这句话就一直在我心中回响,不由我自主地从我心中涌出来,似乎这几个字在 要求我重复它们,似乎有一支笔早已经把它们一个字、一个字地铭写在我心上,在我舌头边与“话 头”上。而这一次,我将公开地说出来,说给你们听。 当一个想要去讲说什么,或者说,在一个人开始说话之前,他不得不先说一声:请,请让。这 时,这个“我”似乎还不是主格,而是宾格,这在英语里会更为明确。那就是说(thatistosay), 在一个人说话之前,尤其用汉语说话之前,想“说”出“话”前,他已经说了“请”,他已经在请 求与祈请什么,已

2、经承认了他人的存在与辞让,已经发出了一个吁请,一个愿望,或一个愿念(请 允许我使用这个带有佛教色彩的词)。 但他在向谁请求呢?他又在请求什么呢?甚至,这个请求的主体又是谁呢?它不应该是“我”, 因为“让我”的我作为宾格都还不是主格的说着话的“我”,主格的“我”应该只属于那个“始” 的位置,在说话之前,在某个具体语境之外,如何有“我”存在呢?如果不是“我”,那又是谁呢? 是话语或语言本身在要求?在言说?是语言在说我们或语言言说它本身好一个海德格尔或本雅 明式的说法!总之,是先已经有了“话”,已经有了“话头”,我才去“说”它,即,我只是在 “引用”(这就是我为什么为这句话打上引号),引用一句成语或

3、习语,它只是一句口头禅而已? 或者,它已经显示了一种仪规,一种礼仪。那就是说,礼仪已经先在地是我们言说的前提,但礼仪 又是谁规定的?又从何而来呢?那“请”是谁最先说的呢?又是向着谁说的呢?又以什么名义(in thenameof)说的呢?谁进入与处身于那个名字上呢? 当我在说话之前,说“我说”之前,礼仪已在要求我遵从它,“请-让-我-开-始”这些词 的位置由谁来占据呢?当我强调它是礼仪时,当我说出“请”时,我已经处身于汉语与中国文化, 处身于儒教之中了。 在基督教这边,则已经使这个位置明确了。在启示录第一章中约翰这样写道:“耶稣基督 的启示,就是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

4、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 约翰便将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念这书上所预言的,和那些听见 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这里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与传递的顺序: 上帝耶稣天使约翰(见证者与记录书写者)阅读者与听众。这个次序无疑既是权 柄的证明,又意味着福音的派遣与发送(schicken,Geschick,Geschenken,用德语来说也与 命运、礼物相关),以及传递的轨迹与道路。这个道或Logos不仅从过去而来,而且更是从未来的 启示而来,是“未来之来”基督尚未重来,但又处于来临之中,他的文字信息却已经先到了, !-empirenews.page-

5、他的“表记”已经开始铭写了,铭写出一条通道,以便基督能抵达。 这个道或Logos是否也可能是庄子所说的“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的道呢?在基督教, 对那些信仰者、有所领受者而言,启示已经对他们显现了,已经被“看”到了,尽管又是默示的, 只是一条隐秘的通道,而且是借助于文字与书写。这条隐秘的通道(passage)又是如何由文字书 写出来与标记的呢?书写如何打开,把生命册打开,让另一只手在它上面书写自己的名字?或者自 己也签下自己的作者之名?名字进入永生的生命册,也就有了书写与审判的名义与权柄? 是否在我们写作的同时也有另一双手在书写我们?在我们的心板上书写我们?但那是谁的手? 而在儒教那边,

6、是的,相对于基督教的另一边,或这个结构被显示的另一面,在孔子及其门徒 或思孟那里是否也非常明确这个结构呢?当中庸说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并且与“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连接起来时,也清楚地形成了一个传递与“推 达”之链:“故致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或者是: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 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当我用语言标记符号 把它们分隔开来,就把已经折叠的语义皱褶撑开了,已经有所“致曲”,还需要“诚”使这“曲折” 之处形著与明动。而这

7、个“之谓”与“则能”构成的连接环节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与权能呢?这 些“之谓”与“则能”(或只是“则”与“而”这些语气助词)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中介与连接作用, 如果把它们省略(采用经济学的节略原则)与抹去,这个“尽之道” 是否更加一气相贯?是否也可能会因为偶尔的、错误的停顿而全部断裂? 借助“请让我开始”的形成指示的结构同时打开耶教与儒教的话语通道,是否能让它们彼此的 同异更为明确?当我来到这里,能从广州来到香港,归因于冯达文教授的推荐,是另一个人让出他 的位置,我才能来我首先应该对此表示感谢这感谢也是礼节,也是礼物,也还感谢崇基学 院的邀请,是又一个它者慷慨地给出一个位置让我言说。前者不知是否

8、是以儒教的名义,后者肯定 是以基督教的名义,但我应该以什么名义“来”这里参加这场“对-话”呢?代表(standfor, 为某种东西而站立)儒教还是基督教?或者同时代表这二者,或者只是作为第三者与局外人,这 四种情形与模态是否已事先决定了我话说出口时的位置?决定了我即将扮演的角色? 我已经开口说话,我的话头将引导我,将把我带往一条什么样的通道上,来到什么样的位置上? 如果我已经引用圣经与十三经的文本并使用它们,是否我已经同时站在二者的立场上? 一个人如何能同时采取两种立场?如何能分身与分心,他的“心”如何能服侍两个“主人”? “一心”如何能开“二门”呢?但如果一个人只有一颗心,他如何能与别人“交

9、心”与“谈心”? !-empirenews.page-难道所有的对话其实不过是面对面地谈心,让彼此说出心里话?但心与心之间可以沟通与对上话吗? 心与心之间有一条通道可以让人们交换(如同交换礼物与商品)?当一个人“尽其心”,即是说把 “心”无保留地“给”出去如同一句习语所说:“我把心掏给你”之时,已是最彻底也最 绝望的表白,他已经把心当作最高的礼物了。 正如同基督所说:“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6:21)反过 来说也一样,你的心在那里,财宝也在那里,如果“心”在“心”中,即财宝作为“心”在心中, 这给出也是一种经济?一种“心或心血的经济”?基督还要求我们在天上,而不是地上

10、积攒财宝时 (这地上的就都只是伪币,甚至也可能是烧给死人的冥币)!我们的“心”会在“天”这个位置上! 心如何能在天上?心不就是在我们身体的胸膛中,只是某个生理器官而已?但如果心是动力推动着 全身的血液循环,似乎“身”又在“心中”。身在心中,心又在天上,身体就被转移到了天上?但 我们这站立与坐着的身体只不过是在天地“之间”而已。当我们的心在天上,就成了儒教所说的“道心”?不再是危险与难安的人心,而是“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的精微的道心了。这隐微的“心”如何打开一条“纯一”的道路?让我们“留-心”这 些问题。留出或空出心的某个位置或者可能就是心的所有位置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我们要把“心- 留”给谁呢

11、?我们恰好不正是在用心面对心本身的困境?我们如何能使用心而不是被心所使用? 我们的生命难道不是被心所标记,心不是用血在我们的身体上铭写,打开着时间本身老化(aged)123456下一页 的通道(pass-age)?比如我们渐渐褶皱起来的皮肤与泪囊。 那么,面对面地交谈,就是让“心”来说话,给明“心”的位置,而不是让“我”来说话? “我”只不过是被话语放置到“心”的位置上?说“真心话”是否就是“实实在在地”说、即 “实在地告诉”别人什么?让心说话,让心“开-口”说话,心总是用血来打开自身的“话”。当 跳动不止的“心”听到一声“请”时,它是否会更加激动、恐惧与颤栗?一直在跳动的心在为谁跳 动?为听

12、到他人的“请让”而跳动?心会激动得跳出去吗?那将会是致命与致死的一跳。一个人的 心之跳动是为专一的自己呢?还是为他人?甚至只为一个他人?比如耶稣只为他的父?如果一切如 同约翰所说“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约翰一书),我们的心如何能接纳上 帝? 当心打开,为他人或自己打开,尤其因这打开而受到伤害时,留下“开-口”时,是否这伤口 是它者铭写的记号刻骨铭心的创痛是谁书写的?是心中之心在书写?这创伤既有它者离去时留 下的踪迹,也是对它者重临允诺的见证标记。这创伤是心的割礼?“哀莫大于心死”,但如果这 “心”死了呢?如果吟诵那“惟精惟一”的“心-气”中断了呢?即“天命之谓性”的“之谓”不

13、!-empirenews.page-再行之与云谓,天命中断(绝地天通)与中绝了呢?心是否会就此失去它的本位?这残缺的受伤与 忧伤之心有何德性可以配享天之命位?它如何能有忠有恕,即“心”能汇集到它的中心位置,并且 在心的“如比”与“譬如”中“推达”它人。处在它者的位置上,将心比心“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从心打开通道,通过给出与留出“心”来打开通道,这“心”是最好的礼物。因此,因此“心”, 我们来到此地,相遇与交谈,为的是去学习把心给出来,给得彻底(“尽”其心),给出心之“精” 与“神”,给出精神之火焰,至此灰烬与余烬。当心说出我们自己都不理解的言语时,心之精神的 火焰不会把我们已有的

14、习语与话语烧成灰烬?“忧心如焚”与“心如死灰”正是心对它自身忧愁与 受伤的记忆,对自身话语疼痛的持守。我们就只是尘土与灰烬在这里彼此持守着,并见证着什么。 当我来到这里,从大陆的广州来到半岛的香港,这个所谓“文化沙漠”的国中之国一条需 要签证才能通过的狭窄通道把广州与香港相连,香港这个地方也是“信仰的沙漠”?信仰难道不就 是要在沙漠上开花?心之花只能在荒漠中怒放?在这个被殖民百年的地方,一个已经被双语化(而 且还主要不是国语,而是粤语与英语的双语)的地方,“心”不会也被双重化、被分割? 这个半岛与“封闭”的内地只有一条“脐带”相连,它又被大海所环绕着,它在两个边缘(外 边缘对着大海)之间。有时

15、,我感到它似乎就是大陆这件衣服上的口袋,一条已被外翻的口袋,当 口袋外翻时,它总要“给出”什么,或者是钱,或者是证件,并把自己倒空。“口袋”作为折叠的 开口既属于衣服一部分,似乎又不属于,它不再只是保护身体,而是接纳外物并可以被外翻。 那么,我们身体的“心”是否也类似于一个“口袋”?心作为血液的动力只是身体折叠的姿势? 当身体舞蹈(起舞以降神)时,心在屈伸与俯仰之间不是把“心”如同口袋一样外翻出来?这 个“开口”正处于说话的“口”与呼吸的嘴即“面容”上,它深深的内衬一直延伸到“心之室”, 当它外翻时,也可以带动整个身体的血液的运行,也许让血液循环向外敞开,不再封闭。 心之言不就是庄子所说的“卮

16、言”,以及那取之不尽,注焉不满的“卮器”,这装酒的器皿如 果是心,心中的血就变成了酒,变成了海。生命就超出了自身。 心之给出与礼物也是“血”之经济,而血之“经济”(economy)即是血之“家-政”(希腊 语的oikosnomos),血之涌动源于生命被生育,即被家庭给予出来。但“家”与房屋(oikos)在 古希腊语中与坟墓(oikesis)同一词根,正如德里达对经济的解构所显示的1:家,死亡,铭 写,坟墓,法则,经济都是相互结“缘”的。当一个人把心给予我们,也即是把他的全部,把他的 死给予我们。 让我们开始追述“家”与“宗教”的谱系与家谱,去考察“心”之经济的发生,进入心之隐秘 的通道。 我们

17、应该怀着一颗什么样的心去进入基督教的谱系与家系即犹太教的命运之中,并去阅读旧 !-empirenews.page-约或摩西律法书呢?我们是否如保罗所说,不仅用帕子蒙住了脸,而且还因为“心地刚硬”, “帕子还在心上”(见哥林多后书3:1218)?我们如何能有一颗犹太人的心去接近旧约? 去接近那些最初的开口:夏娃诱惑时张开的嘴,亚当吃禁果的口,然后是伊甸园打开的门,最后, 女人从男人的“肋骨”(边,脸,面)中创造起来,注定了会有伤口、流血与分离2,注定了性 别的“分离”与“家”里面的秩序关联。 或许这些开口还有些隐秘,而最明显的开口则是源于一次家庭的谋杀事件,即该隐杀死亚伯。 以致于耶和华对该隐说

18、:“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 你手里接受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诅咒。”于是该隐或以色列民族只得“流离飘荡在地上”。 这就注定了犹太人在大地上的漫游与游离(errancy),圣经直接明确地记述了这次“家”的 破裂事件。更为重要的是,那个诅咒又被改变成幸存与存活的记号,这记号显示谋杀的罪恶,但又 在不允许“以恶抗恶”中把该隐以及家族分离出来。 后来,这个命运更直接落在亚伯拉罕身上,耶和华对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离开本地、 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 要叫别人得福。”(创世纪12:12)亚伯拉罕

19、及其家族的迁徙与游离一般被理解为:“犹 太人的上帝是一个嫉妒的上帝,这上帝与他的民族无所共享。”3亚伯拉罕不仅要与家乡父土, 与情感的依附,习俗及家庭已有的生活方式脱离,而且也被要求与栖居在那土地上的神祗们分离。 过去的将永远过去(past),生命只是在消逝(pass)中,只是在游离中作为寄居的与过路人。一 条游离的通道(passage)就已打开pass-age中的pass就将一直是要过去的,被超越与超过的, 并不停止、在场与栖居的,于是也就不会因过去的积淀而老化(aged),而是接受一个祝福,即一 个允诺,一个未来已被给予,一个契约已经形成。 不只如此,这个嫉妒的上帝不仅疏远他的民众,不仅要

20、求亚伯拉罕疏远他的父土,而且也要他 把他自己给出的最好的礼物献祭,即要他献出儿子以撒,而以撒本是上帝给出的。正如克尔凯郭尔 在恐惧与颤栗中所描绘的,在伦理习俗的意义上,亚伯拉罕绝对是谋杀,破坏了“家”的法则。 但在宗教与信仰的意义上,它又形成了更高的绝对运动。于是任何“决断”都是疯狂的,都是打破 法则、沉默与无言的,都是秘密(secret,也是切分,分开),都是在每个它者,在爱与爱之间打 开了差异与缺口。只有凭借献祭,借助“死”之给出,才可弥合这差异?“死”之礼物难道不也更 加剧了这分离?我的心如何能进入这秘密与神秘(Geheimnis),这“家”(Heim)的残酷场景之 中? 而到了摩西,游

21、离与出走更为明确。摩西本人的出生就极为模糊,似乎他“同时是埃及人与犹 太人,并且又既非犹太人又非埃及人”4.但无论如何他得把自己从埃及人中分离出来。“出埃及” !-empirenews.page-也是走出偶像崇拜之地,也是进入沙漠或荒漠,走出人性本身,走出世界本身,只是作为“陌异之 地的寄居者”(出埃及记2、22)生活在世界上。荒漠一直只是“家的缺席。来源是危险与必 死的威胁”5,每一次的停留都是背离与不忠,每一次自满都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是渎神。摩西的上帝一直在超过与 走过,一直在彼处,并且在摩西面前遮着他的脸,摩西只能看到上帝远离经过的背影。 于是犹太人的根与生命就不在过去与现在,而

22、在将来,要栖居的土地一直在将来。“旅程只是 在旅程里!猘ns),荒漠只是在荒漠里。” 犹太人就并不“在世界中存在”,而是“向书而在”。但这书是雅贝斯的问题之书:希望: 下一页。不要合上书。/我已经翻过了书的每一页,但没有找到希望。/或许希望正是书。“ “书”所打开与指引的空间与通道是空空的无限、无尽的沙漠,是脚印与地名的书写,书上的 文字只是踪迹的踪迹,不断被抹去的痕迹。“心”是否也已经进入这荒漠中?心灵之书写就是让绝 对新的东西在自身上铭写又抹去? 犹太人的命运就不同于希腊人的出埃及俄狄甫斯解答斯芬克斯之谜得以进入希腊的人性之 城,也不同于史诗性的尤利西斯式的离家与回家的循环模式,也不同于由

23、海德格尔所发现,已经由 赫拉克利特所昭示的“诸神在场”于家中火炉边的诗意场景。犹太人的上帝并不在场(presence), 并不作为礼物(present,gift)给出其自身。 犹太人的“经济”并不被循环所封闭,它总由开口之处,律法与割礼把这开口标记出来。 我们在描绘一幅“宗教的地形学”(TopologyoftheReligious),在描绘基督教产生前的 一些通道,当然还有通向罗马这由勇武、血气的贵族民主法制所加固的城墙的道路,凯撒的世界 由这城墙所保护,由他的货币来交通。 那么,当耶稣到来,当上帝之子到来,来到世界之中,他将如何面对这三座城:耶路撒冷、雅 典、与罗马?他的“心”不会被它们所撕

24、裂?所分割? 如果沿着希腊的道路,正如帕托卡的研究表明,由德里达所总结的,欧洲历史的责任心经过了 两次转换,即经过柏拉图对原始魔灵!猘imon)与迷乱之神秘的整合(incorporate)与基督教对 柏拉图神秘的压抑(repress)而形成的。这个神秘与秘密的通道(passage)的打开与转换建立 起宗教,“因为宗教只是这责任心,否则就什么都不是”6,而责任的谱系梳理离不开死亡与礼 物,这两次的转换与通道的形成都是通过两次死亡事件。首先是苏格拉底的死,以及对“灵魂不死” 的论证与对话,打开了一个灵魂的内在空间,正是在死的烦忧与警醒中,我与我自身相分离,又通 过与自身的对话与向死的筹划建立起自身

25、意识,让自身回到自身,把魔灵或精灵的神秘转化为心灵 (psyche)学习死及个体对死的惟一要承担的责任心。而到了基督教,则是耶稣的献祭,这一次, “礼物献祭”的经验更为明确,内心的深渊打得更开,“心里面的才会污秽人”。 !-empirenews.page-在心里面有一个比我自身更接近我自身的上帝监视着一切,他看着我,而我却永远看不见他, 这正是恐惧与颤栗之源。于是外在性不断向内在 性转化,可接近性不断向不可接近转换,内心的通 道更为隐秘与神秘。 这些压抑与整合一直已经借助了“死亡经济”,是死亡使转换可能,但精灵的迷狂与狂乱本身 并未被消除,只是被压抑与升华了,在宗教战争中(基督教与罗马的强力意

26、志的结合),与技术征 服中(基督教与古希腊的计算理性的结合),这狂乱的因素没有被反思与限制地表现出来。宗教的 世俗化使一切都可计算与交换,世界历史通过资本而全球化,它是一条死路?是一种“死亡经济”, 并使死永不死,使死成为作品与商品,可以无限地交换?! 德里达把牺牲与经济联系起来,分析了基督教死亡经济的几种样式:或者是牺牲的经济化,或 者是经济的被牺牲与解经济化,或者是二者悖论式地缠绕在一起,或者是牺牲与经济一起“被牺牲” 或被抹去,即不再有牺牲,不再有死亡经济。 德里达认为,当会计算与数钱的税吏马太借基督之口说不要在地上积攒财富,而要在天上,而 且天上天父的赏赐更大,无限地大时,他是否把“父

27、亲的经济”受有限世界回报的算计要求而经济 循环化了,形成了另一种更安全又更危险的交换与对称?使基督之死纳入有限世界的诡诈之中? 但基督也要求过,当人打你左脸时,把右脸也给他打,让左手做的事不要被右手知道,这就已 经打破了自我夸耀与回报的可能,这就把把“身体”本身分开了。是否对“心”也是这样?让你的 左心室不知道右心室所思虑的!天父知道你们的心,你们的心不属于地上,要遗忘,积极地遗忘你 们在地上用心所做的事,甚至包括善事。因为你们的“心”超越善恶之外,在彼处,在“天上”, 你们应该把你们的名字签写在天父的生命册上。哦,我的上帝,请你书写,请把我的名字铭写在 你的心版上!请你写。 此外,人子的被弃

28、与受难则使献祭本身陷入困境:一方面,如同保罗所说,这一次的宝血给出 就一劳永逸地解除了罪的欠负,拿去了心的帕子,用一次死亡换来所有生命,并让死死去,这一次 的牺牲最为经济了。但另一方面,“上帝离弃上帝”,上帝之子无助的叫喊是否会让“父与子” 的关联出现断裂?虽然给出与收回生命的权柄只在天父那里,只是天父与人子之间的秘密( 约翰福音10:18),但毕竟是一群人钉死了人子,这一次的牺牲或许最不节省与经济了,或许 这代价太高了。它的奥秘根本无从揣度,并总使我们的算计出错,这也是心的陷阱? 最后,在复活里,在空空的坟墓里,死亡经济被彻底抹去了,虽然又还有第二次的末世审判的 永恒的死。这死伴随基督的重来

29、,幽灵与神圣鬼魂(Geist,ghost)的来临,并在文字书写里预 表了,虽然一再被延异。文字书写本身不也成为了一种经济?如同佛罗伊德把梦中的场景解释为象 !-empirenews.page-形文字的书写行为。心灵书写的模版,同时承受着生死本能的双重击打,是否早已经破碎? 但如果把耶稣还归给犹太教的本源与家源即大卫的谱系上,是否耶稣的献祭显示出另一种经济? 对绝对它者的责任即是受难(passion)。死一直是谜,一直不在这个世界里,如同勒维纳斯 的它者(它者之面容),如同未来本身,并不是现象,人们用坟墓所封存的尸体并不是“死本身” (哪里又有死本身?),无论是埋葬还是哀悼正如黑格尔所说这都是“

30、家”的权力,都有 把“死”经济化、家化、内化与伪币化、冥币化的危险,使之成为自恋与偶像崇拜的对象。死、它 者与将来一直在外面,一直是将来的,不可接近的,不可计算与交换的,“心”一直属于外面,一 直有开口与切口,一直在受着“割礼”。 就如同十字架所指示的,世界与天国的分界线通过基督受难的身体既被显示又被抹去(crossout)。 生与死都不在这个世界里,都不服从这个世界的法则与经济。 这是否可以双重地回应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对宗教债务经济关系的还原?尼采认为宗教起 源于“最原始的人际关系,起源于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尼采进而指责基督教的 绝招:即“惟有上帝能够偿还人本身无法偿还的债务

31、债权人为了自己的债务人而牺牲自己,这 是出于爱,(这令人相信吗?)还是出于爱自己的债务人”。在我们的对话中如何给尼采一个 位置7?基督不是也说过“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但我们作为幸存者,我们对它者 的回应总是还不足够,当我们关心最亲近的人,就已经在牺牲其它的人了,这个世界的结构本就离 不开牺牲。即便不归因于原罪,也已经是无辜的欠负了。这中性的欠负是生命本身相互关联的秘密? 儒教可以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吗?当汉语用“宗教”来翻译religion时,就已经暴露了儒教与耶教的差异。Religion在词源上有 两个来源:(a)relegere,来自于legere,有收割、收集与聚集的含义;(b

32、)religare,来自 于ligare,有连结,结合的含义8.也正如德里达所总结的:西方宗教由信仰(belief)与神圣 (sacre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dness、holiness)这两个基本经验构成。汉语用“宗教”来译,显然在语义上相距甚远 了。虽然“宗”有同宗、宗族血缘,结缘的引申意义,“教”也有“神道设教”的神圣意旨,但只 是反衬出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教自身的底蕴,即一般所谓宗法家族社会及礼乐教化的特征,或“性 命的亲情”与“德位一致”的理想。 儒教的核心是“礼之运行”(即礼运,这运行也有循环的含义,郑玄就解释为阴阳旋转之 道),孔子认为“礼”之运行的基本原则是:“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 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 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即礼关乎人生死之大事,使人之生与死可能,且 !-empirenews.page-效法于天地,充满过去与未来(即在鬼神那里也体现出来),进一步还在诸具体的礼仪中通达。这 些具体的礼都关涉生命中最重要的方面,且是由天地鬼神来主宰,并不是由人来自我设定的。经过 夏商周三代的衰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