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27.95KB ,
资源ID:268756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8756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3.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3.docx

1、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3第七课 戊戌变法一、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意义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变法维新拉开了序幕发展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二、百日维新政治团体组织强学会,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历时103天主张维新变法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北京大学前身。军事:训练新式军队。光绪帝同意变法原因不做亡国之君;培养自己的力量,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实权。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力,又不能发动群众,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的变法自然不会成功;(根本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不允许改变祖宗之法,这个阻力是维新派无法克服的;在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影响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戊戌政变时间1898年9月地点中南海瀛台人物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

3、派原因戊戌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第八课 辛亥革命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2、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机关刊物:民报;影响: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地位:第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推翻君主专制体制,建立民国政府;民生: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二、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昌;武昌起义形势:楚望台军械

4、库湖广总督衙门武昌城汉口和汉阳过程:1、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的一个多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2、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3、袁世凯掌权后,一方面派军队进攻武汉,一方面派人南下同革命党谈判。5、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6、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7、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评价:1、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迈出了从专制

5、向民主转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因此,辛亥革命推动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2、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使中国又开始了一段黑暗的岁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主观上: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妥协。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又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联合绞杀;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同盟会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6、,革命者无法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没有联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的创办时间1915年地点上海人物陈独秀历史第一卷:青年杂志;第二卷:新青年;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意义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从西方传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口号“民主”、“科学”斗阵对象尊孔复古的逆流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7、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人物代表(激进派)陈独秀1915年敬告青年李大钊孔子与宪法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胡适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鲁迅1918年狂人日记: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作用益处: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坏处: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第十课 五四爱

8、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五四爱国运动起因巴黎和平会议(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上中国外交失败【失败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很弱,弱国无外交;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仍有特权。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地点北京上海参与者在校学生、工人(起了巨大作用)、商人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意义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

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前期为了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改在嘉兴南湖的一所游船上举行。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和共产国际代表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纲领、中心人物、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有巨大影响,并且是建立共产党早起组织的发起者之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二大】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民主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民

10、主共和国。意义: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意义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结论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

11、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 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二、教法建议 1讲述本课具

12、体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并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此导入新课。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是怎样被袁世凯窃取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一斗争表现在文化思想方面的情况怎样呢?以此导入新课。 2本课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是“新青年的创办”。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1)要指导学生观看本课导入框中的青年杂志封面,有条件的还可加以放大,让学生对新青年杂志有一直观印象,并指出

13、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核心杂志。(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讲清三点: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这里,教师要说明孔子个人的思想与后来逐步形成的儒教有区别,并指出被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的是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教师可以小字课文及插图讲解或指导学生阅读,说明在当时的思想界,以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了一股文化逆流。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

14、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课中动脑筋题:“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了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以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

15、初中国人民探求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不屈不挠民主革命的必然产物。(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起积极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败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这里教师可指导学生观看书中人物画图,并作必要的人物介绍,以突出说明这是在新青年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知识群体。(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应讲清楚: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

16、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这里,教师应强调两点:要说明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个方面,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扩大了思想革命的

17、影响。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小字内容,归纳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文章及主要思想,进而指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教材第二个子目的内容是“新世纪的曙光”。 教学过程中,应讲清两点:(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文明虽然优越于封建社会制度,但其自身的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日益暴露,特别是一战把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人们对西方文明价值产生了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李大钊热情宣传社会主义。教师应通过讲解或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文献材料,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李大钊先生对于十月革命的热情赞

18、美和对于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而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叙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客观评价,以真切理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 三、学法指导 1整合教材。教师可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2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为切入点,引导

19、学生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案: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阅读分析: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只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意见

20、的看法。 答案:从两段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第二段文字材料即为明证。只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杨志才) 参考资料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和复古思潮的泛滥 1914年9月28日,孔子的生日,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亲率文武百官到孔庙,大行三跪九叩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大丑剧。12月23日冬至节,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祭服,率领百官,拥进天坛,举行祭天大典。这是民国

21、以来,袁世凯的又一次化装滑稽表演。 帝国主义在华的传教士和传教机关也不遗余力地鼓吹孔教。美国传教士李佳白所组织的“尚贤堂”相当活跃。1912年初,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帝国主义者欣喜若狂,包括“尚贤堂”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基督教组织同日举行所谓“为国祈祷”,随后又纷纷跑到山东曲阜去朝圣。据记载:“欧美传教士游览泰岱,漫步孔林,磨挲断碣,低徊不忍去,登孔子庙堂,雍雍肃肃,未有不鞠躬行敬而去者。”甚至英国派驻威海卫的总督骆赫“且至诚入孔教会”。沙俄伯爵盖沙令也鼓吹中国需要“古道之复兴”,宣扬“中国之新命必系于孔教”。英国的庄士敦则说:“中国之安内攘外,不在武力,而当归功于孔教使能以

22、孔教治国,则革命可不起,而人民早进行善良矣。”可见,他们是要用孔教来反对革命,复辟倒退的。 陈独秀 陈独秀(18801942年),安徽怀宁人。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在创刊号上发表具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五四时代的“德赛二先生”实际上都包括在这里了。这是新青年第一篇纲领性的文章。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的一系列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

23、”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而他的最重要的论点又是集中在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两立这一点上,而把思想上的反对封建礼教与政治上的主张民主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痛切地指出:“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他认为要“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礼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些反对封建礼教、宣扬民主思想的宣传,说明当时的陈独秀在反封建斗争中

24、是坚决而彻底的。1917年,陈独秀又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废除反映封建思想的旧文学,提倡反映现实的新文学,号召打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文学改革。同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教授。第二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以后,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向马克思主义者,为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民主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当时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坚决反对专制,希望以此来争取实现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民

25、主共和国。1916年2月,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他号召人们积极干预政治,认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有政治觉悟,自居于国家主人的地位,不要把实现民主共和的希望寄托在“善良政府、贤人政治”上面。 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陈独秀认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当时,在新青年杂志上刊载了许多宣传无神论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来驳斥神鬼迷信的文章。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李大

26、钊在1916年到1917年之间相继发表了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反对尊孔的论文。他的看法是:孔子是数千年来封建帝王实行专制统治的护符,儒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比专制帝王加于肉体上的淫威更严重。今天的时代和过去不同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应该随着时代有所改变。他们还猛烈攻击封建家族制度,把儒家的伦理学说和封建专政政治、封建家族制度结合在一起加以抨击。新青年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名义下,对妇女解放问题,封建家庭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宣传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 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

27、言文的意见。胡适的主张,着重于文体形式的改革。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进行一次革命。新青年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取新式标点符号。一些新体诗也开始在新青年上出现。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陆续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和一些犀利的杂文,出色地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胜利“曙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革命新时代的开始。作为两个毗邻的大国,俄国十月

28、革命的爆发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引起了中国先进分子的特别注意。他们看到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与中国有相同相似的地方。所谓相同是指封建压迫相同。所谓相似是指经济文化落后。因此,十月革命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是不大看得起俄国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但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全世界改变了看法,而且这个革命不是一般的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因此,这一部分在寻求中国革命新途径的知识分子思索:我们是否也照此办理?另外,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以前帝俄时代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一事实,

29、使中国人民受到很大鼓舞。同时,十月革命显示的工农群众改造世界的不可遏制的伟大力量,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要真正改变中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广大的群众。总之,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并产生了对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向往,从而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二、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

30、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四、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五、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每周评论 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主编。主要撰稿者有李大钊、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张申府等。每周评论为周刊,每期四开四版,主要栏目有:国内大事述评、国外大事述评、社论、随感录、国内劳动状况、通信、新文艺、读者来信、新刊批评、名著等。第二十五期以后,因陈独秀在北京散发传单被捕,改由胡适担任主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