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7.13KB ,
资源ID:268587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8587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幼儿园中班第三周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幼儿园中班第三周备课.docx

1、幼儿园中班第三周备课钳口中心幼儿园 中二 班第三周工作计划2014年 9月15日至 9月19日主题名称感官总动员周目标1、发展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感官的能力。2、产生对人体感官探索和学习能力。项 目一二三四五上午晨间活动揪尾巴(要求小朋友不能踩别人的尾巴)赶小猪(要求小朋友有序地玩)梅花桩(要求小朋友小心地玩)飞盘(要求小朋友一个一个地玩)钻山洞(要求小朋友安全地玩)晨间谈话周末过得开心吗?你家有几口人?你有什么愿望呢?今天天气怎么样?今天星期五了,说说这星期开心的事?教育活动(一)综合:小香囊音乐:我是小海军语言:花园里有什么?数学:海底世界音乐:小猪像大象户外游戏拍球滑滑梯独木桥踩

2、高跷丢沙包教育活动(二)科学:酸甜苦辣的表情美术:香味黏贴画数学:快乐的小松鼠美工:小香囊复习整理进餐要求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快乐、愉悦地进餐。散步要求组织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餐后散步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下午教育活动(三)社会:错觉游戏语言游戏:家区角活动语言游戏:蚂蚁搬豆体育活动户外游戏 拍球跳绳套圈赶小猪呼啦圈接送准备提醒幼儿整理仪表,组织接送活动,养成幼儿有礼貌的好习惯。保育工作1. 按时给幼儿喝水。2. 给幼儿整理衣服。3. 保持教室和睡房通风。家长工作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小香囊,挂在教室里。2请家长在生活中提供各种水果供幼儿感受不同的气味。 9月15日晨间活动:揪尾巴活动

3、要求:1、小朋友不能踩别人的尾巴。2、安全有序地排队。晨间谈话:周末过得开心吗?1、周末去哪里玩了吗?2、和谁一起度过了周末?活动一:综合小香囊活动目标:1、学习用四个圆片折贴做成香囊,并用彩笔、皱纹纸装饰。 2、了解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体验制作香囊的乐趣。 活动准备:网上查询好各种香囊图片备用,圆片若干,彩笔,皱纹纸,范例作品等。 活动过程:1、欣赏各种各样的香囊图片,开阔幼儿眼界。 2、了解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3、观察范例作品,猜想制作方法。 4、教师讲解、演示香囊的具体做法,提出注意点:先把圆片用彩笔装饰漂亮再沿线折叠出三角形,粘贴时胶水适量。 5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佩带香囊,进行互评。活动三:社会错觉游戏设计意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他们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赏着妈妈的笑脸、可爱的布娃娃、悠悠的蓝天和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再长大些,他们就带着这架“眼睛摄像机”到公园、到动物园、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可是,有时眼睛还会带给我们错觉,如旋转的理发店标志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吸引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难道灯也在长个子、霓虹灯也会跑步、做游戏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5、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活动目标:1感知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对错觉游戏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活动准备:1教具:色彩鲜艳的花一束;两组圆形组合图一幅;花瓶图片一张;彩色转筒一个。 2幼儿错觉游戏材料若干:哭笑娃娃、转伞、陀螺、风车、扇子、硬币、色盘、小鸟和笼子双面转片、动画游戏等。活动过程:一、以游戏“指指点点”形式导入 师

6、: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指指点点”的游戏吧! 师:“鼻子鼻子眼睛”或“鼻子鼻子嘴巴”幼儿随指令马上指点相应感官。 二、体会、了解眼睛的用途 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变出一束花,问: 1我变出来的是什么?你用什么看到我变出来的是一束花?(引出眼睛) 2眼睛的用途非常大,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眼睛还看到过什么呢? 幼:我的眼睛可以看东西;我的眼睛可以看路;我去动物园看见了大象;我在幼儿园看见了滑梯;我在大街上看见了公共汽车;我在公园里看到了许多的花、树和草坪;我和爸爸、妈妈去旅游看见了大海 三、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错觉现象 师:看见花儿红的是眼睛,看见草儿绿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没错吗?请你睁大眼睛仔细

7、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观察两组圆,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初步体会错觉。 图上有两组圆,两组圆中间的两个圆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 幼:左边中心的圆大,右边中心的圆小。 将两个中心圆重叠对比,是一个大一个小吗? 幼:哦,原来两个圆一样大呀! 教师小结:由许多小圈围绕着的中心圆看起来比较大,由许多大圈围绕着的中心圆看起来比较小,通过对比得知,原来两个中心圆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错觉,是眼睛给我们变的“魔术”! 2观察花瓶图案和彩色转筒,进一步体会错觉现象。 出示花瓶图案。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一个蓝色的花瓶、杯子、马桶、台灯 师:如果只看黄颜色部分,你能发现什么? 幼:哇!我看

8、到了两个对脸说话的小人儿。 教师小结:小朋友只看蓝颜色部分,看到了花瓶、杯子、台灯、马桶,只看黄颜色部分时,却发现了两个说话的小人儿,这也是眼睛给我们变的魔术。 观察彩色条纹的转筒。 师:看一看转筒上面有什么? 幼:转筒上有彩条 教师正反两个方向转动转筒,问:看看彩条有什么变化? 幼:彩条一会向上跑,一会向下跑 教师小结:对,老师转动小筒的时候,小朋友看到花纹一会儿向上跑、一会儿向下跑,这也是一种错觉,是眼睛给我们变的“魔术”! 四、操作、探索,发现错觉现象 师:眼睛变的魔术真有趣,这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请小朋友动手玩一玩、试一试,用小眼睛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教师逐一介绍操作材料

9、:哭笑娃娃、陀螺、转伞、硬币、转筒、魔扇、水果、动画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动手操作、探索。 2请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 师:小朋友玩得真开心,观察也很仔细,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新发现! 幼:我发现小鸟飞到了笼子里;我发现小伞这样转,就变大了,那样转,就变小了;我使劲搓这两个硬币,发现变成三个硬币了;这个陀螺上有红色和黄色,可一转起来就变成橘子的颜色了;我看到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了 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的这些现象都是眼睛造成的错觉,也是眼睛变的魔术。五、观看录像:生活中的错觉现象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错觉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分享一下吧! 师幼交流、分享,体会错觉现象带来的美妙感受。 结束语

10、: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许多多错觉现象,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美的感受。当你在周围的生活中发现错觉现象时,请及时告诉你身边的人,让他们也来和你一起欣赏、分享吧! 教学反思: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指指点点”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进入活动状态。以变魔术的形式,神秘地变出一束色彩鲜艳的花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自然引出眼睛的用途。使幼儿体会了解眼的作用并进行发散思维,扩展生活经验,产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以诗一样的语言总结眼睛看到的现象,并提出疑问:眼睛看到的一定没错吗?适时出示两组圆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两个中心圆的大小,初步体会错觉现象。接下来分别观

11、察花瓶图案和转动起来的彩条转筒,进一步发现、体会错觉现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操作探索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试一试,难道眼睛真的会看错吗?为下一环节的操作探索做了极好的铺垫。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发现错觉现象。各式各样的玩具为幼儿所喜爱,孩子们兴趣浓厚,探索欲望得到了充分满足。孩子是天生的发现家,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的动儿创设了宽松的谈话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新发现,体验错觉游戏的奇妙,共享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师把幼儿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12、,对常见的事物现象、变化规律产生兴趣,使其用一双求知的眼睛去探索、去寻找,体验发现的乐趣。户外游戏:拍球9月16日 晨间活动:赶小猪1、 要求小朋友有序地玩。2、 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晨间谈话:你家有几口人?1、 你家里都有哪些人?2、 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培养手口一致数5以内的数的能力)活动一:音乐小海军活动目标:1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2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3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活动准备:初步能

13、演唱歌曲小海军;海军生活VCD;海军帽、彩旗等。活动过程:一、演唱小海军,进一步感受与表现原曲雄壮有力的性质1幼儿随进行曲入场。2师幼共同表演小海军3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原曲雄壮有力性质的体验。提出问题: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音乐中的小海军们正在做什么?(幼儿纷纷用“雄壮、有力量、神气、有精神”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且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现和描述音乐中的小海军正在开炮艇、格斗、射击、瞄准、操练由此可见幼儿对原曲音乐性质的理解比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二、观看表现海军生活的VCD,同时欣赏小海军变速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变速后轻柔、优美的性质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

14、己对音乐的理解。提出问题: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和原来有什么不同?音乐中操练归来的小海军们在做什么?(幼儿能运用“优美、安静、很慢、很轻、轻柔”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听完小海军的变速曲后的感觉。刚开始他们只感受到和原来相比音乐速度变慢了,并没有发现音乐强弱的改变。教师将原曲和变速曲再次对比,并通过手势变化引导幼儿感受两曲之间力度的不同。幼儿感受到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音乐的强弱、快慢改变了,听起来的也就感觉不一样了由于幼儿对海军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较陌生,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海军身上,认为操练归来后海军会做吃饭、洗衣服、睡觉等事情。)2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节奏等方式表现对原曲

15、与变速曲的理解。(头、肩、手、腿、膝、脚等身体部位都成了幼儿表现的道具,他们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身体节奏较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快慢、强弱,不难看出他们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了)3观看海军生活VCD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变速曲中小海军的生活情景。(1)师幼共同表现。(表现海军生活的VCD是帮助幼儿了解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观看VCD,幼儿能用动作表现弹吉他、拉小提琴、写信、看书、打电脑等小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现中,幼儿的动作比较单一,如有的幼儿一直做看书的动作,没有变化。)(2)教师伴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和表现变速曲所表达的情景。

16、(在散文诗的启发下,有些幼儿能边听音乐边根据诗的内容相应地变化动作。)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海军原曲与变速曲的区别。并表现小海军操练与生活的情节1。幼儿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现小海军操练的情景。2。幼儿登上“军舰”;完整地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活动至此,幼儿能较自主地、完整地运用体态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尤其对原曲的表现从动作与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儿运用体态表现变速曲时动作的美感有待进一步提升。)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尝试,因此我们选择幼儿们熟悉、喜欢的歌曲小海军作为活动的载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动中我们运用听听、看看

17、、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逐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并表达原曲与变速曲之间的不同感觉。同时,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环境创设,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策略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一步进行解决: (1)在幼儿听完第一遍变速曲后就请他们说出原曲与变速曲之间不同的原因还早了些,放在身体节奏之后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2)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的美感还不够,在下阶段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活动三:语言游戏家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2、尝试学习

18、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活动重点:学习朗诵诗歌并能仿编诗歌。活动难点:培养幼儿能大胆表达创编的诗歌活动准备: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3、小图片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出示:白云、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2、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小客人们的家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议论)3、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来听听这首好听的诗。二、出示图片,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9、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小朋友你听见儿歌里说了什么,要用诗歌里面的话来回答。(幼儿回答一句,其他幼儿跟学一句)2、你们知道小羊为什么喜欢住在绿绿的草地上?小鱼喜欢清清的河里?3、集体完整朗诵诗歌一遍。4、分角色朗诵诗歌。5、请个别幼儿朗诵。三、结合诗歌原有模式进行仿编。1、师:蓝蓝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呀? 幼:燕子(提醒幼儿用诗歌中的话来告诉大家,说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2、依次类推仿编诗歌3、师幼有感情地朗诵新编的诗歌。4、请能力强的幼儿朗诵自编的诗歌。户外游戏:跳绳9月17日晨间活动:梅花桩活动要求:要求小朋友小心地玩。晨间谈话:你有什么愿望呢?1.你心里有什么愿望

20、呢?2.你想让谁帮你实现呢?活动一:语言花园里有什么活动目标: 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寻找花园里的秘密,尝试用散文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发现。 2感受散文所表现的大自然的诗意美,乐意亲近大自然。 活动准备: 1根据散文自制大图书。 2会说话的地毯(这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因此强调选择圆形的、色彩柔和的地毯)。 3散文关键句提示卡,如“花园里有什么”“看得见”“看不见”“还有,还有”。 活动过程: 一、说说花园里看得见的此环节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语介绍在花园里的发现。 重点提问:图画中有什么?这可能是在什么地方?花园里到底有什么? 小结: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走进这篇散文,一起感受散文的优美,一起来寻找花

21、园里到底有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朗诵散文。如:花园里有什么,花园里有看得见的绿绿的小草,高高的大树,五彩缤纷的小花,还有,还有,哎呀!太多了! 二、找找花园里看不见的 1花园里藏起来的 此环节鼓励个别幼儿参与散文仿编。 重点提问:花园里还有些东西是藏起来的,有些东西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它们是什么呢? 讨论片刻后,打开泥土,发现泥土下藏着的东西;打开小花,看见蝴蝶;打开叶子,看见蜜蜂。和孩子们讨论是怎样的蝴蝶,怎样的蜜蜂。 2花园里感觉到的 此环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编到散文中。 重点提问:花园里还有一些东西是真的看不到的,但是如果用心去感觉还是能够发现它,会是什么呢? 玩游戏“会说话

22、的地毯”。 玩法:出示地毯,鼓励幼儿根据散文的结构仿编句子,站到地毯上,面向集体,说说自己在花园里的发现。 导语:想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的小朋友,可以站到地毯中间,不要让地毯空着,也不要在地毯上争抢。 (在幼儿游戏之前预留让幼儿想象的时间,游戏时教师做邀请动作提示幼儿自由上前) 小结:花园里的小可爱真不少呢!嘘!可别吵醒了花园里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小可爱们。 三、分享在花园里的发现 此环节孩子们把自己在花园里的发现串连成一篇散文。 集体表演散文花园里有什么(由幼儿自由选择想要表演的部分)。 小结:这篇散文就在这本书里,书里还告诉了我们许多花园里看得见、看不见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到花园去看看、找找。

23、活动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花园里有什么”是一个侧重语言表达的活动,考虑到中班幼儿有自主表达的需要和能力,我试图通过几个细节的预设,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细节一:会说话的地毯通过环境材料的预设,提示幼儿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块小地毯,我们管它叫“会说话的地毯”。小地毯的出现就像是教师多了一个助教,它提醒幼儿站上去就要大胆地说出自己在花园里的发现。出示小地毯的同时,我配合语言的引导:“不要让地毯空着,也不要在地毯上争抢。”显然,这样的要求既有积极参与活动的鼓励,也有规则上的约束。 细节二:一个表情一份默契通过表情的有效预设,引发幼儿大胆想象。

24、当问到“花园里还有一些东西是真的看不到的,但是如果用心去感觉还是能够发现它,会是什么呢”时,幼儿遭遇了“瓶颈”,为打开他们的思路,我做出了一个夸张的、陶醉的表情。我一边陶醉着一边说:“我看不到,但我真的发现啦!”幼儿模仿我的表情,沉浸于想象中,一下子就想到了花香和小鸟的叫声。对活动的细节预设引发了师幼间的有效互动。活动三:区角活动户外游戏:套圈9月18日晨间活动:飞盘活动要求:要求小朋友一个一个排队玩。晨间谈话:今天天气怎么样?1.今天天气怎么样?好不好?2.小朋友们想不想出去玩?活动一:数学海底世界活动目标:1、正确点数9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2、知道数量间的递进关系。活动重点:

25、正确点数9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活动难点:知道数量间的递进关系。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数学2、绘制“海底世界:背景图;海底生物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各异的图片(如水母、贝壳、虾、螃蟹、鱼等)数量分别为5、6、7、8、9,并贴在“海底世界”背景图上。3、59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进行分类。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看看上面都有哪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请把它们分类并摆放在一起。二、学习接数,感知数量间的递增关系。1、学习接数。任意选择一个种类、教师先点数,然后请幼儿继续接着数,如教师先数大水母1、2、3、4,请幼儿接着数完小水母5、6、7,然后说出总

26、数。教师数张开的贝壳1、2、3,幼儿接着数闭合的贝壳4、5、6、7、8,说出一共有几只贝壳。2、感知数量的递进关系。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数好的每一种海洋生物,一行行按从少到多的顺序一一对应地整齐排列,并在后面摆放59的数字卡片,感知数量的递增关系。三、儿童独立计数。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2页“海底世界”上,也有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在一起,我们怎么数,才不会漏数和多数呢?(引导幼儿发现并借助标记法正确点数混合摆放的物体,如每次点数一个种类时,可点完一个画个圈、打“”、或涂上颜色)活动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因为是一张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图片里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所以幼儿比较

27、感兴趣,在让幼儿数数时,幼儿都参与进来,积极地举手回答数数后的数量,有老师示范写在规定的地方,在涂色的环节中,因为考虑到幼儿可能记不住涂哪种指定的颜色,所以事先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的纸头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在幼儿涂色的过程中可以做个小提示。老师示范结束后,再拿出没有写涂色过的作业,比较哪个海底世界更美,激发幼儿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顺利的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任务,还有部分幼儿,因为某几个数字不会写如:5、8,有些难度的数字,所以无法按时完成,我想在平时还需要加以练习。活动三:语言游戏蚂蚁搬豆活动目标:1、能用愉快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会用适当的动作表现蚂蚁搬豆的情景。 活动准

28、备:小蚂蚁的头饰若干,布缝制的“大豆子”一个,豆子头饰若干,图片2张,蚂蚁搬豆的歌曲录音带;用一个大轮胎当蚂蚁洞口。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来了?(出示一只小蚂蚁让幼儿认识)提问:它长得什么样子?你在哪里见过它?引导幼儿讨论。二、基本部分:1、出示图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蚂蚁 一粒豆)这只小蚂蚁在干什么?它在哪里看见一粒豆?(在洞口看见了一粒豆,)它看见一粒豆想怎么样?(搬回家。)那么,它能搬得动吗?(搬不动)为什么在蚂蚁的眼里豆子会这么大?(因为蚂蚁太小,豆子太大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蚂蚁搬豆时用力、着急的样子好吗?教师提示,幼儿自由表

29、现。2、下面我们一起看图1编一首儿歌好吗?教师边说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动作(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引导幼儿一同边说边创编动作。 讨论:“小蚂蚁搬不动豆子怎么办?谁有好办法?”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回答;老师给予肯定。3、出示图2:“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蚂蚁想了个什么好办法?” 引导幼儿看图后自由交谈。教师运用歌词小结:“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一起抬着走。” 巩固歌词:“小蚂蚁想的什么好办法?”幼儿:“回洞请来好朋友。”4、让幼儿一起来学一学小蚂蚁们是怎样把豆子抬回家的。师生共同把两幅图编成一首儿歌读一遍。5、教师谈话:“老师把小蚂蚁搬豆子的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好)教师看着图完整的清唱一遍歌曲。提问: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想)那么我们先给这首歌起个名字好吗?(好)引导幼儿给歌曲起名字,师生通过讨论确定名字叫蚂蚁搬豆。6、学唱歌曲,创编动作。1)放录音,幼儿边听边用手打节奏。2)引导幼儿一起看着图片唱一唱 。3)跟着琴声再来唱一遍。跟随录音机唱两遍。4)声音由低到高唱二遍 ,幼儿边唱边自由创编动作。5)整体唱,分组唱,个别唱。引导幼儿用好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