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10.36KB ,
资源ID:268299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8299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1、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一、初二物理 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_(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_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_【答案】见解析所示 见解析所示 h与s成正比 【解析】(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做出由A、B两点在透明纸上的像,从而得出AB的像,如图所示:(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3)从图象中看出;

2、h随s的变大而变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即h与s成正比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 见解析所示 (2). 见解析所示 (3). h与s成正比【的距离】(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2)找出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的对应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3)可以看出,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2小军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应选择_(选填“明亮”“黑暗”)的环境;(2)实验时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

3、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小军选用了两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选填“不能”“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4、蜡烛A的像_(选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求平均值减小误差”)(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选填“亮”或“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cm【答案】 黑暗 D 等效替代法 不能 虚 不会 寻找普遍规律 暗 0.4【解析】(1)应选择在黑暗的环境进行实验,像看起来更清晰。(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A的像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光在穿过玻璃时发生

5、折射,透过玻璃看到B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3)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像与物大小,用B替代A的像,此方法是等效替代法。(4)虚像不能用光屛承接,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不会向右平移。(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从而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实验的偶然性。(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玻璃前后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由于后面的反射面反射光少,所以成的像较暗,故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6、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0.4cm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相当于两块平面镜,两个平面镜相距0.4cm时,镜前同一物体的像相距0.8cm.点睛:本题中求玻璃板厚度较难,可结合画图解答。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1)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_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2)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

7、沿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填“A”或“B”)绕向前或向后弯折;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丁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答案】A 减小水的质量 B 在 【解析】【分析】(1)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加盖或者提高水的初温。(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

8、、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详解】(1)1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所以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A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2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水的质量。(2)3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绕向前或向后弯折,观察纸板B上有没有反射光线。4任何反射现象都要

9、遵循反射定律,所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薄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 “后面” )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2)实验时,选用的蜡烛a和b的形状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然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以上实验操作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3)如图

10、乙所示,某同学使用厚玻璃板做实验,在玻璃板后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正好是8mm,则该同学所用玻璃板的厚度为_mm。【答案】前面 反射 大小 b 等效替代法 4 【解析】【详解】(1)1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想看到像,即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蜡烛a点燃后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该同学应在玻璃板前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不是在后面;(2)3选用的蜡烛a和b的形状完全相同,这样可以对比蜡烛a的像与蜡烛b大小关系,从而对比蜡烛a和蜡烛a的像大小关系;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然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5以上实验操作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11、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替代蜡烛a的像,从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6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如下图所示,作出蜡烛烛焰在厚玻璃板两个面所成的两个虚像,分别是和,设厚玻璃板的厚度是x,物与厚玻璃板第一个面之间的距离是L,可知道第一个虚像与第二个面之间的距离是,第二个虚像的像距等于对应的物距,即可求得。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梦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梦应选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梦应选_(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梦同学移开未点燃的蜡烛

12、,在原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白纸上_(选填“有”或“没有”)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5)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实验记录小梦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说出理由_。【答案】F 确定像的位置 BC 垂直 没有 虚 不可靠 没有多次测量 【解析】【详解】(1)1 2用透明玻璃板F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3为了对比像的大小关系,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3)4确保像与蜡烛能够完全重合,镜面与桌面必须垂直;(4)56移去镜面后面的蜡烛,将白纸置于蜡烛位置,白纸上没有点燃蜡烛的像,这

13、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5)78一次实验就得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测量,寻找普遍规律。6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 10 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明在思考:(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_,影子的形成是由于_造成的(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 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想是否

14、有道理?_理由是:_(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用在丁图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黑影的道理.(_)【答案】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没有道理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不可能在光屏上呈现 【解析】【分析】【详解】(1)12光斑是玻璃板反射的光照射在墙壁上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34没有道理,两个黑影都是铅笔的影子,不可能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是不能在光屏(白墙)上呈现。(3)5一个影子由镜子反射的光照射到铅笔上被铅笔挡住形成的,一个影子是射向镜子的太

15、阳光被铅笔挡住形成的,如下图:7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2)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他的做法是_。(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

16、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cm。(5)小明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6)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替代 在蜡烛B一侧直接观察光屏上无像 不变 20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竖直向下 【解析】【分析】(1)

17、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蜡烛B代替蜡烛A,这种代替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5)当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时,蜡烛的像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或下方,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6)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决断。【详解】(1)使用玻璃板,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蜡烛B与A的像重合进行比较,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

18、一光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4)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可知,移动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5)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能与蜡烛重合;故实验中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6)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在平面镜中的关于镜面对称,会向下运动,即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做竖直向下运动。8小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

19、的特点,下面是他其中的几个实验操作: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A和B及玻璃板的位置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2)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_(3)小童在某次改变蜡烛位置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的位置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_ (4)小童将显示时间为 10:21的电子手表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

20、示的时间是_(5)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乙: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次实验:_【答案】bcad 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15:01 为了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因此合理的顺序是: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A和B以及玻璃板的位置;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

21、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2)因为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所以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看是实像还是虚像(3)当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即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时,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在改变蜡烛位置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的位置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4)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10:21 ,与“15:01”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15:01(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要得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因此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而应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即为了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要多次实验9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

22、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答案】荧光物质 反射 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解析】【分析】【详解】(1)1由于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

23、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2)2只要钞票上的“100”发光,说明已经被紫外线照射到了,而紫外线灯并没有照射钞票,说明钞票上接收到的紫外线是透明玻璃反射的;(3)3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而照射到钞票上,所以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紫外线穿透玻璃的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1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销面上。(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0方向射向镜面

24、,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写出一条即可)。(2)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_。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上,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3)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上的反射情况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选填序号)。【答案】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0 可逆的 不在 【解析

25、】【详解】(1)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 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入射角是0则反射角是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