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0 ,大小:4.48MB ,
资源ID:26823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823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ppt)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1、第十章第十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本章概述本章概述:粘性是流体的重要属性之一,自然界中存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理论和实验表明,对于气体绕物体的流动,粘性影响主要在靠近物体表面的薄层内(称为附面层)。这样求解粘性流动的问题,可以通过求解粘性流动的基本方程,也可以求解附面层内的流动。因此研究附面层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计算气流绕物体的摩擦阻力,而另一方面是估算物体上各点的热流量。从而寻求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气动加热的途径,采取必要的设计措施。本章首先讨论粘性流动的基本方程,由于连续方程并不涉及到粘性问题,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然后导出湍流流动的雷诺方程,最后讨论附面层基本

2、知识。本章内容构成了粘性流体流动的基本知识。10.110.1微分形式的动量方程(微分形式的动量方程(N-SN-S)10.210.2微分形式的能量方程微分形式的能量方程 10.3 10.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10.4 10.4 雷诺方程和雷诺应力雷诺方程和雷诺应力 10.510.5附面层基本知识附面层基本知识 10.610.6附面层微分方程附面层微分方程 10.710.7附面层积分方程附面层积分方程 10.110.1微分形式的动量方程(微分形式的动量方程(N-SN-S)图图10.110.1动量方程推导用图动量方程推导用图 与第八章分析质量守恒方法类似,我们可以针对微元控制体图

3、10.1,列出动量方程F=V )(Vi)out (Vi)in(10.1)同样,由于控制体为微元体,所以上式积分可以近似为 V)V)dxdydz (10.2)(10.3)动量流量发生在六个面上,三个流入三个流出.F=V)VxV)VyV)+VzV)dxdydz上式为矢量方程,右边中括号内可以改写成 V)VxV)VyV)+VzV)=V+V)+(10.4)根据连续方程上式中右边中括号内为零,第二大项括号内为加速度,因此方程(10.3)可以写为F=(10.5)(10.6)上式说明,微元控制体内流体的加速度乘以控制体内流体的质量,等于控制体所受的合外力。控制体所受的外力有两大类,质量力和表面力。质量力是在

4、某种外部场的作用下使得所有流体质量受到的力,如重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等。表面力是由于控制面上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这些应力包括压强p和流体运动而产生的粘性应力 ,其中压强的作用方向垂直指向控制面。表示在与i轴垂直的面上j方向的应力。下面来分析控制体所受表面力的合力。为了简单起见,以x方向为例。图10.2给出了六个面上x方向应力作用的表面力。图图10.210.2分析控制体所受表面力分析控制体所受表面力 将这些力进行矢量和可得出微元控制体所受表面力在x方向的分量为(10.7)将式(10.6)的第一行代入,两边同除以 得(10.8 a)同理可以得出y,z方向的合力(10.8 b)(10.8 c)将上

5、式写成矢量形式为(10.9)上式右边第二项为粘性力项,由九个分量组成(10.10)式(10.10)还可以简写成如下的散度形式(10.11)式中(10.12)称为粘性应力张量,为对称张量,即 ,当 时,因此该张量有6个独立分量。表面力的合力包含压强梯度和粘性应力散度两部分。将(10.11),(10.9),代入(10.5)最后得出对于无限小微元体的微分形式动量方程(10.13)式中 为单位体积所受的质量力用文字表示该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单位体积所受的质量力单位体积所受的压力 单位体积所受的粘性力密度加速度(10.14)将方程(10.13)写成分量式为(10.15a)(10.15b)(10.15c)对于

6、无粘流动因此方程(10.13)变成(10.16)式(10.16)即为描述理想流动的欧拉方程(Eulersequation)。对于牛顿流体,粘性应力与流体的变形以及粘性系数成正比,具体关系为V)V)V)(10.17)式(3.118)又称为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将(3.118)代入到(3.116)可得出=V)(10.18a)=V)(10.18b)=V)(10.18c)式(10.18)即为描述牛顿粘性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式,又称为纳维尔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简称N-S方程。它是由C.L.M.H.Navier(1785-1836)和Sir George G.Stokes(1819-1

7、903)分别独立导出的,方程即以他们的名字联合命名。该方程可以写成矢量形式,并用 代替(10.19)对于不可压流动,上式为(10.20)式中称为运动学粘性系数。N-S方程为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在一般情况下,从数学上精确求解此方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流动,如平行平板的定常层流流动、圆管内的定常层流流动等是可以得到精确解的,而且这些精确解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10.210.2微分形式的能量方程微分形式的能量方程类似于3.8节,由式(3.72)同样可以针对微元控制体列出能量方程(Vn n)dA(10.21)因为在微元控制体中没有轴功,所以 。采用与导出式(10.3)完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

8、出(10.22)式中 .类似于式(10.4),考虑到连续方程,上式成为(10.23)传热量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热传导对微元控制体的传热,另一类是辐射、化学反应等其它形式的热量传递。用来表示第二种形式对控制体内单位质量流体的传热量。下面推导由于热传导而产生的传热量,根据傅立叶热传导定律有其中k为导热系数,与分析质量流率和动量流率相同,我们可以得出6个面上由于热传导而产生的热流率,将6个面上的热流量代数求和得出 q dxdydz(10.24)将傅立叶热传导定律代入上式得出(10.25)粘性应力做功率等于粘性应力分量、相应的速度分量和相应的面积三项的乘积,见图10.3,与x轴垂直的左侧面上粘

9、性应力做功率为 其中(10.26)图图10.310.3分析粘性应力做功率分析粘性应力做功率 与上述分析质量流量、动量流量和热流量完全相同可以得出,在与x轴垂直的两个面上粘性应力的做功率为同理可以得出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功率,因此总的粘性应力做功率应为V(10.27)将式(10.27)、(10.25)代入到(10.23)便得到微分形式的能量方程 V V (10.28)其中上式中粘性力做功项还可以分解为 V V(10.29)其中 为粘性耗散函数,对于牛顿不可压流体,该耗散函数为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 0,也就是说耗散项永远是正的,即粘性应力所做的功总是消耗机械能,使流体的内能增加。将式(10.29)代入到

10、(10.28)中,并采用(10.13)消去 ,得到内能形式的能量方程 V (10.31)根据连续方程有 V V (10.32)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流体在压强p的作用下所作的膨胀(或压缩)功。对于完全气体,由热力学公式(10.33)(10.34)因此可以将式(10.31)写成熵或焓的形式(10.35)(10.36)注意到,(10.37)式(10.31)和式(10.36)又可以写成用温度表示的能量方程V(10.38)(10.39)10.3 10.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通过上边的推导,我们得出了描述牛顿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组,共5个方程,包括连续方程(1个),动量方程(3个),

11、能量方程(1个),而未知量有6个 (以直角坐标为例,柱坐标结果一样),因此方程并不封闭,所以还要补充一个热力学的关系式即,完全气体状态方程(10.40)这样包括状态方程在内,基本方程组共有6个方程,构成封闭的方程组。但是要得到具体的解还要给定相应的初始和边界条件,这些条件统称为定解条件。(一)初始条件(一)初始条件 在初始时刻,方程组的解应该等于该时刻给定的函数值。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在V(x,y,z,t0)=V0(x,y,z)p(x,y,z,t0)=p0(x,y,z)(x,y,z,t0)=0(x,y,z)T(x,y,z,t0)=T0(x,y,z)(10.41)式中V0(x,y,z),p0(x,

12、y,z),0(x,y,z),T0(x,y,z)均为时刻的已知函数。(二)(二)边界条件边界条件 在运动流体的边界上,方程组的解所应满足的条件称为边界条件。边界条件随具体问题而定,一般来讲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固体壁面(包括可渗透壁面)上的边界条件;不同流体的分界面(包括自由液面、气液界面、液液界面)上的边界条件;无限远或管道进出口处的边界条件等。对于不可渗漏的固体边界速度为无滑移条件、温度为无突跃条件,即Vfluid=Vwall,Tfluid=Twall(10.42)如果固体边界为可渗漏,则边界条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所有的流动进出口截面,应给出每时刻截面上速度、压力和温度的分布。对于流体

13、绕流物体的问题,进出口边界变成了无穷远边界,应给出无穷远边界条件。10.4 雷诺方程和雷诺应力从对湍流的研究可知,湍流运动中任何物理量都随时间和空间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想用方程求解这种运动的瞬时速度是非常困难的。研究表明,虽然湍流运动十分复杂,但是它仍然遵循连续介质运动的特征和一般力学规律,因此,雷诺提出用时均值概念来研究湍流运动的方法,导出了以时间平均速度场为基础的雷诺时均NS方程。雷诺从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导出湍流平均运动方程(后人称此为雷诺方程)并引出雷诺应力的概念。之后,人们引用时均值概念导出湍流基本方程,使湍流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0.4.110.4.1常用的时均运算关系

14、式常用的时均运算关系式设A、B、C为湍流中物理量的瞬时值,为物理量的时均值,为物理量的脉动值,则具有以下的时均运算规律。(1)时均量的时均值等于原来的时均值,即(10.43)因为在时间平均周期T内 是个定值,所以其时均值仍为原来的值。(2)脉动量的时均值等于零,即(10.44)(3)瞬时物理量之和的时均值,等于各个物理量时均值之和,即=(10.45)(4)时均物理量与脉动物理量之积的时均值等于零,即(10.46)因为 在平均周期内是个定值,所以有(5)时均物理量与瞬间物理量之积的时均值等于两个时均 物理量之积,即(10.47)同样在平均周期内 是个定值,所以(6)两个瞬时物理量之积的时均值,等

15、于两个时均物理量之积与两个脉动量之积的时均值之和,即(10.48)推论:(10.49)(7)瞬时物理量对空间坐标各阶导数的时均值,等于时均物理量对同一坐标的各阶导数,即(10.50)其中,代表任意坐标方向,如 。推论:脉动量对空间坐标各阶导数的时均值等于零,即(10.51)(8)瞬时物理量对于时间导数的时均值,等于时均物理量对时间的导数,即(10.52a)在准定常的条件下,(10.52b)10.4.2 10.4.2 湍流运动的连续方程湍流运动的连续方程 由于湍流流动中各物理量都具有某种统计特征的规律,所以基本方程中任一瞬间物理量都可用平均物理量和脉动物理量之和来代替,并且可以对整个方程进行时间

16、平均的运算。在湍流运动中,瞬时运动的速度应满足粘性流体的基本方程。其连续方程为对其进行时均运算 所以可压缩湍流运动的连续方程为与瞬时值的连续方程相比,多出了三个脉动量乘积的导数的时均值。对于不可压缩湍流运动,则连续方程可化为(10.53a)并可得到 (10.53b)可见,对不可压湍流运动,时均运动和脉动运动的连续方程和瞬时运动的连续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10.4.310.4.3雷诺方程雷诺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粘性流动,在不考虑质量力的情况下,NS方程具有下列形式(10.54a)利用不可压流瞬时运动的连续方程可将式(10.54a)改写成(10.54b)然后对式(10.54b)中的第一式进行时间平均运算,则有(10.55)由于 ,应用时均物理量与脉动物理量之积的时均值等于零的运算规则,即(),可得这样式(10.55)经过化简后,可表示为 再应用时均运动的连续方程(10.53),上式可化为(10.56)方程组(10.56)就是著名的不可压缩流体作湍流运动时的时均运动方程称为雷诺方程。将时均运动方程(10.56)和NS方程(10.54a)相比可以看出,湍流中的应力,除了由于粘性所产生的应力外,还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