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24MB ,
资源ID:267909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7909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州德清风俗.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州德清风俗.docx

1、湖州德清风俗湖州德清风俗 作者: 日期: 家乡德清的风土人情一、德清简介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处长三角腹地。总面积936平方公里,现辖9个镇、2个乡、151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德清因濒临余不溪,取政德清明如水之义。宋代诗人葛应龙左顾亭记道:“县因溪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号德清。”在近1800年的建县历史中曾有永安、永康、武康、武源、临溪等名。唐天授二年(691)分武康东境17个乡置武源县,后改为临溪县;天宝元年(742)改临溪为德清县。宋至清,武康、德清两县相沿。1958年武康县并入德清县,并置武康镇。德清有千年古刹云岫寺、宋代石桥等一大批历

2、史文化遗迹,还孕育了沈约、孟郊、管道昇、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名山之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古代防风文化和瓷文化。境内有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江南最大湿地、防风古国故里下渚湖,东部千年水乡古镇、素有“千年古运河、百年小上海”之誉的新市。德清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全县11个乡镇有7个乡镇与杭州接壤,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县(区)之一。杭宁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104国道、09省道、宣杭铁路、京杭运河、杭湖锡线航道穿境而过,杭州K588公交车直通

3、县城武康。武康距杭州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距上海、宁波、南京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随着宁杭高铁的加快建设、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和轻轨的规划,德清临杭近沪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二、下渚湖“三道茶”风俗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人生雅事,莫过如此江南灵秀之地德清,山水清嘉,历史悠久。东苕溪、古运河流淌不息,曾孕育像唐代诗人孟郊、当代红学大师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厚德载物,名扬天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德清,人且尚德,如水至清,民风古朴,茶事清雅。比如下渚湖畔的“三道茶”风俗,就深深烙有古代茶道遗风。 “三道茶”,古老而淳朴的迎宾待客之礼数,在千年后的今天,在德清

4、城乡坊间,仍得到完美的传承与弘扬,令无数观光游客心仪神往。春夏秋冬,四时佳节,或走亲访友,或谈古论今,主人都会端上“三道茶”招待宾朋与故旧。这古老的“三道茶”习俗早已融入寻常百姓人家日常生活起居,特别是下渚湖一带民间一直延续这种“三饭六茶”之茶礼古俗。 “三道茶”分甜茶、咸茶和清茶三种风味迥异的茶道,当您一一品尝过后,或许唇齿留香,或许一生难忘。 有俚歌云:“洪钓一转天为云,纸薄冰莹鸭羽轻,看似平常最珍贵,只馈产妇与亲朋。”这是指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食品:镬糍,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农家特产,“三道茶”里泡甜茶用的。镬糍是人工挞出来的,颜色乳白,完整的宛如大碗,碎裂的则像天上片片云朵。镬糍既可干吃,也

5、能加几小勺糖,冲入开水泡软吃,甜甜的,香香糯糯的,入口即化。 观赏优雅的茶艺表演是一种美的享受,茶艺讲究谦、静、和、美。茶艺者彬彬有礼,一名煮水人,一名泡茶人,一名持果盘。泡茶人温杯净手,煮水人点头摇扇。将片片雪白镬糍轻轻拨入茶碗中,加白砂糖,玫瑰点缀其中,色香味俱佳,在清静祥和的氛围中品尝第一道可口的甜茶,不经意间勾起了我们儿时的回忆,今夕是何年。 第二道咸茶,为下渚湖最具特色的“防风神茶”。三合乡方圆百里为夏禹时代治水英雄防风汪芒氏故国。当地民间以配料独特的烘青豆咸茶为饮,家家户户浸润古老的乡土茶俗“打茶会”,世代相沿,令世人叹为观止。这道江南咸茶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 将新鲜青毛豆剥

6、壳,入淡盐水煮熟,炭火焙烘,加工成绿如翡翠,松脆上口,咸淡适中香而鲜美的烘豆。橙子皮与柑橘同属芸香科,取其皮切成细丝条,加盐腌制,有理气化痰,健脾胃之功效。草本植物圆珠状的紫苏籽、细细的野芝麻冲泡时浮于水面,齿嚼而碎,余清香,提神醒脑,健脾开胃。胡萝卜干丁有健脾养血之效,这些均称之为茶礼果。上好绿茶叶也不可或缺。 三名端庄文雅茶艺者身着唐装,温婉轻盈,手端茶盘,演绎防风神茶冲泡过程。茶礼果被请进茶盏,称为五子登科,若使茶香可口,润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茶艺者将茶簪放在茶盏中轻轻转动,茶礼果开始慢慢地在水中融化。高提茶壶,凤凰点头,水在碗中转,果在水中游,翡翠般碧绿的烘豆在热水的浸泡下膨胀起来

7、,胡萝卜干色泽鲜艳,芳香四溢,一碗香喷喷,咸滋滋的烘豆茶冲泡完毕,请诸位品尝。 防风神茶的吃法颇有讲究,头道,先品尝茶汤原汁;第二道,才吃烘青豆。吃茶者左手举茶盏至胸前,盏口朝里作45度倾斜,右手掌底轻轻叩击盏口,叩一下,茶盏底部的食物往上推一点,再叩再吃,如此再三,直到全部吃完。饮者举止有礼,主客皆大欢喜。三合杨坟一带独特的乡村茶道“打茶会”,早在十余年前,已被央视制作成茶文化民俗纪录片而声名远扬。 有道是:一碗满口甜,二碗精神爽,三碗促膝拉家常。当我们品尝了甜茶和咸茶以后,再来吃第三道沁人心脾的“清茶”,才算功德圆满。这“清茶”产自清幽的莫干山高山区莫干黄芽,为稀有的黄茶珍品,其品质可与安

8、吉白茶、长兴紫笋等名茶媲美。莫干黄芽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群山连绵,生态绿色,吸露吞雾,纯手工炒制自然深受世人青睐,现已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商标“注册。莫干黄芽茶香馥郁,汤色清澈,茶味鲜醇,回味甘甜。茶被誉为神奇的“东方之草”。形成茶叶色香味的茶多酚具有保健功能。饮茶不仅有助于清除人体血液中的毒素,还有固齿消脂,清肝明目,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功效。常喝一杯茶,有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茶为国饮,名不虚传。下渚湖畔三道茶,新朋故友四季春。“三道茶”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陶冶人的淡泊、博爱、谦和、善美和刚强的襟怀。到下渚湖吃茶去!三、下渚湖一带节日风俗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

9、重的传统节日。届时,无论外出工作或经商者,一般都回家团聚,以叙天伦。旧俗初一早晨,家家吃甜汤圆,又称顺风圆子,意为一年顺利,一年甜到头。清晨开门放迎新鞭炮,人不分老幼,都穿新衣服。这一天不扫地、不洗衣裳、不做家务,大人小孩不准说脏话。遇见亲朋好友或熟人,抱拳为礼,言必“恭喜发财”。节前,自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过节气氛渐浓。二十三日,小年夜,准备跌盘三果(豆腐干、千张、油豆腐、苹果、桔子、梨子)送“灶神爷”上天。用饴糖涂抹灶神嘴巴,不让他到天上说家人罪过。二十四日,家家“掸悬尘”(即搞卫生)迎新年。二十五日,吃豆腐渣,当天吃素,吃芋艿、山芋等。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各家随选日子“拜利市”祈求来年

10、发财。年三十(除夕)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菜肴丰盛,都寓意吉利。如笋干(节节高),元宝蛋(招财进宝),虾圆、肉圆(团团圆圆),全鱼(吃剩有余)等。当晚灯烛不熄,大人聚居一起,坐谈到子夜,称为“守岁”。长辈将新衣帽放置孩童床前,枕边放有桔子(意为开口吉利)、寸心糖(一寸长的芝麻糖,取“称心如意”义)及小红包(即压岁钱),深夜接灶(神)。初一,人们喜用春联、年画把家里装饰一新。早上放开门百响,走喜神方。这一天一般不出门做客人,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孩童发拜年钿。初二起开始走亲访友,互道恭喜,至亲轮流请吃“新年饭”。农村此风更甚,戏称新年饭要吃到正月半,以此使亲戚关系融洽长年不断。初三广安灶,把灶君放人

11、灶堂,祈求终年平安。初四,一般家庭都用活鲤鱼接“财神”。贫苦人家过节的排场要简单得多。初五商店开门营业。解放后,改革了旧俗,春节为国定假日,放假三天。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除夕年夜饭比较丰盛。有些人家到饭店包宴团聚。饭后家人围坐电视机前,欣赏“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伴随新年到来。随着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许多人家放焰火、爆竹,全镇彩焰蔽空,蔚为壮观。大年初一,早点有面食、顺风圆子、汤团、小笼包子等繁多品种。自此后几天内,访亲拜友,以握手代替抱拳,互祝新年,各单位门前彩旗招展,七彩珠光炮映亮夜空。各娱乐、体育场所,活动丰富多样。街上车流、人流滚滚,人们穿着流行服饰,喜迎新年来到。 2.元宵节正

12、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各家门前悬挂纸灯,乡里百姓扎制各式花灯,入夜举灯游行,观灯人涌如潮。吃年糕汤,闹元宵锣鼓:解放后,镇上曾多次举办元宵灯会。有沿街夜游的,有在镇工会球场展出的,各类花灯玲珑剔透,别具匠心,受到群众称赞。近几年,流行灯谜,集灯展与娱乐于一身,颇受广大群众所喜爱。 3.清明节清明日,旧时家家备有冷餐、香烛去亡亲坟头烧祭,清理墓地杂草,称“上坟”。解放后,殡葬改革后,多数家庭到亡亲骨灰安放地或公墓扫墓,迷信色彩基本杜绝。清明日“踏青”之风,自古沿袭至今。浔地百姓喜到小莲庄、藏书楼踏青游览。农村家家户户做清明团子、裹粽子。清明节前和清明日,镇区单位、学校则组织团员、少先

13、队员、师生、职工到南浔烈士陵墓祭扫、敬献花圈、悼念、明志,已成为本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风尚。近几年,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增设了烈士事迹展览室,以教育后代。4.立夏日农历四月立夏日,旧俗有秤人习惯,无论老幼都要秤体重看增减。秤体重表示一个夏天不落肉之意。立夏日,饮食店和农家要做“麦芽塌饼”,人人都吃麦芽塌饼。这一天,不少人家还吃咸蛋和新蚕豆。此俗沿至今日。 5.端午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含有悼念屈原和消除各种病、虫辟疫之意。民居门旁插艾叶、菖蒲、大蒜头,是为“辟邪”,饮黄酒,吃炒豆、咸蛋、黄鱼、黄蟮和粽子。小孩额头上用“雄黄”写“王”字,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身上挂内装有樟脑、芸

14、香之物的用红绿丝线绕成的三角形饰物,以辟邪免灾疾。各家用苍术、白芷、芸香薰室内以除邪驱虫。解放后,除吃端午粽外,有些旧习渐失。 6.天贶节农历六月六日为天贶节。俗言“六月六猫狗洗蓬浴”,大人、小孩在这一天都要洗个澡。有家猫家狗等家畜的,要下河冲洗。因时值黄梅天已过,进入伏天,阳光曝厉,这天也是晒书画、衣被等物品的日子。农家则晒蓑笠等。迷信者说这天是土地菩萨的晒银日,百姓为图吉利,倾家而晒,实为伏天曝晒,驱霉杀虫。六月六,还有吃馄饨的习惯,以示伏夏避瘟。此俗延至今日不改。南浔人有“六月六,买碗馄饨落一落”之说,镇上居民这一天赶早市,买皮子买肉裹馄饨,甚是热闹,形成风气。 7.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15、称中元节,旧俗“七月半请上祖”。民间做羹饭素食祭祖,寺庙里点香烛、烧纸人纸马,称谓“放焰口”。夜则沿河放水灯(莲灯)叫做“盂兰盆会”。此俗今已废。 8.地藏皇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皇生日,晚上家家在庭院里及沿街石板缝里插点燃的“地藏”香(棒香)。根据民间传说,张士诚举兵造反,占领江南,建都平江,在南浔驻军囤粮,因张士诚赶走“元军”,军纪严肃,施政廉明,故为南浔人所爱戴。后来,张士诚被明将常遇春、徐达所擒,押送金陵,他因不受屈辱,在七月三十日晚自缢而死。为纪念他,这天夜里,家家烧地藏香,至张王庙去烧香的人通宵达旦。解放后,烧地藏香习俗渐废除。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节前

16、,亲朋好友互赠月饼。昔时,中秋之夜在庭院设供桌摆上果品,烧用纸做的“香斗”祭月神,合家团聚吃月饼赏月。早先,南浔人把月饼叫作“翻梢”,其来历出自元朝时的一个传说。相传元朝统治者对汉人欺压殊甚,各地汉人纷纷起来反抗,南浔人民也暗中串连,准备在中秋节起义杀“鞑子”(指元军),利用民间在节日前互送月饼的习惯,乘机在月饼下的小块垫纸上约定起义的时间和暗号,并把月饼称为“翻梢”(翻身报仇的意思)。现在老一辈人,还有把月饼叫做“翻梢”的。现今,浔人除品尝广式、苏式月饼外,尚喜食本地做的鲜肉月饼。中秋节是春节之外南浔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亲友、师徒、恋爱对象间,互赠月饼、烟酒礼品,以表欢庆。 10.重阳节农

17、历九月初九,称九九重阳。民间向有吃重阳栗糕、找高处攀登之习,喜庆当年丰收,预祈来年丰登。旧时传统,重阳秋风一起,南浔报国寺香火最盛。九月初五日,南浔家家户户都吃糯米豇豆饭,备酒和糯米饭至嘉应庙,祀拜崔、李两“土地”。改革开放后,重阳节作为老人的节日(老人节),政府和单位在节日期间对老人进行慰问,解决老人的一些特殊困难,向有贡献的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和老干部等祝寿。老人节期间还开展评选“健康老人”活动。 11.冬至节农历冬至节气一到,意味着天气转冷,进入严冬。旧时,冬至日祭祖敬神,磨粉做冬节团子,俗谚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当今冬至日,民间兴吃“清蒸全鸡”作为滋补。人民生活提高后,各种滋补营养品、进入

18、平常百姓家,冬至进补成为南浔人的新时尚。四、蚕花庙会德清县新市镇的蚕花庙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美女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姑娘嫂子送过鲜花,祝愿她们风调雨顺,蚕茧丰收。此后,方圆百里的当地蚕农为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蚕花庙会在新市民间也叫轧蚕花,与含山蚕花节的轧蚕花相仿。养蚕缫丝自古以来就是当地蚕农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祈求蚕茧收成好,蚕农总要在养蚕之时祭拜蚕神和蚕花娘娘的习俗。久而久之,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形成到觉海寺祭祀的蚕花庙会。 庙会期间,由德清县各乡镇评选的蚕花娘娘在新市镇上大巡游,沿途向人们抛洒蚕花。届时新市镇上人山人海,万人空巷,争相目

19、睹蚕花娘娘的风采。同时带有地方特色的铜管队、腰鼓队、武术队、唢呐队、舞龙队等纷纷闪亮登场,到千年古刹觉海寺举办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得到蚕花廿四分。晚上还有蚕花庙会灯会,当夜幕降临时,各类造型别致的景灯、花灯组成蚕文化灯展交相辉映,栩栩如生,反映出桑蚕文化的丰厚底蕴。 德清新市蚕花庙会,在根据民间习俗的基础上,为推陈出新,弘扬蚕乡文化,德清县旅游局和新市镇人民政府于1999年联合举办首届蚕花庙会。此后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八届蚕花庙会,吸引了海内外数十万宾客和群众前来观看。五、乾龙灯会在德清乾元镇,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乾元境内,听到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便登岸

20、观望,只见几条彩龙上下飞舞,众百姓呼声连连,掌声雷动。得知百姓正欢度元宵佳节,龙颜大悦,立即上前提起御笔,钦点“乾龙灯会”四字。 从此,“乾龙灯会”这一民俗佳节一直在民间流传下来。文革期间,受政治因素影响,灯会被迫中断。据考证,乾元镇民间舞龙习俗古已有之,自南宋起就极为盛行。现在,在德清农家,至今还保留着喝龙灯酒的习俗。每到春节,家家户户争先恐后邀请舞龙队,在自家门口的空地上作精彩表演,有的则更有趣味地在主人的卧铺前舞龙,以求吉祥,同时还盛情款待舞龙队员,喝酒庆贺。德清县的民间龙灯队散布在全县各地,但有意思的是,龙灯风俗最为盛行区域集中在东苕溪两岸、德清与杭州交界处。有关民俗文化研究者分析认为

21、,德清民间舞龙习俗可能与两地人民联合治水直接有关。乾龙灯会恢复后,舞龙表演成为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当地的舞龙习俗也得以发扬光大。目前,活跃在德清县境内的民间龙灯队有数十支,每当喜庆节日,他们进村入户进行巡回表演,保留了淳朴丰厚的传统民间文化。 六、所感所想“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我是土生土长的德清人,到异乡读书后,便越发的思念那片土地,德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我们德清人自己的德清情结。这次收集德清的风俗习惯,熟悉的山水湖河、小桥、青石板路、老宅院落看着德清的清丽山水,仿佛时光就在那一刻定格。所以便想用自己的文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粉墙黛瓦的水乡古镇,幽深野逸的湿地下渚湖,满山翠竹的避暑胜地莫干山想去雨中的驾仙桥上流连,想去挂满红灯笼的小巷中徜徉,想去烟波浩渺的下渚湖中泛舟。想要品味温州没有的家乡的熏豆茶,想在元宵节去看灯会,想在清明节吃螺丝,像儿时那样把螺丝壳扔上房顶的瓦片,想在立夏回德清烧儿时的“野米饭”,想在七月三十日地藏皇生日那天,在小径插满“棒棒香”,晕染了一条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德清的一切是否安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