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76KB ,
资源ID:2675181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7518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 琵琶行并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 琵琶行并序.docx

1、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 琵琶行并序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 琵琶行并序1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读音及字义,并灵活运用。(2)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能够准确默写。2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加深课文理解。(2)合作探究: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启示法:多角度思考问题。(4)比较阅读法: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树立审美情趣。【设计思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依据的是文本、课后练习、教参和

2、单元目标。教学重难点诗歌的叙事艺术以及音乐描写特色。【设计思路】主要基于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并参考多方资料,提取了这两个核心要点。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设计思路】课时安排为2课时,前提是有课前预习。教案概述琵琶行并序选自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属于阅读鉴赏课,这个单元均是唐代诗歌,是唐代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展示不同诗歌艺术特色,既注重时代横切面,亦注重纵向比较,这也是需要师生共同树立的单元观。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树立背景意识和审美情趣,把握好朗读和背诵,所以,此次课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单元目标。此外,教学设计要事先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的相关要求,课标的第

3、二部分课程目标,就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必修三是高一下学期的课文,高一学生初具理性思维,也有相关的诗歌学习基础,所以这次课以教参为辅助资料,侧重文本逻辑层次,题目设计多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文本内容主要是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沦落天涯”的悲慨。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叙事和音乐描写上。教学过程第1课时整体感知一、课文导入以后人所做关于“高山流水”诗歌“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引出知音话题,进而进入本篇课文。【设计思路】“高山流水”的故

4、事,学生学过,以学生所熟知的旧知识来引发新知识,契合学生心理,同时,文本思想内涵的一面“知音之遇”,学生通读文本是可以体会到的,这与学生课前的预习小成就暗合。二、文体基础知识“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作品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关于“歌行”,明代徐师曾诗体明辨曰:“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明朝胡震亨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5、设计思路】该部分,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对文体有所了解。具体操作中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来补充。三、创作背景1诗序及其作用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琵琶女身世点明写作动机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设计思路】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诗序的作用,其中也有些知识点需掌握。此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教师点播补充。2作者生平,尤重作者被贬的原因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

6、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此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也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治的热情却大大减退。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被贬九江的第二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忽然,从水面漂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第三

7、部分设计思路】:诗歌是心声的外化,而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读古代诗歌,要有“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所以有必要,提示学生诗歌的创作背景。此题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诗序,作为该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二者互为补充,利于学生充分把握文本。【设计思路】学生课前预习后,对作者的生平会有大体了解,所以此部分可以让学生简答,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四、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字义,读对语气。2段落划分,分条理析从音乐的角度,划分为三部分。从音乐的角度,则要分析琵琶女一共弹

8、奏了几次乐曲,据此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一段,送客闻琴。第二部分:第二段到第四段,应邀弹琴。第三部分:第五段,感言弹琴。按诗的内容,划分为六个段落。可按故事的“发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考虑。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问题设计:A“浔阳江头夜送客”,这七个字好在哪里?参考:“浔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B作者选取了秋天哪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作用是什么?参考:红的枫叶,白的荻花,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如同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样,把人物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给人以真切感,可谓“境界全出”。C中间四句的作

9、用。参考:叙写离情别意,有景有情,情景相生。“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D赏析“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参考:“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相同,一句之中兼写主客,前后映衬。第二段,步入诗的主体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问题设计:分别找出描写诗人心情急切、琵琶女羞怯情态以及琵琶女精彩演奏的相关语句。参考:从“寻声暗问”,到移船相见,到“千呼万唤”,寥寥数语,写出诗人急切的心情;从“欲语迟”,到“始出来”,到“半遮面”,轻轻几笔,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既然是知音,就无须更多的话语。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在诗人看

10、来则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待正式演奏,“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此情此景,令诗人叹为观止。第三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问题设计:A第一句有什么作用。B复述情节,提示关键词“先追忆”“继言”“复言”。参考:以“沉吟放拨”两句肖像描写作为过渡,然后转入琵琶女“自言”的情境中。先追忆往昔繁华岁月,青春年少,貌美艺佳,倾国倾城,风光无限;继言时光流转,人事皆非,少年不再,容颜衰老,以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复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只好在这秋江冷月之中独守空船,而每当“夜深忽梦少年事”,总是不

11、知不觉地泪水纵横,梦断妆残。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第五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第四部分设计思路】通过朗读,巩固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段落划分,提供两个划分角度,结合文本的段落编排、段落划分难度、学情,在此采用第二种划分方法。该部分的设计意图是理清课文整体架构和段落内部逻辑。段落内部的问题设计,都有针对性的小点,问题形式设计多样,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具体授课时,讲到每段时,可以把设计的该段的几个小问题展示在课件上,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合作讨论。老师做适当的引导。五、作

12、业1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熟读课文。2思考文本第二段音乐描写特色及文本叙事艺术。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第2课时)北京师范大学张艳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读音及字义,并灵活运用。(2)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能够准确默写。2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加深课文理解。(2)合作探究: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启示法:多角度思考问题。(4)比较阅读法: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树立审美情趣。【设计思路】教

13、学三维目标的设定,依据的是文本、课后练习、教参和单元目标。教学重难点诗歌的叙事艺术以及音乐描写特色。【设计思路】主要基于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并参考多方资料,提取了这两个核心要点。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设计思路】课时安排为2课时,前提是有课前预习。教案概述琵琶行并序选自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属于阅读鉴赏课,这个单元均是唐代诗歌,是唐代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展示不同诗歌艺术特色,既注重时代横切面,亦注重纵向比较,这也是需要师生共同树立的单元观。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树立背景意识和审美情趣,把握好朗读和背诵,所以,此次课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单元目标。此外,教学设计要事先结合普

14、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的相关要求,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就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必修三是高一下学期的课文,高一学生初具理性思维,也有相关的诗歌学习基础,所以这次课以教参为辅助资料,侧重文本逻辑层次,题目设计多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文本内容主要是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沦落天涯”的悲慨。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叙事和音乐描写上。教学过程第2课时问题合作探究一、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参考答案:找出这两句诗的所在段落,结合段落上下文以

15、及整篇文章来思考;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词,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为感遇抒怀之作,并让学生找出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点,从而理解这首诗的主脑诗句和中心思想;解题思路,从两个人物形象入手,找出二者的共同点。此题是课后习题,侧重文本思想。二、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可以从哪些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小组合作探究,以下是答题要点:(1)故事情节,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

16、叙事详略处理非常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2)音乐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穿全诗的,从开头的“无管弦”,到后来的“转轴拨弦”,到“四弦一声”,到“却坐促弦”,诗情随着乐律而变。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霓裳六幺,后是“规定曲目”,即专门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交流的“第一语言”,假如没有这

17、一媒介,也就不会有这一沦落天涯叹知音的故事了,更不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了。(3)景物描写。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4)情感描写。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天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诗人的“

18、叹息”和“唧唧”,写出了听乐的心领神会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开闸之河水,一时俱出。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的情和景是相衬相生、互相作用的,可以说是景为情染,景因情而更美好;情借景重,情因景而更深厚。【设计思路】需要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通过小组交流,提供多元思考方向。三、音乐描写是全诗最具特色之处(小组合作讨论)1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参考答案:第一,是比喻,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

19、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做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小拓展: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八个比喻描写音乐,请找出这八个比喻句。它们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参考:比喻特征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骤急促舒缓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微委婉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轻快时断时续暂歇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畅幽咽泉流冰下难阻塞压抑冰泉冷涩弦凝绝清冷凝滞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奔涌爆发高昂铁骑突出刀

20、枪鸣高亢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短促急骤戛然而止第二,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像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显然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要好得多。第三,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特点。还可以从正面烘托、侧面烘托、拟声词、叠词和联绵词

21、等方面解析。【第二课时设计思路】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一些精彩片段和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些鉴赏和研讨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不必面面俱到,拓展思路,抓住要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此部分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问题,实则两个大的方向,第一题是文本的思想情感,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文本的主要艺术特色。问题设计倾向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第二课时是第一课时的承接,知识点的整合。通过两个课时内容的合理安排,让学生在宏观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层次,把握知识要点。在两个课时的讲解中,老师可以适时把自己的问题设计思路或者教学思

22、路,展示给学生,提供思路参考,也能让高中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内容,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2根据你对此段音乐特征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画出音乐旋律的变化,首先小组内部展示,然后选出小组代表,班级展示。【设计思路】此题是一个开放的题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引导学生从声和情两角度来体会音乐的变化,并基于自己的理解,画出感受到的音乐特点,把握人物形象,尤其是人物情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文本音乐特色的理解。四、小结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生长于社会动乱之中。因为关心民生疾苦,写诗上书揭露社会黑暗,得罪权贵,被贬到蛮荒之地。所以,琵琶行一诗,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这首诗情真

23、意切,感人至深。在当时就颇受人们喜爱,以至“胡儿能唱琵琶篇”。这首诗的叙事特色、音乐描写等艺术经验都值得学习借鉴。五、作业1背诵课文。2以下是两首描写音乐的唐诗,请任选一首进行赏析。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六、板书设计叙事艺术音乐描写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教学反思课程结束后,有必要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和课上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基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