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85.31KB ,
资源ID:267094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7094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

1、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市*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工程咨询中心二六年十月项目名称:*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项目地点:*省*市*县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承办单位:*省*市*县第二中学承办单位负责人: 项目可研编制单位:*省工程咨询中心工程咨询证书:分中心主任项目负责: 项目可研编制人员:附图:1.*县第二中学校园规划总平面图2.*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立面图及各层平面布置图3.*县第二中学寄宿楼立面图及各层平面布置图4.*县第二中教工及学生餐厅立面图附件:1.*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县二中科技综合楼和学生寄宿楼新建工程立项的批复(*发改

2、发200641号)2.*县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贷款的申请书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6.*市环保局关于项目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平环平发20055号)7.*县给排水公司的供水承诺书8.*市供电公司*县分公司的供电承诺书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名称*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1.2项目地点*县第二中学位于*县汭河左岸的滨河西路开发区,东临花园式的*县市政广场,南接团结西路,北临体育广场,西连城区第二小学,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63米,占地面积44亩。本次规划的科技楼、寄宿楼工程属校园内基本建设工程,位于现校园内。

3、1.3建设内容*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工程计划总建筑面积6935平方米,其中:综合科技楼1幢,为四层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94.8平方米;学生寄宿楼2幢,均为四层框架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040.2平方米。并设置校园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仪器及音、体、美设施购置等配套设施。1.4承办单位概况近年来,*市的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全市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99.64%,小学进入初中完成初级教育率98.86%,其中*县小学入学率99.85%,完成初中教育毕业率98.78%。*市*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98年,至今仅有8年的历史,初名为锦屏镇中学,2000年经*省

4、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完全中学建制。2004年按照全县教育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改办为县属独立初中。施教区人口3.5万,超过全县总人口的1/3。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职称3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3人。近年来,学校以全新的面貌、良好的校风、扎实的教风和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同时,学校拥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理、化、生实验设备齐全,微机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已初具规模,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学校占地44亩,并对占地61亩的县体育场拥有使用权,学校实际使用面积达105亩。目前学校建有1幢建筑面积

5、36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1幢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办公楼。总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1.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项目法人:*市*县第二中学法人代表: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2)*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3)*县第二中学学校发展规划(2006年一2009年);(4)关于*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建设立项的报告;(5)*县教育局关于*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建设的立项报告(*教发200646号);(6)*县发展改革局关于*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建设项目计划的批复(崇发改200641号);(7)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

6、参数(第二版);(8)国家计委办公厅同意出版发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9)国家教委关于中级学校生均校园面积和校舍面积的规定;(10)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11)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基础资料和其它有关文件。1.6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学校生源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财务分析和项目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县第二中学校园面积近105亩,但学校目前建

7、仅建有1幢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1幢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办公楼,总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基本建设条件滞后,特别是建校以来一直没有住宿楼,现483名住校生不得不借宿于距离学校1公里的职教中心,长途走读。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并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缺乏开展实验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场地,学生不能完全进行国家课程内容所规定的实验、阅读及有关的课外活动。这与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提高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优秀合格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是目前*县第二中

8、学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调查,每年小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无学可上而辍学,随着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社会监督法律监督措施更加完善,人们接受教育的热情越来越高,入学率和在校生人数势必不断提高。据*县中小学目前在校学生实际人数预测,*县第二中学2007年度招收新生计划608人,将增加3个教学班,教师12人,净增加学生146人,全校教师职工总数将达到96人,学生总人数达到1600人以上,住校学生达600人左右,教学班达到32个。到2008年,*县第二中学在校学生将达到1800人左右,教师110人,全校将达到36个教学班的规模,住宿生将增加到680人以上。因此,合理调整基础教育结构布局,

9、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潜力,缓解*县小学毕业生上学难的现实问题,改善办学条件,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县第二中学于2006年4月将该校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项目建设立项的报告以崇第二中学字200614号文上报县教育局,*县教育局以崇教发200646号文上报*县发展改革局,*县发展改革局以崇发改200641号文作了批复,同意本项目立项。2.2项目概况2.2.1拟建地点*县第二中学位于*县汭河左岸的滨河西路开发区,东临花园式的*县市政广场,南接团结西路,北临体育广场,西连城区第二小学,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63米,占地面积105亩,其中教学区44亩。2

10、.2.2建设规模与目标*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的总建筑面积6935平方米,其中:综合科技楼1幢,为四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94.8平方米;学生寄宿楼2幢,均为四层框架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040.2平方米。并设置校园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仪器及音、体、美设施购置等配套设施。2.2.3主要建设条件*县第二中学紧邻省道304线,距离*市62km,距离华亭、*县城均为30km,校区交通运输非常方便。项目建设“三材”消耗,其中钢材可由*钢材市场采购;水泥县城附近及周边有祁连山水泥厂、*峡中水泥厂等可供选择;木材可从*市场采购解决。2.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1、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总投资665万元,资金来源为三部分:一是*县财政申请贷款资金500万元,二是学校自筹资金100万元,三是社会力量筹资65万元。2.3问题与建议*县第二中学目前面临师资短缺,学校设施不足,而小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的现实,故建议项目应尽快开展,争取及早建成投入使用,促进*县的教育结构布局和发展,缓解学生上学难问题。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1项目可行性*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98年,至今仅有8年的历史。初名为锦屏镇中学,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完全中学建制。2004年按照全县教育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改办为县属独立初中。施教区人口3.5万,超过全

12、县总人口的1/3。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现有教职工87人。*县第二中学学生源概况及趋势如下: 2004-2005年度*县第二中学招生445人,在校生860人,毕业110人。初中(含中专)升学率87.2;2005-2006年度*县第二中学招生450人,在校生1200 人,毕业288人。初中(含中专)升学率72;2006-2007学年度*第二中学招生593名,在校学生1500名。据统计2005-2006学年度*县小学毕业生2308人,并全部升入初中学习。其中*二中招生595名,约占全县的四分之一。2006-2007学年度全县将有小学毕业生2465人,也将全部升入初中学习;2007

13、-2008学年度全县将有小学毕业生2610人,也将全部升入初中学习。城区一小2006年在校毕业学生为256人,初中入学率100。住校学生30人;城区二小2006年在校毕业学生为108人,初中入学率100,住校学生20人(按历年应届学生数跟实际住校学生数之比核算);锦屏镇 2006年在校毕业学生为189人,初中入学率100,住校学生189人(其中铜城2006年在校毕业学生80人)(按历年应届学生数跟实际住校学生数之比核算);转入学生2006年转入学生40人,住校学生10人。*县第二中学近六年办学规模变化估算统计见表2-1。*县二中施教区20062008年度升学比重示意图表2-1 *县第二中学近六

14、年办学规模变化估算统计表年度初一学生来源初三学生数初二学生数学生总数初一住校学生来源初一住校学生数初二住校学生数初三住校学生数住校学生总数锦屏镇城区一校城区二校转入小计锦屏镇城区二校转入小计2005445890251169200618925610840593462445150018910840337227169152548200719026911940608445593164619011940349234227169630200818626411040600593607180019410640340228234227689200918626411040600607600180719690403

15、262332282346952010186264110406006006001800150624025222923322869020111862641104060060060018001343240206230229233692*县二中学施教区20052009年度住校学生数变化图*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建成,将进一步提高*县二中综合实力,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为巩固“普九”成果,调整初中教育的结构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2项目建设必要性3.2.1项目建设是*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县教育事业“十一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总体思路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6、,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保证投入,加强管理,以教育法为后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全县教育整体、稳步、健康地向前迈进。*县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城区3-6周岁幼儿园(班)率达7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挖

17、掘现有的初中教育潜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使全县初中招生人数每年增长15%以上,力争“十一五”末初中教育升学率达到100%。3.2.2项目建设是*县第二中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中学创建以来,教风学风纯朴、学校管理严谨、读书氛围十分浓郁。多年来,*第二中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求真务实,大胆创新,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并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已逐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先进,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

18、县乃至*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好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第二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与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存在着以下矛盾:一是校园基本建设滞后,科教楼和住宿楼仍是空白;二是教师办公室及生活用房紧缺,难以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三是由于*县第二中学施教区半径较大,但学校至今还没有住宿条件,现483名住校生不得不借宿于距离学校1公里的职教中心,长途走读。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学校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并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缺乏开展实验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场地,学生不能完全进行国家课程内容所规定的实验、阅读及有关的课外活动。这与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

19、,促使*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产生了很大矛盾,成为该县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决定以县财政贷款为主,以学校自筹和社会各界支持为辅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设综合科技楼及住宿楼,这一决定为学校自身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契机。3.2.3项目建设是*县初中教育实现100%入学率发展目标的需要。*县第二中学的建立虽对学生的上学困难有了一定的缓解,但每年小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无学可上而辍学,随着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社会监督法律监督措施更加完善,人们接受教育的热情越来越高,入学率和在校生人数势必不断提高。据*县中小学目前在校学生实际人数预测,*县第二中学200

20、7年度招收新生613人,将增加3个教学班,教师12人,净增加学生146人,全校教师职工总数将达到96人,学生总人数达到1600人以上,住校学生达600人左右,教学班达到32个。到2008年,*县第二中学在校学生将达到1800人左右,教师110人,全校将达到36个教学班的规模,住宿生将增加到680人以上。因此,因此项目建设对于合理调整基础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潜力,缓解*县小学毕业生上学难的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现实和需要,可以说*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的建设,将使该校摆脱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学生上学难的局面,使学生有一个幽静

21、的校园环境和与之协调的周边环境,加上新配置现代教学设施,使他们能够更好接受教育。*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建设,不仅有利于该校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加快了县城滨河开发区的建设进程,促进*县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建设,调整了该县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县“普九”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县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学校发展规划4.1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为适应新形势下“普九”教育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县的初级中学教育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在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下一步发展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2、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保证投入,加强管理,以教育法为后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推动全县教育整体、稳步、健康地向前迈进。*县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城区3-6周岁幼儿园(班)率达7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挖掘

23、现有的初中教育潜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使全县初中招生人数每年增长15%以上,力争“十一五”末初中教育升学率达到100%。管理体制:县教育局直接管理。4.2学生及教职工发展规划据*县中小学目前在校学生实际人数预测,*县第二中学2007年度招收新生613人,将增加3个教学班,教师12人,净增加学生146人,全校教师职工总数将达到96人,学生总人数达到1600人以上,住校学生达600人左右,教学班达到32个。到2008年,*县第二中学在校学生将达到1800人左右,教师110人,全校将达到36个教学班的规模,住宿生将增加到680人以上。因此,因此项目建设对于合理调整基础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学校

24、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潜力,缓解*县小学毕业生上学难的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办学形式:全部招收小毕业学生。4.3基本建设规划*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的规划总建筑面积6935平方米,其中:综合科技楼1幢,为四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94.8平方米;学生寄宿楼2幢,均为四层框架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040.2平方米。并设置校园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仪器及音、体、美设施购置等配套设施。第五章 项目建设目标及条件5.1拟建地点*县第二中学位于*县汭河左岸的滨河西路开发区,东临花园式的*县市政广场,南接团结西路,北临体育广场,西连城区第二小学,南

25、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63米,占地面积105亩,其中教学区占44亩,土地权属为*县第二中学,本次建设综合科技楼和两幢寄宿楼均位于现有校园内,占地面积2.6亩。5.2建设规模与目标*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的总建筑面积6935平方米,其中:综合科技楼1幢,为四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94.8平方米;学生寄宿楼2幢,均为四层框架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040.2平方米。并设置校园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仪器及音、体、美设施购置等配套设施。 根据计划2008年,*县第二中学在校学生将达到1800人左右,教师110人,全校将达到36个教学班的规模,住宿生将增加到680人

26、以上,本项目建成后,招生主要以城区、锦屏镇为主,辅以向外乡延伸。建设初期暂确定为30个教学班,年招生600名小学毕业生。工程完成后,设置初一 初三年级各36个教学班,在校人数1800人以上。师资力量利用*县第二中现有教师,工程前期计划编制85人, 其中:专职教师77人,教辅人员8人;职称按照高级1:中级11:初级8的比例设置,工程完成后人员稳定为110人,其中:高级5人,中级55人,初级40人,教辅人员10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在校人数示意图师资力量设置示意图 5.3主要建设条件5.3.1气象条件-降雨量:年平均降雨546.4 m

27、m,最大降雨744.5毫米,年蒸发量1167毫米;-气温:年平均9.8,历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温度-12;-年主导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18m/s;-冻土深度:0.68m;-抗震设防列度7度;-地下水埋深3.0-6.0米。5.3.2用地*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寄宿楼建设工程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详见附件。5.3.3工程地质据资料,拟建场地位于汭河一级阶地上,地势平坦,场地开阔,目前*县已经建设了汭河(*段)防洪堤工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防洪安全得到保障,是建设教育基地的理想场地。地质勘探资料表明:项目区场地

28、地基岩土经地质堪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为黄土粉状土、黄褐色,可塑,层厚2.0-3.0m不等,土质较均匀。第二层为黄粉状粘土,层厚3.0-9.0米土质均匀性好,属中压缩性;第三层为圆砂砾,厚度6-10米,灰黄色中密-密实,颗粒粒径10-45毫米,含量50%,该层局部地段以卵石为主。第四层为泥岩,最大揭穿厚度5米,浅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校园区内地表层为冲洪积的湿陷性黄土厚度0.5-1.0米,下部卵石砂砾层层,厚度6m。地下水埋深3.2-6m,由于距离河床近,地下水量较为丰富,通过处理对建筑物基础无影响。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县基本地震烈度为度。根据抗震规

29、范(GB50223-2004)划分场地类型为类建筑场地。5.3.4地基土评价拟建场地位于芮河一阶地上,场地地层分布较稳定,浅部的黄工状粉土层和黄土状粉质粘土层强度低,圆砂砾层密实度较大承载力高,且分布较为稳定,可作为建筑物的直接持力层,泥岩层分布稳定,承载力高可作为建筑工地物的地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见表5-1。表5-1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土层土层名称指标依据综合推荐值1黄土状粉土Fak(kpa)102Es(Mpa)2.62黄土状粉质粘土Fak(kpa)120Es(Mpa)3.33圆砾Fak(kpa)400Es(Mpa)254泥岩Fak(kpa)550Es(Mpa)5.3.5供电、供

30、水、排水及供暖-供电依据校区平面图、校区电器设备明细表及民用电力设计技术规范,对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的动力和照明进行配电。供电现状:*县第二中学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用电由城区电网供给,校区现配有10KVA供电线网,变压器尚有余量,不需增容。动力及照明配电: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动力及照明供电电源电压为380V220V。动力及照明配电设备选择: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的动力及照明配电设备主要选用配电箱。配电线路及敷设方式:综合科技楼和寄宿楼配电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线路均采用PLv-500型塑料线穿钢管沿墙或地坪暗设。-供水 目前,*县第二中学供水由县自来水公司水网供给,水源充足。整个校区生活用水量为15立方,校区内供水管网敷设完整。整个校区均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的供水系统,用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