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05.21KB ,
资源ID:266977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977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状元之路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一课一练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状元之路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一课一练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docx

1、状元之路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一课一练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课一练06求索真理的历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过去,不少地方走的城镇化道路都是“规模扩张式”,城镇化以土地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资和工业拉动。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只看见物,却看不见人。这种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也不符合()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点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点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D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表现在,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

2、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显然本题选A。这种“规模扩张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故B、C均不选。只要是实践,就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D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22013年6月17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我国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计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运算l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1 000年,其存储总容量相当于可存储每册10万字的图书600亿册。这一事实足以说明()A科技发展可以使电脑具有思维功能B科技使人脑能够加工改造客观事物C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D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解析

3、: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等知识。天河二号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产资料,故选C。思维、加工改造客观事物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科技发展可以提高人的这方面能力,故A、B说法有误;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故D说法有误。答案:C3漫画握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纯意识性活动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的特征。能把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表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当选;过去想象中存在的东西在今天实现,说明实践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当选;不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错误。答案:B4能

4、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BC D解析:能源的使用属于客观存在、实践活动,“低碳经济”等新概念属于意识、认识,正是因为前者,才产生了后者,这体现了;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项。答案:B52013年7月3日,作家余华在毁誉参半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作品研讨会上,首度开腔回应读者对他新书的吐槽:“我说第七天语言肯定没人骂了,但一样有人骂,有人说语言苍白,语言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的语言

5、。确实我没有想到语言也有人骂,因为这个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的,我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时,改动的全是语言。”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一个对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A BC D解析:材料旨在强调对同一部小说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看法,这表明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正确,选C;正确的意识或真理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与材料中心不符。答案:C6人们为了更深地了解火星,使不久后登陆火星变得更顺利,科学家必须对火星上的气候条件和气象状况作进一步了解。为此而制定了一项雄心勃

6、勃的科研计划:即在2013年,在火星地面组建由16个气象站构成的网络系统,再使用1个轨道飞行器来接力传送在火星上测得的数据,并反馈至地球上的控制中心。人们探索火星希望确定火星是否曾经有过生命的存在。这表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人们登陆火星希望确定火星是否曾经有过生命的存在,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材料都没有体现。答案:C7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A BC D解析:以名人的言论来考查哲学观点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此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除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强调从实践中得到认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强调的是思考,和题意不符。答案:D8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 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8、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解析: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观点不科学,就一段时期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项说法也不科学,新问题本身不会推动实践的发展;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答案:B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解析

9、: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A项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项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10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这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的“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可以分析出真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应选。“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说明

10、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应选。真理如果不断被推翻就不是真理了,不选。真理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不选。答案:C11下列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BC D解析:错在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错误。符合漫画寓意,答案为B。答案:B12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

11、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A BC D解析:真理是正确的认识,不包含谬误的成分,错误。具体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且也是相对静止的,错误。答案为A。答案:A13拉丁谚语:真理走到极端便成谬误。真理走到极端就意味着()真理超出了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脱离

12、了自己适用的特定过程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真理在实践中被检验是完全错误的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特点。谚语说的是,真理是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就是真理转化为谬误的两种情形。强调的是真理不断丰富和完善,故不选;的表述是错误的,不选。答案:A14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

13、理就越多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的说法忽略了二者转化的条件,排除。正确,选C。答案:C1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14、BC D解析:观点错误。答案:B16工作中,行动比表态更重要。群众最讲实际,最反感“干打雷不下雨”的装腔作势,最厌烦“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空头承诺,这是因为()承诺无法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承诺脱离实践就没有意义行动比承诺更合乎规律性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知识。材料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即要重视实践,故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行动和承诺都有可能违背规律,故说法错误。答案:C17针对见物不见人、过程与应有目标之间出现偏离的城镇化模式,面对扩大内需、经济转型的新形势,党和政府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

15、百姓和富裕农民。这表明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都是由以往错误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在突破历史条件中超越自身的都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特点。材料强调,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故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但不能说真理都是由谬误转化而来的。真理源自于实践,故不选;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说法也是错误的,不选。答案:B18一种理论从假说到被确认为真理必须经受检验,而检验的标准必须()超出假说的范围超出认识对象本身是被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照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检验标准。根据

16、教材中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分析,可以得知符合题意。科学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故错误。答案:C19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等知识。材料主要说明,生物在见不到光的海底也

17、能生存,这就打破了一切生物都依赖阳光的传统说法,故符合题意。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故是错误的;认识不可能越超历史条件,故也是错误的。答案:C20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近2亿人,老龄化发展迅速。为破解当前“人口老龄化”难题,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这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含义和特点。材料强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认识不断深化,故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随着实践

18、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并非说之前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故不选;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故说法也是错误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40分)21(13分)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阅读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以前都不搞也就算了,现在都在搞,就停不下来了,一位公办幼儿园的老师无奈地说以前民办幼儿园教英语的特别多,还有数学、拼音,有的甚至还自编了教材,小班就开始了。这肯定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所以公办幼儿园这方面的内容少。但家长会有意见,唯恐孩子上小学落于人后,都为孩子报校外班,有些幼儿园也扛不住,要让家长满意,就增加了这些教学内容。材料二:孩子在

19、幼儿园阶段,主要就是要通过活动来促进良好的发展,培养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通过语数外的集中训练、布置作业来提前学小学内容。一旦在幼儿园里都学过了,到了小学阶段就不新鲜了,反而不利于学习。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第十二条就提到,幼儿园组织活动应当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不得组织有损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1)运用“实践特点”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公办幼儿园老师无奈的理解。(4分)(2)综合材料,分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对我们正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有何启示。(9分)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公办幼儿园老师的无奈其实是对其所处办园环境的无奈,故体现了实

20、践的社会历史性。解答第(2)问,结合教材中对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分析,并提炼材料关键信息与之进行对应分析即可。答案:(1)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并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2分)公办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会受到民办幼儿园、孩子家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公办幼儿园老师会感无奈。(2分)(2)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背离了教育规律及幼儿成长和教学的客观实际。(3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应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而非超前学习有关具体知识。(3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21、起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是幼儿教育上急于求成的表现,背离了教育规律和幼儿发育规律,必然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3分)22(13分)阅读“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

22、基本具备。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主要是考虑到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1)运用有关“运动与规律”的知识,说明“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的正确性。(4分)(2)结合“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所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解析:本题考查运动、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特点等知识。解答第(1)问,可围绕运动与规律的知识,即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规律性等思考答案,题意强调相对静

23、止,故排除“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第(2)问,应主要围绕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特点等知识思考答案。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目前,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这就是坚持用相对静止的观点处理问题。(2分)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我国不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是坚持按经济发展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2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3分)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24、,就是针对我国现行经济发展状况作出的正确决策。(3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由管制到放开,这正是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表现。(3分)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3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回答记者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时表示,作为一项重要的、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一定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慎重决策。材料二:处于不同背景下的社会大众往往会基于各自利益和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对延迟退休问题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有人认为,延迟退

25、休既能解决国家的养老压力,又能让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发挥余热;也有人认为,若一刀切地将退休年龄推迟,将不利于年轻人就业。会加剧职场竞争。(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你是如何正确认识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年龄而产生的争论的?(8分)(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第(1)问,主要应调用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产生争论的缘由、争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等。解答第(2)问,主要应从真理的客观性出发,强调要坚持真理,反对错误,尊重对方,以理服人,等等。此问具有开放性,可适当灵活作答。答案:(1)由于受立场、观点、方法、知

26、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是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年龄产生争论的原因。(3分)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因而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年龄产生的争论,其中的观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2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因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年龄产生争论,使得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帮助人们制定更加正确的退休政策。(3分)(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