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高分保障专题专题3 3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理解六年真题六年真题全练全练1.2017青岛,第4题,3分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1 1B BB
2、 B项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明诗人深深为农,表明诗人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急切地约定下次相聚之时,庄生活所吸引,急切地约定下次相聚之时,“写了诗人和朋友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恋”表述不对。表述不对。22016青岛,第2题,3分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
3、恐怕会完全改变。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人公深深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2 2C CC C项出自醉花阴项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通过描述,这首词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黄花瘦”写的是莫
4、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写的是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这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这“消瘦消瘦”是因她思念丈夫所致,是因她思念丈夫所致,并不是并不是“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32015青岛,第2题,3分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
5、。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起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3 3B BB B项项“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句的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人们听到缠绵哀怨的折杨柳的曲子时,谁不意思是:当人们听到缠绵哀怨的折杨柳的曲子时,谁不会涌起强烈的思乡及伤别之情呢?由此可见,会涌起强烈的思乡及伤别之情呢?由此可见,“折柳折柳”是笛是笛子吹奏的曲调,并非人们看到的情景。作者听到笛声以后,子吹奏的曲调,并非人们看到的情景
6、。作者听到笛声以后,萌生了思乡的情怀。这两句所抒发的是思乡之情,而不是归萌生了思乡的情怀。这两句所抒发的是思乡之情,而不是归隐之情。可根据隐之情。可根据“故园情故园情”“”“折柳折柳”(古人送别时折柳,思古人送别时折柳,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折柳。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折柳。“柳柳”谐音是谐音是“留留”,故折柳,故折柳送行寓含送行寓含“惜别惜别”之意之意)来辨识。来辨识。猜押预测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同时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想
7、要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B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诗人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锁住的是满院秋色,也是词人思乡的情、亡国的恨。后几句仍写离愁,词人身为亡国之君,哀之痛与思之切都深沉而含蓄地通过此词表达了出来。D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B B名句的理解正确与否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看。名句
8、的理解正确与否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看。A A项:观沧项:观沧海一诗表现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宽广豪迈的气概,海一诗表现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宽广豪迈的气概,而诗眼而诗眼“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最是最能体现这种雄心和气概的,故能体现这种雄心和气概的,故A A项正确。项正确。B B项:过零丁洋项:过零丁洋是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并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而是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并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而“抒发诗人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抒发诗人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表述太片面。表述太片面。C C项:相见欢项: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
9、后主李煜的名篇,结合时代背景,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结合时代背景,可以得知这是作者被囚于汴京时所作,当时他已是亡国奴、可以得知这是作者被囚于汴京时所作,当时他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既有阶下囚。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既有对故国家园的绵绵思念之情,又有国破家亡的愁苦悲恨,所对故国家园的绵绵思念之情,又有国破家亡的愁苦悲恨,所以以C C项正确。项正确。D D项:项:“到乡翻似烂柯人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中“烂柯人烂柯人”运用了运用了典故,诗人借此表达物是人非、恍如隔世之感,表达自己回典故,诗人借此表达物是人非、恍如隔世之感,表达自己回归之后的生疏怅
10、惘之情,所以归之后的生疏怅惘之情,所以D D项正确。项正确。命题解读古诗词理解是青岛中考自2015年开始新增的一个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考纲限定的67首古诗词的理解,重点考查考生对诗词尤其是名句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情感的理解,分值为3分。得分要领得分要领一、明主旨一、明主旨古代诗歌常见的内容有:思乡怀远、咏史咏物、怀古伤今、离情别绪、春恨秋悲、人生际遇等。不同诗歌的思想感情也各不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这几种:思乡怀人、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朋友送别、生活杂感等等。二、看题目二、看题目除少数词曲外,大多数诗词的标题都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表明诗词描写的内容。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11、京这三首诗,题目中都有“送”字,很显然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之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赤壁这两首诗,通过题目能了解诗歌的主题是咏史咏物、怀古伤今;春夜喜雨题目中“喜”字表现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三、抓作者三、抓作者(即知人论世即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与经历,可以帮助把握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如观沧海一诗中,了解了作者曹操的生平与经历,就能分析出这首诗抒发的是作者想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刘禹锡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宦海沉浮二十多年,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因此创作出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四、明意象四、明意象古诗词中许多意象有共通的审美意义,许多意象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月”常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感”;“水”“秋”往往意味着“愁绪”;“酒”“柳”“长亭”常常象征“惜别”之意;而“梅”则蕴含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曲中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几个意象就可以知道,全篇展现了秋天郊外的凄凉之景,烘托了作者的愁思之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