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2.48KB ,
资源ID:266962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962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美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学复习资料.docx

1、美学复习资料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1. 西方美学史最早使用“崇高”范畴的是 朗加纳斯 205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 马克思 12 3. 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 康德 206 4. 艺术哲学的作者是 丹纳 123 5. 现实美包括 自然美和社会美 6. 西方美学史上把悲剧分为 命运悲剧 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 237 7. 美感的差异性包括 时代差异性 民族差异性 阶级差异性 320 8.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 引起对人的恐惧和怜悯之情 在积极方面能起到“陶冶”作用 226 9. 康德吧崇高分为 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207 10. 喜剧分为 讽刺和幽默 256 11. 美学之父 鲍

2、姆嘉通 3 1、 下列属于自然美的是 自然山水 2、 美是 社会现象 3、 “充实之谓美”出自于 孟子 4、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出自 鲁迅 5、 “美在关系”出自 狄德罗 6、 “以美育代宗教”出自 蔡元培 7、 美学中的大相当于壮美 8、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出自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1. 美学的定义: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 2. 美的定义:美是自由创作的形象体现,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26 真:合规律性;真,是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

3、。 善:合目的性;善,即符合于人类的预期目的的行为。 3. 丑:恶的形象体现,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 34 4. 社会美: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 60 5. 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以真善为内容,对未来生活图景充满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生活中所追求、向往的一种完美的生活境界。 64 6. 自然美:自然事物的美。与社会美合称现实美。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田地、园

4、林等;另一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星空、大海等。它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最高表现形态是人体美。它的特点是侧重于形式,以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和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83 7. 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中的美,是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是美的集中表现、高级形式。 105 8. 典型化:典型化是指艺术家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概括化和个性化同时进行,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16 9. 典型性:艺术的典型性是指运用典型化方

5、法所达到的概括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程度,这种程度愈是完美就愈具有典型性。117 10. 意象:是在艺术家头脑里所形成的艺术形象的“蓝图”,也可说是孕育艺术形象的胚胎。 117 11.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134 12. 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也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145 13. 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特有的手段,是电影的审美本质的主要特征之一。原意是构成、装配的意思,借用在电影艺术上是指镜头组接关系和联系的方法,按照总的构思把一个一个镜头连接

6、成影片,使之产生叙述、对比、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一部完整的影片。176 14.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机器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181 15. 优美: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它是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静态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的和平衡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201 16. 崇高: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

7、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202 17.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的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225 231 18. 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根源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是在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生活得本质。可笑性是喜剧的重要特征。242 19. 寓庄于谐:“庄”是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庄”与“谐”处于辩证的统一,将深刻严肃的主题运用诙谐

8、搞笑的形式表达出来。248 20. 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没得认识、评价和欣赏。260 21. 直觉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也就是直接的感性体验或欣赏能力。这种“直觉能力”的获得即是美感的形象直接型。262 22. 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形式。281 23. 知觉:是通过实践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282 24. 表象:是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287 25.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9、的心理过程。它既可以是由感知某一事物而想到于此有关的另一事物,也可以在回忆某一事物时又想到与此有关的事物。289 26. 想象:是人的大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291 27.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特殊的,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302 28. 理解: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心里过程。 312 29. 美感的普遍性:也叫美感的共性。是指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们的思想欲望,爱好和兴趣等,带有历史的社会的普遍内容,在美感的个性中表现出社会的共同性质。331 30. 美感的差异性:也叫美感的个性,是指在审

10、美过程中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产生的审美多样性。 320 31. 移情说:是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移情现象是一种“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这种东西仿佛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也受到这种事物的感染,与它发生共鸣。 343 32. 心理距离说:是西方美学史上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语言学家布洛。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

11、“也就成了一种审美原则”。“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的分离而开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348 33. 知觉说:也称“表现说”,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他的美学思想是表现主义的,他的最基本的美学概念是知觉即表现。他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就是艺术,也就是美。 354 34. “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是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中文一般译为完型。格式塔心理学在谈到型的时候,非常强调它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是由知觉活动

12、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所谓格式塔的“形”,乃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特点是整体性、独立性、主客体统一性。360 35. “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是现代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和心理分析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其结构理论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其核心部分是“无意识”也是对美学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晚期又提出了所谓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结构学说。 367 36. 科学美:指科学领域里存在的美。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它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相并列,并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

13、尤为密切,人们常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称之为科技美。科技美属于广义的社会美之列。 37.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375 1) 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8 A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的认识的完善。 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黑格尔派美学的同时,非常强调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

14、现实的美学关系。 “移情说”、“心理距离说”派等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 B目前我国国内的一般人认识: 美的问题。 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艺术问题。 C综上,可概括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 2)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8 A首先是时代的需要。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在生活领域中都提出美的要求,而且创造了许多既有我们时代特点的美好事物。 B其次是发展社会文化文艺的需要。在建设社会注意精神文明中文学艺术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文学艺术是审美的集中体现,能把娱乐与教育相结

15、合,因此,对群众的生活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C再次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审美教育是人们对于美和丑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什么能力。 3) 怎样学习美学 12 A刻苦学习马列主义。不仅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重要论点。如“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等等要反复专研,还要特别注意马克思注意在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B学习美学原理要和研究美学史相结合。学习美学史,通过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 C学习美学要注意结合审美实践,特别要结合艺术实践。艺术的门类很多,可以挑选我们熟

16、悉或者爱好的艺术部门,有重点地进行研究,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D在学习中注意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注意突破“单向性”思维,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经验。 4) 美的本质是什么 16 A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人的本质,和真善紧密相连。 B美的最终根源在于自由创造。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它是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我们所说的“自由”包含了创造,是人在创造中对自身的一种解放。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首先,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之一,自由的可贵在于它

17、体现了创造,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其次,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的进步都和创造相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继承以往发展全部丰富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再次,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还发展了人本身,在自由创作中显示了人的智慧、勇敢、灵巧等,每一次创造都体现了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创造不仅表现了人的智慧,还使人越来越灵巧。 C在实践中人的自由创造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一方面,人作为自由创造的主体,从事生产劳动,是自由自觉、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的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生产劳动对象上必然表现出来,成为对人的创造力量、智慧和才能的肯定。所以,美是主体与

18、客体的统一,正因为如此,人在劳动产品中能直观自身,对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进行肯定,产生审美愉悦。 D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人不仅适应自然,而且改造自然。每个人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实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对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理解,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必然联系到人的本质。因为社会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自由创造,这体现了人的本质。所以马克思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E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自由创造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乎规律性是真,合乎目的性是善。人类掌握客观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然和社会

19、进行改造,达到既有目的,从产品中肯定自身的价值,产生美感。 5) 美和真善的关系 26 美和真善具有辩证关系,既联系紧密,又有区别。 联系:三者是非常相近的品质。三者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类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真),实现了功利目的(善)并成为生动的形象才可能有美,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人类的自由创造。从历史成果来看,真善美是同以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的三个方面。就对象体现规律看是真,就对象符合一定社会功利目的看是善,就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看就是美。 美与善的关系: 联系:首先,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的,包括人的道德行为以外的许多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其次,美以善为前提。

20、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 区别:首先,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联系,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的。其次,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而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美是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再次,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美与真的关系: 联系: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1、人的目的,所以,人的自由创造,壁细胞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认识才能进行。 区别:真并不就是美,美不就是客观规律本身,客观规律可脱离人的实践,美却不能。真是客观规律本身,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思考,美是欣赏的对象,它的生动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总之,真善美相互联系和区别,美不能离开真和善,但又有不同。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真),并把它运用于实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善),并表现为生动形象,才会有美的存在。 6) 丑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理解美丑的相互转化?36 丑是恶的形象体现,是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丑所引起的审

22、美经验是一种否定性情感,它使主体产生痛苦、压抑、惊骇、厌恶等等心理反应,主体对它持否定性态度。它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的一种对生活、对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丑和恶有联系也有区别。形式丑有畸形、毁损、芜杂等。 美和丑相互依存。真善美是与假丑恶比较而存在,斗争而发展的。丑对美具有烘托作用。 美和丑相互转化,而转化要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很明显。丑可以转化为美,旧中国变新中国就包含了美向丑的转化,再有人类对秃岭荒漠的治理。在艺术生活中,艺术家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使不美的转化为美的。接纳后的丑何以消解成为现实美,这需要艺术家对现实丑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建构。艺术美肌体的营养元素的获得全靠艺

23、术家对现实丑的消解。美也可以转化为丑,如原有的纯洁青年,由于经受不住资产阶级思想的亲事和坏人的引诱,堕落为小偷、杀人犯等。 7) 美的四个特点 39 A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形象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感性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审美感受。 B人的自由创造赋予了形象以美的生命。美的形象中蕴含了人的本质,正是由于人的自由创造,才能唤起人们精神上最大的喜悦,在美的形象中才具有最大的感染力量。 C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是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 ,美也是有功利性的。美的事物并不像善的事物那样具有直接的功利性,而

24、是潜在的,消融在形象中。D形式对于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形式是构成美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形式美通过审美主体能在美的各种形态中相互渗透,在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以及每一种形态内部各个美的事物之间都相互融合和渗透。 8) 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 59 A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美是对人而言的,是依存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而人正是劳动的产物。因此,劳动为美的存在提供了前提。 B人的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根本区别。人类劳动的产品不仅能满足物质需要,而且也能满足精神需求,这为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C美本身就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成果体现着人的创造力量又表

25、现着人的本质内容,使人类在劳动产品中直观自身,产生由衷的喜悦,因此劳动不仅使美的产生成为可能,也在现实中创造着美,所以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9) 从实用到审美的过渡中间环节是什么 57 从实用价值到什么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例如丁克族的妇女戴20磅的铁环,开始也可能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富的观念才戴的,其后“富”与美的观念逐渐结合,才形成“富”的也就是美的。 10) 怎样理解“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44 首先人类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实用价值,而后才创造了美。它反映了美的产生的实际的历史过程。因为人们的劳动首先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迫切需要,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6、。所谓“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说明人类总是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然后才提出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类最初进行生产并不是为了创造美,也没有专门创造出美的对象,美和是偶那个是结合的,有用的有益的,往往也就是美的。因为只有在有用的对象中,才能直观到人类创造活动的内容,才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 11) 怎样理解在美的产生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58 在原始社会中各种工具造型的发展,单从客体本身是无法说明的。在历史发展中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物也在变,人也在变,人与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谓的“客体”是指人所穿着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是人类社会时间的产物,也就是人化的自然。反过来又影响

27、主体,凭着对象的丰富性才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从磨制时期上我们看到人类对形式的感觉愈来愈发展。从编织劳动中启示人们掌握一些图案的组织方法。从彩陶以及后来的石器的制作发展了人们对色彩的美感。离开了对象就无从说明主体思维、感觉的发展,同样离开主体也无法说明产品的变化。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人类凭借着这种提高了的审美能力,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事物。从创造美的对象到提高主体审美能力,再去创造新的美,这是一个循环过程,使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和物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 12) 为什么说“人的美重在内容” 65 A人的美和人的本质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人的美和

28、自然美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自然美一般是侧重在形式,人的美则是在形象中体现了某种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如理想、品质、聪明才智等等。所谓“充实之谓美”,人的美是一种可观照的生活现象,因此人的内在品质显现于外部特征才能引起美感。我们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美更是侧重于精神内涵。 B人的内在美具有持久性。内在美不想生理特征那样易于消逝。人的内在美的持久性是由于人的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美好的品德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仅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到了老年仍可以保持,甚至还可以发展。 C内在美的显现更为生动丰富。所谓“精神美”“心灵美”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任何美都有它的感性形式。内在品质主要是

29、通过表情、动作、语言、风度等表现出来,成为心灵的光辉。 D内在美对人的精神生活能产生更深刻的影响。人的长相漂亮是属于形式美,人们对形式美的要求也是正常的。但是从美学上所说的美不仅是形式的美,更重要的是指那种“充内形外”之美。这比漂亮的含义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13) 自然美的分类情况 90 A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在这种自然景物中凝聚着人的劳动,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因之也是较容易理解的。 B未经改造的自然,如天空、大海。这类自然的美虽然不像第一种情况直接打上人的烙印,但是它们仍然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联系。 首先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它们是人

30、类生活,劳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由于人和自然建立了广阔的联系,人才不仅对那些改造过的自然,而且也对一些未改造的自然产生兴趣。 其次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还有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就是形式美的问题。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 最后自然美的某些特征(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和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14) 艺术美有何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是比较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优缺点105 艺术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一个区别,其他产品是在实

31、用基础上讲求美。生活用品首先要考虑使用,其次才考虑审美要求。艺术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认为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肯定现实美及其生动丰富性,毫无保留地肯定现实美高于艺术美。A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品”B在艺术中创造想象的作用是有限的。C艺术形式本身带来的局限。 黑格尔的观点:A他否认了艺术美来源于生活。B他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强调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C他反对艺术机械模仿自然 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了现实美,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艺术美只是现实美的粗糙、苍白的反映。黑格尔强调了艺术美,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

32、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黑格尔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从根本上说,他是完全否认社会生活的。由此来看,在艺术的审美特征问题上二者都有片面性。 15) 怎样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119 A艺术家的主管因素决定了对生活的提炼取舍。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已经是被艺术家所理解过、体验过的生活形象。B艺术家在审美理想的指导下,可以创造出比生活、自然美更美的艺术形象,在艺术创造中典型化与理想化同时进行。C艺术家的主观因素还可以使反映的对象的性质。反映显示丑的作品成为艺术美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体现艺术家的进步理想,还有精湛的技巧。D艺术家的主管因素还赋予艺术形象的感染力。艺术形象的魅力在于以艺术家深刻理解过、体验过的东西,去唤起欣赏着的共鸣。 16) 从艺术的内容看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122 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