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54KB ,
资源ID:266941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941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阅读专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阅读专练试题.docx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阅读专练试题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阅读专练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诗歌鉴赏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选自_,是组诗_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_。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_特点。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

2、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5填写。(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后四句写_。(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6选择。(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7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

3、,天上的日月和星汉。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9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

4、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11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12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13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14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5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16请找出本诗的韵脚。1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

5、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1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这首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_21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_22展开想像的翅膀,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改写成一段散文。23本曲可分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写出层意:24全曲感情的基调是()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25本曲运用了_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26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古代诗歌鉴赏。塞下曲(唐)李白五

6、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28“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

7、“枕”好不好?说说理由。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29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人名)的组诗_。30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31这首词上阕写景寄情,下阕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临江仙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至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

8、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32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33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9、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首词,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参考答案1 乐府诗集 步出夏门行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3以抒情为主4“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5 (1)观 (2)实景 虚景 (3)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C7

10、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要结合诗句内容,判断出自的作品,然后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据此即可完成填空。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根据“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意思“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可知这两句写出了海岛生机勃发的景象。3本题考查对乐府诗的了解。乐府诗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乐府最初是掌管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民间文

11、学的政府部门,后来经历代演变,使乐府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称乐府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意思是: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所以“歌以咏志”揭示诗歌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风格、情感的鉴赏。根据诗歌内容可知,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写出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故此不是“慷慨悲壮”,风格为:雄奇豪迈。5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以观沧海”中的“观”字引领全文。这首诗歌前八句描写沧海景象,这是实景;后四句运用作者

12、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这是虚景。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据此即可完成填空。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据此可知C项正确。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13、得出答案。诗的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所以D项说法有误。8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9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10BC11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12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13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14忧虑和愤懑。表现了真挚、纯洁的友谊。【解析】【分析】8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思考即可。这句诗的意

14、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节”,此句描写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杨花”,漂泊无定所;“子规”,即杜鹃,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诗人运用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9此题考查了学生诗句赏析的能力。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来思考。这两句诗是寄情于景,对友人王昌龄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所以此句抒发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点睛: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

15、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1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B有误,“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并无欢快之意。C有误,“闻道龙标过五溪”说明了友人的旅途之艰难,并非是“诗人”。11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本诗以明月入诗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诗人希望普天同照的明月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带

16、给朋友,表现了两人友谊的纯洁。据此作答即可。1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子规”的意思来思考。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含有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李白巧借子规啼表达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之情。13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抓住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来思考即可。本诗第一句的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此句点明了时间。根据这一句中的“杨花”与“子规”,可知王昌龄被贬龙标是在暮春时节。14要分析诗人的心理活动,就必须从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

17、言表述出来。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结合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可知诗人此时对王昌龄怀才不遇充满惋惜、同情,对他的远行深感忧虑。据此作答即可。15停泊16前年边17平阔正悬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18联想合理即可。19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析】【分析】15本题考查诗歌中字词的意思,答题时注意结合整个句子或者整首诗歌的意思来理解。这首诗的题目为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旅途中暂时停宿,在这里是 “停泊”的意思。16本题是对诗歌节奏的考查及对诗歌内容的

18、理解。 韵脚:诗韵是每一句诗中同样的位置上互相押韵的字,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本诗的韵脚为:前、年、边。17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时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江面的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风正”即风大、风顺之意。据此作答即可。18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思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写江上之景,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

19、冬。这两句诗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据此进行联想即可,注意想象要合理。19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诗歌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诗人的这种感情。20断肠21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22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

20、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23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第一层:描绘晚秋残景,渲染悲凉气氛。第二层: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心情。24C25寓情于景(物)26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解析】20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这首小令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卒章显志。上文写景,均系

21、为此句作铺垫。“断肠”一语,为全篇主旨所在。21此题考查对诗歌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来分析即可。马致远这首小令,前三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22所谓改写,就是在忠实原意和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对原文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再创作。改变的是表达,不变的是作者的感情和文本的主旨。创作本文时,需先正确理解这首曲的原意,然后结合曲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明确曲中的意境和感情。再发挥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这首曲进行再创作。示例:一条已然枯萎的藤蔓,失去生机的苍老的蜷树,一只孤单的

22、乌鸦,勾绘出一幅黄昏静图。弯弯的小桥下是潺潺的流水声,在这声音的旁边,居住着一个个白墙黑瓦的村落人家。已被踏实的黄沙古道上,一匹体弱的老马,在寒凉的西风里毫无方向的默默赶路。23本题考查小令的结构。结合诗歌的意思来思考。第一层(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第二层(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24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惆怅的感情基调。故选C。25此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有

23、:象征、比兴、衬托、烘托、渲染、寓情于事、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虚实结合等。马致远这首小令,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以“断肠人在天涯”揭示全曲主题,做到了寓情于景。26本题是对写作手法及作者情感的考查。结合诗歌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来思考即可。诗人通过“小桥流水人家”这充满温情的画面,反衬出游子离开故乡的悲凉,和自己内心的孤独。据此作答即可。27C28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更能表现将士们心

24、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解析】【分析】2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仔细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抒发的情感,并对名句或关键字做出赏析,然后辨析各个选项,分析作答。C项表述错误,这首诗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表达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爱国精神。2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炼字的掌握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这句诗中“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寄

25、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不能达到这个效果。29 曹操 观沧海 30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31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分析】2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观沧海为步出夏门行组诗的第一章。这首诗作于曹操屯军无终之时,诗中描写登山所见海上雄浑壮观的景色,是古诗中写景的名篇。原诗为:“东临碣

26、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0本题考查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也取自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

27、!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3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首词写于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32D33D【解析】【分析】3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内容及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读这首词,理解词句的意思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对照四个选项的理解,判断表述的对错。D理解错误,词的下片,作者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是借流水寄情。借对水“几日到东州”的发问,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非写“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故选D。3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本词运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方法。D“一尊白酒”寄托“离愁”是“借物抒情”的手法;赤壁则是“借史抒怀”,写法并非一致。故选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