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109.94KB ,
资源ID:266319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31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项目可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项目可研报告.docx

1、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项目可研报告附表:投资估算表附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就业训练中心项目负责人: 1.1.3建设地点*大道北侧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工程咨询公司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1.2.1研究依据1、关于编制*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3、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1.2.2研究内容和范围*劳动和社

2、会保障局根据该市外出务工人员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全市对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的需求,提出了*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并由*就业训练中心具体实施。受该中心委托,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项目需求规模、建设规模、选址位置及基础设施条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证;对建设规模、方案、设备选择、公用工程、环保、消防、节能、招投标、项目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1.3项目概述1.3.1项目建设的必

3、要性*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富余劳动力存在知识水平低,职业技能单一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的提高,从而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供需都很大,转移的关键在组织,重点在培训,国家已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目前由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地域性差别,个别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亟待改变,输出人员的收入情况差别很大。根据该市多年来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实践,技工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处于严重匮乏状态,这不仅影响到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4、,同时也直接制约着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大量无业青年也对社会治安、*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就业训练中心劳务输出组织场地狭小,其结构、布局和使用功能极不合理的状况以及劳动技能培训用房不足,没有必需的实习场地和教学设施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更好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培训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可以使广大农民在离开土地之后拥有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政策法规知识,了解和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1.3.2建设规模与内容本项目

5、总征用土地40亩,总建筑面积为8858平方米,主要包括培训用房、图书室、业务办公用房、宿舍、餐厅以及其它附属用房。1.3.3区位交通条件本项目建于*大道北侧,该区地势平坦,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适合项目的建设。1.3.4水、电供应本项目所在地有完善的水、电供应设施,可满足项目需要。1.3.5环境保护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经治理后均能做到达标排放。1.3.6项目定员本项目建成后,所需的培训教职工为43人,原有工作人员维持不变,不足部分采用聘请的方式解决,可保证项目需要。1.3.7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竣工交付使用,共计划安排12个月。1.3.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

6、200万元,所需资金申请国家引导资金120万元,地方配套120万元,其余960万元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1.3.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总征地面积亩401.1城市道路用地亩10.071.2建设用地亩29.93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88584用水量立方米/日89.435用电负荷千瓦477.9含空调6建设工期年17项目总投资万元12001.4结论及建议1.4.1结论本项目在当地有大量的需求,建设选址比较合适,建设内容及规模合理,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建成后以良好的培训场地和设施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提高职业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进

7、行培训的水平,极大地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另外,本项目的建设为*的劳务输出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于进一步对外输出剩余劳动力,合理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总之,本项目无论是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看均是可行的。1.4.2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争取政府在政策、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能够稳步进行。2、不断充实师资力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3、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8、起来,努力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自负盈亏,以降低风险。4、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环保“三同时”工作。第二章 项目的提出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承办单位简介*就业训练中心是一个专业从事农民工及外来务工者岗位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的事业性服务机构。隶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有人员3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人。本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将达到43人,所需经费实行自收自支。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服务”的原则,紧紧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岗位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拓展就业门路,强化岗位技术培训。2010年该中心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00余人,就业

9、指导1200多人,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360余人。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再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技能为出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为目的。该中心将努力做好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2.2项目的提出 中共十六大召开以来,“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广大农村科技、文化、教育都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

10、把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解放生产力,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通过“农民”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就业渠道得以拓宽,更多的走出土地之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从而达到了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业生产率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并进而加快了我国的社会转型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的进城农民都在数百万。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的正

11、常运转与发展已经到了离不开进城农民的地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城农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本力量。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随着农民外出务工规模的扩大,社会对农民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大量希望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与基本的职业劳动技能,仍被困于农村。随着经

12、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组织、重点在培训、难点在就业。有效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并兼顾广大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作为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人口众多,并且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已成为全国的第一劳务输出省份,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已占*农村非农收入的40%左右。近年来,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把劳动

13、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特别是农业地区要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将劳务输出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拨出引导服务资金,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目标管理、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社会一体化推进模式,形成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出管理网络,有力推动了劳务输出的迅猛发展。目前,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1411万人,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于*平原的*,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把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

14、,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开始了大力实施劳务输出的工程,有效地加快了强市富民的步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强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积极采取措施,设立了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一体化推进模式,有力推动了劳务输出的迅猛发展。但从目前就业人员的素质来看,该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还不快,参加培训的人数还不多,这就造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单一,素质较低,外出就业难度较大,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肩负着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及时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进行求职登记、用工登记、办理用工手续、发布用工信息、组织实施劳务输出、进行就业培训、开展

15、就业指导,以及办理职工社会保障,进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及就业和再就业等多项工作。目前,由于全市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地域性差别,个别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亟待改变,输出人员的收入情况差别很大,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任务很重。根据该市多年来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实践,技工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处于严重匮乏状态,这不仅影响到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直接制约着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大量无业青年也对社会治安、*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劳务输出组织场地狭小,其结构、布局和使用功能极不合理的状况以及劳动技能培训用房不足,没有必要的实习场地和教学设施的问题,根据国家关于做好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有

16、关指示精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把劳务输出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大力加快强市富民步伐,以期实现经济的加速发展。2000年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加强培训、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外来农民工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技能水平低下并缺乏一技之长,严重地制约着劳务输出及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全市总人口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全市富余劳动力超过5万余人。

17、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农业内部释放出来的年轻劳动力迫切需要向非农业和其它渠道转移。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把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掌握一技之长和持有各类资格证书的在外务工人员收入可以比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提高数倍,而且工作的机会也更多,这对于改善经济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全国来看,据资料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的提高,从而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推进*劳务输出事业向更高层次

18、发展,进一步搞活搞好劳务经济,使广大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2、本项目的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更好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培训水平的需要。*劳动力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会大量增加。就业制度改革后,每年还有数千名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寻找就业出路。此外,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所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十分繁重。几年来,劳动保障局在各乡镇、办事处分别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剩余劳动力充足的村建立了农民夜校,加强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外出人员的整体素质。“十一五”期

19、间*制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转移规划中,将2010年转移人数定在2.5万人,这就需要在劳动力素质培养等各方面再加大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转移的规划人数为使*的劳务输出工作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完善市、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网络,搭建良好的劳务合作平台,为劳动力供需双方创造良好的沟通联络条件。另外,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使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增加更多的技术含量,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而目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培训场地较为欠缺,只能根据市场急需和用工实际要求,开展一些简单的输出前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各类就业人员观念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培训工作由于受条件、师资以及手段的限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硬

20、件设施条件的欠缺严重阻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影响了*整体职业培训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不利于*人力资源市场的长远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更好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培训水平的需要。3、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的需要。*拥有较为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和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粮食主产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待转移。在农村劳动力中,50%的人员从事半工半农工作,异地就业人员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5%,本地转移5.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3%,这一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80%仅为初中甚至是初中以下

21、的文化程度,无职业技能的占75%以上。文化程度的高低和专业技术的有无是能否顺利进行劳务输出的关键,同时也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低关系密切。北京、西安、杭州、珠海、*等地的用工信息表明,技术人才的需要量大,而对无一技之长的体力劳动者需求甚微。因此,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步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场地,为用工单位和农民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并进行良好的职业培训。使广大农民在离开土地之后拥有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政策法规知识,了解和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的需要。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项目选址3.1.1选址依据1、*城市总体规划;2

22、、区域现状资料等。3.1.2项目选址本着满足务工人员教育需求,建设环境清洁优美、交通便利的就业训练中心的原则,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在与有关部门沟通后,本项目选址于*大道以北,*大街以南,*路以东区域。场址选于此,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具有良好的城市依托条件。该址位于市中心地带,项目所在地可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商业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为该中心的建设及运营带来诸多的方便。2、地理位置优越,内外交通发达。交通便利、通达性好,这是本项目选址的又一优势。项目所在地通过*大道等城市干道,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便于人员的往来。3、基础设施条件配套完善。在场址周围,城市给排

23、水、供电、邮政、电信等各种公用设施配备完善。3.2建设条件3.2.1区位交通条件*位于*平原西部,南依黄河,与*、*市隔河相望,北接*市、*市,遥望*山,东临*,西与洛阳*区相接。东距省会*79公里,西南距*40公里,北距*57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国道、*高速公路贯穿东西。本项目位于*中心地带,*大道北侧,地理位置优越。3.2.2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总的特点是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4-15;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15.1;年降雨量600-650mm;全年无霜期215230天;

24、最大冻土深度一般在16cm左右。2、地形、地质条件*地处*山前丘陵向黄河冲积平原过渡地带。根据当地地质资料,该区域属黄沁河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为冲积褐土,土层厚度不一,第一层为褐土,第二层为粘土,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fk=120kN/m2。3、水文条件*境内地表水主要有*河、*河等大小河流11条,加上丰富的地下水,境内水资源总量为1.9亿m3,属*地区的富水区,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较充足的水资源。项目区地下水埋深3.5米左右。4、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1,地震基本烈度属度区。3.3基础设施条件1、

25、供水本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应,可以满足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用水需要。2、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和生活污水分别通过中心的雨污管道排入*大道的市政雨污管网。3、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城镇电网供给,当地电力资源丰富,可以保障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用电需要。4、邮政通讯*区各种通讯设施齐备,可满足项目通讯要求。5、建材供应条件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钢材、木材、石子、砖、砂等,均可由当地建筑材料市场供应,货源充足,渠道畅通,运输距离短。3.4社会经济与劳务输出现状*隶属于*市,位于*平原西部,辖8镇3乡2个办事处,265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区域经济,历来是商

26、贾云集、商品集散之地,商品经济发达、被誉为“南北之咽喉,东西之要津”。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50.2亿元,同比增长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0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6亿元,同比增长15.1,出口创汇完成7245万美元,同比增长54.7,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3439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109个县(市)第17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全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据统计,全市共有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从剩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上

27、看,18-35岁达3.2万余人,约占剩余劳动力总量的63%,36-45岁达9500余人,约占18%,46岁以上达9600余人,约占19%。从文化程度来看,学历普遍较低,高中(含职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到剩余劳动力总数的14%,无职业技能的占75%以上,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城镇失业青年和无业青年也呈上升趋势,*工业企业比例较小,可容纳的就业人数十分有限,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呈增多趋势。近年来,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加强培训、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外来农民工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技能水平低下并缺乏一技之长,严重制约着

28、劳务输出及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开展。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4.1项目主要功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城市转移,通过各种渠道外出务工,为适应形势发展,尽快提高务工人员的劳动技术水平,建立和扩大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开辟更多的培训项目,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培训,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同时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技能水平低下并缺乏一技之长,严重制约着劳务输出及就业与再就业,建设*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体系,是提高*和外来人员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民心工程。因此

29、,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和组织工作,同时完善*农民工跨区就业服务的功能,拟建设*就业训练中心。本项目的主要功能是: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种技术培训;为*各类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在职技术培训;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技术培训。4.2建设内容与规模据统计,*目前全市有5万余剩余劳动力。据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规划今后全市每年劳动力输出培训30000人次,劳务输出16000人。根据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各类企业技术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规模和*就业训练中心的发展规划,今后该中心全年培训量将达9000人次。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内容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专业技能课程

30、主要包括计算机、车工、厨师、电焊四个专业和其它根据用人单位岗位技术要求的理论及实践培训。培训采取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以短期培训为主,每期的培训时间平均为10天,除去节假日和农忙时间,全年培训时间为300天。因此,就业训练中心的培训规模应设为300人规模,并以此设置相应的学习、生活用房。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必要的劳务输出全程服务、求职用工登记介绍、对外联络及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业务用房。根据以上培训内容规模和业务用房需要,就业训练中心主要包括培训用房、图书室、业务办公用房、宿舍、餐厅以及其它附属用房。各项建筑面积如下:1、培训用房根据对务工人员、技术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需要,该

31、部分包括公共教室12个(30人/班)、专业技能培训教室45个(1020人/班)、办公室、会议室、教师休息室及附属用房等。其中公共教室为12个实用技能培训教室;专业技能培训教室设置9个车工专业教室,6个厨师专业教室,9个计算机专业教室,15个电焊专业教室,6个多媒体教室等,总建筑面积为3681m2。2、图书室主要包括学员、教师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用房。是师生借阅参考书、报刊的场所,其座位数按学员人数的16%设置,共设48个座位,每座位按使用面积1.5平方米计算(K=0.6),总建筑面积120m2。3、业务办公用房根据就业训练中心的主要功能特点,该部分包括业务用房和行政用房两部分,总建筑面积3057m2。其中:业务用房主要包括劳务培训信息发布大厅、农村就业和劳动力流动服务大厅、劳动就业服务大厅、劳务输出部、跟踪服务部、就业联系部、对外联络部、咨询部及会议室等,建筑面积1397m2。行政用房主要包括就业服务处干部职工的办公用房、会议室、档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