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81.98KB ,
资源ID:266177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177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二轮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12.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二轮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12.docx

1、届二轮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122016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11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2鲁国大旱,鲁僖公想用烧死女巫的方式求雨。大臣臧文仲极力反对,他说:“只有修筑城墙、节约粮食、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才可救荒。”鲁僖公照做后,鲁国“饥而不害”。这表明A臧文仲主张富国强兵 B当时已有人怀疑天命观C鲁僖公未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D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已经形成3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

2、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4宋代,很多从军者或因失地、或因荒歉、或无家无业,以从军作为谋生手段。政府也经常到受灾地区招募士兵。这说明A军队发挥了收容流民、维护稳定的作用 B军队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C不抑兼并是冗兵问题的根源 D宋代社会具有鲜明的军事化色彩5雍正元年八月上谕:“奢靡之习莫甚于商人甚至悍仆豪奴,服食起居,同于仕宦,越礼犯分其弊不可胜言。尔等既司盐政,宜约束商人,省一日之靡费,即可以裕数日之国课,且使小民皆知儆惕,敦尚俭约。”从中可以看出A雍正主张剥夺商人财富以充国用 B商人实力

3、雄厚,威胁了专制制度C维护等级秩序是雍正思考问题的重要角度 D商人败坏了社会风气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士”阶层,如论衡效力 所言:“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士”对中国文明形成的贡献不包括:A.“士”的流动对春秋战国政治影响极大 B.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D.主持一些诸侯国的变法改革 7汉书食货志中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以上言论表明,班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的根源在于A豪党之徒兼并土地 B社会风气过度奢靡C

4、徭役负担过于繁重 D权力介入经济过程8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9. 韩非子在 韩非子中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表明韩非子A. 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B. 具有民本思想C. 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主张 D. 强调忠君思想10. 西汉政论家贾谊在 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 (小腿)之大几如要 (腰),一指 (手指)之大几如股 (大腿)

5、,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材料中贾谊A. 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B. 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C. 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 D. 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11. 宋史 艺文志,载有宋一代,集部 (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封建政府鼓励民间印刷书籍 B. 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C. 科举考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 科技、文艺获得较大发展12.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 “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

6、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 “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 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 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 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 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13. 明朝人于慎行在 谷山笔麈中记载: “华亭相 (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徐光启文集载: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当时A. 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 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C. 大商人买田置地现象普遍 D. 士大夫经商致富14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纹饰种类繁多,其中以

7、矍臀纹样最为普遍和突出。矍臀纹的具体形象一般是一个睁着巨大眼睛,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兽面,它具有神秘凶猛、凝重庄严,极具对称的艺术特色。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B统治者力图强化皇权 C神权政治产生较大影响 D民本思想还没有产生15肖云儒在秦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秦朝创造的文明,最适合中国“天下归一”的理念、家族文化模式和自然经济、农业经济的管理,确立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各类标准化制度沿袭下来,是中华文明最后形成制度的一个源头。这体现出秦朝文明 A是“天下归一”理念的起源 B整合文明资源并开拓创新 C结束了割据混战分裂局面 D实现了家族与政治的结合16宋高宗说:

8、“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后来,针对金银铜钱等硬通货大量外流的情况,宋孝宗又下诏说:“禁蕃舶贩易金银,著为令。”这反映了 A封建朝贡贸易得到发展 B抑商政策在北宋时期出现松动 C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盛 D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出现质变17儒家尊崇“仁且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强调“知者不惑”、“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同时又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坦荡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这反映出儒学的突出特征是 A崇尚自身力量反对迷信鬼神 B理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C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9、为口标 D关注社会和谐崇尚君子风范18.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 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19.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20.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

10、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21.人口流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它会给不同的文明带来冲击与碰撞,也会促进了不同生产方式的传播与交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图8) 一一中国古代史资料

11、选辑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6分)22. ( 15 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局面,故史家称之为 “孝宣之治”。材料一 公元前 66 年,宣帝下诏:“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 (悯)之。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针对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 (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后又对遭受

12、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 67 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材料二 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 “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 “久任”制,百姓知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 “服从其教化”。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公元前 67 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 66 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他还先

13、后多次下诏,大赦天下。 (1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概括 “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8 分)(2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汉朝实施的 “盐铁官营”政策。( 7 分)2016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21.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2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鲁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14、桓(鲁桓公)何以贵?母贵也。”这种立嗣方式 A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 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表明王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D表明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3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4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

15、,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 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5明史食货五中记载:永乐初,西洋某国使臣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主要表明 A朝贡贸易更重视政治交流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D西洋诸国迫切希望打开中国市场6.韩菲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

16、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7.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8.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

17、朝政混乱的根源9.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他 A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10文物中有一盏雁鱼灯,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使用时还可避免房间空气污染,尤其令人惊叹。从雁鱼灯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中国人自古重视节能环保,在海昏侯时开始出现“环保灯”B西汉雁鱼灯不仅工艺精湛,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C西汉海昏侯直接使用生活器皿当照明用具,一物多用D为西汉列侯的车與制度做了全新的注释11.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

18、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C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 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12.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是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

19、阶级界限。下列对这种观点看法最正确的是( )A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清官有其进步性 B清官的清根源是封建的小农经济C运用了阶级分析法,过分强调价值判断的阶级性 D清官的清在于受儒家思想的控制13.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14“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B维护了当时的分封制C瓦解了当时的宗法制 D促进社会制度变革 15下图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表,

20、造成清代人口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主要原因是年代明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清乾隆59年公元1794年清道光30年公元1850年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A统治者政策的实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税收政策的调整 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16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A.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思想 B儒家思想本能排斥其它学说C.名家和佛教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D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特点17

21、.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18.晋书 食货志载:“及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战乱导致经济衰落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D.货币流通领域的混乱 19.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然则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民之议矣

22、。”下列主张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B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D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2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前325年,赢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斯为秦惠文王。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向惠文王诬告“商君欲反”。于是,惠文王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惠文王杀死与自己宿怨极深的商鞅,却在总体上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政策,还对商鞅变法的部分措施予以调整、修改,比如对游说之士开禁,从而吸引了一批人才入秦,诸如

23、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赢驷重用。这多少又可看作是对商鞅变法“矫枉过正”的一种反拨。 赢驷在巩固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泰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大败楚军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志刚千秋兴亡:秦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惠文王的为政措施

24、。(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惠文王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9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风俗是指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爱好、礼仪,这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历史现象,形成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材料一 汉人自古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随意剃发,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剃发易服。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许多人因此反抗满清,或者宁愿一死。不仅原先准备降清的人立即改弦易辙,连已经归附的州县百姓也纷纷揭竿

25、而起,树帜反清,由此引起的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满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镇压。清兵在南方的屠杀,多因剃发易服而起。 摘自XX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廷强迫各族人民剃发易服的目的及影响(8分)2016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1 答案15 DBDAC 610CDDAB 1115DCDCB 1620CBDBC21(1)变化特征:西汉至盛唐,西部地区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唐朝后期至元朝,西部地区人口比例急剧下降。(2分) 影响:推动江南经济发展,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农耕文明范围扩大。(4分)22.(15分)(1)经济上:政府整顿官营工商业,打击官吏徇

26、私枉法行为;注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采取轻徭薄赋方针。(4分)政治上:实行“久任”制,维持地方稳定;重视司法监察,减轻刑罚。(4分)汉宣帝励精图治(本点2分,总分不超8分)(2)积极作用: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有利民生;控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如冶铁业的发展)(4分)消极:不利于民营工商业的发展,易滋生腐败(2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秩序(1分)2016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史测试2 答案15B AACA 6100ABADB 1115CCADB 1619DCAC20.(1)措施:诛杀商鞅但不废其法,强化王权;对游说之士开禁,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对六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取得军事上的胜利。(6分)(2)在变法已经全面实施,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的前提下,诛杀商鞅,解决王权与宗室贵族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任贤用能,针对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扩疆拓土,壮大实力;秦惠文王在秦国发展历史起承上启下的作用。(9分)21答案:(1)维护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2分)削弱汉族的民族意识,便于统治(2分)影响:强令官民剃发易服的举措引起汉人的普遍不满,激起了汉人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导致了长期的政局不稳以至生灵涂炭。(4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