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6.25KB ,
资源ID:26605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605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甘薯各论.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甘薯各论.docx

1、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甘薯各论课目、课题甘薯(理论课4 课时)教学重 点难 点重点:甘薯生育阶段、块根的膨大及产量形成,甘薯的繁殖及萌芽出苗特性,整地起垄及栽插技术;施肥技术难点:甘薯块根形成与膨大机制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概述1.1 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块根中除含有大量淀粉(15%-20%)、可溶性糖、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以及钙、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不亚于米、面。甘薯可作为蔬菜。茎叶尤其是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VA、VB2、VC以及矿物质等,香港人称

2、甘薯叶为“蔬菜皇后”。甘薯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茎叶可作为鲜、干和青贮饲料,甘薯加工后的副产品如粉渣、糖渣、酒糟等,也含有丰富的养分,是禽、畜的好饲料。甘薯是重要的轻工、化工、纺织、铸造、制革等的原料。如制酒精、制糖、制粉丝、制粉皮、制罐头、制丙酮等,还可炸薯条、炸薯片等。甘薯是良好的“先锋作物”和间、套、轮作作物。甘薯根系发达,茎蔓有着地生根习性,吸水吸肥力强,对土壤和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且耐瘠耐旱,因此常被用作新垦地先锋作物和坡地覆盖作物。由于其较大的生育期弹性,适宜与多种作物间套作或填闲增种,增加复种指数。1.2 甘薯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1.2.1 甘薯生产概况 甘薯广泛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

3、国家,主要产区在40N以南,以亚洲和非洲最多。据统计,1999年世界甘薯面积为1298.5104hm2,总产量为15513.3104t,单产11.95t/hm2;亚洲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世界的80.9%和92%。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甘薯栽培,主要产区为四川盆地、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中国种植面积526.6104hm2,单产16.05 t/hm2,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其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居第4位。四川省甘薯面积最大,山东省甘薯产量最高,达33.5 t/hm2。广西甘薯单产最低,仅为7.8t/hm2。1.2.2 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甘薯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如选用了

4、一大批适宜各大区生产需要和加工需要的优良品种,如徐薯18、南薯88等;研究并实施了蔓尖越冬、地膜覆盖等育苗技术;开展脱毒种薯生产和良种繁育;进行耕作改制、大田高产高效肥水运筹、高产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优、健、高等管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和应用高温大屋窖等安全贮藏技术等。但近年来甘薯生产处于徘徊状态,主要原因是甘薯产后加工业的滞后和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耕作栽培管理的粗放和产量的不高不稳。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加强专用型新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研究区域甘薯抗灾避灾高产高效栽培耕作技术和脱毒种薯繁殖和应用技术,推动甘薯加工业的发展。1.3 中国甘薯栽培区划根据气候条件与栽培制度,同时参考地形、土壤等条件,

5、划分为5个栽培区域。区界大体上与纬度平行。1北方春薯区 包括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黑龙江省中南部,河北保定和陕西秦岭以北,山西和宁夏南部及甘肃省东南地区。本区5月中下旬栽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生长期130140d。2黄淮流域春夏薯区 包括山东全部,河南中南部,山西南部,江苏、安徽、河南的淮河以北,陕西秦岭以南以及甘肃武都地区。春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10月上旬至下旬收获,生长期150180d;夏薯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栽植,收获期与春薯相同,生长期110120d。3长江流域夏薯区 包括江苏、安徽、河南3省的淮河以南,陕西的南端,湖北、浙江全省,贵州的绝大部分,湖南、江西、云南3

6、省的北部和四川盆地。本区以夏薯为主,也有部分秋薯和少量春薯,甘薯与玉米套种的面积较大。夏薯于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收获,生长期140170d。4南方夏秋薯区 包括福建、江西、湖南3省南部,广东、广西北部,云南中部和贵州的一小部分,以及台湾省嘉义以北的地区。夏薯一般5月栽植,810月收获;秋薯7月上旬至8月下旬栽插,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甘薯生长期120150d。5南方秋冬薯区 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南部及沿海诸岛。本区栽培制度较为复杂,甘薯虽四季均可种植,但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小,不利于甘薯生长,故主要种植秋薯和冬薯。秋薯于78月栽,12月或次年1月收。

7、冬薯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栽种,次年3-4月收获。此外,尚有部分夏薯和春薯,夏薯5月栽,10月收;春薯34月栽,7月收,主要作育苗或饲料栽培。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1 甘薯的起源与分类栽培甘薯为旋花科,甘薯属,甘薯栽培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根据考古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的研究结果,I.trifida可能是甘薯的祖先种,包括2x6x种及其杂种。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在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开始出现栽培甘薯,约在公元1世纪首先传入萨摩亚群岛,之后广布于夏威夷、新西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在旧大陆广泛推广。甘薯于明朝万历年间 (16世纪末叶)传入我国,至今已有400余年的

8、栽培历史。甘薯传入我国的途径很多,但经东南路至菲律宾群岛至中国福建、广东一带栽培最早,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等地传播。甘薯按栽培季节可分为春薯、夏薯、秋薯、冬薯4大类。按用途可分为工业原料用型、食用及食品加工用型和饲用型3大类。2.2 甘薯的形态特征2.2.1 根甘薯的根可分为细根、柴根、块根三种类型。细根又名纤维根,其形状细长,上有分枝和根毛,形成须根系,具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生育前期生长快,分布浅;后期生长慢,分布深。柴根又名梗根或牛旁根,粗如手指,细长似鞭,无多大利用价值。这种根主要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中途停止增粗而形成,并与品种特性有关。块根是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幼根经过一系列组织分化

9、和积贮养分发育而成的。它是贮藏养分的器官,成为生产中主要产品器官。薯块大小取决于品种特性与栽培条件,一般将薯块大小分为大(250g以上)、中(100250g)和小薯(100g以下)。块根形状有纺锤形、圆筒形、椭圆形、球形和长方形等,并伴有条沟,属品种特性,亦因土壤及栽培条件而发生变化。如氮肥过多,土壤潮湿,薯多扁长。块根条沟底部周围凹陷,称为根眼或根痕。不定芽大都从根眼附近长出。块根皮色与肉色 因品种而异,皮色有自、浅黄、黄、淡红、紫等,由周皮中色素决定。薯肉色泽可分为白、淡黄、黄、杏黄、桶红等。肉色随胡薯卜素含量提高而加深,杏黄色薯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黄、白色薯肉。2.2.2 茎甘薯茎 (薯蔓

10、或薯藤)为蔓生型,多数品种匍匐生长。茎的长度与品种有关,短蔓品种小于lm,中蔓品种11.5m,长蔓品种2.0-3.0m,3.5m以上为特长类型。茎粗一般为48mm,4.0mm以下为细,6.0mm以上为粗。茎和茎节色有绿、紫、绿中带紫等。甘薯茎切断后流出的汁液为乳白色。成长的甘薯茎节部内有不定根原基,根原基数目上中部节较多,下部节较少,环境适宜发育为不定根。主茎上叶腋间的腋芽可伸长生长成为分枝。一般每株甘薯有分枝720个,短蔓品种较长蔓品种分枝力强,分枝数较多。基部分枝数与薯重成正相关。但分枝生长与肥水条件有关,肥水充足则分枝生长多。2.2.3 叶甘薯叶属不完全叶,互生,呈螺旋状排列。叶形分掌状

11、形、心脏形、三角形或戟形。叶缘有全缘、带齿、浅或深单复缺刻甘薯叶形不仅品种间有差异,有些品种可在同一植株甚至同一茎上出现两种以上叶形。叶片色、顶叶色、叶缘色、叶脉色和叶柄基部颜色可概分为绿、绿带紫和紫色,也是鉴别品种的形态特征。甘薯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组成,是甘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2.2.4 花、果实与和种子花单生,或数十朵丛集成聚伞花序着生于叶腋或茎顶。花形和牵牛花相似。花冠由5个花瓣联合成漏斗状,一般淡红色,也有蓝、紫色和白色,雄蕊5枚,花丝长短不一。雌蕊一枚,柱头呈球状。甘薯为异花授粉植物,自交结实率很低,同群内杂交也不结实。果实球形或扁圆形蒴果,每个蒴果有1

12、4粒种子,以12粒居多。种子褐色,形状分为球形、半球形或多角形。种子较小,千粒重20g左右。种皮较坚硬,表面有角质层,透水性差。2.3 甘薯的生育时期甘薯大田生产中,均用块根育苗、剪苗栽插的无性繁殖方法,其生产全过程分育苗、大田生长和贮藏3个阶段。根据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关系又可划分为4个时期。2.3.1 发根还苗期薯苗栽插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从入土的茎节部两侧和薯苗切口部位,先后长出一批不定根。当新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薯苗地上部开始抽出新叶或新腋芽时,称为还 (缓)苗或活棵。夏、秋薯栽插后34d发根,57d还苗。此后以吸收根系的生长为中心,地上部腋芽开始伸长,并陆续长出分枝,吸收根系基

13、本形成约需1520d。2.3.2 分枝结薯期 从出现分枝到封垄 (茎叶基本覆盖垄面),夏、秋薯需2035d,有些品种主蔓增长迅速,称为 “拖秧”或 “倒藤”。通常在栽后1520d吸收根开始分化块根。此期末单株分枝数和结薯数基本固定,薯重约占最高薯重的10%15%,茎叶鲜重占30%50%,夏、秋薯可达60%70%。2.3.3 茎叶盛长,块根膨大期从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夏、秋薯约在栽插后3570d期间,生长中心为茎叶。栽后90d前后功能叶片数达到最高值,地上部生长量达到最大值。同化物质向地下部运送量增多,薯块相应膨大,但黄叶、落叶也陆续出现,形成新叶片与老叶片相互交替的现象。此期末薯重约占全生育期

14、总重量的30%40%。故本期又称 “藤薯同长”或 “薯蔓并长”时期。2.3.4 块根盛长,茎叶渐衰期此期从茎叶生长高峰期开始直到收获为止。春、夏薯历时60d左右,即栽后70130d;秋薯历时4045d,即在栽后90130d。此期生长中心为块根,茎叶转向缓慢生长直至停滞,叶色变淡落黄,基部分枝枯萎及薯叶脱落,逐渐呈现衰退。同化物质加速向地下部运转,是甘薯块根产量积累主要时期。这时薯重积累量一般占全生育期总重量的50%左右。到收获前15d左右,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此后增加甚微。2.4 甘薯的器官生长和产量形成2.4.1 茎叶生长和干物质生产甘薯株型有疏散型、中间型和重叠型三种。冯祖虾 (1995)

15、将株型分为多枝短蔓型、多枝长蔓型、粗茎大叶型、中茎中叶型、少枝小叶型、卷曲型和早花型等7种类型。一般疏散型和多枝短蔓型的鲜薯产量高,其次为多枝长蔓型。甘薯高产田茎叶盛长期单株绿叶数多至150200片。甘薯高产田茎叶盛长期的叶片寿命 (自展开至枯萎天数)差异甚大,一般为3050d,最长的达80d以上,并与光照、水肥等条件有关。高温期形成的叶片寿命短于低温期形成的叶片。甘薯最适鲜重、最适干重的大小和出现的时间因品种、气候、栽插季节、种植制度和时期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一般夏薯至栽后60d叶片数最多,茎叶增长量最大,90d时叶面积最大,茎叶鲜重最高。立秋前后栽插的秋薯,则推迟至10月下旬接近收获时始达茎

16、叶干重高峰。与玉米套作的甘薯茎叶封垄期和高峰期都会推迟出现。高产田多在3.54.5范围内;叶面积指数超过5,属徒长型;而茎叶生长不良的低产田,叶面积指数常在2以下。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一般为12.038.lmg/dm2h。但净同化率的高低与甘薯产量并不总是成正相关。高产甘薯的产量则是总光合势与净同化率相互作用下达到最大值的结果。2.4.2 块根的形成与膨大1块根形成和膨大的细胞和生理学特征 甘薯由幼根发育为块根,是前期初生形成层活动和后期次生形成层活动为主的结果,两者在甘薯块根发育中具有同等重要性。(1) 初生形成层活动与块根形成 薯苗发根后约10d左右,先在初生韧皮部内侧与原生木质部之间的薄

17、壁细胞分化成为弧形的初生形成层;随后在原生木质部外端的中柱鞘细胞分化发生形成层,并使形成层弧段连接起来,成为围绕原生木质部的初生形成层环。成环的时间约在发根后1520d。在幼根发育初期,初生形成层活动程度强、中柱细胞的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小,幼根才能发育成为块根;初生形成层活动弱或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度大的,发育成为细根或柴根。(2) 次生形成层活动与块根膨大 甘薯栽插发根2025d以后,除初生形成层继续活动外,先后在原生木质部导管内侧、次生木质部导管内侧、中央后生木质部导管周围以及中柱薄壁组织中,发生为数众多的次生形成层。形成层活动不断形成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以及大量贮藏薄壁组织,使块根膨大增粗。

18、随着甘薯块根的形成膨大,根体中柱部分不断扩大,最终迫使表皮破裂和皮层脱落。与此同时,中柱鞘细胞中出现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亦具分生能力,向外分生出木栓组织,向内分生出栓内层,并由木栓组织、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3者组成具多层细胞并包覆块根外的周皮。2块根的增长速度和干物质积累 块根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栽后90120d。块根鲜重的绝对增长率达45.555.21g/(m2d),其干重增长可达54.7g/( m2d)。甘薯品种间块根结薯的早晚和前后期的膨大速度存在明显差异。早熟类型块根形成早,前期膨大增重速度快,后期膨大慢;晚熟类型结薯晚,前期膨大速度慢,后期膨大速度快。也有结薯早,前后期膨大均快的品种

19、,这些品种属于增产潜力大的高产类型。2.4.3 甘薯茎叶生长与块根产量的关系1甘薯的源、流、库关系 栽插后6090d是库重要,120150d是源重要,180d是库或源与库同等重要;甘薯常以蔓/薯比值 (T/R)变化作为植株生长过程中上下部光合产物分配状况及其源库协调与否的标志。蔓/薯比值愈大,表明同化物质分配至茎叶愈多;反之,同化物质分配至块根愈多。若生长前中期蔓/薯比值大于1且较大,以后比值下降早、下降速度较快,表明茎叶早发,块根形成早,膨大快,地下部增重迅速。在生长后期蔓/薯比值下降过快,常表现茎叶早衰;在生长后期蔓/薯比值下降过慢又表示茎叶徒长。蔓薯比值为1(称为“蔓薯平衡期”)出现时间

20、因品种、栽培条件及长势等而异。高产夏薯通常在栽插后80100d蔓薯比值达到1。且早熟品种蔓/薯比值1的出现时间早于晚熟品种 (绵阳地区农科所,1999)。2甘薯茎叶生长与块根产量的关系 从源库关系看,生产上甘薯茎叶生长与块根产量间的关系一般有4种情况:(1)茎叶生长正常,上下部生长协调,块根产量高;(2)茎叶生长差,块根产量低;(3)茎叶早衰,块根产量较低;(4)茎叶生长过旺,块根产量亦低。同样也发现茎叶产量低,而块根产量高的类型,此与其茎叶的高光效有关。此外,地上部前衰后旺,同样会降低块根产量和品质。2.5 甘薯的繁殖及萌芽出苗特性2.5.1 繁殖特性1有性繁殖 杂交种子也可进行实生繁殖,但

21、其杂交种子培植的实生苗后代,具高度的性状分离,群体变异甚大,大多不能保持原种或其杂交亲本的特性,故在大田生产中难以直接应用。2无性繁殖 由于薯块富含营养物质且周皮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较多,故薯块育苗出苗多而壮。所以,目前甘薯生产中普遍利用薯块萌芽长苗,然后剪苗直接栽插大田,或剪苗先在采苗圃繁殖后再剪苗栽插大田。2.5.2 薯块萌芽特性甘薯块根在膨大过程中不定芽原基逐渐分化形成,并潜伏在周皮 (早期在皮层)凹陷的根眼处,在适宜条件下萌发长苗。一般有30%40%的芽原基可萌发成薯苗。同一个薯块,顶部的芽原基萌发快而多,中部次之,尾部最差。薯块芽原基的萌发存在着明显的顶端优势。隆起的“阳面”(靠近垄背的

22、土表)萌芽性优于凹陷的 “阴面”。不同薯块,薯皮较薄的萌芽性好。生长期较短的夏、秋薯萌芽性优于生长期长的春薯。贮藏较好,生活力旺盛的健薯,发芽性能好。大薯单位重量萌芽数较少,但单薯产苗多,成苗较壮;小薯单位重量萌芽数较多,而成苗较弱。一般生产上选用100200g重的中等薯块作种较为适宜。2.6 甘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2.6.1 温度萌芽最低温度为16,最适温度为2832。芽、苗在1014条件下停止生长,在9下,因冷害受损伤。40以上,薯苗停止生长,幼芽被灼伤。薯苗发根最低温度约为l5,1718发根正常。茎叶生长适宜温度在1835之间,10以下持续时间长或霜冻,地上部即受到伤害或冻死。块根膨大

23、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20时块根即停止膨大,但有些品种在1718时仍继续膨大。在块根膨大适温范围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积累养分和膨大。块根膨大还与生长前期的高温期长短有关。生育前期高温期 (温度25或以上)有75d,后期适温期 (温度2022)至少有60d,则块根产量可望大幅度提高。2.6.2 光照甘薯为喜光的短日照作物。单叶的光饱和点为2.51043.5104lx,而群体的光饱和点约在3.01041x以上,光补偿点6000 lx。种薯外露,强光会抑制不定芽萌发。出苗后,强光下幼苗积累光合物质较多,薯苗生长快而壮。充足光照还能提高土温和扩大昼夜温差。甘薯荫蔽,光合强度降低,结薯推迟而减产

24、,故应注意间套作方式、密度、作物和品种类型。2.6.3 水分甘薯的蒸腾系数约在300500之间,一生耗水量约500800mm。甘薯发根分枝结薯期是一生中对水分相对敏感的时期。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幼苗不易成活,其幼根中柱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大,结薯迟而少,且易形成柴根。生长中后期土壤干旱,易早衰,块根膨大缓慢而减产;如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影响块根形成、膨大和降低产量与品质,导致腐烂,同时薯块中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含量增多而发生“硬心”。薯块萌发时苗床上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为宜。干旱遇高温,薯块先长芽后发根,幼芽生长缓慢;若苗床上过湿,还会降低床温,甚至引起烂薯。出苗

25、后苗床土壤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2.6.4 养分薯块萌芽阶段所需养分主要靠薯块本身供给。出苗后随根、芽生长从床上中吸收养分逐渐增多,且需要较多的氮磷钾营养以及恰当的K2O/N比。块根中的K2O/N比与薯块产量成正相关。因此,苗床除做床时施用有机肥外,在育苗中后期及剪苗期间,应适当追施速效性氮肥,以达到苗多苗壮。大田生长阶段需要的养分更多。第三节 甘薯的栽培技术“十八字”技术:即“良种薯、地膜苗、芒种栽、三千五、穿林肥、深加工”; “十五字”技术:即“地膜苗、良种薯、三千五、两道肥、安全薯”等。3.1 品种选择与种薯繁殖3.1.1 品种选择推广优良品种,并根据不同地力、不同用途和生

26、产期合理搭配品种是发展甘薯生产的有效途径。引进和筛选特色专用型品种,发展专用薯生产产业化,提高甘薯生产的效益。3.1.2 脱毒种薯繁殖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或有特殊用途的品种。在解剖镜下取0.10.5mm大小的茎尖,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生长激素种类和剂量,建立株系,然后再转入MS培养基形成小植株并适当快繁。采用电镜法、嫁接巴西牵牛指示植物法或血清学检测 (NCM-ELISA)脱毒效果。将脱毒试管苗种植于大田与标准品种比较,鉴定品种的真实性。将真实品种的脱毒健壮试管苗在试管里或在防虫网室或温室里切段繁殖。在防虫网室或温室里栽插试管苗,让其结薯,即为原原种薯,育出的薯苗即为原原种苗。其

27、技术关键是要对试管苗进行室内炼苗和寄栽生根育壮苗。在自然隔离条件下或在防虫网室内利用原原种薯 (苗)再进一步繁殖,其种薯即为原种种薯。利用原种种薯可再繁殖为1、2、3级种薯,此类种薯可直接用于大田生产。3.2 育苗要求苗早且与当地栽插季节和茬口相衔接,苗足保一次性全苗,苗粗壮而发根早。同时,育苗方式上要做到成本低、方法简、易于操作。3.2.1 育苗方法与管理1育苗方式(1)塑料薄膜覆盖育苗 苗床无酿热物,仅覆盖薄膜,利用薄膜吸收和保存太阳热能提高床温。有两种方式:平播盖地膜,出苗后引苗出膜形式;平播盖膜结合起拱盖膜即盖双膜,出苗后揭内膜。(2)酿热温床覆盖薄膜育苗 利用微生物分解畜粪、作物秸秆

28、以及杂草等酿热物的纤维素发酵产生的热量,并结合覆盖薄膜吸收太阳辐射热能提高苗床的温度。该方法出苗较早、较多,成苗亦较壮。注意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管理方便的地方作床址。苗床长度视地形及需要而定,一般57m。床宽视薄膜宽度而定,一般1.21.3m。床深以40cm左右为宜。床底挖成中间高四周低和南深北浅,使床温均匀,出苗整齐。酿热物有高热的驴粪、马粪和低热的牛粪、作物秸秆等,以高热酿热物与低热酿热物配合使用较好。苗床酿热物填放厚度以2530cm为宜,其上铺45cm细土,并覆盖薄膜增温。待床温升高至3335,即可排放种薯。(3)露地育苗 利用自然温度培育薯苗,方法简便,省工省料。但薯苗生

29、长缓慢,育苗期长,成苗较迟,且用种量较大。苗床大多做成1.01.3m宽平畦,畦土混合适量土杂肥,待气温稳定达到育苗要求时,即可排种。2排种技术 (1) 种薯选择和种薯消毒 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大小适中、不带病菌的健薯。种薯消毒可杀死附着在薯块上的黑斑、茎腐等病菌抱子,一般用抗菌剂浸种,如托布津、多菌灵或抗菌剂402等。(2)排种量 根据育苗方法、育苗期、栽植密度、栽植面积及品种萌芽特性等情况而定。一般根据某甘薯品种不同大小薯块萌芽数范围、不同温度或积温下萌芽数变化、不同育苗期茎蔓长度、剪蔓节数和单位面积密度可大致求得单位面积排种量。一般夏薯地膜覆盖一次性育苗,每公顷用种量750kg

30、左右,约需苗床地450.0525.0m2。(3)排种期 根据育苗方法和栽插时期确定。夏薯露地育苗一般在4月初排种,地膜育苗在当地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一般在惊蛰前后 (即在3月上旬)播种。按单薯采苗量,使栽插时一次性全苗,向前推算排种期。育苗时一般每公顷苗床地施过磷酸钙375kg,优质堆渣肥1.051041.5104kg,碳铵225300kg,混合均匀后施于窝底,再施750900担水肥浸泡窝子,收汗后即可播种。(4)排种密度与方法 露地育苗排种较稀,采用斜排或平放。排种时薯块头部及阳面朝上,尾部及阴面朝下。大薯排放深些,小薯排放浅些,做到上齐下不齐,使盖土深浅一致和出苗整齐。一般采用窝播,

31、一次性育苗以4045cm见方,一般每窝播两个150200g的中等薯块。排种后用细土填满薯间间隙,再泼浇净水和用营养土或细土盖种薯。3苗床管理 (1)排种至齐苗阶段 要以高温催芽和防病为中心。床温宜保持在3235,薄膜覆盖苗床还需透气,酿热温床还可轻浇温水或新鲜人尿等,促进分解。湿度以保持床上相对湿度80%左右,薄膜内相对湿度95%左右为宜。(2)齐苗至剪苗阶段 前期以催为主,催中有炼。床温保持在2528之间,床上的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苗高20cm,具有67个节时,应转入以炼为主,停止浇水,薯苗要充分见光,经3d炼苗后,即可剪苗栽插。(3)剪苗后 以催为主。床温应很快上升到32以上,剪苗当天不浇水,一般在剪苗两茬后进行追肥,待薯苗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又要逐渐降温降湿和炼苗。3.3 整地做垄3.3.1 甘薯对土壤条件的要求甘薯对各种土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要获得高产必须具备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保肥保水力强和富含有机质的良好土壤条件。甘薯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甚严格,在pH4.58.5范围均能生长,但以pH57的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为适宜。甘薯根系和块根多分布在030m土层内,薯地耕翻深度以2530cm为宜。3.3.2 做垄1. 垄作的优点 垄作便于排灌,有利于防渍抗旱;能加后土层,扩大根系和块根的活动范围;增大土壤与外界的接触面,增大垄土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