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0.46KB ,
资源ID:265721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5721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饮食营养与食疗保健之欧阳术创编.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饮食营养与食疗保健之欧阳术创编.docx

1、饮食营养与食疗保健之欧阳术创编饮食营养与食疗保健时间:2021.02.02创作:欧阳术河南中医学院 侯士良“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贵”,人和生物一样,都离不开食物营养。然而,唯有人类的饮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发展,内容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逐渐形成了内涵深厚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是两千年前汉书郦食其传所载,从古说到今,是说让人民有饭吃是天大的事,若让人民饿肚子,则国将不国,王将不王。民众则以有饭吃为自己关天的头等大事。人民把粮食当作生存的最根本条件。的确,在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之中,没有什么比饮食更为重要、更令人关注的事。我国传统的饮食养生文化并非只为求口腹之乐、王盘珍馐、色、味之

2、感官快感,而主要在于实实在在的养生健身和长寿价值。相信普及这些饮食养生文化,将这些饮食养生原则和方法推向社会,对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构建和谐幸福美满生活,将是十分有益的。一、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生命的必须,健康的保证1、吃、吃什么?怎么吃?吃是生物的本能,生来俱有,不学就会。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确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深入研究。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长寿,就不那么容易了。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很多,神农本草经中列了95种,经历代搜索、扩大,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有391种,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则增到404种。这些食物主要包括谷米、蔬菜、瓜果、肉食、饮料和调味品。种类繁多的食物呈现在人们

3、面前,就产生了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不过,我们的祖先早已对此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核心观点是:保证健康必先注意营养,均衡营养应讲究食物搭配。中国食养五字诀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素问脏气法时论)。”其中五谷能够补养“五脏之真气”;五果能佐助五谷,使营养平衡,“以养民生”;五畜能增进健康,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不足,“生鲜制美”;五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而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疏通壅滞”。内经中这一膳食营养的指导原则至今仍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饮食养生“五字诀

4、”。(图片:黄帝内经)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性五味。五性,即寒、凉、温、热、平性;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味。四性五味的作用不同,所含成分也不同。人们因而就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食物搭配方法,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的“五”系一种泛指,意为“多种”,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五”的实数。现代人希望的是“吃”出健康,“吃”出长寿,“吃”出智慧,“吃”出美丽。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中国营养学会通过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及营养摄入量指南可保证95% 的人不会缺乏营养。该指南共计8条,有人编了一则牢记食养五句话的顺口溜,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合理膳食无奥秘,五句

5、话儿要牢记:一二三四五六七,一杯牛奶二两米,三分蛋白四注意;五百克菜六克盐,七杯开水莫忘记。这里的“一杯奶”是指每天应喝一杯牛奶,既可获得丰富的营养,又能补钙。“二两米”指每顿饭吃100克米,米是主食的代表,当然其他主食也可以。“三份蛋白”是指荤食30%,例如100克瘦肉、或一个鸡蛋、或100克鱼类、或100克豆制品等。“四注意”是指膳食要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七八分饱(少吃多餐)。“五百克菜”泛指蔬菜水果,每天应保证吃500克菜,若每顿都有蔬果则更好。“六克盐”是指每人每天最多吃6克盐(注意:应将咸菜、榨菜、酱油中的盐计入,不单是从盐瓶中取出的盐)。“七杯开水”是指平时要养成主动

6、饮水的习惯,而且应掌握最佳饮水时间:晨起后、10点左右、16点左右、睡前,此4段时间即使口不渴也要喝水。这“五句话”其实正是中医食养“五字诀”的具体体现。只要牢记以上五句话,做到五句话中所要求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欲求健康长寿就不难了。粗细搭配,杂食五谷五谷为养周礼上的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黍指玉米,也包括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现代所说的五谷泛指谷类和豆类,如米、谷、麦、豆类等五谷杂粮。五谷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古代医家们认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通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它强调人们日常所必需能

7、量和蛋白质应主要由粮食供给,粮食是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可见,粮食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古人强调“为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精细搭配,杂食五谷”。(图片:五谷、杂粮)粗细搭配 吃点粗粮 我们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面粉称作细粮,把玉米(面)、小米、高梁、豆类和薯类等称作粗杂粮。粗杂粮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丰富,玉米、薯类等粗杂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营养学家认为,每周至少吃3次粗粮,会对健康有所帮助,也使人的肠胃更健康,食欲更强。我们知道,不同品种的粮食其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其中,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高梁富含脂肪酸及丰富的铁;

8、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图片:粗粮杂粮)我们应特别关注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大豆是常见的食补上品,含丰富的蛋白质(40%左右)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豆浆有“绿色牛乳”之称,但食用时一定要煮熟,做到煮三开,否则易中毒。豆腐、素有“植物肉”的美称,它有补脾益胃、清热润燥、利小便、解热毒的功效。粗粮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玉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黄金作物”,其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谷类蛋白质缺賴氨酸,而豆类蛋白质缺蛋氨酸,谷豆混合,蛋白互补,营养翻番。新鲜的糙米比精米对健康更为有利,因粮

9、食加工得愈精,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损失愈多。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但能通肠化气,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粗粮还有减肥之功效,如玉米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我们可以把鲜玉米煮汤当茶饮,也可把玉米面制作玉米糕、玉米饼等。当然,如果完全用粗粮代替细粮,不仅口感受上难以接受,而且营养也不尽合理。研究表明,体重超标准者、喜肉食者以及亚健康人群,每人每天食用粗粮5080克为宜,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杂食五谷 营养互补 小杂粮含淀粉和蛋白质较多,主要包括的作物有高梁、谷子、荞麦、燕麦、大

10、麦、糜子、薏苡仁,以及菜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供给国人的粮食中,小杂粮应占20%。小杂粮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含有特殊营养素,例如荞麦、莜麦(油麦)蛋白质含量高,多种氨基酸配比合理,被誉为“美容、健身、防病”的保健食品原料。荞麦还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荞麦中的维生素B1、B2比小麦多2倍,烟酸是其34倍。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豆类还含有丰富的脂肪,为人体热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图片:杂粮糕点)现代营养学食物互补原理验证,杂食五谷是符合饮食养生之道的。例如,在吃白米、白面

11、时,常搭配些玉米、甘薯、黄豆、胡豆等粗粮,不仅可获全面营养,且可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大米与玉米搭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米不含维生素A,而玉米维生素A含量丰富;大米蛋白质有色氨酸,所含赖氨酸少,而玉米中的蛋白质几乎不含色氨酸,但含有赖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均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大米与玉米搭配,可起到蛋白质互补效应,使人体获得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更全面,还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配食水果、滋润养人五果为助“五果”是一般水果,尤指桃、栗、杏、李、枣,实际上是水果和干果的统称,还包括某些能生食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它们辅助“五谷”、“五

12、畜”,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图片:水果1)水果滋养又治病是人们的共识。“遍尝百果能成仙”是一句脍灸人口的谚语,说明常吃各种水果有利健康。果品味美更有妙用,在中国历代医书中,有很多果品是作为药用的,本草纲目第2931卷就收入果品50余种。如梨,具有清热、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在秋冬交替之际,适量吃梨能有效缓解烦渴、咳嗽、咽痛、失音等“上火”症状。枣,民谚称:“一日吃数枣,终生不显老。”据本草备要记载,枣能补中益气、滋脾胃、润心肺、通九窍、和百药。柿,据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血分之果,其味甘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润肠、治咳、止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柿子和柿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对预防心

13、血管硬化有一定的作用。再如樱桃,“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香”,“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应自知”。山楂可调胃增食欲,其降脂之功更是众人皆知。“五果为助”助什么?水果类含糖、脂肪、蛋白质相对较少,吃水果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补充这三大营养物质,而在于补充其他营养素,即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水果的最大优点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毛细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大,容易破裂而出血,还可引起坏血病;使体内乙酸转变为胆固醇的速度加快,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维生素C缺乏还可增加某

14、些致癌活性,而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则可减少患肠癌的危险性。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尤其不能缺乏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是促进儿童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如果再缺乏维生素C,抗病能力就会减弱,更容易生病。附:吃水果应注意:1、吃新鲜水果:“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新鲜水果不仅口感最好,营养也最好,能使人体最大限度地获取水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2、吃时令水果:所谓时令水果,就是指当季的水果。当季水果因为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饱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雨露滋润,多为自然成熟,因而营养更为丰富,口感更甜美,气味更芬芳,价格相对便宜。3、吃多种果品:吃果品同样应讲究一个“杂”字,所谓

15、“遍尝百果能成仙”,即是说食用果品也要多样化,以获取多种营养素,促进营养均衡。4、吃适量果品:有些果品如柑橘,如果过量食用可致胡萝卜素血症;橘子吃多了可能“上火”。又如柿子,鞣酸的含量较多,与胃内的蛋白质混合后可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可导致胃石症,更不要和白薯、土豆一块吃。而荔枝含有大量果糖,能被细胞利用的葡萄糖的含量较低,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图片:水果2)血肉有情,补精血五畜为益五畜是指牛、羊、猪、犬、鸡以及乳汁、禽蛋等各种动物性食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畜为益”。益是增补之意,可补充增进主食的不足。中医认为,五畜为“血肉有情之品,最为补人”,能滋养人体精血。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

16、品。禽、畜、鱼肉共有100余种。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与主食相辅,更能促进人体健康。在瘦肉中,蛋白质约为20%左右,其中以猪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营养价值较高;肉类脂肪含量5%50%不等,是热量的重要供给来源。除肝脏外,一般肉类都缺乏碳水化物。肉类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的良好来源。肉汤一般含少量动物胶,少量的肉类蛋白与维生素B族,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许多人对肉汤情有独钟。(图片:肉类)各种禽蛋是人们较易获得的良好食品。蛋类的蛋白质具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所利用。同时,一个鸡蛋中含有30毫克的钙与1.5毫克的铁,是孕产妇

17、以及少年儿童的好补品。在蛋黄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硫胺素、尼克酸和核黄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图片:鸡蛋)食用动物食品要遵循的“五原则”A、多禽少畜:据统计,在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禽类及鱼只占15%。专家认为,这样的肉食比例结构极不合理。畜肉和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分析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将猪肉在肉食中的比例降到60%,禽类及鱼肉增加到3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图片:禽蛋)B、多鱼少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高血脂。而鱼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的含量高,约为猪

18、肉的两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含量也大大高于猪肉。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吃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图片:鱼肉)C、多骨少肉:就畜类食品而言,眼睛也不要只盯在肉上。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均优于猪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养分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减退的老人食用。D、多炖少炒:就猪肉的烹调方式而言,在蒸、炒、炖等多种种方式中,宜于中老年人的最佳方式是炖食。首先,炖肉鲜嫩柔软,而中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因而较为适合。其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油脂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口感也好。E、荤素

19、搭配: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理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若将猪肉、禽类配伍,由于都属动物性完全蛋白质,因此,其互补作用较小,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要将猪肉和豆制品或蔬菜等搭配,就可以弥补豆类中蛋氨酸含量少,蔬菜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较少的不足。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的代谢,而矿物盐又能中和肉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F、先吃菜,再吃肉:吃饭的时候,饭馆喜欢把蔬菜放在最后吃,其实就餐最好的顺序是这样的:汤蔬菜米饭肉类水果(半小时后再吃)。粮菜互补,更健身五菜为充五菜是指葵、韭、薤、藿、葱。有人误把“五菜为充”的“充”字理

20、解为“充饥”。的确,在粮食不足的灾荒年月,蔬菜的确是粮食的补充,俗称“糠菜半年粮”,这是历史。四川的诸葛菜,即蔓菁,春可吃苗,夏可吃苔,冬可吃根,四季皆有,诸葛亮用以充军粮,可见当时粮菜可以互补。其实,蔬菜并不只是扮演充饥的角色。现代研究认为,蔬菜是维护健康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糖类、淀粉、钙、磷、铁、无机盐以及锌、硒、碘等微量元素。所以说,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和抗病能力是离不开蔬菜的。(图片:蔬菜1)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食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籍尔雅定义蔬菜为:“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中国作为农耕文化发源最早的国家之一,7000年前,除了种植谷类

21、,对其他植物也进行了选择和驯化;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不可食的草和可以食用的菜,而对不宜常食,但可医病的则称之为草药。礼记曲礼篇中说:“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可见,即使是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古代,蔬菜也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保健食疗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寿命可以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蔬菜一般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等四大类。根茎类蔬菜以淀粉为主,含量较高,如胡萝卜、红薯、芋头、土豆、山药等能部分替代主食;瓜茄类蔬菜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较多;鲜豆类蔬菜如毛豆、扁豆、绿豆、碗

22、豆、豇豆等含有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B族类维生素较高)和无机盐比其他蔬菜高;叶菜类蔬菜,特别是深色、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等营养价值最高。主要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并含有较多的叶酸及胆碱,无机盐的含量较丰富,尤其是铁和镁的含量较高。(图片:蔬菜2)诚然,蔬菜对补充三大营养素(糖、蛋白质和脂肪)是微不足道的。蔬菜的特点是水分多,维生素多,特别是纤维素多。动物类食品不含纤维素,五谷杂粮虽然含纤维素,但在人们精细加工过程中,大多已被除去。因此,蔬菜就成为供给和补充食物纤维最重要的来源。食物纤维素包括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食物纤维素是一种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物质,过去认为

23、是废物,现在认为它在保障人类健康,延长生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称它为第七种营养素。研究认为,食物纤维的主要作用有: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在胃肠中占据空间较大,使人有饱食感受,有利于减肥;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肠道蠕动增强,可防止便秘、肛裂和痔疮的发生;高纤维饮食可加速胆固醇的排泄,肠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胆固醇也相对减少,因而有利于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预防肠癌发生。多

24、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可以增加食品的体积,没有发胖的忧虑。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无疑是最佳选择。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不仅可改善高血糖状态,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并且有利于减肥。由此可见,蔬菜不仅富含营养成分,而且补充了其他食物的缺陷和不足,是平衡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合理营养,膳食平衡饮食五味,谨和为贵“民以食为天”,但是怎么“食”却是很有讲究,大有学问的。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

25、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因此提出了“谨和五味”的养生原则,强调只有五味调和才能使人“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痹论也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可见过分饥饿,会使人精气不足,而饱食亦易伤肠胃,致人以病,甚而能酿痰生火,导致气滞血瘀,加速衰老,晚餐过量为害尤甚,因此,民谚就有“吃饭留一口,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孙思邈也讲“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这些都是有道理的。有人曾对著名长寿之乡江苏如臬市几位百岁老人的饮食特点做过调查,他们最根本的秘诀在于;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远近搭配、凉热搭配

26、,充分保证了身体能量和营养结构的均衡,从而为延年益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梁之变,足生大疔。”饮食应以清淡为宜,“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是国人的传统饮食结构。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不断西化,因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病症越来越多。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临床上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尿酸、脂肪肝等病症都是吃出来的。因此,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至今仍是我们值得遵循的饮食均衡原则。五味要调和,内经认为,谷肉果菜都是饮食营养的基本物质,而且都有各自不同的性味功能,最好是放

27、在一起或均匀搭配食用,以保持营养平衡,培补人体的精气。内经所谓:“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就是指人们的膳食不可偏颇,而“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很显然它强调了各种食物摄入量上的平衡,否则就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这种古代的平衡膳食观与现代营养学强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饮食多样、营养均衡全面是一致的,只不过古代偏重于经验的总结,现代则从机理上进行了更深入地阐述。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而谷肉果菜四个方面的食物,几乎把人们饮食中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但关键是每类食品中的“五”字。“五”告诉人们,要吃杂一点,即使吃粮食,也不能只吃某种细粮而不吃杂粮。有的孩子因常吃热量高的

28、精制食品而引起食欲减退是得不偿失的;有的人怕患高血压、心脏病不敢吃荤;也有不少人怕长胖不敢吃肉,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引起营养代谢障碍。再说,食物有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之分,“五畜”类食物因含氯、硫、磷元素的量较高而被称为酸性食物;“五菜”及“五果”等食物含有磷、钾、钠、镁等元素较多而被称为碱性食物。长期偏食某一类食物还可能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不利于身体健康。诚如古人说得好:“烹龙炮凤何足贵,劝君杂食颐天年”。我国古代平膳食理论还强调根据食物的特性,将食物分为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指寒、热、温、凉;五味指辛、甘、酸、苦、咸。并提出春凉、夏寒、秋温、冬热的膳食原则,膳食要“寒热相宜”,患病时要“热证寒

29、治,寒证热治”。五味中辛味食物有姜、辣椒等,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过食则气散上火;甘味食物有白糖、大米等,有滋补缓和之力,但过食则壅塞而气滞;酸味食物如梅、柠檬等,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有燥湿、泻下之益,多食则骨重;咸味食物如食盐等,有软坚、润下之功,过食则血凝。强调五味调和,饮食不宜太淡,更不应过咸,只有做到调味适中,才有利于防病长寿。这种既强调不同食物的特殊功效,又强调过食危害的辨证观点,和现代营养学观点是一致的。总之,所谓合理营养,就是要保证几个平衡:五大营养素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平衡、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平衡、酸性食物

30、与碱性食物的平衡、一日三餐的平衡等。为了帮助人们科学合理饮食,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即中国的“食物指南金字塔”(见课件)。这是对膳食指南的量化和形象化的表达,让人一看便知,眉目清楚,是一个十分方便的工具,供作参考。附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3、尊重习惯,辨体进食饮食平衡,尊重习惯饮食要尊重习惯,中国人是以食植物为主即食草型,

31、以米面为主食,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饮食习惯,不像欧美人从小就以肉食为主。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肉食比例大大增加,但我们的肠道却不能很快适应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大量消化吸收。同样道义理,南方人以米为主,觉得吃面胃不舒服;北方人以面为主,吃米往往感觉吃不饱,这是饮食习惯带来的机体适应问题,日常饮食就要充分尊重习惯,不要硬性改变。三餐要定时定量,荤素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荤、素并不是对立的,单单偏重哪一方,都会阻碍人体所需营养的正常吸收。“以素为主”的膳食会造成新一轮营养失衡,特别是

32、动物食品里富含B族维生素、部分微量元素、优质蛋白、必需脂肪酸等摄入不足。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健康。辨清体质,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尽相同,而体质就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各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人与人的相互影响都会对体质施加影响,正应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老话。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黄帝内经。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据此系统地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他认为,人群体质可划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哪一型?平和质是中医认为最理想的人体体质,是和谐生命的范本,也是一份对健康的美好愿望。平和质的人,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体形匀称健壮、耐受寒热、睡眠良好、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平和质的人养生,主要原则是尽量保持平和质的状态,不让其往不利体质的方向转化。最重要的养生原则就是“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