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6.68KB ,
资源ID:265028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5028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外文言文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外文言文练习.docx

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外文言文练习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下册)26.二翁登泰山27.范蠡浮海出齐28.文天祥传(节选)29.郑板桥开仓济民30.答谢中书书31.食喻32.张元饲弃狗33.太祖弹雀34.武帝游宴见马35.罗企生拒谢桓公36.梅圣俞诗集序(节选)37.束氏狸狌38.子产论政宽猛(节选)39.李泰伯改字40.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1.劝学(节选)42.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3.朱文公受骗44.临江之麋45.亭林先生神道表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

2、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冀雍:古代的两个州,约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绝:横渡。 泰阴:古地名,在今山东境内。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甲翁之妻子去乡( ) 叟携酒至乙翁第( )二翁偕往( ) 无需相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译】 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译】 3.根据文意,说说甲翁在登泰山前后态度

3、有何变化。【答】 4.从故事中二翁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 【参考答案】1.妻子和儿女 府第,住宅 一同,一起 指代“我”2.这座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能承受。(关键词:是,不胜)如今我们才年过六十,有什么老的?(关键词:逾,倒装句)3.甲翁在登泰山之前,说:“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他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无法登山。经过乙翁的劝说,他们一起去登泰山。登山时,乙翁想要扶他,甲翁表现坚强,不要他扶,并且一天之内,登至半山。4.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或者: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又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成功!范蠡浮海出齐范蠡

4、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ch)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注释:鸱夷子皮:是范蠡(Li)治产经商时用的名字。间行:潜行,从小路走。约要:约束,约定。废居:指商人见货物价贱则买进,价贵则卖出,以求厚利。废,出卖。居,停蓄。赀:通“资”。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乃归相

5、印( ) 间行以去( )止于陶( ) 以为天下之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译】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译】 3.选文说“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范蠡为什么能够“致赀累巨万”?请从三方面具体分析。【答】 4.对于选文中的范蠡你是如何评价的?请结合文中范蠡的言行加以点评。【答】 【参考答案】1.于是;离开;在;认为2.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闻”“以为”)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致”“至”“布衣”)3.范蠡能吃苦耐劳,父子都耕种畜牧,这样积累一定的资本;他选择交通要地陶地作为居住

6、地,便于经商买卖;,友爱乡邻,积累了大量人脉关系;在经商的过程中善于抓住时机,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能答出三点即可,意近即可。)4.范蠡在贵为齐国国相后,不以为喜,反而忧虑,喟然叹曰,说“不祥”,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远见,深谋远虑的人,同时他又能够散尽钱财,可见其乃不为名利所累之人,另外他能“致产数十万”“累巨万”,不久就能家产积累到几十万、万万,可见他具有经商的天赋,是一个能审时度势,善于抓住机遇的人。(能答出两点并结合相关言行分析合理即可)文天祥传(节选)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

7、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潮阳,地名,在广东。后文的“厓山”,也是广东的地名。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率部下抓获文天祥。张世杰,南宋将领。捍:保卫。泫然,水滴下的样子。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使为书招张世杰。 B.弘范笑而置之。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军中置酒大会。C.左右命之拜。 D.弘范义之。

8、不拜。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译】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译】 3.“弘范笑而置之”,请结合上下文谈谈句中的“笑”字透露出弘范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答】 4.请结合选文,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文天祥这一人物的。【答】 【参考答案】1.C(A:信;写B:放置;筹置备办 叩拜 认为合乎正义 ; 道义、大义)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会见文天祥。(关键词“遂”“以”“客”)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关键词“乃”“叛”)3.“ 笑”中,一方面包含对文天祥的敬佩,赞赏他的节气,“真是位志士!才子!”;另外一方面,“笑

9、”中包含对自己的自信,应该可以用荣华富贵收买文天祥,也蕴含爱才之心,包含着一种期待,“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归降于我们!”(写出两方面,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4.(1)正面描写文天祥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例如:“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文天祥面对弘范所说的易主而换来的权势地位与富贵等诱惑,丝毫不为所动,表现了文天祥对南宋朝廷的忠义之心与浩然正气。(2)侧面描写:例如:“弘范遂以客礼见之”、“弘范义之”等,以元军将领弘范对文天祥的敬重,侧面衬托文天祥的赤胆忠心和大义凛然。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10、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去任之日,悉取券焚之,父老沿途送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值岁荒( )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若辗转申报( ) 或阻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译】 即发谷与民,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译】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材料一: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常常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他经常寻访孤儿,然

11、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材料二:离任时,郑板桥所有钱粮只够雇三头毛驴,百姓都依依不舍,为此他为百姓题下这样的诗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答】探究结果: 4.文中为突显郑板桥的品质,采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说明。【答】 【参考答案】1.遇到;就;如果有人2.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就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让百姓准备好领粮的借据,上万人得以活命(使上万人活命)。3.爱民如子、忧国忧民、清正廉洁4.对比,以灾荒时“或阻之”衬托郑板桥“我任

12、之”开仓救灾的坚决与担当,体现郑板桥爱民如子的情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四时俱备( ) 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译】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 3.南北朝是我国古代骈体文的全盛时代。请以本文为例说说骈体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提示:可从文句式、音韵、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体会)【答】 4.文章开头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结尾却说“自康乐以

13、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写是否合乎情理?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答】 【参考答案】1.四季;交相辉映;坠落;潜游的鱼儿。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答谢中书书除末两句外全文均用四字句,其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等句对仗工整,两两相对,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文章以感慨发端,以感慨收束,中间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映成趣。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富于文采,充分体现了骈体文的语言特点。4.并非不合情理。开头“山川之美,

14、古来共谈”一句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山川之美”,但由题目便知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谈心论道的朋友,故而写文章与他共谈“山川之美”,以此表达作者沉醉山水以及与知音共赏美景的愉悦之情。结尾说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似不合情理,其实正因为作者与知音共赏美景能感受“山川之美”,于是借此感慨将“康乐公”也引为知音,委婉地表达了期望与前辈谢公比肩之意。全文首尾呼应,充分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也表达了归隐山林厌弃尘世的高洁志趣。作者以此表明志趣,应该还有对友人的劝慰,这是别有深意的。食喻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

15、“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注】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直指使:官职名。 属吏:部下。飧(s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郡县患之( ) 俟其来之( )时使然耳( ) 罗列盈前( )2.用现代汉语翻译

16、下列句子。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译】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译】 3.请用简洁的语言对刘麟教育学生的方法进行评价。【答】 4.今天我们来读这篇文章,你一定有新的感悟,请把你的感悟写出来。【答】 【参考答案】1.忧虑、担心等待这样满2.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考点说明:谕:明白;“以”,因为3.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

17、人接受。(意思对即可)4.示例一:节约粮食,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示例二:上级领导到到下边检查工作,不能在吃喝上责难下级。 示例三:生活中挑剔食物,是因为没有挨过饿,如果饿一饿,粗茶淡饭同样咽得下去。张元饲弃狗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而死,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已不省人事。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18、。【注】亟:急 愈:痊愈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惶惶于阡陌间( )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张元怪之( ) 速延医治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叔父感其言,遂许焉。【译】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译】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张元收养弃狗的两点原因。【答】 。4.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张元和叔父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 。【参考答案】1.田间小路;第二年;对感到奇怪(认为奇怪);邀请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省略句式翻译准确,关键词“许”翻译正确。)叔父被蛇所咬,倒在地上无法行走。(固定句式“为所”翻译正确,关键词“啮”、“仆”翻译正确。)3.狗被人所抛弃

19、,非常可怜。收养弃狗,是有仁爱之心的表现。4.张元:善良、有爱心、珍惜和尊重生命。 张元的叔父:知恩图报。太祖弹雀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某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以钺柄撞其口,两齿坠焉。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注】用弹弓打鸟;yu,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太祖亟见之 ( ) 其所奏乃常事耳 ( )上怒诘其故 ( ) 上既惧又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臣以尚急于弹雀。【译】 上愈怒,以钺柄撞其口,两齿坠

20、焉。【译】 3找出文中表现宋太祖态度的语句,并说说宋太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 4.相比较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文中的“某臣”与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话的艺术方式?谈谈你的理由。【答】 【参考答案】1立即,急忙 却,竟 责问 同“悦”高兴2我以为(这些事)要比打鸟雀重要。(“以”翻译出来各1分,调整语序“于弹雀”介宾后置1分)太祖更加生气了,拿一种类似斧头的工具的手柄撞他的嘴,两颗牙掉在地上。(“愈”1分,“焉”兼词1分)3从“上怒”“上愈怒”“上骂曰”“上既惧又说”(1分);宋太祖显得十分专制霸道,他让忠耿的谏官付出了两颗门牙的惨痛代价,然而他最终能辨明是非而

21、及时止怒,并反躬自省、以赏代罚,这种过而能改的胸怀与气度,仍不失为明君风范。(写出性格的两方面给1分,否则不得分)4文中的“某臣”是直言进谏。(1分)示例一:喜欢邹忌:邹忌能巧妙运用设喻类比从亲身经历出发,以小比大,以家比国,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人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劝告的目的。示例二:喜欢“某臣”:是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贤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做人不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武帝游宴见马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金曰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曰磾独不敢。曰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

22、奇焉,即曰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曰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兒,反贵重之!”上闻,愈厚焉。曰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曰磾。曰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注】汤沐:沐浴。骖乘:同“参乘”,在车右边陪乘。忤视:逆视。霍光:西汉武帝时大臣,后辅政。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上异而问之( ) 具以本状对( )曰磾既亲近( ) 属霍光以辅少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译】 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译】 3.汉武帝

23、“贵重”金曰磾的原因有哪些?请用原文回答。【答】 4.结合全文,你认为金曰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 【参考答案】1.对感到奇怪;通“俱”,全,都;已经;通“嘱”,嘱托2.(金日磾)不曾有过过失,武帝非常信任并且喜爱他。(“未尝”解释为“不曾”,“甚”解释为“很,非常”,语句大意正确。)我是外族人,(如果这样)将会使匈奴轻视汉朝。(判断词“是”,“轻”解释为“轻视”,语句大意正确。)3.具以本状对;未尝有过失;目不忤视。4.实事求是;谨小慎微;谦让有礼;顾全大局。(需用自己的话概括)罗企生拒谢桓公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

24、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桓南郡既破殷荆州 ( ) 咨议罗企生亦在焉 ( )桓素待企生厚 ( ) 桓又遣人问欲何言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若谢我,当释罪。【译】 桓亦如言宥之。【译】 3.罗企生引用嵇康、嵇绍父子之事有何用意? 【答】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罗企生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答】 【参考答案】1.已经

25、、以后;(在)这里、(在)里面;平素、向来、一向;言何,说什么(有什么话要说)。2.(桓玄说)如果向我认罪,一定免你一死。桓玄也就按他的要求饶恕了他弟弟。3.一是暗示桓玄,他弟弟会像嵇绍忠于晋室一样忠于桓玄,要求桓玄不要搞株连,不要杀害他的弟弟,让他的弟弟能够替他赡养母亲。二是暗示弟弟要学习嵇绍那样,不要做无谓的牺牲。4.当面对桓玄的利诱“若谢我,当释罪”,罗企生断然拒绝谢罪;当被押赴刑场,桓玄再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他引嵇康、嵇绍的例子也只求桓玄不要搞株连,饶恕弟弟以养母亲,他的守节不渝、重义轻生的忠诚节操和侍奉父母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学习。梅圣俞诗集序(节选)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

26、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少达而多穷() 非诗之能穷人()夫岂然哉() 探其奇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译】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译】 3.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世所传诗,多出于古穷人之辞”?【答】 4.作者认为创作与生活是什么关系?结合全文说说谈你的观点。【答】 【参考答案】1.显贵

27、;使人窘迫不得志;这样;奇特怪异的地方2.既然这样,那么就不是诗使人穷困,恐怕是诗人穷困了然后才写出技巧高明的诗呢。大概世上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古代困窘不得志的诗人的作品。3.古代诗人胸中有才华、抱负却无地施展,于是只好归隐山水寻找内心的自由、纯净,见自然风物往往会用仔细观赏,但因有着不同常人的体验,于是在描述时又融入了内心的不平之志,如羁旅之愁情、思妇之闺怨。不平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了诗人的生活再加上诗人本身的才华才情,使得作品流传于世,为世人称赞。如王维在写使至塞上时正是他政治上被孤立排挤时,孤身前往边塞慰问,特殊的心境下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既有边塞的磅礴大气之景又有

28、作者的深切的感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不得不为之折服。(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仅属个人体验。)4.作者认为“诗穷而后工”精确的概括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我个人十分赞同,没有丰富曲折的人生体验是难以写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背后是对人生的深刻体验领悟,是思想的净化升华,正如“国家不幸诗家幸”,境遇不如意反而能让诗人诗情横溢。(本题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创作和生活的关系) 束氏狸狌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则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

29、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则窜者,其亦狸狌哉!【注】狸狌(lshng)狸猫、野猫。这里指猫。与与如,走路安逸舒适的样子。鬣(li)这里指老鼠嘴角的胡须。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日市肉啖之 ( ) 以啖肉故 ( )南郭有士病鼠( ) 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译】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译】 3.狸狌本是捕鼠高手,为何后来害怕老鼠? 【答】 4.这个故事

30、给你什么启示? 【答】 【参考答案】1.每天 因为 忧虑 借2.(束氏)没有别的嗜好,专爱养猫。(关键词:咸,好)过了很大一会儿,老鼠估计这猫没有别的能耐,就啃猫的脚爪。(关键词:久之,度)3.因为狸狌在没有老鼠的环境下养尊处优,毫无斗志,成了一群心安理得光懂吃肉的宠物。(意思对即可)4.启示:生存环境可以改变物类的习性;我们不能过分享受,御敌自卫的看家本领不能丢;过渡溺爱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答到一点,意思对即可)子产论政宽猛(节选)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