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09KB ,
资源ID:264989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4989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静海区五校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静海区五校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docx

1、天津市静海区五校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1-2022年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坍塌(tn) 慷慨(ki) 缝隙(x) B.废墟(x) 流淌(tng) 浇灌(gun) C.呼啸(xio) 干涸(g) 刨根问底(po) D.湿润(rn) 挑拣(jin) 一丝不苟(gu) 【答案】C 【解析】 C.干涸(g)(h)。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B.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C.江中集团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今年的用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三倍。

2、D.以前的罗布泊并不荒凉,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它的热闹与繁华。 【答案】D 【解析】 A,答配不当,去掉“笑容和”; B主宾搭配不当,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 C“下降”不能与倍数搭配; 故选D。 选择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的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C. 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 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

3、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D项问号属于引用的内容,要放在引号里面。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

4、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答案】C 【解析】 本文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诗歌内容回答,抓住关键诗句,逐项分析。C中“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有误。这两句,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5、告诉人们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现代文阅读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儿养了一只鸭子做宠物,老头儿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

6、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印痕行为”。 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

7、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

8、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儿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美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

9、发生的印痕行为。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小题1)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直接印象造成的。 B. 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 对动物的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 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2】(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这就是印痕行为的表现。 B. 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C. 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更愿意与由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

10、母(同类、人类)结伴。 D. 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这是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3】(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 本文由“一个老头儿养了一只鸭子做宠物”说起,可以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 第段中,“目前”“据估计”“可能”等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D. 第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答案】 【1】【1】B 【2】【2】C 【3】【3】D 【解析】 【1】【1】此题考查学生

11、对句意的理解分析。本题用选择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扩大了覆盖面,为阅卷的公正客观提供方便。我们应通过分析、比较、斟酌、排除的形式去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B项表述错误,由第段“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一句可以看出是“大都”,而不是“都”。 【2】【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C项表述错误,由文中“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

12、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一句可以看出,是“这些动物”而不是“一些”,故选C。 【3】【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了解的说明内容,可以看出,D项表述错误,第段没有运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不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文言文阅读 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13、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停止) B.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C.顾野有麦场(看,视) D.狼亦黠矣(狡猾) 【2】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B.“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词句,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 C.文

14、章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D.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答案】 【1】A 【2】D 【3】A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A有误,“止”在这里是仅,只的意思。故选A。 【2】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

15、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题干中“之”是代词,代狼。 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音节助词,不译; C结构助词,的; D代词,代狼; 故选D。 【3】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A有误,本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故选A。 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年代:清 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

16、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名句名篇默写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17、博学而笃志,_。(十二章) 思乡,是诗词中最常见的情思。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也表达了思乡之情。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 海日生残夜 随君直到夜郎西 山岛竦峙 夜发清溪向三峡 切问而近思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 作答此题,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杨、郎、洛”易写成别字,“竦”笔画易写错。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

18、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棐(f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真草:楷书、草书。蕺(j)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老姥(m):老年妇女。王右军:指王羲之。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 (2)姥初有愠色 愠: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答案】 【1】(1)曾经 (2)生气、发怒 【2】(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3】王羲之

19、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有时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 句意为:王羲之曾经到他的一个弟子家,尝:曾经。 句意为:老妇人开始有些生气,愠:生气,发怒。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但”:只要;“书”,写。句意为: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

20、容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译文:王羲之曾经到他的一个弟子家,看到一棐木几案平滑干净,就在上面写字,这些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这些字)被这个弟子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弟子懊恼了好几天。(王羲之)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老妇人遵照他说的(去做),人们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有一天,老妇人又拿着

21、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着却不答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现代文阅读 阅读家有香椿树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香椿树 林清玄 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说起香椿,它给人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

22、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菜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

23、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

24、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于也会飞翔吗? 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萱”,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

25、,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 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1】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家”有香椿树,请简要概述。 【2】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开篇即交代自己对香椿的喜爱与迷恋,以此引出对爱吃香椿的父亲的回忆。

26、 B.第段将香椿的气味与香菜、芫菜、芹菜、紫苏等进行比较,突出其香味难闻。 C.第段在内容上表达作者搬家后对香椿树的不舍,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文章引用庄子逍遥游和唐朝牟融的诗句,是为了凸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E.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香棒”为线索,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儿时家住山上,屋后有高大的香椿树,总能吃到新鲜的香椿;移居台北住在木栅的兴隆山庄向朋友要来香椿树苗栽种。 【2】这句话通过“剁”“撒”“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简单的制作就可以使香椿美味至

27、极,表达了对香椿的喜爱之情。 【3】BD 【4】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喜爱上香椿,父亲去世后,我每每吃到香椿,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栽种的香椿。香椿已成为父亲的化身,作者栽种香椿的决定,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我住在木栅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

28、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此题可抓住句中的动词,“洗”“剁”“加”“撒”“抄”“拌”,表现香椿的制作简单,却有着令人心醉的味道。 【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中“突出其香味难闻”分析有误,这里的对比是为了突出香椿“香气强烈而细致”; D项中“是为了凸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表述不全面,这里的引用还突出了香椿树的长寿和象征意义,强化对香椿的喜爱之情。 故选BD。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根据“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

29、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等句子可以看出,香椿成了父亲的化身,作者决定栽种香椿,是想借此表达对父亲的思念。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30、。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万米) 2015年 33 10 2016年 35 12.2 2017年 39 15.6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往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工作。 【答案】 【1】材料三 【2】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材料三的内容是“天津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