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6.63KB ,
资源ID:264628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4628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技术效率分析与提升途径研究初稿.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技术效率分析与提升途径研究初稿.docx

1、技术效率分析与提升途径研究初稿摘要 我国的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在伴随着二十一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正在逐步向做精做细的方向迈进, 提高技术利用效率, 降低技术非效率。 如今面 对良好的国际发展形势, 如何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 达到国家对石油企业 技术效率的要求, 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 满足石油企业发展建设的 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尝试根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创建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生产函数模型, 重点分析石 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石油企业技术效率 的提升途径,从主要因素入手,以次要因素补充,从

2、技术水平、技术投入、技术 人才、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分析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各个影 响因素,研究并提出提升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途径,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 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自主创新;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途径研究第 1章 绪论1.1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概念1.2研究背景与现状1.3研究目的与意义第 2章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生产函数模型2.1随即前沿生产函数2.2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生产函数模型 第 3章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3.1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3.2分析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

3、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第 4章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途径研究4.1由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途径4.2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途径结论第 1 章 绪论1.1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概念首先,研究石油企业的技术效率, 要从技术效率本身入手, 然后逐步研究企 业技术效率, 最后过渡到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研究, 进行石油企业技术效率评价 与提升途径研究。所以先要理解技术效率的概念, 技术效率是指由科技含量带来的成效, 即指 又好又快。 主要应用于科技产业管理, 在管理方法或引进新技术, 提高企业生产 效率。管理方法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使企业在效率上取得进步,以提高 生产力水平。 新

4、技术上,在科学发现上出现新突破。 如集成电路使计算机走进微 型化。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指在既定的投入下 实现了产出最大化,或者在生产既定的产出时实现了投入最小化。技术效率的概念最早是由 Farrell(1957) 提出来的。 他从投入角度给出了技 术效率的定义,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的产出下生产单元理想的最小可能性投 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 Leibenstein(1966) 从产出角度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 的投入下生产单元实际产出与理想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率。 技术效率是指由科 技含量的提高而带来的产出成效, 反映了对现有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 体现的是 生产部门

5、在既定投入水平下产出的最大能力,或者是在既定价格和生产技术下, 生产部分投入要素的最优比例的能力。 换句话说, 是指在给定各种投入要素的条 件下实现最大产出的能力,或者给定产出水平下投入最小化的能力。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的两个主 要因素是生产要素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上, 生产技术的 利用是充分有效的, 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损失。 技术效率是指生产者的 实际产出水平与在相同的投入规模、 投入比例及市场价格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 产出量的百分比。 当技术效率发生损失时, 投入要素的产出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 以内。技术效率变动与技术进步

6、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实际产出与既定生产可能性 边界之间的差距变化, 而后者是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 在经济增长的研究 中,通过技术效率指标区分以上两种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现有技术已达到 最佳的利用效率, 那么在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经济增长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 实现。但如果现有技术仍存在效率损失, 那么改善技术管理水平, 提升技术效率 则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石油企业技术效率我们可以定义为针对于石油企业的技术效率, 通过 提升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途径, 实现石油企业的经济增长。 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 率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采用提升技术效率的途径。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技术效 率背后的

7、作用机制深入了解, 从而针对各种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 采用 各种对应的提升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途径。1.2研究背景与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日益加剧,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发展直接影响到 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及石油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国家要求明确指出要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石油工业。 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基本满足能源、 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 现在正是石油企业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的大好机遇。 振兴石油企业是振兴我国工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 相应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效率 体系,且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8、, 集中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设备。 并且具备 了一定的技术能力,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投入,采用了一定的技术管理。我国的石油企业由五六十年代的探索起步,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前逐步成长壮 大,二十一世纪开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石油企业已 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也有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发展证明,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技术投入是企业前 进的保证, 技术管理是企业稳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 的机遇期, 必须依靠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企业技术效率水平, 以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发展, 建立以产品为核心,

9、 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企业发展战略, 与 世界石油企业接轨,打造世界石油企业前列。然而在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同时, 也同样存在着很多发展问题, 技 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技术人才缺乏,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 与世界石油企业相比较缺乏一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1.3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研究, 分析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 寻找 到提升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途径,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石油企业技术效率是一个内生变量, 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石油企 业技术效率与石油企业本身的特征及所处环境相联系。 石油企业的产权制度、 治

10、理机制、管理经营能力、 产业规模等也是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 同时存 在外部环境, 包括与其他行业的竞争程度、 石油行业中国际石油企业直接投资的 比例及石油企业所在地理位置等因素也会对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有影响。通过研究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 包括管理制度, 企业规模, 研究投 入,对外投资,地理位置等因素,然后针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各个对应的 提升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途径, 以期为我国石油企业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和借鉴。第2章 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与理论模型2.1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 我们研究石油企业技术效率,便要先从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入手, 我们可以

11、不妨将技术效率( Technical Efficiency )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生产可能性边界, 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 也可称为转换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 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Leibenstein (1966)为了定义X非效率的理论而提出了浪费的概念。在 X非 效率理论中,一般将企业组织内部的非效率定义为 X非效率。但是,在实证分析 中经常看到, 分析企业间生产效率的差异时也经常使用非效率的概念。 它是指企 业

12、的实际生产活动并不是沿着生产函数曲线进行, 而是在生产函数的理论曲线之 内生产。在理解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基础上, 若只考虑单一产出的情形则生产可能性边 界指的是在一定的要素投入下所对应的最大产出, 所有产出所形成的曲线就是生 产可能性边界。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达到最大产出, 技术效率就是用来衡量 一个企业在等量要素投入条件下, 其产出离最大产出的距离。 距离越大则技术效 率越低,反之,距离越小则技术效率越高。图 1 ,显示了在单一要素投入的情况 下技术效率(TE的定义。技术效率为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与实际生产曲线 之间的垂直落差, 即:技术效率=生产可能性边界 -实际生产曲线。 生产可能性

13、边 界代表的是一个行业在最好的硬件和管理技术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 技术效率 则代表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投入规模下与这个最大产出之间的差距。 即使是同一个 企业其技术效率也是不同的,例如在较小投入 x1下的技术效率数值TE僦比较大 投入x2下的技术效率数值TE2、。因此,说明了石油企业在规模较小时的技术效 率损失会相对于石油企业规模较大时的技术效率损失小一些。 但是,这仅仅是石 油企业技术效率损失在绝对数值上的相对较大, 而相对数值的所占比例上要根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图1 单一要素投入情形下技术效率数值的图示2.2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理论模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14、 Productivity )的概念,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它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 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 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 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 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实际上,我们测量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包含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双 重成分。但是,如何将二者分离开来是个问题。 所以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要实现理 论模型,

15、将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差异用可比的方式表示,用技术效率的指标作为 被解释变量,企业的所有制、企业的特质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估计模型的各个参 数,进一步找出技术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根据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我们不妨尝试创建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 理论模型。衡量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方法是通过计量模型的参数法。 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方法,因为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方法所测量的石油企业技 术效率可以同时考虑石油企业的技术欠缺效率与各种因素的随机冲击。 何枫和刘传哲等曾先后分别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了经济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进 步的影响,得出了两者正向相关的一致结论。唐德祥等和何锋等曾先后对我国经

16、济区域的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随机前沿模型,结果均显示研究与开发(R&D投入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何婷英就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开展了随机前沿 分析,证实两者显著相关,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可提高我国技术效率的水平。 通过前人的理论成果,本文则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我国石油企业的数据,采用估计法分别确定和估计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 研究各 种因素对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为我国 石油企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那么我们需要对随机前沿函数有一

17、定的理解,随机前沿函数是由 Aigner,Lovell,and Schmidt ( 1977)、 Meeusen and vandenBroeck (1977)年 提出的,早期的研究中,随机前沿模型主要应用于横截面数据, Pittand Lee ( 1981), Kumb hakar (1990), Battese and Coelli (1992,1995)等逐渐 发展为使用面板数据。 面板数据比横截面数据有更多的优势, 如增加自由度, 允 许技术和效率同时随时间而变等。 本文主要目的是在随机前沿函数的生产模型基 础上,运用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技术研究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及变化

18、。在上文测量方法中所提出X效率的理论之前,估计生产函数时将投入产出数 据的误差都归结为生产函数的随机误差。后来, Farrell ( 1957)采用了技术非 效率的概念, 即前沿生产曲线的概念。 他的方法是给定一个生产函数, 表示技术 上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 而将企业实现的产出作为实际产出, 二者之间的差异定 义为X非效率。企业的生产活动表现在产出水平上。 理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实际产出水平 间具有一定差异,我们将这种差异称为技术的非效率性,用 u表示。生产可能性 曲线与技术效率性的推测手段是对应的。 假定产出在生产曲线上产出是随机变动 的,因此,生产函数中就存在一个随机误差项,这个误差项分为

19、两个部分。一个 用来测量随机因素v,另一个用来测量技术非效率u。随机误差项v服从正态分布, 而技术非效率u的分布为最大值0的非对称分布,一般为半正态分布,也有指数分 布。技术非效率表示为非对称分布的偏离程度。 基于以上的假定, 可以定量地得 到函数的参数以及误差分布。本文采用了包含非效率u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该模型的估计方法是 Battese and Coelli(1993)1 , Huang and Liu(1994) 首先提出的。 他的方法是首先测算出技术非效率的数值, 然后用技术非效率作为 被解释变量, 其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使技术非效率的大小、 原因 一目了然。因此

20、,我们不妨根据随机前沿函数设定一个含技术效率生产函数, 假设投入 的矢量为X,观测到的产量为丫,理想的生产函数为丫=g (X),随机误差为v,技 术非效率为u,则有含技术效率生产函数为丫=g(X)+v-u。图2 含技术效率生产函数图示理想的生产函数为丫=g(X)是理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假定生产中存在技术 非效率,那么观测到的现实的生产水平丫可以分解为生产前沿曲线的理论产出g(X)去除掉技术非效率性导致的偏离u。即:观察到的生产水平二最大可能产出 水平-技术非效率。同理,技术非效率=最大可能产出水平-观察到的生产水平。 这就与我们在上文测量方法中提到的技术效率为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与实际生产

21、曲线之间的垂直落差相对应了。 即:技术效率=生产可能性边界-实际生产曲 线。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对技术效率的测量是通过在生产模型中引入技术非效 率,即在技术效率的理论模型中通过技术非效率实现数值计算。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估计,以及技术效率时变形式,我们可推算石油企 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经济性以及配置效率。目前,研究技术效 率的外生性因素主要采用借助前沿生产模型估计出技术效率。 首先,该方法必须假定外生性因素变量与生产要素不相关,否则遗漏这些关键变量会造成估计结果 是有偏的,估计出的有偏无效率项会造成估计的效率方程系数也是有偏的。 其次,用来解释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往往被假定与技术

22、效率无关, 因而这种方法就存在着内在的假设冲突。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在技术效率测算过程就引入生产者特 征变量和环境变量。为此,本文采用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外生性因素与随 机前沿生产函数联合估计的模型)来分析我国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 素。此方法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在测算技术效率的过程中, 考察外生关键因素对地区技术效率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假设矛盾。为了解释个体间的技术效率差异, 我 们可以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引入技术无效率方程。加入表示地区信贷预算软约束, 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压力,时间趋势等因素,从而研究各个因素对石油企业技术 效率的影响程度。第3章 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分析3.1影

23、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从企业的技术能力,技术投入,技术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出发考虑企业技 术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本文考虑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管理体 制、企业规模、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支出。首先,石油企业管理体制具有不同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 除此之外石油企 业在进入退出历史负担以及投融资方面也享受着迥然不同的待遇。 所有这些都使 得石油企业更加注意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 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 展。另外一些由于历史上政府推行赶超战略, 给石油企业带来了政策性负担, 从 而使石油企业面临着预算软约束。石油企业特殊的垄断地位使得技术效率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 另

24、外由于采 纳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 因此所衡量的技术效率包括石油企业的产后管 理水平, 如销售能力、 库存管理水平等。 同时没有将中间投入包括在生产函数的 模型中,所得到的石油企业技术效率还包括石油企业取得中间投入的能力, 这种 广义的估计实际上更适合我们的研究目的。 因为石油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是所要 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旦去除了政策性负担, 从而使石油企业同时面临着一个 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管理体制将有可能对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降低。其次,企业规模也是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确定企业规模对石 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关系到石油企业到底如何发展以及石油企业政策的正确

25、制定。如果石油企业扩大规模,石油企业技术效率会相应提高。那么,我们应该 鼓励石油企业通过行业内并购、 扩大规模以促进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企业规模 存在规模经济,亦会存在规模不经济, 石油企业规模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基于石油企业规模与技术效率的模型分析, 我们认为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不 能采用片面政策, 应该根据石油企业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政策才能提高石油企业技 术效率,增强石油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规模的大小作为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石油 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 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高, 石油企业在从事技术创 新中可以使用其他石油企业使用过的技术, 也可以自主研

26、发。 但是石油企业之间 的人员素质乃至管理能力一般也都存在差异。 另外在融资方面石油企业往往也具 有相对优势, 但是在反应敏捷、 善于扑捉市场机会等方面相对优势就较少。 而且 在现阶段中石油企业很可能比的更多的是利用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 因此,究 竟石油企业规模如何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只能在进行了具体计量检验之后才 能作出回答。在研究中将运用石油企业所占的市场分额表示石油企业规模。最后,对于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研究与开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支出,也是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与开发(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 和

27、社会知识的总量,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 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支出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企业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 能力,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对石油企业技术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石油企业获得技 术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石油企业自主进行 R&D 是石油企业从其它 石油企业或研究机构处进行购买。我国石油企业绝大多数 R&支出是由政府所创 办的公共研究机构, 包括各级科学院研究所等, 以及我国三大石油企业的研究机 构。从而这些研究机构和石油企业也就成了我国石油企业技术供应的主体。 政府 主导的R&支出的一大特点是将其重点放在了高

28、新技术的研发上,这样做显然取 得了很大的成绩, 使我国石油企业从一个典型落后的资源出口型国家发展成具有 一定技术水平,甚至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公共研究机构 R&支出所占比例过大也会带来不少消极作用。首先,政府可能过于强调技术本 身的先进性对技术的商业市场价值反而不予重视。 进入90年代后各大学和企业的 R&支出占R&总支出的比例开始上升,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比例仍然偏低。例如 1997年国家在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关键技术项目上的支出为 167亿元占当年全国R&总支出的34.3%。其次,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可用于R&支出的总额是有限的,

29、 公共研究机构所占用的R&资源越多,企业等所能进行的R&支出也就越少。毕竟 劳动力密集产业是目前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将过多的 R&经费投入到具有高风险且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上极有可能会对企业的技术效率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公共研究机构的R&支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与公共机构的 R&支出相比企业的R&支出是较少的,而且大都集中在大中型企业里。虽然从整 体上而言企业在进行R&D寸更注意R&的盈利性,但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这 方面也存在着迥然不同的特征。研究表明在技术的获得方面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 着不同的模式。首先,是大企业倾向于自行开发技术而中小企业则更乐意直接购 买现成的技术。

30、其次,小企业一般不购买外国技术而大企业正相反。再次,中小 企业倾向于与大企业合作从而可以很快地获得大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的技术, 同时在与大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小企业还由于专业化的分工而极大地提高效率。最后, 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则主要通过城市而获得技术,例如通过聘用城市中退休的技术 人员等途径。由于以上原因虽然大中型企业作为企业 R&支出的主体具有和公共 研究机构类似的性质,例如都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但同时它们的行为也给中小企 业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并通过种种渠道使得技术得以向中小企业传播。 因而大中型企业的R&支出很可能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正向的作用。表1美国韩国中国的R&支出来源结构比较(

31、)美国韩国中国政府机构71542大学143022企业765527其它3093.1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次要因素除了影响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外,还包括许多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 次要因素有,例如对外投资、地理位置、信贷预算软约束、行业竞争压力等。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是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 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一部分观点认为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FDI)主要是为了占领市场,而 不是要生产出具有先进水平的产品,或者是仅仅为了利用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 势。因此石油企业的

32、对外直接投资无助于石油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 从而不会对石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从研究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FDI的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而有利于石油企业 技术效率的提高。首先,是因为FDI的进入会为石油企业带来大量适用技术, 在90年代初以前, 我国石油企业进口技术的主要方式是进口成套的设备, 从90年代后期,开始则主 要变为从FDI中获得技术。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石油企业从FDI中获得的一般都不是 最先进的技术,而是符合于现阶段国情的适用技术。 而诸如大量的企业所使用的 技术的先进性,甚至还不如我国石油企业, 但同样能够满足投资方的盈利性要求。 因此从FDI中引进和学习它们所使用的技术很可能更有利于我国石油企业利用现 阶段的比较优势,显然FDI的这一外溢效应是针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的。除了直 接的技术扩散外,FDI的进入还可能通过人员在区域内的流动而提高企业的管理 水平,并向企业转移生产技术。 当然这种作用对我国石油企业现在而言或许并不 存在,因为人员的流动一般主要是从低端流向高端, 然而对于我国石油企业在整 合之前而言这种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