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30MB ,
资源ID:264439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443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专项训练大气运动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专项训练大气运动详解.docx

1、届高三专项训练大气运动详解高三专项训练: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12题。1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A增强了大气辐射 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增加C使地面反射变小 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减弱2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光照较少 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答案】1. D 2. B【解析】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

2、因主要是土壤因秸秆遮挡阳光,获得光照较少。1.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D对。秸秆不能改变大气逆辐射,A错。秸秆遮挡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错。使地面反射率变小,但不是土壤温度较高的原因,C错。2. 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因秸秆遮挡阳光,获得光照较少,B对。与冻结时间较迟无关,A错。水分蒸发较弱是土壤温度低的结果,C错。空气流通,同一地区上空气温差异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D错。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

3、绿洲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35题。3. 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4. “绿洲风”主要生态意义是A. 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 B. 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C. 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D. 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5. 根据沙漠与绿洲间局地环流,推断沙尘暴大多发生在一天中的A. 06时 B. 612时 C. 1218时 D. 18次日0时【答案】3. B 4. A 5.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环流。3. 白天沙漠升温比绿洲快,形成低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夜晚沙漠降温快,

4、形成高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绿洲风”就是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故图中符合。4.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湿润,能够增加过渡地区空气湿度,则能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注意是增加过渡地区的水汽含量,而不是绿洲地区;利于植物生长,但不能增加物种数量;降低绿洲与沙漠过渡地带的温差,对沙漠温差影响不大。5. 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强,越利于地表沙尘扬起;同时气温高而气压低,与周边气压梯度力差异大而易出现强风;进而出现沙尘暴现象。故白天气温达到最高值的前后,沙尘暴现象多发,即1218时。【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

5、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右图示意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68题。6.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 降低,增强 B.降低,增强 C. 升高,增强 D.升高,增强7.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A.昼夜温差变大 B.海冰加速融化 C.海水蒸发加剧 D.极地东风加强【答案】6. C 7. B 8. D 【解析】6. 读图分析可知,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

6、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故答案选C项。7. 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是在微生物分解后,释放出氨,氨再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的尘埃颗粒。夏季温度高,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快,释放出的氨,因此再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的尘埃颗粒更多,削弱作用更明显,故答案选B项。8. 北极地区,大气的尘埃颗粒增多,白天气温降低,晚上保温作用加强,昼夜温差减小,A错误;温度降低,海冰融化不会加速,B错

7、误;温度降低,海水蒸发减弱,C错误;温度降低,冷空气,冷空气势力加强,极地高压势力加强,极地东风加强,D正确。故答案选D。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下图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阳棚在暖季(7月至9月)某日与冷季(11月至次年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 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 10. 此路段冷季A. 遮阳棚的作用较暖季小 B. 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C. 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5C D. 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答案】9. B 10.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

8、力作用。9. 首先暖季气温比冷季气温要高,排除;同时棚内气温日变化小,棚外气温日变化大,所以正确错误。故选B。10. 据上题分析可知,为暖季, 为冷季。且为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为棚内气温日变化曲线。据图可知,冷季时棚外日最高气温低于5,C错误;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B错误;据图可知,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9点-18点的白天,D错误;据图可知,冷季棚内外气温差较暖季棚内外气温差小,说明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A正确。故选A。【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开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

9、冰川表面向冰掉地帝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球峰北倒海找5300-7000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动,阵风达到7-8级(7-8级风风速为13.9-20.7m/s)。据此完成1113题。11. 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 东北信风 B. 盛行西风 C. 东亚西北季风 D. 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12. 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 冰雪覆盖面积大 B. 坡度和落差均大 C. 人类活动影响小 D. 冰雪厚度大13. 推断风力最强的时段为当地时间A. 0时-4时 B. 6时-10时 C. 14时-18时 D. 19时-23时【答案】11. C 12. A 13. C【解析】本题考查大气

10、的受热过程。11. 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热力作用形成,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西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选项C正确。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是动力作用形成。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是由于气流随海拔下降形成的气温高,湿度小的小尺度风。12. 珠峰北侧冰雪覆盖面积大,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风力强劲。13. 冰川表面与冰缘地区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当地午后气温最高,温差最大,选项C正确。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图4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

11、、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14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15.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答案】14. C 15.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谷风。14. 祁连气象站经度位置约为90E,图中所示当地地方时约为晚上11时至上午11时,此时风向以山风为主,风向为偏南风;谷风发生在白天(当地时间上午9时至晚上11时)与山风风向相反,故C项正确。15. 通过风向的主体变化可推测,山谷的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山风与谷风还可细分为上坡风与下坡风,由

12、偏南风与偏北风的风速比较,偏北风风速较低,推测南坡较高,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影响风速较大,故D项符合题意。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17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答案】16D 17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季风知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13、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16从图形中可知亚欧大陆出现亚洲高压,说明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梅雨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之间,A错误;伏旱是受副高的影响,出现在7、8月,B错误;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的是夏秋季节,C错误;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低,D正确17南亚印度德干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冬季气温较低,降水也少,是一年中较凉爽的时候,A正确;印度半岛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都种植庄稼,B错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是夏季,C错误;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是夏季,D

14、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季风知识此题主要考查南亚季风的知识,结合南亚的农业解题,难度一般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完成1820题。18. 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19图中甲地的天然植被为草原,原因包括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西南季风难以到达,季风气候不显著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 东西两侧受山地阻挡,降水偏少A B C D20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大气环流为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答案】18B 19C 20D【解析】18由图中的等日期线分析,东

15、南部夏季风在5月底、6月初到达,10月15日前后退出,持续时间最长,故B项正确。19由位置和地形分析,甲地位于德干高原,虽然两侧有山脉分布,但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到1500米之间,对西南季风的阻挡较小,夏季风仍然能够到达高原内部,故说法错误,C项正确。20A. 当地的纬度超30,不可能受东北信风影响,A项错误。B. 东北季风来自内陆降水较少,与题中信息矛盾,B项错误。C. 西南季风在3月份未影响到当地,C项错误。D. 3月份大部分日子为冬半年,西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处于北纬30-40,很可能是受暖湿的西风带影响导致降水量大。 故D项正确。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

16、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9所示为8月某日我国鄱阳湖湖口站和进贤站南北方向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2122题。21该日,湖口站的湖风为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22该日,湖口站湖风转陆风的时刻是 A07:00 左右 B12:00 左右 C18:00 左右 D20:30 左右 【答案】21. C 22. C【解析】21. 8月份受湖水和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鄱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形成呈现日变化的热力环流。白天鄱阳湖气温低,周围陆地气温高,吹湖风。湖口站7:00-18:00风速为正距平的风为湖风,18:00-次日7:00风速为负距平

17、的风为陆风。由此可见,7:00左右由陆风向湖风转换,18:00左右由湖风向陆风转换。22. 进贤站陆风在12:00左右转换为湖风,湖风在20:30左右转换为陆风,即进贤站湖陆风转换的时间均比湖口站推迟。二、综合题。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共24分)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根据材料,指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

18、原因。(6分)(2)为什么该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6分)(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4)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6分)【答案】(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昼短,湖、陆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6分)(2)夏半年日出较冬半年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半年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半年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6分)(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小了湖陆之

19、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6分)(4)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4分)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2分)解析(1) 陆风转湖风是指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气温,由图可知应为冬季。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博斯腾湖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热量少,且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夏季

20、,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3) 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湖陆风的强弱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强,反之则弱。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4)根据材料信息,博斯腾湖湖水来源主要是河水,支出主要是蒸发。而近年,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蒸发主要与气温有关。蒸发的加剧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同时人为原因也可能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夏季比冬季气温高,蒸发大,使用湖水量大,水位下降多,而冬季虽然入

21、湖水量少,但蒸发少,使用也少,随着近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季节差异会更小。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河流水文特征。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材料一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 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 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材料二 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 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居民穿堂风示意图。(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白天向南的穿堂风。请运用热力 环流原理加以解释。(4

22、分)(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2 分)(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2 分)(1)夏季白天屋后(背阳面)较屋前获得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较低,形成“冷高压”屋前获得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较高,形成“热低压”,风从屋后吹响屋前石子地面(比热小)温较快,林木(比热大)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 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 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而明显增强夏季白天向南的穿堂风(2) (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1 分)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空气流通,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减少疾病

23、发生。(1 分)(3) 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1 分)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1 分)【解析】【分析】本题以民居为材料背景,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影响聚落的区位条件分析,难度较小,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2)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

24、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3)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24. 下图为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图5中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区的形成原因。(2)与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比较气候图,指出南亚热带季风大陆性的主要表现。(3)水稻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印度水稻生产很不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水稻主产区经常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运用所学西南季风知识,分析印度水稻主产区在68月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

25、现异常天气的原因。答案(1)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引起西南气流;又因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草原区的形成原因: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蒸发强,水分条件只能满足高草生长。(2)表现:有突出的热季(35月);雨季短,早季长(雨季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或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3)原因: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但西南季风通常不稳定,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

26、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解析】(1)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气流辐合。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纬度较低,蒸发强,导致该区域水分条件差,只能适宜高草生长,形成草原带。(2)读图,与东南亚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表现是有突出的热季(35月),气温年较差较大雨季持续时间短,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旱季长;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3)印度水稻主产区在68月水稻生

27、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主要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但西南季风的强度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季风势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产芦苇和鲤、鲈等鱼类。从1975年到2014年的39年间,巴尔喀什湖萎缩明显,共减少617km2,平均每年减少约15.8 km2。

28、巴尔喀什湖正受到“灭湖”威胁。材料二 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经过观察发现,夏季巴尔喀什湖和周围地区存在局部降水差异,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原因。【答案】湖区因水面宽广,水的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湖区周围地区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温度较高;气流受热上升。湖泊和周围地区之间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气流中的水汽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导致湖区周围降水量较多。【解析】湖泊与周边地区降水的差异主要与湖泊的比热容大、湖泊与周边地区的热力环流有关;湖区因水面宽广,水的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湖区周围地区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温度较高,气流受热上升;湖泊和周围地区之间形成局部热力环流,即多湖风;湖风带来气流中的水汽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导致湖区周围降水量较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