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9册教案1.师恩难忘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揭题二、初读全文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
2、论分段,概括段意。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 认真诵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指名朗读。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
3、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桌讨论; 自由练读; 指读,相机引导。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五、朗读全文。六、作业:写自己的恩师:七、课外拓展:1、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2、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板书设计: 一、师恩难忘(刘绍棠)编故事行礼 我入迷 感念我开窍 难忘 师生情深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
4、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2、学会使用关联词。教学方法:读讲结合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出示问题: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3、小组讨论、交流主要内容及从几方面谈的?三、指名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
5、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2、讨论分段:(一)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二)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 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三)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3、自由读课文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四、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 到底讲了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精读课文(一)、讲读第二自然段、速读:思考,为什
6、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指名回答: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7、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二)、讲读第三自然段、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
7、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交代方法。、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四)学习最后一段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二、总结课文1逐段朗读。2归纳全文大意。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
8、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3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三、复述训练: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3再指名复述。四、课外拓展: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健康寻求幸福实现理想每天四问学问造福社会工作培养责任心锻炼能力道德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激励鞭策)(长足进步)教学反思:.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
9、蕴美。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2、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教学方法:读诗句,想画面课前准备:搜集作者的简介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学习寻隐者不遇(一)初读感知1、出示古诗。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3、简介作者。4、解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二)细读理解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2、指导理解。(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10、。”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3)指导朗读。3、感悟诗情。(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3)讨论交流。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三、作业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初读感知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2、指名读、齐读。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三、整体感悟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11、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全班交流。2、理解一、二行诗句。(1)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牧童骑黄牛)牧童高兴的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呢?(2)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3、理解三、四行诗句。(1)诗人袁牧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
12、出来呢?4、指导朗读。四、总结全文,升华诗情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五、作业:朗读、背诵所见。六、课外拓展:举办古诗朗诵赛板书设计:3.古诗两首如画的诗、如诗的画教学反思:.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
13、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教学方法:读讲结合学前准备:收集总结四季的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分步揭题。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1)逐节指名读课文。 (2)纠正读音。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2、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三、(6)进一
14、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四、总结质疑,赏读课文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识,导入课文老师提问大自然的特点、文章的结构学生回答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细读第一部分。指名读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2、细读第二部分。(25)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指名读第2节。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指
15、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A女生齐读第3节。 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B细读第4、5节。男生齐读第4、5节。 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4、细读第三部分。(6)齐读第6节。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三、总结课文,学习写法、体会感情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反复、押韵、拟人手法。2、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
16、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探索大自然。)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2、引导当堂背诵。五、课外拓展:读有关写景的诗歌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翠竹、松柏 描绘果园、沃野 与鸣禽野花联欢 与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难点: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
17、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收集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课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释词。(讨论交流)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2、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3、交流分段 第一段(1)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第二段(2-10)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第三段(11)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四、
18、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精读第一段。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3、齐读第一段。二、精读第二段。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3、学习第一层。4、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5、重点研读第二层。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
19、反复朗读体会。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6、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画
20、出相关语句朗读。三、精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四、总结谈话。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用人名做题目)五、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六、课外拓展: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教学反思:.变色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的特点。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教学方法:读讲结合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2、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2、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5、检查交流。三、理清课文脉络“(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1、师生交流 第一段(1-8):发现变色龙。 第二段(9-15):端详变色龙。 第三段(16):放回变色龙。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课。二、交流资料: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三、精读课文,详细讲解(一)、细读第一部分(分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23、”指导朗读。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二)、学习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1、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2、检查交流学习的效果。师相机指导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用“名副其实”造句。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5、老师送给大
24、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板书设计:发现外形特点端详变色龙捕捉食物放回会变色教学反思:7.金蝉脱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准备:蝉的资料。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
25、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 指名逐自然段朗读。3、运用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4、默读课文,交流分段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
26、们接着来学习。2交流蝉的资料。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2自然段。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齐读。3哪件事“神奇有趣”?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指名朗读。 说说你的理解。5齐读第1-2自然段。三、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2小组学习:“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3全班交流。“突然,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爬到树杆上”
27、相比较。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四、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总结全文: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五、课外拓展: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脱壳中 脱壳后教学反思:8.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三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并受到启发。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寓意。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教学方法:理解关键词句。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指导。1、初读课文,布置预习。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自学字词。(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