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53MB ,
资源ID:264303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4303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习报告.docx

1、实习报告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实习单位 : 邯郸学院实习院(系): 地理与旅游系 地理科学专业指导教师 : 李光亮、吴黎军班级 : 12级地理科学学生姓名 : 付冲学号 : 20121240011003第一章:绪言实习任务、内容、起止时间及行程安排第二章:实习区概况地理位置、交通、自然地理概况等第三章:地层以组为单位,由老到新分别描述,包括岩石特征,标志层第四章:构造对柳江向斜进行概述,并对野外自己观察到的褶皱、断层、节理,包括位置,构造特征行程时代等等第五章:地质发展简史第六章:结语对自己整个实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价,描述自己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一章:绪言1. 实习任务:1

2、) 实习路线通过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2) 地层出露情况、辨认地层(时代)界线3) 典型矿物、岩石、化石、构造的观察描述2. 实习内容:1)观察地点位置2)观察记录矿物、岩性、化石、构造描述3)测量岩层产状及构造产状3. 起止时间:2013.07.01-2013.07.054. 行程安排:1基地-砂锅店潮水峪亮甲山2. 基地上庄坨傍水崖吴庄垭口花场峪长城3. 基地鸡冠山石门寨4. 基地角山长城山海关老龙头5 基地鸽子窝第二章:实习区概况一、实习区地理位置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51,北纬39224037,包括三区四县 :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

3、抚宁县卢龙县和青龙县(图1-1秦皇岛实习区交通图),总面积约78124k。市区长50km,宽6km ,是一个狭长带状海滨城市。北倚燕山。南邻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比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秦皇岛地质实习区位于秦皇岛市东北约20-30公里。区内有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市相同,交通便利。实习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内最主要的水系,出盆地的东南方向,在山海关南侧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老君山顶,海拔493.7米,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为火山岩分布区,

4、是本区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在海拔200-300米 (图1-1秦皇岛实习区交通图)二、实习区地貌特征柳江盆地位于 秦皇岛市北约28km处,秦皇岛山海关以及北戴河三区呈北东-南西向分布于渤海海滨柳江盆地北、东、西三面有晚太古生代绥中花岗片麻岩和燕山期花岗片麻岩侵入体构成,盆地内部为上古元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从地质构造角度看,是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换的向斜构造,故又称为“柳江向斜”(图1-2)。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

5、,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临海地带长约50km,发育有海岸地貌,侵蚀与堆积型海岸地貌相间分布,形成许多优良浴场。暂时性地面流水作用强烈,坡积物、洪积物随处可见。具经常性水流的大石河和汤河形成许多流水地貌。由于第三纪以来气候湿热,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形成喀斯特地貌。但由于

6、气温、地下水和石灰岩的成份等原因,喀斯特地貌在本区的分布范围不大。在滨海地带,波浪在岬角处发生侵蚀作用形成各类海蚀地貌,在海湾、平直海岸地带形成各类海积地貌;潮汐的作用使波浪作用范围加大,形成海蚀平台等地貌;沿岸流携带泥沙在海岸形成沙嘴、陆连岛等地貌类型;风沙流也在海滨形成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沙垄,或使沿岸堤加长,形成较大的沙丘,如黄金海岸的沿岸沙堤。内力作用给本区地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新构造运动,使本区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多层溶洞和多级海蚀阶地等地貌。本区自西向东可划分为三个夷平面,第一级夷平面分布于老君顶到大洼山,海拔450m左右,表现为海拔高度近似的山顶,但保存面积比较小;第二级夷平面

7、分布于傍水崖、南峪、夏家峪以西,海拔300m左右,表现为海拔高度近似的丘陵;第三级夷平面广泛发育在本区的东部和南部,海拔高度180m左右,表现为海拔高度近似的低丘。 图1-2 柳江向斜与地貌关系图第三章:地层实习区柳江盆地地层属于华北型,除普遍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以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识清楚,化石较丰富,地层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一、元古界青白口系(一)长龙山组(原景儿峪级下部

8、)Qj区内元古界主要分布在斜盆地的两翼,并直接覆盖在古老的结晶系岩之上,如在东部张崖子、南部鸡冠山,龙山组超覆在太古界片麻花岗岩之上,是区内最古老的地层。其主要岩性下部为灰白色含海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紫红色、黄绿色页岩少量泥灰岩。厚度约为60米。(二)景儿峪组景儿峪组分布与长龙山组基本一致,在李庄村北出露较全,厚度38m。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渡到碳酸盐沉积,具有海侵沉积特点,与长龙山组整合接触。其分界标志层是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含海绿石)石英砂岩。二、下古生界寒武系寒武系:(一)下寒武统1、府君山组府君山组属寒武系下寒武统,本组主要分布在东部落至沙河寨,西部上平山一带也有

9、出露,东部落剖面出露较全,可作为标准剖面,厚度146m。本组岩石标志明显,下部为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含核形石。与下伏景儿峪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下部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石,底部薄层灰岩中含角砾或砾岩。本组属浅海相沉积。2、馒头组馒头组属寒武系下寒武统,本区馒头组未发现可靠化石证据,其层位确定是依据区域层位对比。本组分布与府君山组一致,但由于抗风化能力弱而零星出露。东部落村北剖面较好,厚度71m。岩性以鲜红色泥岩为主,往上过渡为粉砂质页岩夹白云质灰岩透镜体。泥岩脚部具角砾或砾岩,粉砂质页岩中含石岩假晶,与下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其底部角砾状角砾薄层泥岩。3、毛庄组毛庄组寒武

10、系下寒武统,分布与馒头组基本一致,出露较好的地方是沙河寨西山,化石较丰富,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112m。本组岩性以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少量白云母片。其颜色要比馒头组暗一些,俗称为猪肝色;与徐庄组相比,则又新鲜一些。底部以出现黄绿色钙质页岩与馒头组分界;中部和上部夹两层白云质灰岩透镜体,灰岩透镜体中产辽西虫、幕府山虫等;顶部为页岩夹核形石的灰岩透镜体。与下伏馒头组整合接触,属滨海相潮上带沉积。(二)中寒武统1、徐庄组徐庄组属寒武系中寒武统,分布较毛庄组更为广泛,在向斜两翼均可看到,出露较全的地方是东翼的东部落,揣庄上花野和下花野等地,西翼的吴庄至秋子峪、上平山一线也有出露,厚度1

11、01m。 本组岩性以黄绿色含云母片粉砂岩、页岩及暗紫色粉砂岩夹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为主。产丰富的三叶虫化石、辽阳虫2、张夏组张夏组建组于山东张夏并命名为张夏灰岩。本组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 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岩性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属浅海相沉积。厚130m。(三)上寒武统1、崮山组崮山组与张夏组分布一致,建组于山东崮山唐王寨。主要分布于柳江盆地内侧,出露齐全。比较好的有2

1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岩性可分为三部分: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包括泥质条带状灰岩,鲕粒灰岩及藻灰岩等)。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102m。 2、长山组长山组建组于唐山市长山沟。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整合接触。属浅海相沉积。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仅18m。3、凤山组凤山组始建组于唐山市赵

13、各庄凤山。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属浅海相沉积。厚92m。 奥陶系:(一)下奥陶统1、冶里组冶里组属奥陶系下奥陶统,分布与凤山组一致,分布在288高地至小王山及石门寨北亮甲山,288高地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125m。本组岩性下部为质纯的泥晶灰岩夹砾屑灰岩及虫孔灰岩,在地形上常形成陡砬子;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与下伏地层

14、整合接触,以灰色薄层砾屑灰岩与凤山组分界。灰岩中产三叶虫化石;小栉虫、田师府虫;页岩中产无羽笔石以及古界行虫,还有正形贝和腹足类化石:蛇卷螺。本组属浅海相较深水环境沉积。2、亮甲山组分布与石门寨。小刘庄至驻操营等地。为一套灰岩沉积。下部为灰色中层、厚层花斑灰岩,中部花斑灰岩与纯灰岩互层,上部为白云质灰岩。白灰岩。主要化石有东北角虫。房角石网络笔石等。亮甲山组东治里组划分岩性特征较明显。亮甲山组下部主要为花斑灰岩。本组厚度为167米。 亮甲山组(二)中奥陶统1、马家沟组马家沟组属奥陶系中奥陶统,分布同亮甲山组,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厚度在亮甲山剖面为111m。本组岩性主要为暗灰色白云质

15、灰岩夹杂部分白云岩、含隧石结核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底部以具微层理、含角砾、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与亮甲山组分界。白云岩具“刀砍纹”,有的具砾屑、燧石条带,顶部为含泥质灰岩,风化后呈黄色,俗称黄皮子灰岩,在东北其他地区多存在此层,标志明显。产头足动物化石:阿门角石、链角石、灰角石、多泡角石;腹足动物化石:马氏螺;三叶虫:古等称虫。本组与亮甲山组整合接触,属浅海相较深水环境沉积,晚期海退、水浅。三、上古生界石炭系:(一)中石炭统1、本溪组本溪组属石炭系中石炭统,本区东翼区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山剖面课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为82m。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厚度为70.7m。本组岩

16、性下部为陆相铁质砂岩或褐铁矿、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再到湖泊、沼泽相粘土岩,夹35层海相泥灰岩透镜体,含F层耐火粘土。 本溪组含铁质砂岩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轮叶、脉羊齿;双壳类:古尼罗蛤、小花蛤、燕海扇等。本组属海陆交互相沉积。(二)上石炭统1、太原组太原组属石炭系上石炭统。本区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厚度在小王山剖面为51m;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为47.5m。本组有两个沉积韵律:下韵律底部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呈黄褐色,具大型球状分化,向上过度为青灰色页岩夹D层粘土或泥质灰岩透镜体;上韵律底部薄层细粒岩屑杂砂岩,具

17、小型球状分化,往上为青灰色细粒砂岩夹泥灰岩透镜体及少量煤线。本组产大量植物化石:脉羊齿、栉羊齿、楔页、鳞木;动物化石腕足类:网格长身贝、戟贝及双壳类:古尼罗蛤、裂齿蛤。本组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明显,标志层是底部的具大型球状分化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具小孔,分布稳定。本组属海陆交互相沉积。二叠系:(一)下二叠统1、山西组山西组属二叠系下二叠统,主要分布在石门寨西门、小王山、黑山窑等地,以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最好,是本区最好的含煤,粘土矿层位,厚度61.8m。山西组岩性由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构成两个沉积韵律:下韵律底部含长石多、含

18、砾,单层厚度大,顶部为粘土矿或煤层;上部为B层粘土层位。本组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分层标志是其底部灰色、灰白色长石岩屑杂砂岩,但在横向上有时变为含砾中粗粒或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颜色由灰白色变为黄灰色,曾为稳定。本组含植物化石种类较多,如轮叶、楔叶、栉羊齿、芦木、带羊齿。本组属大陆近海沼泽相沉积。2、下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属二叠系下二叠统。本区下石盒子组在黑山窑、石门寨西门、石岭等地较为发育,厚度115m。本组岩性主要为灰色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细粒岩屑杂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构成三个沉积韵律。第一韵律顶部为灰绿色含云母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构成三个沉积韵律。第一韵律顶部为灰

19、绿色含云母泥质粉砂岩,第二、三韵律顶部分别是A2和A1层粘土,颜色为紫色、紫灰色。粉砂岩中产植物化石:带科达、中芦木、多脉带羊齿。本组与山西组分界清楚:山西组顶部为B层粘土矿;下石盒子组底部为黄褐色含砾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与山西组整合接触,属河流相、湖泊沼泽相沉积。(二)上二叠统1、上石盒子组上石盒子属二叠系下二叠统组出露局限性较大,以盆地东翼石门寨西门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较好,厚度72m。本组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夹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由12个沉积韵律构成。第一韵律底部是在A1层铝土矿之上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具大型斜层理,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此层厚度大,分部稳

20、定,称南山砂岩。本组属河流相沉积。2、石千峰组石千峰组属二叠系上二叠统。本组是本区古生物界最高层位,因上腹地层覆盖,出露十分局限,仅在黑山窑、欢喜岭一带出露较好,厚度150m。本组是一套河流相紫色岩石,底部为含砾砂岩和砾岩,往上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及部分黄绿色泥岩。本组与下伏上石盒子组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上石盒子组顶部为黄白色含砾岩屑长石砂岩,其上为石千峰组紫色含砾岩屑杂砂岩。粉砂岩中产栉羊齿。轮叶、楔叶、丁氏蕨及腹足动物化石,多代表干旱条件下的陆相沉积。四、中生界三叠系:本区只发育上三叠统黑山窑组地层。黑山窑组层型剖面位于本区西南的黑山窑后村西侧,岩性以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黑色炭质页岩、

21、粉砂岩和煤线为特征。其中含大量的植物及少量的昆虫化石。本组角度不整合于石千峰组之上,以底部的地砾岩统石千峰组分界,上下岩层差别明显。与上覆北票组为不整合接触,两者界限明显。属湖泊相沉积环境,其中发育湖泊三角洲和湖泊滨岸沼泽。厚度162m。侏罗系:(一)下侏罗统中生界侏罗系下侏罗统只发育北票族地层。北票组与华北下花园组可对比,为侏罗系底部地层,层序完整,分布广泛,黑山窑后村地层可作标准剖面。,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以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和页岩厚278m;上段以黄色大砾岩、含砾粗砂岩、粉砂岩和黑色炭质页岩组成,含煤线,厚215m。植物化石丰富属冲积扇、河流湖泊及沼泽相沉积。(二)中侏罗统

22、中生界侏罗系中侏罗统只发育蓝旗组地层。蓝旗组相当于髫髻山组。本组以一套火山岩系分布在地盆地中部一带,上庄坨一带出露较好。根据岩性组合及喷发旋回,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偏酸性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及集块岩、流纹质集块岩夹凝灰岩及火山熔岩;中部以中性火山岩为主,灰绿色安山质、角闪质、粗安质火山熔岩夹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上部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和熔结集块岩夹少量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本组与北票组等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在1000m以上。(三)上侏罗统中生界侏罗系上侏罗统只发育孙家粱组地层。孙家梁组建组于辽宁省北票北面的孙家梁。本组分布局限,从区域资料上看,与蓝旗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是一套灰色酸性、

23、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厚度在350m以上。第三章:构造1. 柳江向斜柳江向斜轴向近南北,轴面近于直立,略微西倾,由于中生界于古生界角度不整合接触,向斜轴面有迁移迹象,可能是由于构造叠加造成。东翼区地层出露宽,总体近于单斜,地层倾角10 25 之间,平缓而稳定,构造简单。西翼出露面积狭窄,宽度仅为东翼区的1/3,次级褶皱发育,倾角较大,受后期岩体侵入的挤压影响,局部直立倒转,在山羊寨等地可看到次级褶皱。 柳江向斜剖面示意图2.吴庄背斜该背斜展布在赵庄、吴庄、花厂峪一带,近南北向延伸,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两端被断层切割。两翼为张夏组、凤山组,西翼倾角30 40

24、,东翼产状总体复杂一般20 30 ,受东侧逆冲断层影响局部变化很大.吴庄垭口断层褶皱示意图一、 断裂构造1.正断层:发生断层时,相对上升的下盘经过风化侵蚀,使得出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化磨圆,造成断层两盘高差不大,断层成层性好.由于形成时间短,故成层理,若形成时间长,则为不整合面。面鸡冠山-大平台正断层组合地堑,称为汤河地堑该地堑由4条断层组成,大,小平台各一条;鸡冠山西北侧两条,汤河河谷是共用下降盘。断层面近直立,地层是长龙山组和绥中花岗片麻岩。条断层向西南方向收敛,向东北方向发散,可知延伸不远。2.逆断层:潮水峪断层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 1、上盘

25、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等特征明显。 潮水峪断层示意图 2、此断崖为一个平移断层的一盘,其另一盘因风化剥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此断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层先平移后产生正断层,其产状与亮甲山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盘的一部分,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一致,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 1大石河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概述河谷要素由谷坡、谷

26、底和河床组成,河谷的形态与地壳运动及河流地质作用有关。如果地壳处于抬升状态,则河流以垂直侵蚀作用为主,下蚀作用的结果是加深河谷,常形成陡深狭窄的“V”字形河谷。当地壳比较稳定时,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发生侧向的侵蚀和沉积,由于河流侧向的弯曲和摆动形成开阔的“U”字形谷。河流阶地是地壳的升降运动及稳定状态交替出现的产物。大石河属于山区间歇性河流,冬季降水少,水流很小或没有,夏季降水多,水流较大。大石河在傍水崖至潘桃峪一段,主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形态为较开阔的“U”形谷。平面上河流为曲流河形态,河流主流线偏向凹岸,水流速度较快,发生侧向的侵蚀作用,而在凹岸形成深水区,河岸往往形成陡崖,其高度可达4

27、0m以上,一般为20m左右,陡崖由基岩组成。凸岸一侧水流较缓慢,水体浅,地形平缓,发生侧向的沉积作用,由砾、沙等沉积物组成。河流边滩是凸岸侧向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床及滨河床沉积体,其顶面向河流下游及河床方向倾斜,宽度各处不等,从几十m到上百m。沉积物主要由砾石组成,夹有少量的沙。砾石成分比较复杂,以安山岩、花岗岩、正长岩为主,砾石直径一般l020cm,最大可达70cm以上,最小约l2cm,砾石的分选性较差,圆度以次棱角状、次圆状居多。砾石的定向性不明显,仔细观察可见砾石的扁平面向上游倾斜的现象。河漫滩平时出露于水面之上,只有洪水期才能被水淹没,故称河漫滩。河漫滩一般在凸岸一侧较发育,在边滩的表面形

28、成,是谷底的一部分。河漫滩沉积物是洪水期的产物。洪水漫上河漫滩之后,由于河水流速骤减,其所携带的泥沙就堆积下来,形成较细的河漫滩沉积层,这里主要由含细砾的沙泥组成。一般河流层序具有河床沉积与河漫滩沉积组成的二元结构。1-基岩 2-河漫滩砂砾石层 3-河床砂砾石层 4-土壤层 5-河床堆积砾石层 6-坡积砾石层图7-6-1 上庄坨-196高地大石河河谷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剖面图第五章:地质发展简史本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的主要运动有五台运动,吕梁运动,蓟县运动,太康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 一、 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 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

29、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地槽回返,产生了漫长而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巨厚的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 实习区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可见到下元古界绥中花岗片麻岩。二、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初期地台边缘部位仍带有活动性特征,断裂活动比较强烈,断陷和隆起比较明显,地台北部出现了呈北东方向延伸的燕山海槽。至中元古代末期,边缘断陷作用减弱,结束了边缘活动的历史,燕山海槽转入陆表海沉积。实习

30、区位于山海关古陆西南侧,在中元古代仍是古陆剥蚀区,未接受沉积。二、 晚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 晚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由边缘凹陷转入整体下降。北部陆表海不断扩大,山海关古陆范围缩小。到青白口期本区已经成为陆表海的一部分。堆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稍后堆积了景儿峪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青白口期末,蓟县运动抬升,造成大面积还退。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成为古陆剥削区。 四、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 古生代伊始,本区再度下降,海水由北方侵入,接受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有大量的碳酸岩盐沉积。从整体上看,这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界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府君山晚期浅水活动区形成球

31、形隐藻灰岩。 早奥陶世冶里期海进再度扩大,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以大量的碳酸岩出现为特征。早奥陶世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生物生长,以头足类有壳鹦鹉螺的兴起,三叶虫的出现衰落为特征,称雄一时的腕足类,笔石及介形类也开始发育起来,早奥陶世末发生太康运动,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海水退出,转入华北地台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气候温暖、潮湿,灰岩被地下水溶蚀形成许多溶洞。古风化壳上形成残余式铁矿。 中石炭世早期,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侵入,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形成一套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地壳升降频繁,滨海沼泽中有大量植物繁衍,以厥类为主,海洋中则以珊瑚,腕足和双壳类动物最多;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海水时进时退,但以陆相沼泽为主,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死后形成巨厚堆积,形成本区含煤地层。 二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繁茂,气候转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这个时期也有海水短暂侵入。五、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本区在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