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春技巧三篇咏春技巧三篇篇一:咏春技巧詠春心法、口诀詠春心法劲从知觉转,手从身法转,身形手法到,化拆寻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桥来桥上过,脚来脚下消。詠春口訣來留去送,逢甩直沖,敵一移動,重心己空,先發制人。因時而攻,尋求巧變,事半倍功,身轉手轉,動作齊同。意動眼到,注意前鋒,提防偷漏,無影破中,逸柔定勁。置敵於兇,穩打穩紮,力位上風,信心具備,直倒黄龍。逢膀必扣,吞橋破中。詠春要訣大凡學藝者,苦學透因由,保食廉節色,心静氣長留。化拆對手黏,連續無停留,怒目前方窺,假作敵當頭。闖陣見將多,多法莫等謀,强勁還雖快,成敗決當頭。正歪力在外,對镜与樁求,力隨知覺轉,眼向前方窺。心明
2、身手正,法以正宗求,化拆尋對手,有師更需求。無師無對手,可作敵當頭,此乃其中竅,再將靈變通。加諸勤對練,無有不成功。咏春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以弱胜强始是功夫内外相消并无绝招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手有生死劲发六合力从地起发劲在腰出招在膊力未还原切忌出手寸内发劲力有对错发尽散尽散尽发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真假虚实蓄谷松散线有安危主分内外顶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关任我行走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敌手行桥必须落马蹬腰作势为抢内门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手以脚消脚摆放有威打须有势三角朝形线守分明桥行
3、中线指尾垂地正身子午侧身争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转马朝形以圆化直敌压三关以横打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有身打身无身打颈怕打终打贪打防空以攻为守以守为攻追形接打变化无穷三桩三拳步手身全地脚梅花木人红船念头主守寻桥打手追形之始求诸标指旁边辅助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固定标步半全起脚练力之法阶段五重松沉稳劲清脆玲珑先松後紧再紧後松松松紧紧循环不穷邪行仇念正用精神假想有敌不可用心意投於外一点精神反覆练习配合由勤手脚属我控制随心升肩耸膊气提不利意沉身稳高低无忌发力出招必第一下手脚发力与身无关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闭气力发无形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中路边栏抛桥窒手咏春八手皆可攻守标圈伏绑困刮耕摊可从中破困手
4、横拦绑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中间绑起有影无形武欲精通唯从苦练先成後化先化後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艺能巧变将形补位因缘各就殊途同归咏春拳的特点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黏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以下是咏春拳特点之逐项陈述:(一)理论和心法:
5、(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再者我们若向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
6、面朝敌的。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肩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3)埋踭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踭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守方面:一方面埋踭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
7、防守。(4)收踭理论: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踭屈曲是为收踭。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强力向我们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当再加力顺其势向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方失势或招式用老。(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向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
8、之“直冲”。“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黏手练习锻炼出来的。(7)守攻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8)其他辅助心法:不消“过笼”(过头):咏春消手以能消对方来手而不超过防守所需范围为原则。对方来手若不可能击中我们,我们则不需要运用任何消法。不消“过笼”可以减少气力和时间的消耗。消后反击敌当会更快。不“追手”:“追手”者,离开防守所需范围来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也。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之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识地犯“追手”的错误。若敌桥手不在我之防守范围内,我们不要追着去接触其他桥手,反之应该趁机向
9、敌攻击以求击敌。若对方用桥手消我们之攻击,我们便达到接触对方桥手之目的;这是“寻桥”方法之一。不“冲身”:咏春出手(攻或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减少被对方借力机会而至“失形”。“失形”,即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之平衡状态也。不需借助位置而发力:咏春拳的“攻”与“守”皆以能锻炼到从任何位置都可以发力为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手在何处皆能发力不从心消对方来手或向对方攻击而不需要将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来帮助发力。(二)“寸劲”乃咏春拳用作攻防之劲力,亦称“弹劲”或“短劲”:这是一种短暂而有爆发性和能于短距离(约两寸)内发出杀伤力击敌之劲力。“寸劲”是从小念头,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锻炼
10、。(三)黏手练习:其目的是:(1)锻炼与敌方桥手接触后之感觉和反应。(2)锻炼制造和寻找敌方之空隙。(3)锻炼双手之左右兼顾和一心二用。(4)锻炼咏春拳心法如“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消过笼”、“不追手”等等。(5)练习攻,防手法与组合。(6)练习手法与马步之配合。感觉者乃是当双方桥手相接后,对方有没有破绽和空隙,对方力度之方向和转变如何,以及对方之攻击和防守中有没有破绽等所有“资料”的体会。咏春拳特别注重感觉和反应。我们认为用眼吸收后而发出之反应是较桥手相接后感觉之反应慢。因为从眼看到要经神经线传上大脑,然后大脑才下命令去作适当反应。然而桥手相接之感觉反应乃是走捷径的经由脊骨神经而发出
11、的,所以反应较快。经过适当锻炼后桥手相接之感觉和反应当会达到。咏春之马步马步,是练功夫最重要的基础,各种拳术对马步的动作要求有所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短打拳术的马步有:外钳阳马、内钳阳马、二趾钳阳,三角(藏三脚)钳阳马、吊提马、单蝶马、双蝶马等。外钳阳马:左脚在前,右脚在从,站成不丁不八;左膝关节向外互相扭旋,使髋关节骨头向后移靠,右膝关节向外扭旋,使髋骨向前移靠,两膝关节的力相互拉开,两髋关节成相夹,右脚占三分力,左脚占七分力(三七马);身形偏向后龟背,田鸡肚(即含胸拔背、收腹)。外钳阳马能使两脚的力由则旋向外则,使外则肌肉膨胀有力。内钳阳马:两脚站好不丁不八后关节向内扭钳,髋关节向外旋开右膝
12、关节向内钳靠,形成两膝相夹相合的力,髋关节的力相反成相互拉开,左脚占七分力,右脚占三分力。身体前扑,吞腰松胯。二趾钳阳马: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两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内向后拉,髋关节内则也同时互相对拉,力向骨内收敛。三角钳阳马:两脚站在身体中线两边,然后从脚趾开始收缩关节继而收叠跟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节节锁紧。外钳阳马主练外则肌肉和筋膜,内钳阳马主练内则肌肉,二趾钳阳马主练筋,三角钳阳马主练骨。各马互为转变即为“步”,步是筋、骨、肌肉易变所产生出来的动态。钳阳:“动则生阳”,“阳”指人体的阳经、气,肾阳、心阳、肝阳;督脉,阳跷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有凡带钳阳的都要用些力,含蓄阳经脉紧些,使
13、阴经畅通,练以达阴阳平衡,故名钳阳马。持之以恒,细心体会。马步运动自如时,三盘也就形成,初级套路多用以上马步。以上浅见供爱好者查考,并作抛砖引玉之用。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篇二:咏春技巧咏春拳小念头筑基南有咏春,北有太极,咏春拳做为南拳中一种技击实用的拳法,以其自身的精简实用性深受技击爱好者青睐。为了让更多的咏春爱好者了解咏春拳,少走弯路,本人愿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对咏春拳的领悟心得整理成文,希望本文不仅仅是引导,而是揭示一种拳术的实质与本质。一、摊手摊手是小念头中日字拳后
14、的第一个手法,也是咏春拳中配合实用最多的手法。在一定意义上讲,摊手就是松手放手之意,而在咏春中所谓的摊手是指摊开对方攻击的拳脚。摊手是顺应对方的攻击而变的,所以在咏春拳中摊手属被动手法,而不是主动的。手法形成过程:在二字钳羊马的基础上,手肘由自身中心线向前缓慢摊出。当手肘距中心一拳距离时,整个摊手完成。正确的摊手从侧面看,手臂呈V字型,手掌是平的。易范错误动作:1.摊手时肘部外翻,没有沿身体子午线前行,导致肘部无法直接摊至中心。2.摊手时桩马松散,手部过低,无法体验三角力点与沉肘之力。3.摊手时肩架结构的变形使手法无法正确摊出,手部过于紧张用力,无法做到沉肘传递力量,使力量只能局限于手部表面,
15、无法达到像水流一样绵绵不断,流过指尖。辅助训练方法:1.运用小臂吊砖或垂物方式提高肘部与小臂的力量与平衡控制力。可分三组练习,每组30秒到1分钟,每组间歇30秒。垂吊重量由轻至重,也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增加所吊重量与时长。摊手训练目的:提高肘部力量及手肘与身体的整体力。摊手实战运用:咏春拳中有些手法是单项练习而运用时却是组合运用的。摊手往往用以摊压对方打来的桥手或被抓解脱时的配合攻击。有人认为咏春摊手是用来挑开或挡开对方攻击手的。试想对方打来的一拳的力量先不去说有多大,如果是格挡后再去反击,还没等出拳,对方的下一拳就会接二连三的打来,对方根本就不会给你反击的机会。上述做法不但犯了咏春拳招手的大
16、忌,也是不实际的。换言之,如果是想挑开后再去反击不但自身的中心都给了对方更无法做到攻守同期,所以咏春拳强调摊打同时。战例示范:1.摊手日字拳击面。对于中远距离以直拳进步攻击我的对手,我转马同时左手摊其来拳手臂,同时右手日字拳攻其面部。当对方收拳以另一拳打来时,我右手拳回收摊其来拳手臂,左手同时摊打其面部(57)。运用要点:摊手时由中心摊出,须腰马转动,脚跟为轴,做到摊打同时,回转同步,连惯有力。2.摊手破抓:对于抓我手腕欲攻击我的对手,我摊手反压其抓我的手腕,同时进步左手日字拳、平肘砸其头面部。运用要点:摊压时肘以中线为主不能外翻,腰马转动摊打同时。3.摊打抢中:对于摆击我的对手,我转马以日字
17、拳摊打,当对方力尽收手时,我右手日字拳变为圈手由下向上回圈其手臂以正掌攻其下额,左手护手同时拍其肘部运用要点:此动作是以腰马转动回旋过程,运用时只有感应对方收发之力才能随势而进,转动及时拍打同时。二、耕手耕手是一种被动反击性的手法,在街头打斗中用之最广。耕手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给对方造成太大伤害,但却可以达到瞬间解脱的目的。多次实践得出结论:一个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被人扭住手臂时,第一反应就是向回拉手臂或将小臂绷紧,而事实证明这种局部用力,绝无效果而言;而耕手则是运用大小臂之间的整体支点轴承式旋转之力,这种力对手很难克服。耕手可分为前耕手、后耕手和左右耕手,不同的耕手在实战中有着不
18、同的用途。左右耕手的形成:在二字钳羊马的基础上,左手掌心向下耕出,随势右手向下耕出(1618),耕手时肘部要紧贴身体以掌根为力点直向下方耕出。后耕手的形成:在左右耕手的基础上,双手同时上提至腰际(19),掌心向后同时耕出,后耕手时手部的高度应与臀部保持齐平,两手之间紧凑为主。前耕手的形成:在后耕手的基础上,双手同时向前提至腰际向前斜向耕出,以掌根为力点,高不过小腹,低不过裆。耕手时易范错误:1.耕出的手过高,无法发挥身臂三角支点和整体力量(24)。2.耕出手过低,使上体肩架结构变形,导致力量无法全面发挥(25)。3.双手间距过大,失去原有重心与结构的平衡,无法正确防护中心(26)。辅助练习:运
19、用靶子或沙袋进行耕手的定形训练,感应手部力点的位置和准确性。以二字钳羊马站立,将手臂抬至与肩同高,自然垂放做甩掌练习,目的是舒放手臂与对抗肌的局部紧张,提高耕手速度。耕手训练目的:提高大小臂之间协调整体性,以及对抗肌松弛产生的振动之力。耕手战例示范:1.前耕手破膝顶与对方发生冲突,对方突然搂我头部以膝顶击我小腹或裆部时,我以前耕手耕其裆(27),同时右手耕手不变,左手耕手变拳击其面部(28)。运用要点:耕手时两手间紧凑有力,不可脱节。日字拳反击时要在对方收膝的同时完成。2.右耕手破扭臂:对于抓我腕部扭我臂的对手,切忌与其较力,而是以腰胯为轴顺应对方扭动之力,同时右手向下耕出进马冲撞对方,随即以
20、日字拳重击其头部。,运用要点:转胯与耕手同时,日字拳攻击时左手必须拦格进行伏打,以防对方在次反击。3.后耕手破搂抱,身后偷袭的对手远比正面来的对手更具威胁性,因为我们无法用眼睛辨别对方将要做什么。当对手突然从身后搂抱时,此时我的手臂全部被对方抱住了,我以腰胯左右转动手臂向后移,同时手掌提至身后,随即双手同时向后耕出,目标是对方的小腹或裆部,当对方遭遇攻击松弛双手时我随即转身以右手日字拳击其头部太阳穴运用要点:必须将身体放松才能运用腰胯突然抖动之劲方能解脱。一、什么是咏春拳基本功?提起XX咏春拳,广大武术爱好者都为它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但是,人们在练习XX咏春拳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留连于咏春拳的奇妙
21、手法,而忽视对咏春拳基本功法的修炼。而XX咏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跻身中国武术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XX咏春拳有一套严谨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法。武术界有句谚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谓吃工夫熬工夫,高层次修炼必须在条件具备、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时间去“堆”,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光阴去“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长的时间内上一个层次。任何功夫都一样,离开基本功去寻求所谓捷径,都仅是“三脚猫”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那么什么是XX咏春拳的基本功法呢?XX咏春拳的基本功由佛山张保所创,定型于XX咏春宗师岑能,这就是习XX咏春拳者要熟习的XX咏春入门十二式。只有将咏春拳入门
22、十二式练好,才算打好咏春拳的基础,为日后的套路练习、获取劲吸“黏桥打”高级手法打下基础。那么,XX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现按前辈编排逐一介绍如下。基本拳法:子午捶。十二式编排:偏身捶、毒龙捶、拉箭捶、内搭手、外搭手、三品掌、阴里帘掌、阳里帘掌、纳内帘手、纳外帘手、扑翼掌、白鹤寻狐,共十二式。XX咏春前辈统称为“三拳两掌三内外”。当然也有人为了方便记忆,将其编为一鹤二掌三内外四大捶,不过这样却变成“十三式”了,因为“子午捶”是编排在“十二式”之外的。十二式也罢,十三式也罢,不过是有助于记忆而已。二、XX咏春拳十二式练好XX咏春拳十二式,你就获得了咏春拳的入门路径。以前曾经使你心旷神
23、怡的功技法,如寸劲(零距离发劲)、整劲(咏春门叫身、手、步)、三合一爆劲、铁臂劲、站桩功等,均可仰仗“十二式”练至大成。饮誉武坛的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主要内容均源于咏春拳十二式。所谓“妙法法中生妙法,奇功功上见奇功”,“十二式”是XX咏春拳的大平台。难怪目前一位仍活跃在北方拳坛的意拳朋友,在看了我们演练的咏春拳十二式后惊呼:咏春拳十二式已涵盖了形意拳的所有内容!我们根据习武教武的实践得出经验:咏春拳十二式是练好咏春拳的一道门。咏春拳功夫好不好,应先看“十二式”打得好不好。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你诚心要和某“大师”学咏春,但又不知他的根底如何,你可先观察一下他的“十二式”,跟他扯扯三星捶。如
24、果连“十二式”都练得不伦不类,那么他的咏春功夫也不会太好,这是检验真假咏春师父的一个标准。XX咏春拳宗师岑能先生当年在佛山天海茶楼练功,仅练一个“偏身捶”,就把天台阶砖用脚磨凹两寸。“十二式”的修为是论年不论月的,除正确的方法外,没有二至三年的磨练,不可能成功。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你真的练好了“十二式”,那么你要出场打擂台,除了补充一些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如跑步、沙袋等)外,必备的攻防手法已足够了。换句话说,“十二式”的手法比现代搏击的手法丰富得多。从老一辈宗师遗留下来的拳诀中,我们得到了练习咏春十二式的理论启示:钳羊马步,膝要朝中。马开一尺,不宜宽松。上身宜软,下重钳功。挺阴缩臂,落膊
25、收胸。手穿心发,肘要对中。子午手颈,灵活运用。阴阳知觉,法门所宗。马如机剪,桥若弹弓。身如鹤立,目似灯笼。横冲直撞,手若游龙。三、XX咏春拳十二式演示1.子午捶子午捶是本门最基本、最凌厉的攻击手法之一,它攻中有防防中寓攻。要求手由心发,又穿心而出(由心部向前虚引一条直线,左拳穿越此线向右,右拳穿越此线向左),肘要对中(“中线”理论,沿身体小线向前虚引一条直线,拳打出后肘尖在这条线上)。所谓子午捶即中线捶,要求守中用中。“子午”取意于中国易学文化的中线理论。子午捶练习又叫“扯三星捶”。根据中国古代的术数文化:三三不尽,六六无穷,子午穿心捶打上下是子午捶,连续练习就叫“扯三星捶”了。练好子午捶,可
26、使你双手出拳快而有力(包含长短劲),通过伸筋拔骨的对拉,可放松肩肘关节,使劲力顺利通过腰间传导到拳面。据说,XX咏春拳网术总会主席XX,于19XX年在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创造了“扯三星捶”每秒击8.3拳的纪录。在实际搏击中,子午捶可见空则击,得隙则发,更可结合其它手法搏杀。枪法有云:中平枪,枪中王,当胸一枪最难防。子午捶就是咏春门的“中平枪”。动作说明:以二字钳羊马起式,要求双膝内钳,提肛收腹,落膊收胸,头顶中天,如待发之弓。左拳沿中线打出。每拳发出时一用力则另一手尽力回抽,交替出举。两手形成,一前后的对拉劲或二挣劲(510)。每次须操练过百,力尽而止,目久功成。在出拳的瞬间,要求练武者全身的十
27、四个大关节(颈、双肩、双肘、双手腕、腰、双膝、双脚腕)同时发劲,借助蹬地的反作用力,形成强大的螺旋力与弹别力,这就是XX咏春拳的发劲基础原理。只要充分挖掘身体每一发力部位的潜能,劲往一处使,其整体爆发出的能量与局部发出的能量是不同日而语的。对练说明:两人相对而立,按上述咏春桩要求立马,然后两人同时发捶。注意两人三星对扯不是手桥横碰发力,而是挤开对方拳桥力,使对方手桥偏离中线。通过如上“扯三星”的训练,学习者将拳桥劲大增,足可截击对手的直接攻击2.偏身捶偏身捶是本门功力练习的重要手段,可同时练习腰手马三合一发劲,以盘活马步。马步、身法要求沉稳协调快速灵活,保持机动作战能力。同时偏身捶又是本门的奇
28、门捶(子午捶是正身捶),结合二字钳羊马转腰,出手角度可突然改变,仿佛手突然变长,加之以腰摧动,往往令对手不知所措、防不胜防而出奇制胜,所谓“不招即打”。动作说明:站好二字钳羊马,然后迅速转马,左捶顺势击出。在练习偏身捶时,要求练习者头悬正中,身稍偏后,出拳时手臂打直,回抽手有劲,重心置于后脚。然后转体180度,双手交替扯动击出(1820),这样循环往复。对练说明:两人相对而立,按上述咏春桩要求立马,然后两人同时按要求发偏身捶,力尽而止。长期练习偏身捶可使学习者腰手马有劲且灵活,出手如鬼魅,并为日后操练其它手法打下坚实基础。实战说明:双方对峙,左方散打格斗桩,右方咏春桩法(23)。左方发直捶攻击
29、右方胸部,右方突转马,使左方拳落空,同时右偏身捶击向左方下颏(24),随之转身左偏身低捶又击中左方胸或腹部(25),重创左方。需要说明的是,在面对泰拳的箍颈起膝攻击时,施用偏身捶也可稳操胜券。例如:左方施用泰式箍颈起膝向右方攻击,右方施以偏身捶,巧妙地避开左方的飞膝攻击,同时一记左偏身捶击向左方下颏。3.毒龙捶毒龙捶也是咏春门的基本功力训练手段,是XX咏春四大捶之一,它巧妙地把偏身捶和正身捶结合在一起。这个训练是正身马加偏身捶及偏身马加正身捶的有机结合,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动作说明:二字钳羊马起式,沉肩收腹,提肛钳膝,气沉丹田。然后左拳向左侧发出正身马偏身捶,再发偏身马正身子午捶(30),随
30、之变为正身马偏身捶。这样反复练习。4.拉箭捶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整个身体尤如待发之弓箭,身体侧看像一把拉满弦之弓,而拳桥如离弦之利箭,可见其凶猛快捷,刹那问击人于丈外。另外,拉箭捶要求练习者移马攻击,使练习者能步法灵活,身法变化神速。练好箭马,学习者能紧贴对手,不让对手逃之。所以说“箭步”造就了XX咏春拳的“摩托化”部队,机动性大大提高。不仅能使咏春拳手打赢“阵地战”,同时也能打胜“运动战”。另外,拉箭捶的训练要求移马攻击,通过移动身体来增加攻击的冲力(攻占包括拳、桥、指、掌、肘、肩等)。所谓箭马如飞,可见其威力之大。拉箭捶是咏春门腰、手、马、步的四结合操练,身型步法及功力练习之大乘。动作说明:
31、二字钳羊马起式,右手打山正身马偏身捶,此式与上述的毒龙捶无异,随之右腿向右跨一步,左捶顺冲势向右方打出正身师,右腿再向右跨一步,身体摆正,右手借腰力同时打出正身马偏身捶。右腿再右跨步,左腿紧跟,左手顺势向右方打出正身捶。注意:该式跨马要快捷,手身马要协调紧凑,正身捶要借助跨步之冲力,偏身捶要借助腰马力。同时要按身体左右两方分别操练。5.发腰发腰是XX咏春拳又一个行之有效的功力训练法。咏春拳发劲,讲究腰手马三合为一,全身协调一致,整体发力。腰是身体的发力中枢,更是力量的传导中枢,它起着把腿蹬地的反作用力传导至手部的作用。所以经常练习“发腰”对提高练习者的协调发劲大有帮助。同时,发腰也是咏春门一记有效的反擒拿手法。动作说明:将两前臂叠起,平放于胸前,放松腰马,气沉月田(38,39)。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