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5.58KB ,
资源ID:263589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3589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东坡传》的读后感10篇doc.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东坡传》的读后感10篇doc.docx

1、苏东坡传的读后感10篇doc苏东坡传的读后感10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原来东坡不仅仅是诗人。 很遗憾,自己读书很少,对于东坡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中学时期的课文中。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重情重义,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真意切,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情万丈。是诗词歌赋中的他。或柔情似水、或慷慨激昂、或肆意洒脱。 因为自己文史的匮乏,很难更深切地理解他,但是看过林语堂先生所写的传记也让我对他更多的了解。 他不仅仅是诗人,还是官员,是有着建功立业爱民心切的优秀官员。虽不愿成为政客,却用实际行动造福着百姓。修水库、建造供水系统、开设公立医院、老城的改造,都让我感受到他的生动亲切,让我认识到他是

2、一个政绩卓越的官员,并不只是吟诗颂词的理想主义者。 他不仅仅是诗人,还是一位安居乐业的百姓。没有因为贬谪而堕落颓靡,反而有种随遇而安的洒脱。和农人一起种田收割,和老妇一起酿酒,和厨子一起探究美味。因为君子远庖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至于我一直以为诗人总是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然而东坡让我认识到了诗人的人情味烟火气息,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真真切切。 他不仅仅是诗人,还是一个社交广泛的活跃分子。不管是在繁华的京都还是在荒蛮的海南,他总是有志趣相投的友人。又或者说他对世间的无限包容和热爱,造就了他的不羁,拥有着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挚友。东坡是俏皮的,身为他的朋友有时不得不忍受他的嘲弄和讥讽;东坡也是健

3、忘的,总是不记得谁谁谁陷害过自己,自己又得罪过谁。这种洒脱自然和真挚,带给他众多好友也树立了许许多多的敌人。 起起伏伏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对于国的忠贞,对于民的怜爱,对于兄弟的关切,对于朋友的坦诚,对于政敌的宽恕,对于生活的热爱。 不过还是有一些不解,不明白一个如此生活洒脱随遇而安的人,为何会看中长生不老?在我看来总是觉得和他自身的追求有些矛盾。或许我本人本身就抵触长生不老吧,明知生命之有限,何苦去追求不可得呢。生命循环,一代一代绵延不息顺从自然不好吗? 也只有当我们的生命得到了终结方可回顾自己的一生。东坡一生太过于飘忽不定起起落落,总是在江山海水之间行走,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东坡有太多身份

4、,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我们在自己生命,何时展现何种角色就显得很别致了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万古不朽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苏轼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而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林语堂就是在他的著作苏东坡传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将快乐演绎到极致的中国古代名人苏东坡。 据说,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在轻松的笔调下,林语堂像是在散步中给一群友人讲一件曲折起伏的雅事,更像是以镜头把一个人与一个朝代甚至是横断中国历史的演义的再现。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林语堂作为文学大家,苏东坡传一如既往地体现了他优雅风趣的文风,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5、,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在林语堂的笔下,苏东坡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标杆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 他洁身自好,从政官场但不精于自谋,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 他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之上; 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 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 读过不少人物传记,也曾受到很多启迪。但老实讲,不少传记写得干巴、枯燥了些,往往流于纪年加故事加评价,显得生硬而无活力。而1947年林语堂写于美国的这部传记,却

6、历经半个世纪之后依然魅力不减。这当然首先是苏东坡的个人魅力,但林语堂的妙笔亦有着不可抹杀的作用。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力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苏东坡的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

7、;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正如林语堂说的: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存心给他写本传记的念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1936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那时我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愿,我旅居海外之时,也愿身边有他相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

8、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苏东坡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会永远熠熠生辉,万古不朽。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无愧于心 知道苏东坡是从他的诗词开始的,初步了解这个人是在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之后,从此可以说对苏东坡彻底拜服。林先生的传记幽默风趣,又不乏严格考证,少了一般传记的枯燥乏味,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息,将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如画卷般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在苏东坡傲然得意之时,为之欣然一笑;在他艰难坎坷之时,为之喟然长叹。 今天先撇开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才情不谈,主要来看他的宦海沉浮。在我看来,忠君爱民的政治理念

9、始终贯穿了苏东坡的一生。在当时波云诡谲的朝廷党争之下,苏东坡始终坚持内心、不改初衷。对时弊、对佞臣,他敢上书直言;对苍生、对黎民,他敢为民请命;对罢黜、对流放,他以平常心应对;对知己、对朋友,他敞怀以对;对政敌、对小人,他怀有悲悯、客观之心;当生活优渥舒适,他既能安然享受又不沉溺其中;当生存环境艰难困苦,他亦积极生活、怡然自得。郁闷有时,沮丧有之,苏东坡皆付诸于诗、付诸于文,在自然中发现造物之美,在诗文中寄托心中之情,发泄过后依然乐观面对,积极向上。 世事之难,唯从心尔。在当前各色各样的诱惑下,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如能坚持本心,无愧于心,则人生圆满已。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苏东坡,一个远去而熟

10、悉的名字 有幸在这个杭州阴霾凄雨的腊月,在周而复始的工作规划间隙与你相遇,二十天的陪伴,我仿佛度过了你的一生,这是没有词句能形容的一生,相信如果时空穿越,你我相遇,我当高山仰止,你却必不会嫌我鄙陋。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唐宋八大家,苏门父子占三席,苏老太公,你不该贪恋功名,若似孔圣一心治学教方,当有更多才俊传世吧。东坡,你二十岁就应试得中,成为进士,你的考官和老师欧阳修说,见你文章喜极汗下,自此一战名扬,青年才俊意气风发,此情此景,不知当日做何感想?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但也许是老天爷开的玩笑吧,一个秉性乐观的诗人,一个悲天悯人的政治家,都注定不该走仕途。我知道王安石在

11、你心中是个怪人,更是个狂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是个希特勒式的人物,他执着于自己的狂想,并真的能作为少数派说服皇帝推行新政,为达目的排除异己。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这样的头牌都不是对手,你却依然坚持反对主张,我知道,是你在外任职时体察民情,救国于水火的大义驱使你飞蛾扑火,想问你那一刻如果知道这结局,你还会如此毅然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一生为官30年,前后调任了12个地方,我帮你算了一下,除掉赴任路途,平均2年一变,都快赶上今天互联网行业岗位变化的速度了。除去你每到一地的政绩不提,聊以自慰的,想必是你和弟弟子由的深情吧?回想当年你第一次得官外放,弟弟一路从京城送你到洛阳,这是你们兄弟多

12、年来第一次分别,依依之情你都寄于诗词了。后来多年宦海沉浮,无论境遇如何,都彼此相守扶持,虽然聚少离多,但一大家子始终相濡以沫。真羡慕你,我也有两个儿子,等他们再大一点,我会把你们的故事告诉他们,把你们的诗词教给他们,愿他们学你手足情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天的风流这个词已经被庸俗化了,而在群星璀璨的你的年代,我知道这是对你最恰当的注解。你的诗词自不必多说,你还开创画派,修炼瑜伽,酿酒制墨,修堤筑塔,儒释道兼修,种田扶桑俱佳,似你这等全才,当是上天的眷顾吧,你也没有浪费天的美意,把自己的每一刻都活出精彩,与其他天才不同,你不仅来往有鸿儒,也从不拒白丁,每一个在你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13、都感受到你的智慧和乐天,他们和你都是幸运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祷词是你作给亡妻的,而我在初中第一次看到,便背下,至今难忘。人生无常,那个曾经给你无限荣光的国家,也流放了你六年了,一直远谪到海南岛,多少个食不果腹,顶无片瓦的夜晚啊,你是否悔恨和茫然过?若似你的道士朋友吴复古,同样踏遍大江南北,而他来去由心,那样,多好。六十五岁,你终于遇到赦免,自由了,能回家了,启程北上,无论布衣还是儒生一路夹道欢迎,证明了这么多年你的人品和威望,而你却说折杀人也。可能这么多年的折磨都挺过来了,但在自由的这一刻,怎么就倒下了呢?不想去说你离开的情景了。苏东坡,这个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你的高尚灵魂,

14、和思想的快乐,万古不朽。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读传记的时候,因早已熟识所传之人一生的起承转折,故总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一则是忐忑于未知,随着年岁的增长故事的演进,不知道作者何时会突然将风云千樯一下子掷于案牍剖于眼前,就像遭遇一场已收到情报的突袭,却少了敌方发起进攻的时间,只能狼狈地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二则不安于笃定,痛苦抑或欢愉,看似平淡无奇的一页,确是虎狼环伺,书页翻得愈勤,则离之愈近。于是乎总在心中默念祷词以驱避,得一页沉闷与平凡,就似抵一阵明刀与暗箭,近乎精神胜利法,能捱过一章就如延一载诗词茶酒。 但是,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已暗中标好了线路,什么时候出国读

15、书,什么时候选择换行,什么时候决定三十岁,不会快一步,也不会慢一步;就像书中的故事,什么时候朋党,什么时候妻亡,什么时候谪贬,早已寻好了页码安好了段落,不会早一页,也不会晚一页。故事,一页翻过去还能翻过来,人生,一步迈过去就真的过去了。 所幸东坡豪放爽朗,我只需宽慰自己的人生就好。 苏东坡传读后感(六):平生烟雨任风流 在纷繁而错杂的时代里,是否会有这种感觉:了解一个身边同时代的人,反而变得越来越难。是啊,漂亮的人儿太多,有趣的灵魂却太少。而偏偏有这样一位天才的文人,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风趣达观的性格,吸引着同时代里各个阶层和各种身份的人们上至王侯将相,文豪世家,下至才子佳人,名妓高僧,许许多

16、多寻常百姓,狱卒走贩甚至于还能跨越历史的长河,得到后世无数人的喜爱推崇,以文字独有的力量开创着一朝风骨。生不必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这个人正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苏东坡The gay genius。 然而,在这篇文字之前,或者说在开始读林语堂先生这本书之前,先让我们暂时的忘掉这个诗人形象的存在吧。语文课本里的诗人,往往像一个纸片人。我们借由寥寥数语,姓甚名谁籍贯何处,于是能看到的只剩下他们的某一个侧面,给他们一一打上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标签,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错过了许多有趣的灵魂。而翻开这样一本书,仿佛坐在小咖啡馆,听一个朋友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才真实地感觉到一个放任风流,充满元气而又富有生机

17、的人存在。可以说,我们好像在认识一个颠沛流离的乐天派,一个到处游玩的旅行家,一个和高僧交往的佛教徒,一个深夜访友的性情中人,一个兄弟情深的好哥哥,一个悲天悯人的当权者,一个深情而多情的丈夫,一个写圣旨的,一个种菜的,一个画画的,一个酿酒的,一个讲笑话的,也许一直要到了最后才会发现,他还是一个写文章的苏东坡。 要以怎样的文章笔法才能写得出来这样一个人呢?幸亏东坡先生有了这样一个隔代知己,我想,林语堂先生恰好有这样的凝畅的文字风格,最重要的是,也有着同样随性的生活态度(可见生活的艺术一书),才能刚好把他也写得如此真诚而富有灵气。而至于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不妨从几处着笔。汴梁:执拗的为官者他生命里的宦

18、海沉浮,恰好与宋朝历史上这些大的变革紧紧相连,这就是宋代历史上毁誉参半的王安石变法和朋党之争。但是在这部书里,不必担忧由于历史匮乏而造成的理解难处。作者深谙,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只有理解了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同事,也理解了欧阳修、苏子由这样的师友,甚至是吕惠卿、舒亶这样的小人,才能真正了解彼时的苏子瞻。 如果说苏东坡一生不幸运,恐怕是有失实的。相反,我觉得他像张爱玲笔下出名要趁早的典型,年少文采就扬名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就很推崇,上至皇帝下至偏远太守都很喜欢读他的文章。年轻时在朝中为官的苏轼几乎与王安石同样执拗,骨鲠之气,不吐不快,屡次上书。 作为站在苏轼的立场的林语堂,恐怕很难从变法本身好坏

19、对当时保守派和改革派们作出什么评价,毕竟这场变法在历史学上仍然众说纷纭。苏轼也许不能理解变法本身经济学原理,但是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法之下地方人民之苦,他所能做的却实则有限,只能不断上书民间疾苦。 数十年后,经历了黄州和诸多地方贬谪,他再度受到重视回到汴梁时,已经平步青云到了翰林,但是所做的一切仍然如此。但是朝中已经只有单枪匹马,在这一点上,我真觉得他有种堂吉诃德式的精神。专心学术的司马光和众多已经退关归隐的老人之中,保守党总算还有苏东坡兄弟二人。在每一处实实在在的事情上,奔波于现场赈济灾民,策划和兴修水利,疏通运河等等,在这个方面他倒不像个文人,而像个严谨的工程师。杭州:忧民太守,才子性情未

20、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河山。在朝中折子上地不断,却只剩朝奏夕贬的失意。而他一生众多贬谪之处,我却独独想列出这样几处地点。因为,临安这个自古繁华而诗情的地方,可以说最适合他的才子性情。今天我们去西湖,仍然能看到苏堤和众多杭州湖光山色中他留下的记忆。但他留下最深记忆的,一定是在那些因犯王安石新法而实际无辜的民众心里。苏东坡曾两度来到杭州做官,年轻的时候,他在这里如此烂漫天真,中年之后再来,却已经是经历过几度起伏,但是,对杭州百姓的怜惜似乎始终没变。 苏东坡的魅力之处在于,他的性格能与任何一个阶层和身份都这样融洽,在杭州,百姓衙署,名妓高僧,可以说都是他交往的对象。

21、也许将名妓带到寺院以戏弄老和尚这样的事,也只有他这样诙谐的人能做得出来了吧。广为流传的佛印故事往往半真半假,但他与慧情、参寥等和尚的交往,便多发生于此。你可以在书中慢慢感受到这样一个鲜活的人出现在脑海:精通佛学经典,热爱哲学的也是他,流连诗酒歌妓,大口吃着东坡肉,也是他,甚至于判法严正但深知百姓新法下的痛苦的,还是他林语堂给他的评价太过精准:感官的生活与精神的生活是合二为一的,人生的诗情与哲学是并行不悖的,他对人生的热爱使他不能去做和尚,但慧根之深又不会染上纨绔子弟习气。那些假称苏小妹的笑话或许是假,苏东坡开起玩笑来的才子意气是著名的。一树梨花压海棠语,可是一点面子不会给当事人留。因为这就是一

22、个真实的幽默的苏东坡。 杭州也许是他一生里为数不多的浪漫时光,他的立场已经注定没办法安定下去,此后的生涯里,密州黄州儋州惠州这样的穷苦之地实在太多。他的诗才绝不是永远用于山水豪情,为新法下百姓写下的肺腑之言正是他的祸端之始。而在他的生命里,另一个重要的地方是黄州。黄州: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黄州,这个极落魄的地方,反而是苏轼自己认为平生功业所在,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开始看到真正的生活上的苏轼可爱至极。著名的黄冈中学正在这里,我在那里读书之时,还能看到临皋亭与雪堂仍在,在黄州,也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苏东坡的。 在苏轼贬谪到黄州之前,是他生命里最严重也最危险的一次牢狱之

23、灾乌台诗案。那些在杭州亲眼所见的百姓疾苦化作诗句,自然成了新派眼中对新法对皇帝的不敬,在御史们强词夺理的弹劾之下,几近判决死罪。但是仁宗皇后对苏轼的才华之爱惜,与皇帝本人久读苏轼之文章对他的信任终究救了他一命。大难不死的苏轼在黄州却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他在这里的生活实与普通人无异。 这也是苏东坡传所写下的篇章中最平实而有趣之处了,林语堂先生考证了诸多这一时期他自己和其他文人留下的文章,得以还原出一个生活化的平凡人。是啊,看到把工资分成三十份挂在房梁上的他,你还能想象起那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才子吗?可爱之处远不及此,他躬耕东坡之上,种种庄稼补贴家用,愿活三千岁,长与东坡做主人;自己修修水坝鱼池

24、改善生活居所,当起了建筑家;在道观里头养生打坐,当起了道士,设有炉火打算炼丹,据称对那些硫化汞药剂颇有兴趣,当起了炼丹师;在酒店喝喝村酒,研究研究肉的吃法;给弟弟和友人一封封地写信交流当然,竹杖芒鞋,一蓑烟雨,渔樵江渚,诗书画印,遍游大好河山,才是他生活极重要的一部分,正如他留在黄州的诸多诗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在林先生笔下写这样的事是很自然的,他本人写文章最讲求的就是无学究气,写起文章像围炉谈天,但是就是这围炉谈天却如沐春风。他真是个同样热爱生活的人,没有那么多斗争,没那么多深刻,有点哲理要说,偏偏又没那么刻意。所以看他的这段

25、文字也十分享受。有人说:把贫苦的日子过的如享乐一般,那叫青春。那么也可以说,这粗缯大布裹生涯的日子,反而是他生命里的黄金时代。诚然,英文翻译过来的文风相比于其他原本总有些奇怪之处,因此选个好的译本相当重要(张振玉先生译本尚可)。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临江仙苏轼似乎颇喜欢夜游,这和承天寺寻张怀民一样也来自一次夜游,夜游归来,家童鼻息已雷鸣之时无人开门,他只好依仗听江声。才有了这样一句由衷的感慨,我想此时的他,已经在道家的哲学之中获得了许多慰藉,一句长恨说起多少心声。在今天的我们,何时不是这样呢?又有多少人不期待小舟从此逝的生活呢?但他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身不由己,却

26、在无奈之中透着一种旷然如初。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之中潇洒独行者,浑然而出。苏轼从来不曾工于言辞,但不得不惊叹于他的才华和他的风度,偏偏就能写出这样富有情怀的诗文,留下的那些句子读来,宛如天成,如沐清风。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时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沁园春国家不幸诗家幸,换个说法也可以说,人生不幸诗家幸。在黄州他发现了词这种文体,也乐得写词。假如这是一个一心想要成为陶潜的苏轼,我不敢说我仍然有这样的喜欢和共鸣。我想,他无论有多少江上清风式的道家哲学,落脚点却仍然是一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赤子之心,有人评价他在儒家佛家和道家一直在找一个平衡点。这

27、也是为什么读别人的诗词,要么美人香草般哀婉牢骚,要么弃世不顾独求高雅,栏杆拍遍,总少了点任平生的气概。 中国文人向来如此,但很少有人能拿得出来这么一种,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风度来。而在黄州期间的前后赤壁赋,无疑最能看出他自己人生哲学一次升华。所以为何黄州惠州儋州一说,我想在一个人生命里总有个地方,在那里他真正开始成为他自己,那么这个地方无论是不是故乡,是不是得意显达之处,都会在生命里成为独一无二的烙印。而黄州于苏轼,也许正是这样,不在于黄州本身,而在于他恰好在这里的那段时间,发现了自己之所以而为自己。那么这个他,纵然数年后官至翰林,草拟圣旨,也没忘记这种人生哲学,纵然再次沉浮,穷山恶水,也还是

28、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他。儋州:迟暮的异乡人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儋州,却已经是人生的迟暮。 作为一个普通人,苏东坡那种家庭生活是让人羡慕的,不仅是兄弟友情之深,还有几任妻子对丈夫的才华的仰慕,儿女对他的尽孝。至少在这里的生活已经不仅仅是困窘和水土不服,而是真正的偏远异乡,友人家人无一不相隔海峡。但即使在这里,妻子早已都亡故,而儿子苏过一路侍奉,仍能在书中看到父子颇有意思的生活常事。 章惇将苏轼贬谪于儋州的理由竟然是个文字游戏,(苏轼字子瞻贬儋州,苏辙字子由贬雷州),这个自小就与苏轼交往的故人,如此狗血地来了背后一刀。我们难以想象有意为恶的人,也没办法掌控生活中这样的人。但是怎么

29、能不佩服这个真正的乐天派呢?在这里,学习酿酒家人都不敢喝,学习制墨险些烧掉房子,学习采集乡野草药,再业余和起了陶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本书最深思的地方在这里,人格魅力里最有韧性的地方也在这里,即使权倾朝野,唯独拿苏轼没办法的也在这里。一个人生来就不是给打败的,你可以杀死他,可你仍然打不败他,就算他名字刻上元祐党人碑,即使贬到穷山恶水,可总归是奈苏轼何?相反,要去谈论他这个人一生里最显赫的时候,我倒觉得不那么值得一看远离时代,我们不一定是做官的职业,也恐怕终其一生也到不了那个位置。但这样确确实实的低谷和不平的事,却在人的一生太常有。他自己说自己生性急躁,这种事像吃了苍蝇不吐不

30、快,但是却实实在在能拿出这亮堂堂的心,一笑置之。是的,这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的注解。 尼采常常提及一个词,叫做强者的悲观主义。意即,我们虽不能幼稚到做一个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但悲观主义者也分为两种,后者不妨称之为感伤主义者,普通人,在认为生活质量无法改善时,就转而为感叹生活的苦难,甚至还有可能将其转化为诗歌形式。那么苏轼恐怕就是强者的乐观主义者了。与之相反,他的弟弟子由谨慎,谦和,沉默,却并不妨碍兄弟俩的感情深厚。我从来都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性格如同这个天才一样,慷慨而达观,但至少能期待自己能如同这样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容如斯,以这种非典型的英雄主义热爱生活本身。终林语堂先生的灵性不容许他泥于教

31、科书般的标签形象,所以诗文虽有引用,却并不详述,尽由你去理解出几番滋味。读这本书是在读人而远非读诗文。也许读完这本书之后,反倒更适合再去读诗文集,倘若再读起这些句子,和本书之中的这个喜怒哀乐如此真实的苏轼一对比,犹如认识得了一个不得相见的知己,听他说起中秋谁与共孤光的独,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痛,依然一笑做春温的逸,醉笑陪公三万场的狂。人生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却少,我没有办法把那些能在逆旅之中给予人希望的诗句一一以这篇文章的赘述记下,但是它们终将化作樽酒,融入血液,融入诗意也失意的生活里去。 我常常觉得,年少时人应当多读盛唐的诗,尤其是太白诗,三分月光,七分剑气,若无狂气不敢称少年,而不当读宋词

32、,来为赋新词强说愁。若真要读,男儿那也得读务观的词才算有点慷慨,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情窦初开,当练得一手书法书秦少游周美成于金粉纸上,为政之人,当刻杜子美白乐天诗句于座右,英雄迟暮,当念及辛词以抒胸闷,白发从容,可以读读欧阳文忠词。但是要读人生,那中国人的性格,非得读苏东坡不可。进乎退乎,荣乎辱乎,皆以此心相对。要过的从容太难,总有点不痛快,总有点牢骚,总还想着救民水火兼济天下,总还有点才子情怀文采八斗不甘心,总还有点杂七杂八的事想做,人本身就是这么复杂,诗人也一样,但打击不至于损及乐天本色,沉浮不至于伤及生活本身,日子总能这样诗酒轻狂,这就是天才般态度。 我不敢以这么一本苏东坡传就对苏轼的一生在历史上来一个盖棺论定,更没有办法仅仅以林先生的角度就推测王安石变法本身好坏。另外,在为官的方面,仕途并不顺利,他实在不能算得真的做了多么杰出的贡献。但从个人方面,却为着苍生尽了自己的人事。 越是一个难以成为的人,往往越值得一读,也往往越能得到我们的喜欢。我很喜欢读传记的原因便在于,在另一个人的人生百态里,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所期待的那个自己,发现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所越来越难得的随性和风度。 假如忽略掉他文豪的身份,在他的生命里,前途的浮浮沉沉,亲友的聚散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