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2.93KB ,
资源ID:2635166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3516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docx

1、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 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 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 张锡纯治阳虚方 1敦复汤 (附服硫黄法) 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 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野台参(四钱) 乌附子(三钱) 生山药(五钱) 补骨脂(四钱,炒捣) 核桃仁(三钱) 萸肉(四钱, 去净核) 茯苓(钱半) 生鸡内金(钱半,捣细) 敦复汤,原为补相火之专方,而方中以人参为君,与萸肉、茯苓并用,借其收敛下行之力,能大补肾中元气,元气既旺相火自生。又用乌附子、补骨脂之大热纯阳,直达下焦,以助相火之热力,核桃仁之温润多脂,峻补肾脏,以浓

2、相火之基址。且附子与人参同用名参附汤,为回元阳之神丹,补骨脂与核桃仁并用名青蛾丸,为助相火之妙品(核桃仁属木,补骨脂属火,并用之,有木火相生之妙),又恐药性太热,于下焦真阴久而有碍,故又重用生山药,取其汁浆稠粘,能滋下焦真阴,其气味甘温,又能固下焦气化也。至于鸡内金,其健运脾胃之力,既能流通补药之滞,其收涩膀胱之力,又能逗留热药之性也。 人身之热力,方书恒责重相火,而不知君火之热力,较相火尤胜。盖生育子女以相火为主,消化饮食以君火为主。君火发于心中,为阳中之火,其热下济,大能温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顿减。若君火旺而相火衰者,其人仍能多饮多食可享大寿,是知君火之热力,关于人

3、身者甚大也。愚自临证实验以来,遇君火虚者不胜计,其人多廉于饮食,寒饮留滞为恙,投以辛热升补之剂,即随手奏效(拙拟理饮汤为治是病的方)。彼谓心脏恶热,用药惟宜寒凉者,犹是一偏之论。曾治一人,年二十余,嗜睡无节,即动作饮食之时,亦忽然昏倒鼾睡。诊其脉两尺洪滑有力,知其肾经实而且热也。遂用黄柏、知母各八钱,茯苓、泽泻各四钱,数剂而愈。是知人之资禀不齐心脏多恶热,而亦有宜温补者;肾脏多恶寒,而亦有宜凉泻者。是在临证时细心与之消息,不可拘于成见也。 欲明心火之热力,今又得一确实证验。愚资禀素强壮,心火颇旺而相火少衰,饮食不忌寒凉,恒畏坐凉处。因此,数年来,常于食前,服生硫黄如黑豆大一块,约有四厘,甚见效

4、验。 尝观葛稚川肘后方,首载扁鹊玉壶丹,系硫黄一味九转而成。治一切阳分衰惫之病。而其转法所需之物颇难备具,今人鲜有服者。愚临证实验以来,觉服制好之熟硫黄,犹不若径服生者其效更捷。盖硫黄制熟则力减,少服无效,多服又有燥渴之弊,服生硫黄少许,即有效而又无他弊也。十余年间,用生硫黄治愈沉寒锢冷之病不胜计。盖硫黄原无毒,其毒也即其热也,使少服不令觉热,即于人分毫无损,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论硫黄者,莫不谓其功胜桂、附,惟径用生者系愚之创见,而实由自家徐徐尝验,确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稳妥,然后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黄者数百人,莫不饮食加多,身体强壮,皆愚为之引导也。今略举生硫黄治验之病数

5、则于下 一孺子三岁失乳。频频滑泻,米谷不化,瘦弱异常。俾嚼服生硫黄如绿豆粒大两块,当日滑泻即愈,又服数日,饮食加多,肌肉顿长。后服数月,严冬在外嬉戏,面有红光,亦不畏寒。 一叟年近六旬,得水肿证。小便不利,周身皆肿,其脉甚沉细,自言素有疝气,下焦常觉寒凉。愚曰欲去下焦之寒,非服硫黄不可。且其性善利水,施之火不胜水而成水肿者尤为对证。为开苓桂术甘东加野台参三钱、威灵仙一钱,一日煎渣再服,皆送服生硫黄末二分。十日后,小便大利,肿消三分之二。下焦仍觉寒凉,遂停汤药单服硫黄试验,渐渐加多,一月共服生硫黄四两,周身肿尽消,下焦亦觉温暖。 一人年十八九,常常呕吐涎沫,甚则吐食。诊其脉象甚迟濡,投以大热之剂

6、毫不觉热,久服亦无效验。俾嚼服生硫黄如黄豆粒大,徐徐加多,以服后移时觉微温为度。后一日两次服,每服至二钱,始觉温暖。共服生硫黄四斤,病始除根。 一数月孺子,乳汁不化,吐泻交作,常常啼号,日就羸瘦。其啼时蹙眉,似有腹疼之意。俾用生硫黄末三厘许,乳汁送服,数次而愈。 一人年四十许,因受寒腿疼不能步履。投以温补宣通之剂,愈后,因食猪头(猪头咸寒与猪肉不同)反复甚剧,疼如刀刺,再服前药不效。俾每于饭前嚼服生硫黄如玉秫粒大,服后即以饭压之。试验加多,后每服至钱许,共服生硫黄二斤,其证始愈。 一叟年六十有一,频频咳吐痰涎,兼发喘逆。人皆以为劳疾,未有治法。诊其脉甚迟,不足三至,知其寒饮为恙也。投以拙拟理饮

7、东加人参、附子各四钱,喘与咳皆见轻而脉之迟仍旧。因思脉象如此,非草木之品所能挽回。俾服生硫黄少许,不觉温暖,则徐徐加多,两月之间,服生硫黄斤余,喘与咳皆愈,脉亦复常。 一妇人年五旬,上焦阳分虚损,寒饮留滞作嗽,心中怔忡,饮食减少,两腿畏寒,卧床不起者已二年矣。医者见其咳嗽怔忡,犹认为阴分虚损,复用熟地、阿胶诸滞泥之品,服之病益剧。后愚诊视,脉甚弦细,不足四至,投以拙拟理饮东加附子三钱,服七八日咳嗽见轻,饮食稍多而仍不觉热,知其数载沉,非程功半载不能愈也。俾每日于两餐之前服生硫黄三分,体验加多,后服数月,其病果愈。 x按x古方中硫黄皆用石硫黄,而今之硫黄皆出于石,其色黄而亮,砂粒甚大,且无臭气者

8、即堪服食。且此物燃之虽气味甚烈,嚼之实无他味。无论病在上在下,皆宜食前嚼服,服后即以饭压之。若不能嚼服者,为末开水送服亦可,且其力最长,即一日服一次,其热亦可昼夜不歇。 附: 扁鹊玉壶丹 组成:硫黄500克。 功能:驻颜,补脏,去万痛。 制法:硫黄500克,以桑枝灰浓汁五斗,煮硫令伏,以火煅之研如粉,以新炊板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空心酒下10丸。 <驻颜,补暖,袪万痛。 硫黄一斤,以桑灰淋浓汁五斗,煮硫黄令伏,以火煅之,研如粉,掘一地坑子,深二寸许,投水在里,候水清取调硫黄末,稀稠得所,磁器中煎干,用?一,上傅以砂,砂上铺纸,下以火煆热,即取硫黄滴其上,自然色如玉矣,右以新炊饭为丸,如麻

9、子大,空心食前酒下十圆。> 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 中医理论是于现象之中阐明气化之妙,形质之上发明无形之奥,因此中药用药理论,其本质是法象用药,诸如质地之轻重、形状之殊异,纹理之疏密、气之清浊,味之厚薄,五运六气之禀赋,阴阳五行之制化等等,总括无余,然后心裁意度,对证切机,收效宏捷。古今良医莫不于此精思深悟,今试悟领张锡纯药法,自知此理高妙,撷取点滴,抛砖引玉。 1 血余炭化瘀利小便 水蛭破瘀宜生用 血余者,发也,煅为炭然则其质化,血余炭1性能善化瘀血生新血,治吐血、衄血等,张氏用之治劳瘵,即金匮谓之血痹虚劳者。因其性能利小便,以人之小便半从血管渗出,实亦属血余化瘀生新,使血管流通故有斯效

10、也,诚如金匮要略亦载利小便用膏发煎。 凡食血之物,皆能破血。然他食血之物,皆以嘴食血,而水蛭1以其身与他物紧贴,即能吮取他物之血,故其破瘀血之力独优也,尤其味咸为水味,色黑为水色,气腐为水气,纯系水之精华生成,故最宜生用,甚忌火炙。所以张氏用水蛭之理窥见一斑。 2 蜈蚣搜风善理神 柏子仁理肝安五脏 张氏谓蜈蚣1之为物,节节有脑,乃物类之至异者,是以性能入脑,善理脑髓神经,便不失其司,而痫痉之病自愈。同时主张必用全蜈蚣治病,因去其头,即去其脑矣,更何恃上入脑部以理脑髓神经乎?且其头足黄而且亮,绕有金色,原其光华外现之处,亦其所恃以治病有效之处。其理法归一也。 凡植物皆喜阳光,故树木皆向东南,柏树

11、则独向西北,西北者金水合并之方也。且其实成于秋而采于冬,饱经霜露,得金水之气尤多。肝脏属木,中寄相火,性甚暴烈。柏子仁1既禀金水之气,水能滋木,如统师旅者之厚其饷也。滋之镇之,则肝木得其养兼得其平,将军之官安其职矣。故张氏认为本经谓柏实能安五脏,而实于肝脏尤宜也。 3 蒲黄柔化利小便 木通通经利九窍 张氏认为蒲黄1生于四五月大火得令时,能吸火气以媾于水而成中五之色者,是能合水火之精以成土者也。人身惟水火不谐方小便不利。蒲黄象土,本可防水,且又生于水中,用之使调和水火,则寒热予以解,小便遂自利,柔化之功反速于刚制也。 木通1味苦性凉,为藤蔓之梗,玲珑通彻,故能贯串经络,通利九窍。泻上焦之热,为利

12、小便清淋浊之要药。其贯串经络之力,又能治周身拘挛,肢体痹疼,活血消肿,催生通乳,多用亦能发汗。故木通通利之理经张氏一辨而明矣。 4 茯苓安神兼止汗 沙参为肺家良药 张氏认为茯苓1以其得松根有余之气,伏藏地中不外透生苗,故又善敛心气之浮越以安魂定魄,兼能泻心下之水饮以除惊悸,又为心经要药。且其伏藏之性,又能敛抑外越之水气转而下注,不使作汗透出,兼为止汗之要药也。其抱根而生者为茯神,养心之力,较胜于茯苓。 徐灵胎载:“肺主气,故肺家之药气胜者为多。但气胜之品必偏于燥,而能滋肺者又腻滞而不清虚,惟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药,色白体轻,疏通而不燥,滑泽而不滞,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张氏治肺病亦堪透沙

13、参1之玄妙。 5 枸杞补肝肾益寿 地骨皮清肺肾退热 枸杞1其树寿逾松柏,万年不老,无论生于何地,其根皆能直达黄泉,莫不盛茂,从未见有自枯萎者,人服枸杞而寿,或亦因斯欤。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服之,延年益寿,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故为张氏所推崇。 地骨皮1即枸杞根上之皮也,张氏认可地骨皮能虚实两清。其根下行直达黄泉,禀地之阴气最厚,是以性凉长于退热。为其力优于下行有收敛之力,是以治有汗骨蒸,能止吐血、衄血,更能下清肾热,通利二便,并治二便因热下血。且其收敛下行之力,能使上焦浮游之热因之清肃,而肺为热伤作嗽者,服之可愈。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6 茵陈同气治肝胆 朱砂质气色合用 茵陈1者

14、,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为其禀少阳初生之气,原与少阳同气相求,是以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 朱砂1味微甘性凉,生于山麓极深之处,为汞五硫一化合而成。硫属阳,汞属阴,为其质为阴阳团结,且又性凉体重,故能养精神、安魂魄、镇惊悸、熄肝风;为其色赤入心,能清心热,使不耗血,故能治心虚怔忡及不眠;为其原质硫汞,皆能消除毒菌,故能治暴病传染、霍乱吐泻;为其色赤为纯阳之色,故能驱除邪祟不祥;为其含汞质甚多,重坠下行,且色赤能人肾,导引肾气上达于心,则阴阳调和,水火既济;目得水

15、火之精气以养其瞳子,故能明目;外用之,又能敷疮疡疥癞诸毒,亦藉其原质为硫汞化合之力也。 7 白茅根形味性异治 黄芩清热因形治 白茅根1性凉,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托痘疹之毒外出。其根中空,统体玲珑,故善利小便淋涩作疼。为其色白中空,故能入肺清热以宁嗽定喘;因甘且鲜者嚼之多液,故能入胃滋阴以生津止渴,并治肺胃有热,咳血、吐血、衄血、小便下血,然必用鲜者其效方著;因其性,盖茅根生于水边,原兼禀寒水之气,且其出地之时,作尖锐之锥形,故能直入少阴,助肾气上达,与心相济,则心即跳动有力,是以其脉遂外现也,用以理气郁而复脉。张氏因其性形味而立治异之新见也。 张氏堪解黄芩1清热之妙法,认为黄芩味苦性凉

16、,中空象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色黄属土,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下利脓血。又因其色黄而微青,青者木色,又善入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大小柴胡汤皆用之)。为其中空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为其中空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 8 天门冬主痹能健髓 麦冬合胃充诸气 本经“天冬主暴风湿偏痹,强骨髓”二语,经后世注解,其理终未透彻。张氏谓嚼服天门冬1毫无渣滓,尽化津液,且觉兼有人参气味,盖其津浓液滑之中,原含有生生之气,犹人之积精以化气也。其气挟其浓滑之津液以流行于周身,而痹之偏于半身者可除,周身之骨

17、得其濡养而骨髓可健。且入药者为天冬之根,乃天冬之在内者也;其外生之蔓多有逆刺,若无逆刺者,其皮又必涩而戟手,天冬之物原外刚内柔也,而以之作药则为柔中含刚,是以痹遇其柔中之刚,则不期开而自开,骨得其柔中之刚,不惟健骨且能健髓也。 张氏认为麦冬1质柔而韧,色兼黄白,脉络贯心,恰合胃之形象,其一本间根株累累,四旁横出,自十二至十六之多,则有似夫与他脏腑脉络贯注之义。其叶隆冬愈茂,青葱润泽,鉴之有光,则其吸土中精气,上滋梗叶,绝胜他物可知。且其味甘中带苦,又合从胃至心之妙,是以胃得之而能输精上行,自不与他脏腑相绝;肺得之而能敷布四脏,洒陈五腑,结气自尔消熔,脉络自尔联续,饮食能养肌肤,故神旺而气随之充

18、也。”正所谓诸家所见略同。 9 肉桂补火又平肝 桂枝降肺肝二气 肉桂1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木得桂则枯,且又味辛属金,故善平肝木,治肝气横恣多怒。此可谓张氏明释补火之理,且于平肝新用之发挥矣。 本经论牡桂(即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似又以能降逆气为桂枝之特长,诸家本草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也。又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诚以本经原谓桂枝主吐吸,吐吸即喘也,去桂枝则不能定喘矣。乃医者皆知麻黄泻肺定喘

19、,而鲜知桂枝1降气定喘,是不读本经之过也。其花开于中秋,是桂之性原得金气而旺,且又味辛属金,故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而桂之枝形如鹿角(树形分鹿角蟹爪两种),直且无曲,故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也。所以说,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宣通,而能降逆肺肝二气,为张氏之真知灼见。 10 柴胡少阳经主药 苇升降且利透 张氏认为柴胡1味微苦,性平,禀少阳生发之气。其气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故为足少阳主药,而兼治足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胆火炽盛者,此能散之;至外感在少阳者,又能助其枢转以透膈升出之。此理同与本经之谓“其主寒热,寒热者少阳外感之邪也”。又谓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诚以五行之理,木能疏

20、土,为柴胡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自能疏通胃土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 苇与芦1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为其禀水中之真阳,是以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故常用之为引经要药,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且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阴养肺;其善发痘疹者,以其得震卦振发之性也;其善利小便者,以其体中空且生水中自能行水也;其善止吐血、衄血者,以其性凉能治血热妄行,且血亦水属(血中明水居多),其性能引水下行,自善引血下行也。 结语 徐洄溪曰:“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2。于法象用药之理,古今诸家著述,皆有妙论,善会古人心法,必对日后临床大有裨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