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2 ,大小:81.84KB ,
资源ID:2633641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3364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docx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课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毫米的产生过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课前准备小黑板,米尺学生尺子难点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

2、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七、巩固发展。八、全课小结。九、板书设计:1厘米=10毫米?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先在小组上交

3、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教学反思课题分米的认识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过程与方法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课前准备米尺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

4、长度。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板书:1分米=10厘米三、认识几分米2、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五、巩固发展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板书设计:1分米=10厘米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数一数几

5、厘米是1分米。2、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量绳子的长度(先估测,然后再测量)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3、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教后反思课题千米的认识教材第七页

6、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课型新授课时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过程与方法经历千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难点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认识千米?。2、出示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含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

7、,1千米又有多长呢??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五、板书设计:1千米=1000米1、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3、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思考1、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教学反思课题千米的认识教材第8页例四课型新授课时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千

8、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千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能力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课前准备卷尺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复习(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体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1、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米?1米=(?)厘米?1米=(?)分米?1分米=(?)毫米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

9、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3)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教学反思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课型新授课时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经理千米和米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课前准备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探

10、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三、全课总结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第二道门

11、: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先选后说想法。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说说你游数学王国

12、你的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吨的认识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时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课前准备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2、讲故事?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13、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3、指导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五、板书设计:1吨=1000千克(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5、说一说生活中什

14、么东西大约重1吨。1、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1、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生活中的数学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课型新授课时7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课前准备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2、

15、复习质量单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你看到了什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三、全课总结:(1)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1)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教学反思课题万以内进位加法教材第1517页例1,练习四第1.2.3题课型新授课时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

16、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过程与方法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课前准备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巡视,?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强调:哪一

17、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教学例1?提问:?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

18、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3、列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三、板书设计:98+25=123?98?+?25?1?23基础训练?口算:?求与的和。全班齐练,做完后集体订正。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19、?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4、做一做?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学反思课题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教材第18页例2课型新授课时9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课前

20、准备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学习新课1、估算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两栖类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问:中国已知的

21、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多还是比少呢?为什么?(不到,不到,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2、笔算?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三、巩固发展?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做一做课本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1、列竖式计算?59+77?85+68?59+89?2、口算?600

22、+800900+1001000+100?3、估算?599+800900+101989+112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课题练习课教材第2021页课型新授课时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过程与方法经理形成多样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重点应用万以内笔算加法的法则准确地计算。课前准备难点应用万以内笔算加法的法则准确地计算。

23、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

24、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课本第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五、开锁游戏六、判断,课本页第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七、?八、共同分析页第题。教学反思课题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材第2223页课型新授课时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

25、。连续退位减法。课前准备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活动一、复习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题1?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

26、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题2?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竖式计算。(学生板演)?542179376524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学生自由发言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4、判断对错:32162873241582-93-473-2538-847?23814547866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