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8.64KB ,
资源ID:263359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3359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泵站施工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泵站施工规范.docx

1、泵站施工规范泵站施工规范 2 施 工 测 量 21 一般规定2.1.1 施工测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根据泵站施工总体布置图和有关资料,按施工需要布设施 工控制网。 2 针对泵站工程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施工放样及检查工作。 3 提供泵站工程局部施工布置所需要的测绘资料。 4 泵站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施工期的定期观测工作。 5 泵站建筑物的几何形体的竣工测量。2.1.2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宜与规划设计阶段的坐标系统相一致。也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建立与设计阶段的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的施工坐标系统。施工高程系统,必须与设计阶段的高程系统相一致,并应根据需要与就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2、22 施工测量2.2.1 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以轴线网为宜,如用三角网时,泵站轴线宜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2.2.2 根据泵站中心线标志,测设轴线控制的标点(简称轴线点),其相邻标点位置的中误差应符合表222的规定。2.2.3 平面网控制测量等级,宜按四等三角和一、二级小三角与一、二级导线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如表2231和表2232所示。2.2.4 平面控制点,应选埋于通视良好,有利于扩展,方便放样,地基稳定且能较长期保存的地方。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若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应不低于测设的精度。2.2.5 施工水准网的布设,应按由高到低逐等控制的原则进行。接测国家

3、水准点时,必须接测两点以上,检测高差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式布网。2.2.6 工地水准基点,宜设地面明标与地下暗标各一座。大型泵站应设置明标与暗标各两座。基点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地基坚实、便于保存的地点,埋设深度应在冰冻层以下0.5m,并浇灌混凝土基础。2.2.7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要求,应按照表2.2.7执行。2.2.8 高标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应按照表2.2.8执行o2.2.9 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包括修改通知单),应认真进行检核,确认无误后,才可作放样的依据。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未经批准的草图放样。2.2.10 泵站底板上部立模的点位放样,宜以轴线控制点直接测放出底板中

4、心线(垂直水流方向)和泵站进、出水流道中心线(顺水流方向),其中误差要求为土2m”;然后用钢尺直接丈量弹出站墩、门槽、胸墙、岸墙、工作桥等平面立模线和检查控制线,以便进行上部施工。2.2.11 泵站金属结构预埋件的安装放样点测量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211的要求。2.2.12 立模、砌(填)筑高程点放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为混凝土立模和混凝土抹面层以及金属结构预埋安装使用的高程点,均应采取有闭合条件的几何水准法测设。 2 对软土地基的高程测量应考虑土壤沉降值。 3 机泵预埋件的安装高程和泵站上部结构的高程测量,应在泵房底板上建立初始观测基点,采取相对高差进行控制。2.2.13 竣工测量及归档资料

5、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控制网(平面、高程)的计算成果。 2 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建基面和进出水渠道的平面、断面图。 3 实测建筑物过流部位及其他主要部位的竣工测量成果(坐标表、平面和断面图)。 4 外部变形观测设施和竣工图表及施工期变形观测资料。5 有特殊要求部位的测量资料 3 地 基 与 基 础 33 基坑开挖3.3.1 基坑的开挖断面应满足设计、施工和基坑边坡稳定性的要求。3.3.2 采用水力冲挖应注意下列事项: 1 保证水源、电源与排泥场地。 2 挖土应分块分段、先周边后中间、分层进行,每层深度为23m。 3 机组应均匀布设,间距宜为20m。 4 排泥场的围埂应分层夯实。3.3.3 根据

6、土质、气候和施工情况,基坑底部应留01一03m的保护层,待基础施工前再分块依次挖除。3.3.4 基础底面不得欠挖和超挖,若有局部超挖应用混凝土填筑。3.3.5 应及时处理在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3.3.6 在0C以下施工,基础保护层挖除后,应立即采取可靠防冻措施。3.3.7 对于岩石地基的基坑开挖,应按SL479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 泵 房 施 工 41 一般规定4.1.1 对于泵房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好施工措施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措施设计中拟定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备足施工机械和劳力,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有关的技术准备工作。4.1.2

7、 泵房水下混凝土宜整体浇筑。对于安装大、中型立式机组的泵房工程,可按泵房结并兼顾进、出水流道的整体性设计分层,由下至上分层施工。 层面应平整。如出现高低不同的层面时,应设斜面过渡段。4.1.3 泵房浇筑,在平面上一般不再分块。如泵房较长,需分期分段浇筑时,应以永久伸缩缝为界面,划分数个浇筑单元施工。泵房挡水墙围护结构不宜设置垂直施工缝。泵房内部的机墩、隔墙、楼板、柱、墙外启闭台、导水墙等,可分期浇筑。 42 泵房钢筋混凝土4.2.1 泵房混凝土施工中所使用的模板,可根据结构物的特点,分别采用钢模、木模或其他模板,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所有模板及支架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

8、;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模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小漏浆;制作简单,装拆方便,经济耐用。 2 钢模所使用的材料宜为3号钢。木模所使用的木材宜为、等材,木材湿度宜为1823。 3 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应按照工程结构特点、浇筑方法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并应明确材料、制作、安装、检验、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 4 设计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时,应选择实际可能发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为计算荷载。迎风面的模板及支架,应验算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稳定性,抗倾倒系数不应小于115。 5 各种材料的模板及支架、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 6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模板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9、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 7 制作与安装模板的允许偏差,如设计图纸上未注明时,应按表4212的规定执行。 8 拆除模板及支架的期限,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墩、墙、柱部位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及支架,应在混凝土达到表4213的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3)流道、深井筒式的泵房及其他体型复杂的构筑物,其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制定专门方案,拆时间除满足强度达到100之外,一般不宜少于21d。4.2.2 钢筋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热轨

10、钢筋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l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轨带肋钢筋有关规定。 使用前应按规定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 发现性能异常的钢筋,应做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2 钢筋的种类、钢号、直径应符合设计规定,需要代换时,应符合DLT505796水工混凝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泵房建筑结构部分的钢筋应符合GBJl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 钢筋加工后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 4 钢筋的接头类型选择和焊接要求,应符合DLT505796或GBn089的有关规定。 泵房混凝土的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电焊接头

11、。电焊接头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 5 钢筋安装位置和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乙222的规定。 表422-2 钢筋安装位置和保护层的允许偏差(mm)4.2.4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合理选定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 2)运输时间不宜超过0,5h(搅拌车除外),如混凝土初凝,应另作处理。 3)运输道路应平坦,防止离析和漏浆。 4)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m,超过时应采用溜管、串筒或 其他缓降措施。 2 混凝土浇筑层允许最大厚度,应按表424l的规定执行。 3 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按表4242的规定 执行。4.2.5 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 混凝土面层凝结后,应立即浇水养护,使混凝土面和模板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早期应遮盖,避免太阳光曝晒。 2 混凝土连续湿润养护的时间在常温下应按表425的规定执行。 3 作好混凝土养护记录,包括每日浇水次数、气温(含泵房内外温差)。 43 泵房底板4.3.1 泵房底板地基,必须经过工程验收合格,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4.3.2 地基面上宜先浇一层素混凝土垫层,其厚度可为80100mm,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0,垫层混凝土面积应大于底板的面积,以利施工,避免搅动地基土。4.3.3 模板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按表4212的规定执行。4.3.4 底板上、下层钢筋骨架网应使用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柱掌。柱掌

13、可为钢柱或混凝土预制柱。应架设与上部结构相连接的插筋,插筋与上部钢筋的接头应错开。4.3.5 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应按表4221和表4222的规定执行。4.3.6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结构与配筋应合理。 2 混凝土的标准强度应与浇筑部位相同。 3 柱的表面应凿毛,且洗刷干净。 4 柱在现场使用时应支承稳定。 5 应处理好柱周边和柱顶面的混凝土,防止渗透现象。4.3.7 底板混凝土各种材料的质量,应按本规范423的规定执行。4.3.8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宜低于200kgm3。4.3.9 混凝土使用缓凝剂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应在工地进行试验。4.3.1

14、0 混凝土浇筑前应全面检查准备工作,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开盘浇筑。4.3.11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不得斜层浇筑。如果浇筑仓面较大,可采用多层阶梯推进法浇筑,其上下两层前后距离不宜小于15m,同层的接头部位应充分振捣,不得漏振。4.3.12 在斜面基底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升高,并采取措施保持水平分层,防止混凝土向低处流动。4.3.1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止水片和预埋件上的灰浆。混凝土表面泌水过多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设法排去仓内积水,但不得带走灰浆。4.3.14 混凝土表面应抹平、压实、收光,防止松顶和干缩裂缝。 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45 埋件和二期

15、混凝土4.5.1 各种埋件及插筋、铁件的安装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牢固可靠。4.5.2 各种埋件及插筋在埋设前,应将表面的锈皮、油漆和油污清除干4.5.3 埋设于混凝土中的供、排水管,测压管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5.4 埋设的管子应无堵塞现象,外露管口应临时加盖保护。4.5.5 埋设管子的连接接头必须牢固,不得漏水、漏气。4.5.6 管路安装后,应用压力水或充气的方法检查是否畅通,否则应进行处理。4.5.7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各种管路进行保护,防止损坏、堵塞或变形。4.5.8 闸门槽和水泵机座部位,应进行二期混凝土施工。4.5.9 浇筑二期混凝土前,应对一期混凝土表面凿毛清理,刷洗干净。4.

16、5.10 二期混凝土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等于或高于同部位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于体积较小,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压入法施工。4.5.11 二期混凝土采用膨胀水泥或膨胀剂时,其品种和质量应 符合有关规定,掺量和配比可通过试验确定。4.5.12 二期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已安装好的设备及埋件,且应振捣密实,收光整理。4.5.13 机、泵座二期混凝土,应保证设计标准强度达到70以上,才能继续加荷安装。 46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4.6.1 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的冷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作好冷天施工的各种准备,骨料应在进入冷天前筛洗完毕。 2 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避开寒流到来之时

17、,或尽量安排在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 3 基底保护层土壤挖除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尽快浇筑混凝土。 在老混凝土或基岩上浇筑混凝土,必须加热处理基面上的冰冻,经验收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 4 未掺防冻剂的混凝上,其允许受冻强度不得低于10MPa。 5 配制冷天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6 冷天浇筑的混凝土中,宜使用引气型减水剂,其含气量宜为46。 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盐。与镀锌钢材或与铝铁相接触部位及靠近直流电源、高压电源的部位,均不得使用硫酸钠早强剂。 7 合理确定混凝土离开拌和机的温度,人仓温度不宜低于0,覆盖混凝土的温度不宜低于3。 8 制备混凝土应先将热水

18、与骨料混合,然后再加水泥,水泥不得直接加热,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表461的规定。 表461 水及骨料加温允许最高温度() 9 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10 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止水片和预埋件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器具应有保温措施。 13 模板和保温层的拆除,除按本规范4,21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 2)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 3)避免在寒流袭击、气温骤降时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14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14 冷天施工时应做好下列各项观测记录: 1)室外气温和暖

19、棚内气温,每天(昼夜)观测4次。 2)水温和骨料温度,每天观测8次。 3)混凝土离开拌和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每天观测8次。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5d内,应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的观测。用蓄热法养护时,每天观测4次;用蒸汽或电流加热时,每小时观测1次,在恒温期间每2h观测1次。4.6.2 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0以上的热天进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离开拌合机的温度应符合温控设计要求,且不得超过30。 2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宜采用下列措施: 1)预冷原材料。骨料应适当堆高,堆放时间应适当延长,使用时由底部取料,采用地下水喷洒骨料,采用地下水或掺冰的低温水拌制混凝土。 2)应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

20、浇筑。 3)混凝土运输工具应配备隔热遮阳措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入仓覆盖速度。 4)混凝土仓面应采取遮阳措施,喷洒水雾降低周围温度。 4 应适当加大砂率和坍落度,且宜掺用缓凝减水剂。 5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早覆盖养护。4.6.3 雨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掌握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暴雨或台风过境时浇筑混凝土;砂石堆料场应排水通畅,防止泥污;运输工具宜采取防雨措施;应采取必要的防台风和防雷击措施;混凝土的浇筑仓面应设防雨棚;骨料含水量应加强检验。 2 无防雨棚,在小雨中浇筑混凝土应通过试验调减混凝土用水量;应加强仓内外的排水,但不得带走灰浆;应及时作好顶面的抹灰收光与覆盖。 3 无

21、防雨棚仓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遇大雨、暴雨,应停止浇筑,并将仓内混凝土振捣好并覆盖。雨后应清理表面软弱层。继续浇筑时,应先铺一层水泥砂浆,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应按施工缝处理。 47 质量检验及缺陷处理4.7.1 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 骨料宜先在料场取样,通过试验选用。到工地后,按一批或300600t取样检验一次。 2 水泥、混合材和外加剂应有质量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单。到工地后,应取样检验。水泥应分品种每一批或每200400t为一取样单位,混合材应每一批或100200t为一取样单位,外加剂浓缩物应每12t为一取样单位。 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散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

22、半年(不包括出品后的静置期),使用前,应重新检验。袋装水泥进库前应抽查包重,如分量与标明的不符则拌合时应另行称量。 3 水质应在开工前进行检验,如水源改变应重新检验。4.7.2 混凝土在拌和、浇筑过程中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种原材料配合比检验,每班应多于三次,衡器应随时校正。 2 砂、小石子的含水量检验,每班应多于一次。气温变化较大或雨天应增加检验次数,并及时调整配料单。 3 混凝土拌和时间应随时检查。 4 混凝土在拌制地点和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检验,每班应多于两次。在取样成型时,应同时测定坍落度。 5 外加剂的浓度检验,每班应多于两次。引气剂还应检验含气量,其变化范围应控制在土08以内。

23、4.7.3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应以标准养护条件下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主。必要时,尚需作抗拉、抗冻、抗渗等试验。抗压试件组数应按下列规定留置: 1 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 2 厚大构件的混凝土应每100200m3成型试件一组。 3 非厚大构件的混凝土应每50l00m3成型试件一组。 4 每一分部工程成型试件不应少于一组。现浇楼层,每层成型试件不应少于一组。 5 每一工作班成型试件不应少于一组。4.7.4 应留置一定数量与结构同等养护条件的试件。4.7.5 评定混凝土质量的原始资料的统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相同的一批混凝土应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2 不得随意抛弃任

24、一数据。 3 每组三个试件的平均值应作为一个统计数据;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可取中间值;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 6 进、出水建筑物施工 62 前池及进水池 6.2.1 前池、进水池施工应以泵房进水轮廓为基准,按照先近后远、先深后浅、先边墙后护坦的原则,在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 6.2.2 两岸连接结构及护坦的施工,必须分别满足稳定、强度、抗冻、抗侵蚀的要求,其临水面应与泵房边墩平顺连接。 6.2.3 进水池填筑反滤层应在地基检验合格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反滤层厚度以及滤

25、料的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铺筑时,滤料宜处于湿润状态,应避免颗粒分离,防止杂物或不同规格的料物混入。 3 滤料不得从坡上向下倾倒。 4 各层面均应拍打平整,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每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5。 5 分段铺筑时,应将接头处各层铺成阶梯状,防止层间错位、间断和混杂。 6.2.4 进水池导渗如采用土工织物,其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铺设应平整,松紧均匀,端锚着应牢固。 2 连接可采用搭接、对接等方式,搭接长度应根据受力和基土条件确定。 3 铺设和存放均不宜日晒。6.2.5 滤层与混凝土或浆砌石的交界面应隔离,并应防止砂浆流人。充水前,排水孔应清理,并灌水检

26、查。孔道畅通后,可用小石子填满。 前池边墙和进水池两侧翼墙为浆砌石时,其施工可参照本规范65的规定执行。6.2.6 前池边墙和进水池两侧翼墙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时,其施工应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温度控制、施工安排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参照本规范4的规定执行。6.2.7 土方回填应根据结构物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按照设计质量要求进行。未经检验查明的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土料,不得作为回填土。土方回填应按本规范:631的规定执行。 63 出水池6.3.1 出水池的地基为填方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土应每300500mm厚为一层。碾压应密实,压实系数以093096为宜。 2 当填

27、土为粘性土或沙土时,其最大干容重应符合设计要 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 当填土为碎石或卵石时,其最大干密度可取196216kNm3。 3 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 8的土作为填料。当填料内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一般不应大于200mm。 4 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渗、防漏的工程措施。6.3.2 出水池施工宜以泵房流道出口轮廓为基准,按照先近后远、先深后浅、先边墙后护坦的原则进行。6.3.3 出口翼墙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参照本规范4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必须分别满足稳定、强度、抗渗、抗冻、抗侵蚀、抗冲刷、抗磨损等性能的要求,其临水面与泵房流道出口边墩应平顺

28、连接。6.3.4 出水池的防渗和止水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永久缝所用的材料、制品的品种和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6.3.5 水下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标准、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标准,强度保证率应在80以上。 2 对工程质量应如实准确记录,文字简洁,数据清晰可靠。 3 资料应及时整理,并绘制混凝土浇筑指示图等图表。6.3.6 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或木板桩作防渗板桩时,其施工应参照SL2791水闸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6.3.7 出水池护坦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施工,参照本规范4的有关规定执行。护坦宜分块、间隔浇筑。在荷载相差过大的邻近

29、部位,应等浇筑块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交接处的另一块体。6.3.8 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坦上行驶重型机械、堆放重物,必须经过设计单位同意。6.3.9 出水池粘土铺盖的填筑应减少施工接缝,防止之水破坏。 必须分段填筑时,其接缝的坡度不应陡于1:3。6.3.10 用塑料薄膜等高分子材料组合层或橡胶布作防渗铺盖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止沾染油污。 2 铺筑平整,及时覆盖,避免日晒。 3 接缝粘结紧密牢固,并有一定的叠合段和搭接长度。 4 加强抽查和试验。 65 砌石6.5.1 砌石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石工程应在基础验收及结合面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 砌筑前应放样立标,拉线砌筑

30、。 3 砌石应平整、稳定、密实和错缝。6.5.2 砌石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石料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2 混凝土灌砌块石所用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0mm。 3 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号。 4 使用混合材和外加剂,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材宜优先选用粉煤灰,其品质指标参照有关规定确定。 5 配制砌筑用的水泥砂浆和小石子混凝土,应按设计强度等级提高15。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应具有适宜的和易性。水泥砂浆的稠度可用标准圆锥沉入度表示,以4070mm为宜,小石子混凝土的坍落度以7090mm为宜。 6 砂浆和混凝土应随拌随用。常温拌成后应在34h内使用 完毕。如气温超过30,则应在2h内使用完毕。使用中如发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6.5.3 浆砌石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筑前应将石料刷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砌体石块间应用胶结材料粘结、填实。 2 砌体宜用铺浆法砌筑,灰浆应饱满。护坡、护底和翼墙内部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灌填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并认真捣实,再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填碎石块,后塞砂浆的方法。6.5.4 翼墙及隔墩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基础混凝土面层应进行凿毛或冲毛,并冲洗干净后方可砌筑。 2 砌筑应自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