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87.16KB ,
资源ID:2629819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981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完整版最终定稿.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完整版最终定稿.docx

1、油菜加工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完整版最终定稿油菜加工综合开发项目企业商业计划书目 录一、项目概述 1(一)项目名称 1(二)项目建设单位 1(三)项目建设地点 1(四)项目内容 1(五)项目总投资 1(六)财务指标 1二、项目提出背景及意义 2三、项目应用技术 5(一)总工艺路线图 5(二)生物柴油、甘油生产技术及工艺 5(三)饲用植物浓缩蛋白、精饲料生产技术及工艺 10四、市场需求分析 11(一)生物柴油需求分析 11(二)植物浓缩蛋白需求分析 12(三)饲料市场需求分析 15五、生产产品 18(一)生物柴油 18(二)浓缩蛋白 20(三)甘油 21(四)精饲料 22六、项目建设方案 2

2、2(一)项目建设地点 22(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3(三)原料供应 23(四)厂区规划 23(五)项目建设进度 23七、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24(一)投资概算 24(二)资金筹措 25八、财务分析 25(一)财务分析指标 25(二)总成本费用测算 26(三)经济效益分析 26(四)主要财务指标 26结论 27一、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武汉多福科技油菜加工综合开发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地点武汉市东西湖开发区(四)项目内容项目建设成后,年加工油菜籽6万吨,每年可生产生物柴油2万吨、甘油2000吨、饲用植物浓缩蛋白1.7万吨、无毒精饲料1.4万吨。(五)

3、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其中土地购置费900万、生产设备投资5000万元、厂房及仓库建造2000万元、办公及生活配套费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00万元。(六)财务指标项目进入正常经营期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720万元,年利润3807万元,投资利润率36.5%,内部收益率21.35,投资回收期5.4年。二、项目提出背景及意义世界能源短缺,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专家们预测,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能源贮量为:煤可用200年;石油等石化能源可用3040年以;天然气按储采比只能使用60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 ,相比之下,我国石油生产增长比较缓

4、慢,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达到2.457亿吨,排名已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我国消费柴油8300万吨,消费汽油4016万吨,石油进口量已占到国内消费量的32。近10年来,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5.77,而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为1.67。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分析我国原油产量与缺口:2005年2010年2015年原油需求量2.65亿吨3.12亿吨3.82亿吨原油产量1.70亿吨1.75亿吨1.85亿吨原油缺口量0.95亿吨1.37亿吨1.97亿吨进口依存度35%44%52%我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储量又很有限,大量进口石油对我国的能源

5、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提高油品质量对中国来说就更有现实意义。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业内人士指出, 2005年,随着我国原油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预计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亿吨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

6、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 积极寻找可再生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发展生物柴油是其中的选项之一。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燃料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许多发达国家正在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美国能源部门在可再生能源战略中已经把发展生物柴油提高到战略高度成立了OFD(即燃料办公室)负责此技术。我国对替代新能源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并且着重提出了生物液体燃料

7、,新型液体燃料-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燃料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发展生物柴油产业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成份为通过动植物油脂转化而来的高级脂肪酸的低碳烷基酯混合物,以其物化性能与石化柴油相近,并可以直接代替石化柴油或与普通石化柴油以任意比例互溶代替石化柴油使用而得名。由于得自于动植物油脂的生物柴油与得自于石油的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环境友好、在使用过程中降低有害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环保优点,加之占世界能源消耗量40%的石油因资源

8、量极为有限,造成原油和燃料油市场价格巨幅波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优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研究开发热潮,并已经形成快速发展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国,从长远发展看,受我国人口增长因素的影响,会使我国继续保持着世界畜产品最大消费国的地位。消费需求的增长与肉食品生产的矛盾将会逐步显现,畜牧生产赖以稳定增长的饲料工业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矛盾的核心是饲料原料的资源不足。我国饲料工业生产中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事实,利用世界蛋白饲料资源进行饲料的生产,已使我国配合饲料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价格的波动使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我公司计划利用油菜籽加工

9、生产生物柴油和饲用植物浓缩蛋白等产品,实现油菜加工的综合利用,正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在生产生物柴油和饲用植物浓缩蛋白的同时,还可生产甘油和精饲料,既符合我国发展再生能源的战略,也有助于促进我国蛋白资源的充分开发,降低我国饲料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推动我国油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集约化,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使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减少30%(有催化剂时减少70%);CO的排放减少10%(有催化剂时减少95%);不含芳香族烃类可降低90%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生物降解性高。可以说,本项目是一举多得的项目。三、项目应用技

10、术(一)总工艺路线图 油菜籽 加入提取剂及助溶剂 浸提与磨碎 分离 溶 液 饼粕 固体催化剂 提取 生物柴油、甘油 提取液 饼粕分别回收 干燥植酸、多酚、多糖 浓缩蛋白、精饲料本项目以油菜籽为原料,通过加入提取剂及助溶剂分离出溶液和饼粕,再利用催化剂和提取液生产生物柴油、甘油、浓缩蛋白和精饲料。(二)生物柴油、甘油生产技术及工艺1、生产技术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生产技术和使用技术已经进展到相当的深度。早期利用油脂高温裂解生产汽油、柴油的技术,因转化率低、能耗高、经济性差而淘汰,现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物理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一是化学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物理法

11、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在物理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动植物油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燃烧的特性用于柴油代用燃料。由于动植物油脂具有粘度较高的特点,为了使其能够用于内燃机燃烧,一种方法是将植物油与石化柴油直接混合用于柴油代用燃料。Amans等在1983年将大豆油与2号柴油进行混合,然后在直接喷射的涡轮发动机上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油与2号柴油以l:2的比例可以得到很好地混合,降低了燃料油的黏度,并可直接用于农用机械的替代燃料。通常采用植物油与石化柴油530的混合比,其性能与2号石油柴油的性能很接近。另一种方法是将动植物油制成微乳液,来解决动植物油的黏度高的问题。Georing等用乙醇水溶液与大

12、豆油制成微乳液,Ziejewski等用冬化葵花籽油、甲醇、l一丁醇制成乳状液,Neuma等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豆油皂质、十二烷基磺酸钠及脂肪酸乙醇胺)、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乙基、丙基、异戊基醇)、水、石化柴油和大豆油制成可替代柴油的微乳液。我国江苏理工大学与德国ELSBETT公司合作,成功地开发了燃烧植物油的小缸径高速直喷内燃机,并在开发的车用内燃机上开展了用植物油做燃料的应用研究,成功地燃烧多种植物油。化学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 :与物理方法不改变油脂组成和性质不同,化学法生物柴油技术就是将动植物油脂进行化学转化,改变其分子结构,使主要组成为脂肪酸甘油酯的油脂转化成为分子量仅为其三分之一

13、的脂肪酸低碳烷基酯,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流动性和粘度,适合用作柴油内燃机的燃料。酯化和酯交换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生产方法,即用(含或不含游离脂肪酸)的动植物油脂和甲醇等低碳一元醇(通常为C1-4醇)进行酯化或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低碳烷基酯,再经分离甘油、水洗、干燥等适当后处理即得生物柴油。通过化学转化得到的脂肪酸低碳烷基酯完全具有石化柴油几乎相同的流动性和粘度范围,同时具有与石化柴油的完全互溶性,是一种良好的柴油内燃机动力燃料。生物柴油化学生产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和方法,其技术根本点就在于采用不同的酯化或转酯化催化剂、工艺技术条件等将动植物油脂转化成生物柴油,在这些方面

14、已有大面积的专利技术覆盖和公开发表的大量研究报告,涵盖了化学催化剂法、生物酶催化剂法、无催化剂法(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常压法、加压法等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其生产原料包括动植物油脂和废弃食用油脂。在这些技术中化学方法的常压连续转酯化和加压连续转酯化等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代表了当今主流生物柴油技术,而且技术仍在不断发展。 本项目采用连续碱催化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 2、生产工艺一般万吨级以下的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采用的是间歇工艺,但是对于万吨级以上的生物柴油的生产,采用连续法碱催化工艺显得至关重要。开发连续法工艺生产生物柴油,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的降低、

15、工业规模化生产、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四个主要流程:毛油脱胶、精练和干燥;油脂的转酯化反应;甲酯的洗涤、干燥;过量甲醇回收和甘油精制。如果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来源比较广泛的话,可以增加处理高含游离脂肪酸原料的酸催化预处理单元。 (1)毛油脱胶、精练和干燥 将毛油通过酸脱胶除去水份和水不溶性磷脂,使之形成胶质物,然后分离除去。采用碱炼的方法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经真空干燥器干燥后送入转酯化单元。 (2)转酯化反应 将精炼油送入 CSTR1 反应釜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过量的甲醇随同甲醇钠催化剂一起加入到反应器中,在甲醇钠催化作用下甘三酯和甲醇之间发生转酯化反应生成生物

16、柴油和副产物甘油。同时残留在精炼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同甲醇钠反应生成皂和甲醇。将反应后产物用滗析器分离出甘油相(甘油、甲醇、甲醇钠)和酯相(甲酯、未反应油、甲醇、皂)。然后将分离出的酯相送入到 CSTR2 反应釜中,甘油相则打到收集罐中。在第二级的反应中同第一级一样重复进行,然而过量甲醇的加入量是根据第一级反应中未反应的甘三酯量计算的。从二级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酯相打到酯的洗涤干燥单元进行处理,甘油则打到收集罐中。 (3)甲酯的洗涤、干燥 将转酯化反应后的甲酯送入到洗涤塔中,用温软水对酯进行洗涤,除去酯中残留的甲醇、皂和游离甘油。洗涤后的酯送入到沉降槽中沉降分离出洗涤后的酯。最后将酯送入到真空干燥器

17、中将酯中残留的痕量湿性物质除去。干燥后的酯经冷却后加入抗氧化剂成为成品生物柴油。 (4)甲醇回收和甘油精制将上述各工段中收集到的甘油 - 水 - 甲醇溶液在加热器中加热到甲醇的沸点温度,在甘油 - 甲醇汽提塔中用过热蒸汽将甲醇从混合物中汽提出来,饱和甲醇蒸汽和部分液体进入甲醇蒸馏塔中提纯,甲醇蒸汽经冷凝后循环到 CSTR 。蒸馏塔底物含有甘油、冷凝水和其它杂质。热甘油溶液从汽提塔底部送到粗甘油收集罐中。将收集罐中的粗甘油在酸化釜中混合一定比例的盐酸溶液,在酸化反应中,物料中的甲醇钠催化剂与盐酸反应生成甲醇和 NaCl ,残留皂同盐酸反应生成游离脂肪酸和 NaCl 。用滗析器将甘油产品从游离脂肪

18、酸和其它杂质(如未反应油等)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精制,可以制成医用级和工业级甘油产品。(三) 饲用植物浓缩蛋白、精饲料生产技术及工艺1、生产技术目前技术方案主要有两个。(1)水剂法该方案是采用普通菜粕或者脱皮菜粕做原料,利用水能溶解硫苷、单宁,并在PH值在酸性中的蛋白质回收率为84% ,产品得率较低,仅40%,颜色较深,且用水量较大,能得到制取植酸的原料液。(2)乙醇洗涤法技术采用脱皮菜粕为原料,产品得率大于50% ,颜色较浅,工艺线是以生产大豆浓缩蛋白为主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能够加工生产菜籽浓缩蛋白(目前国内尚无生产线)。关于饲用大豆浓缩蛋白,国内已经有数家企业近两年来开始推出,拥有成熟的技术

19、装备,目前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我们将进行认真的咨询和论证其成熟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技术设备投资在项目中的零风险。2、工艺流程菜籽粕 粉碎 计量 含水乙醇浸泡洗涤 分离 干燥 筛分 浓缩蛋白 研磨 包装 糖浆 蒸馏 乙醇精饲料 将菜籽粕经解包后投入到生产线,先将其粉碎,经过计量后进入浸提器,在60-65温度下搅拌,通过喷洒浓度为6070%的含水乙醇溶液对粕进行浸泡洗涤,料液比为7:18:1,洗涤次数为4-5次,每次的洗涤时间为20分钟,经过洗涤的淤浆状物料有浸提罐排出,用泵送至卧式螺旋沉降分离机,把淤浆物料中的乙醇液分离出来,流入蒸馏釜回收乙醇。分离出的物料中含湿量为70%左右,进入干燥机内

20、,在连续搅拌器的翻动下,用饱和蒸汽对物料间接加热,物料最高温度不超过80度,干燥1小时,使水分达到8%以下。干燥后的物料中还含有大量的菜籽壳等,使用分级筛对物料进行筛分,最细的筛下物即是菜籽浓缩蛋白,同时得到中等含量的去毒菜籽粕,蛋白含量在35%左右,可作为精饲料,剩余的筛上物蛋白含量在20%以下,可以作为奶牛的饲料。经过分级的产品包装后即可以入库。由干燥机抽出的乙醇和水蒸气在冷凝器内冷凝成液体,流入蒸馏釜会使乙醇,以备循环使用。 四、市场需求分析(一)生物柴油需求分析目前世界每年新车产量大约5000万辆,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大约7.5亿辆(含摩托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油和柴油的用量随汽

21、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2005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为1.7亿吨同比增加8.3%9.6%.其中汽油消费量5020万5085万吨同比增加413万478万吨;煤油消费量1190万吨同比增加155万吨;柴油消费量10800万10935万吨同比增加737万872万吨. 预计到2010年我国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00Mt,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0Mt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具有非常重要

22、的战略意义。 (二)植物浓缩蛋白需求分析我国饲料生产中,利用的主要动物性蛋白原料是:鱼粉、肉骨粉、羽毛粉、血粉及其它动物性蛋白资源。目前有统计数据显示的动物性蛋白原料鱼粉和肉骨粉市场供应量的变化见下表。19922002年我国鱼粉生产与需求 (万吨)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国产鱼粉101216132250667868.565.350进口鱼粉644366696398416311890.195.8供应总量7455828285148107141187155145.819922002年肉骨粉生产与需求(万吨)1992199319941995

23、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国产骨粉13.6718.4526.2633.1638.8135.6945.4938.1433.4050.5539.17进口骨粉7.19-2.835.863.003.6914.6711.5618.909.7115.40供应总量20.86-29.0939.0241.8139.3860.6149.7052.3060.2654.57全球性鱼类资源短缺已经十分突出,鱼粉生产的鱼类资源日趋紧缺,资源保护与鱼粉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生产成本、贸易成本不断上升。鱼粉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饲料产品的生产成本,尽管鱼粉被行业内人士认为是最优质的蛋白原料,但

24、受其价格影响,鱼粉在饲料中的使用比例还是趋于下降。下图是世界鱼粉的产量和水产业产量的对比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使植物性蛋白原料的需求木断增加,在上世纪 80年代末期末被广泛使用的杂粕如:菜籽粕、棉粕由肥田变为可被动物利用的植物性蛋白原料,直接提高了饼粕类的使用价值。从历年的饼粕生产变化中可以看出,杂粕的供应量总量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19932002年其它饼粕生产量 万吨类别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菜籽饼粕430.2606.2606.2570.4593.8514.6628.1705.6702.5654棉籽饼粕289.13

25、35.6368.6324.8355.9348296.1341.6411.7380花生饼粕142.1163.4172.7171.1162.8200.6213.3243.5243.22501胡麻饼(粕)32.233.223.735.925.53426.222.416.4265向日葵仁粕(饼)38.54138.126.535.343.952.958.644.3584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饲料业发展有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牧业,把一部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饲料业的项目、资金的投向将相应地发生变化,饲料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个持续发展的机遇。人

26、口的增长仍是(而不是动物产品人均消费量的增加,但鸡肉除外)推动饲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即使在国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肉品出口量增加仍有助于保持饲料的产量水平。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充分发掘饲料资源,增加其有效供给,提高现有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通过制油工艺技术改造提高饼粕质量及饲用价值,脱除有毒有害物质,提高棉、菜籽饼粕蛋白质利用率。大力开发轻工食品工业下脚料,有效利用各种糟渣及其发酵产品、玉米蛋白粉等,减少饲用粮的消耗。利用植物蛋白粕类,除去有害物质和抗营养物质,提取浓缩蛋白以补充高档蛋白缺口,是解决饲料业蛋白持续增长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以上分析,开发饲用菜籽浓缩蛋白,不仅可以缓解不断增长的饲料

27、业对高档蛋白的需求,而且也是充分利用国内现有资源,通过进行深加工,实现了进一步的转化增值,为低附加值的产品开辟了出路,能过促进国内油菜产业和大豆产业、饲料行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项目的实施,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社会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的好项目。在当前率先实施,能够抢得先机,占领市场,获得巨额的回报。(三)饲料市场需求分析1、全球饲料业的基本状况全球工业饲料产量的五年平均值保持增长1或更高。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严重衰退使全球饲料经济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首次在1998年出现了生产缩减。2001年,全球工业化生产的饲料总量接近6亿吨,继续保持从1998年空前暴跌之后向上攀升的势头。但是

28、,饲料产量的增幅仅略高于1,仍低干1997年达到的最高产量605亿吨。世界饲养工业概况年份197519801985199019952001世界人口总数(10亿)454.54.95.3566.2工业化生产的饲料(百万吨)290370440537590597人均饲料用量(公斤人)7l829010110596资料来源:世界饲料业概貌龚中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转引自FEED INTERNAT INAL2002 2001年世界人口总数约为62亿,年增长率约为17。工业化生产的饲料产量约为597亿吨,年增长率略超过l。现人均饲料用量降至约96kg(人年),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最高值曾达到工105公斤。

29、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在“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仍是一个推动饲料业增长的强大因素。2002年,全球经济前景黯淡,愈来愈多的国家的饲料生产厂商还面临难以对付的饲料和食品安全问题。在当前影响饲料生产厂商的众多问题中,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因素,诸如饲料引发的疾病(如疯牛病和口蹄疫)、转基因饲料和对动物造成的污染尤其是排泄出的磷和氮的控制措施等。2、我国在世界饲料工业的地位据FEED INTERNATIONAL(国际饲料杂志)的报道,2002年全球工业化生产的配合饲料总量为604亿t。目前,排名前五位的饲料生产国其工业化生产配合饲料产量之和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其产量之和超过世界饲料总产量的60,排名前50位国家的饲料产量之和则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巴西、中国和墨西哥为饲料工业发展最快的三个国家。在亚太地区,中国饲料工业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持续增长之后,仍继续保持在该地区的饲料领头羊地位。2004年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饲料产量、品质及效益得到较大提高。预计全年工业饲料总产量将达到93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6.8,其中,配合饲料6822万吨,同比增长6.1;浓缩饲料为2080万吨,同比增长6.2,比2003年下降5个百分点;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为 364万吨,同比增长11.8。企业效益也出现同步增长,企业销售利润率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3、我国饲料业的发展趋势饲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