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79.19KB ,
资源ID:262874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874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杭州市城区防汛应急指挥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杭州市城区防汛应急指挥系统.docx

1、杭州市城区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吴江市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江苏省吴江市水利局上海网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一年九月前 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功能性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已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吴江市作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亮点地区之一,吴江市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其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江苏省7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在信息设备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吴江市

2、近几年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提升政务水平,以信息化优化投资环境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吴江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水利作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行业,水利现代化发展要立足在吴江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上,始终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开展工作。水利信息化则是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其发展关系到全市水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本规划从吴江市水利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出发,围绕“安全、资源、环境、民生”的一体化战略,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

3、出了通过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总体框架,并明确了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1水利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1.1水利信息化现状1.1.1 数据和应用平台现状吴江市水利局目前已收集整理了一些基础数据和资料,包括基础地理数据、河流、湖泊、圩区、堤防、水闸、泵站、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和工程设施建设、规划资料等。建设了吴江市水位雨量实时监测系统,主要采集和集成发布松陵、同里、横扇、平望、太湖等16个水位雨量监测站的实时数据,建设有相应的水雨情业务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已在汛期的防汛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成效。在2010年主汛期到来前,该系统已进行了完善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

4、系统的使用效能。建设了吴江市地下水动态检测系统,实现对同里麦迪森药业公司、汾湖电力有限公司、梅堰新联分厂、横扇东方染厂等25家主要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测;建设了吴江市取水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市主要取水口的远程实时监测,通过对取水、用水的实时信息监测,为全市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建立了较好的基础。建立了吴江市水利门户网站、包含有防汛、水利建设、工程管理、水政水资源、综合信息、行政审批、政策法规等栏目和资料信息,为水利部门政务公开,服务公众,树立了良好形象。此外,各镇(区)水利管理服务站和相关水利部门也积累了一定的水位、雨量、流量、水质等实测数据,但尚未进行数据的整合、

5、入库,没有建设统一的信息应用进行综合管理。市堤闸管理所、太浦河工程管理所相关单位的数据采集手段现主要为人工监测方式,存在有采集内容不全、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水利部门多采用纸质的图纸、文件、台帐等形式,在数据库搭建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在今后的信息化推进中加紧实施。已建的应用系统功能尚不完善,作业范围小,自动化程度低。如防汛方面的应用系统,未能把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预报等工作环节有机地组合起来;全局的电子政务系统尚未建设,无法适应政府协同办公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从应用效果来看,有些系统建成后并没有真正共享和使用,还需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共享。1.1.2 网络基础设施现状目前,吴江市水利局已有

6、的计算机网络有:市水利局局域网、与苏州市水利局、江苏省水利厅互联的防汛专网、与5个镇水利管理服务站专线联网、与市气象局等部分行业单位的专线联网。市水利局局域网采用主流的快速以太网络,是新建政府办公大楼局域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科室都分布有局域网信息点,实现100M信息点到桌面。水利局的局域网设有独立机房,有4台应用服务器,各科室基本每人配有1台PC办公计算机,部分人还有便携电脑。但计算机房环境还不完全符合计算站场地技术和安全要求,在设备扩容、通风制冷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隐患。整个局域网络的Internet出口统一采用中国电信的10Mbps出口连接,已能基本满足网络业务的应用。但Internet网

7、络访问结构设计较简单,还缺少专门的信息安全防护手段,如:缺乏相应硬件防火墙做逻辑隔离,无专门的IDS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版防病毒系统,仅有单机版防毒系统安装在各终端桌面系统中;尚缺乏一套有效的信息安全预警与管理机制来保护市局内的信息资源。市水利局已经与5个镇水利管理服务站及5个主要泵站铺设了10M光缆联网专线,主要业务应用为防汛视频会商应用。以市水利局大楼局域网为网络核心的防汛指挥广域网架构初步形成。此外,市水利局还与市气象局等少数相关行业单位建有专线网络连接。在已建有专线联网的5个镇水利管理服务站,如:盛泽镇、松陵镇等,已建有独立局域网络,但缺乏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还待建设集成高效的业务应用系

8、统。 1.2存在问题吴江市水利信息化已有比较良好的基础,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1.2.1 整体规划滞后,资源共享困难由于原有管理体制等原因,吴江市水利局信息化缺乏整体统筹规划,信息系统或缺乏或系统难以整合。水利系统单位和部门间管理分散或尚处需搬迁而临时办公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如目前的市防汛指挥会议室和计算机房在面积、设备、系统功能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现代化指挥调度、集中控制和应急联动的要求;市水利局与下属单位、乡镇、经济开发区和重要工程管理单位的骨干网络尚未全部建设连接,难以构成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支撑环境,网络已经成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之一。1.2.2 基础设施欠佳,

9、系统功能薄弱目前整个行业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薄弱,全市水利行业的政务应用、业务应用建设尚未统一规划,大量信息没有数字化;水利业务专网初步形成,但覆盖范围尚需进一步扩大,部分乡镇管理单位局域网还未建立;硬件设施比较低端;应用系统功能不够完善。例如:对环太湖29座水利控制性建筑的没有统一的监测监控系统;环太湖44.7公里堤防沿线缺少视频监控点的统一布设等。绝大部分乡镇的水闸、泵站等的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行业信息化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1.2.3 资金投入不足,人才配备不齐由于对信息化认识和重视程度不统一,信息化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导致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信

10、息源开发不足。同时,水利行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仍然不足,知识结构也不甚合理,更需要信息技术与水利专业的紧密结合。2指导思想和规划依据2.1指导思想 以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指导,适应吴江水利的体制要求和行业特点,体现流域、市域的有机结合,全行业、全覆盖、城乡一体,以现状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以集约化建设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发展,以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管理效能、效益、效率的提高,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升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支撑水利事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2.2规划依据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规划纲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11、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太湖流域防洪规划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吴江市“十二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吴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吴江市松陵城区防洪规划吴江市松陵城区河道水系规划吴江市水旱灾害应急预案3指导原则3.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从建设全市数字水利的要求出发,信息化建设必须统一规划,各局属管理单位、镇(区)行业管理单位、工程管理部门等信息化建设都应服从局信息化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总体

12、要求。同时,由于水利信息化涉及面广、覆盖面大,任务重,难道大,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急用先建、分步实施、逐步推进。3.2统一管理,先适先行 坚持统一管理与分层管理相结合,既要体现水利综合管理的要求,又要体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局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为局领导和局机关对全局信息的统一管理提供服务,镇(区)行业管理单位、工程管理部门由专职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考虑全市镇(区)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对具备信息化建设条件的镇(区)和单位先行建设其所需的信息系统,进行部分试点和重点的建设,再逐步推广应用。3.3资源共享,安全开放 在全面规划、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

13、一步扩展联网网络基础建设,实现全市水利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网络全覆盖,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础。坚持以安全、实用为前提,在实施中首选先进、成熟、可靠、适应水利行业管理特点的信息技术,同时又要体现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做到既满足行业管理和安全保密的自身需要,又要满足政务公开、公共服务的社会需求。3.4规范标准,科学合理在江苏省、太湖流域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指导下,进行全面规划,统一标准。规范水利行业的数据标准、网络标准和应用标准,形成信息平台之间相互衔接的标准体系。结合吴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同步建设和完善各类标准规范。4

14、建设目标4.1总体目标 以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用5到10年的时间,建设形成以三个平台(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为基础的吴江市“数字水利”信息化框架体系,实现全市水利的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测、实时化调度、科学化决策、网络化办公、规范化服务,信息化水平达到行业一流,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行业的政务公开、网上办公;全市水利基础信息数字化、水利工程管理运营智能化。4.2阶段性目标 (1)2012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2012年,以网络平台建设为重点,实现全市水利行业广域网络的全面覆盖及办公局域网络的建设。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安全体系,规范信息化技术

15、标准,建立健全行业信息采集、监控、汇集整合,启动综合数据库建设。通过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业务处理信息上网,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政务公开,统一服务。 (2)2015年,自动监控,网上办公2015年,以电子政务为抓手,加强和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公众服务效能;以推进数据平台和应用平台建设为重点,实现水闸泵站、堤防设施的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建设,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力争吴江市水利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同行业国内领先。 在不断跟踪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至2020年,实现水利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和应用平台的总集成,以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为基础,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手段

16、,全面整合水利、市政、城管、交通、气象、环保等资源,构建起吴江市水利信息化体系,建成吴江市“数字水利”、“智能枢纽”,使吴江市水利行业实现管理系统化、监控自动化、调度实时化、决策科学化、办事网络化、服务规范化,信息化总体达到同行业的国内一流水平。5主要建设内容5.1总体框架体系 市水利行业信息化以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坚持以数据平台为基础,网络平台为载体,应用平台为核心的指导原则,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吴江市水利信息化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架分为网络平台层、数据平台层和应用平台层共3个层面。在网络平台载体之上,市水利局与各局属水利部门、镇(区)

17、水利管理单位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按行业数据的标准规范统一汇总到市水利局的综合数据库。局综合数据库是数据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各类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在安全的网络通道中完成水利静态数据、动态数据、政务数据以及辅助决策数据等的传输,在数据平台上完成数据的存储、分类、转换以及挖掘等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鉴于水利行业数据平台的海量信息,该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必须具备较强的突发反应能力和灾难应对能力,应在分布式结构基础上采用Cluster技术、SAN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异地灾备技术等。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各局属水利部门、镇(区)水利管理单位实现各自相关的业务应用,形成建设、运行、管理所需的基础数据,支撑

18、全局的电子政务应用(包含门户网站)、防汛决策支持应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水资源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应用等核心应用。图1 吴江市水利信息化框架体系图5.2应用平台建设5.2.1电子政务系统通过局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综合处理、发布为基础,对内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外实现政务公开,促进社会监督的综合应用系统。实现水利系统内相关部门、单位间信息资源充分共享,营造良好的协同办公环境,形成对政务办公、公众服务、规划管理、执法管理、科技管理等的应用支持。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见下图2所示。图2 水利局电子政务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1)公众服务系统(水利局门户网站)建

19、设吴江水利信息网门户网站目前已建设,并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目的是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加强监管,增强社会公众服务能力。网站现建有防汛抗旱、水利建设、工程管理、水政水资源、综合信息、行政审批、政策法规等栏目。加强信息更新维护,落实人员、制定措施、建立机制;对网站系统的信息维护和管理通过系统管理员对所有信息录入和编辑;其他维护人员可以对部分信息内容进行录入和编辑等。各部门分工负责、信息分级维护;对操作人员和各部门信息维护人员提供培训;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不断完善网站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不断做好网站系统的信息安全运行维护,加强信息审核与校验,确保网站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

20、。(2)政务管理系统建设根据吴江市“一站两网”为基本框架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求,将全面建设水利局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实现市镇两级水利党政机关和水利局下属企事业单位的非涉密文件、会议通知、数据报表等材料均无纸化网上传输和日常工作的网上办理。本系统建设主要实现功能是:全局的办公自动化、规划计划管理、水利行政执法管理、财务资产管理、水利科技管理、以及行业的档案、图片、视频资料管理与共享等功能。5.2.2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吴江市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水网属长江下游太湖水系,西承太湖来水,南纳浙北来水,历来为太湖洪水走廊。水面积267.1平方公里,占行政面积的22.7%。由于吴江市境内河湖纵横交叉,地形

21、北高南低,总体地势较低,全市有60-70%面积的地面高程在一般洪水位以下,有80%-90%的面积的地面高程在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下。在流域地理位置上,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处,上游承受浙江天目山来水和太湖高水位时泄洪来水的压力,下游受到浙江嘉北和上海青松大包围控制线的障碍,受外来客水防洪压力较大,对下游排水不畅,确实在汛期属于有“洪水走廊”、“围水仓库”。每逢汛期,防汛压力较大。同时,吴江市是一个纺织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对城乡水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由于吴江处于这种特殊的水利地理环境,决定了吴江水利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将自然圩区进行并圩联圩,

22、并大力兴建闸站工程设施,筑堤、培堤、浚河防淤,整理水网,逐步形成了以联圩形式排涝、灌溉的布局。截止2007年,全市共建成大小联圩(俗称“包围”)128个,总面积120.76万亩;建成圩堤总长度1755.5公里,护岸928公里;建成固定泵站590座、排涝流量1225.4立方米/秒、总动力56864千瓦,联圩平均排涝模数1.52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建成各类水闸982座,其中防洪闸609座、套闸195座、分级闸78座;除太浦河节制闸外建成4个较大规模水利枢纽,即北窑港、瓜泾口、大浦口、沧浦港水利枢纽。这些联圩的建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几次特大洪涝灾害中,发挥了应有的防洪排涝功能,抗灾能力大大增强,为

23、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十二五”期间,是吴江市水利大投入、大发展的一年。随着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工;滨湖新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正式开工等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更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和保障。为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水闸泵站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堤防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其中,在环太湖、太浦河(江苏段)、滨湖新区、松陵镇、盛泽镇等建设管理范围内的水闸泵站设施进行自动化监控、数据采集、汇总、统计、分析,为水利设施的综合管理,防洪调水决策提供实时的信息保障。对环太湖29座水利控制性建筑、环太湖44.7公里堤防沿线、太浦

24、河(江苏段)二岸65处配套建筑物、太浦河(江苏段)76公里堤防沿线统一布设视频监控点,实现水利控制性设施和堤防的实时监测和安全巡查,为防汛指挥提供实时的信息保障。5.2.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是全市防汛指挥的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全市防汛信息的统一发布、查询和统计,为防汛提供统一调度、科学决策的分析依据。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吴江市水雨情监测系统改扩建、水利(防汛)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防汛指挥决策管理子系统建设、防汛短信和传真子系统建设、防汛风险图子系统建设、防汛预案电子地图化子系统建设以及防汛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升级改造建设。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水雨情、工情(况)、灾情、气象等信息

25、采集和发布,防汛视频会商,预测预报,预案预警发布和管理、应急处理辅助决策等功能。在对现有的吴江市水雨情监测系统、防汛异地视频会商系统改扩建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水利(防汛)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形成统一的、可扩展的基于地图服务的应用支撑平台,汇集整合全市与防汛指挥决策管理相关的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信息,系统的特点是能以各种图表统计分析、地图定位查询、应急预案和预测预报模型分析,提供多种辅助决策、灾后损失评估等。5.2.4水资源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实现对饮用水源地、原水水质监测,管渠(网)的基础管理,水功能区保护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用水监测与管理,排污口监测与管理,全市工业企业取水户

26、相关资料管理,以及对水质水量预警预报的应急处置等功能。本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吴江市水资源实时监测子系统和水资源综合管理子系统建设。在已建设的吴江市地下水动态检测系统和吴江市取水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交换和整合监测数据到水利综合数据库,形成水资源的核心库。通过建设的水利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将水资源实时监测采集数据和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各类数据、图表,结合地图服务进行统一发布和管理。跟踪全市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全市范围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取水用水情况,协调城镇供水、工业企业用水、农田灌溉、环境用水等各类用水需求,为跨流域和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太湖水源调度、水功能区保护、河道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

27、护等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性水质事件。5.3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平台建设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防汛决策支持应用、水资源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应用、电子政务应用提供全面而综合的数据应用支撑,并为今后深入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奠定有利的基础保障。数据平台的功能是对行业内数据的采集、传输、汇集、存储和处理。数据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水利行业、防汛、水资源、水利电子政务等专题数据库,对收集汇总的数据整编为主要4大类基础数据:即实时类数据、基础类数据、政务类数据和元数据类数据;根据对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支撑需要,可进一步汇集整合成业务数据(又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政务数据和辅助决策数据。依据“统一规

28、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建立水利综合数据库。各数据库的建设要以水利信息化规划和各类标准化体系为依据,充分考虑与其它行业的协调及统一,避免数据库的封闭建设,提高数据的规范化、可用性、可扩展性,满足相关行业业务需要的数据库。5.4网络平台建设网络平台的功能是实现水利行业内部互联互通。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快速、安全、高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建设中坚持“专网为主、公专结合”的原则。专网建设和局域网络建设需要对网络地址、网络安全进行统一、合理、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网络平台以市水利局整体网络体系为中心,各局属单位、各镇(区)的水利管理服务站和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以及与水利、防

29、汛职能相关的行政部门或单位都统一联网汇聚到市水利局,新建网络原则上采用统一的联网架构和网络接口,易于局层面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各信息采集系统可通过建设本地网络分中心,由分中心与市水利局联网,将监测监控采集信息汇集到局综合数据库;与水利局上级单位或行业兄弟单位的联网依据网络公专结合的原则进行确定,同时需加强网络维护和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平台的架构如图3所示。图3 水利信息化网络平台规划示意图5.5标准规范和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是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准,是信息共享的基础。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分层应用”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全方位、面向应用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信息化

30、建设内容和技术规程。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工程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参照国家部委、江苏省、市的相关信息化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应用,制定各类标准规范和相关管理办法。(1)局层面建立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水利综合数据库建设导则、局信息系统维护规范、数据平台建设和网络平台建设指导意见、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等,形成较为完整的水利信息化规范标准体系。(2)各水利局局属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对标准的深度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完成全市河道、湖泊、圩区、水工程设施等的实体编码标准,逐步形成水资源、水环境的数据采集规范、水文水质数据采集规范、水情报汛规范、工程设施运行数据采集规范、灾情数据采集规范、实时监

31、测监控规范等。(3)加强标准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使各部门和单位在建设信息系统中,均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加强对相关单位信息化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达标情况的检查。(4)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督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建设、维护管理机制,确定不同级别管理者的信息资源访问权限;结合先进、高效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措施,按信息安全事件的事前监测和防御、事中处理和报告、事后评估和完善的处理流程,建设健全在基础设施层、网络管理层、数据支撑层、应用服务层等多层面、立体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6重点建设项目6.1水利局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水利局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有:办公自动化子系统、规划计划管理子系统、水

32、利行政执法管理子系统、财务资产管理子系统、水利科技管理子系统、档案、图片、视频资料管理子系统等。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的建设是要覆盖局机关、局属各单位日常办公、政务协同处理的需要。实现在市水利系统内的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改善协同工作环境,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为行政管理、领导决策提供政务支持信息。建设应以服务管理、服务工程、服务经济、服务职工为指导思想,根据政府职能和业务管理需求的变化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支撑现代化日常办公的基础工作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公文流转模块:以现行办公体制为基础,实现公文管理全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分为收文管理、发文管理、立卷归档三个主要模块。下行发文通过发文系统直接到达下属单位的收文系统,经过网上在线收文登记后,自动进入该单位的收文批阅流转过程;上行发文通过发文系统直接与上级部门的文件处理系统相联,自动上报上行文件。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内部的文件流转过程,实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