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27.31KB ,
资源ID:262604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604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制国关史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制国关史复习.docx

1、自制国关史复习 国关史复习(自我整理)教学考试:平时10分,考勤、课堂表现期中作业20分期末考试70分:题型包括(不)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名词解释怎么答?例如问:慕尼黑协定 答:1时间、地点、签订方 2主要内容 3作用、影响简答题怎么答?(问“为什么”,记得也要答“是什么”)例如问: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答:*什么事绥靖政策(时间、地点、行为体) 产生原因 *实质、结果与影响合力论界定:历史合力论,即合力论。历史合力论认为,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析时:首先界定什么是合力论,然后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原因。第一章:1

2、282-1918年,哈布斯堡统治对中世纪的挑战:1文艺复兴的影响2地理大发现的意义3宗教改革的作*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名词解释):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于1648年10月24日正式签订,签订地点为威斯特伐利亚。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和会内容有:每一个德意志诸侯国都享有主权,可以单独宣战与调合等内容,该和会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其推动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

3、,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该合约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1713):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1700年,英、法、荷、奥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殖民地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英国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4、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等,不仅对英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而且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影响。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一些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则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北方大战(俄国)北方大战,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的战争,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

5、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

6、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1756-1763)又称英法七年战争,1756年5月17日英法“七年战争”爆发,这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之间的对立,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对于十八世纪后期当时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独立战争(177

7、5-1783)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法美同盟),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之外。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同时由于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8、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PS:1796.09.17华盛顿发表告别词英美巴黎和约:1783年9月3日签订于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和约共10条,主要内容有: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该和约的签订使美国获得完全独立。第2章:提尔西特条约拿破仑于耶拿战役中打败普鲁士和在弗里德兰打败俄国后,法国分别与俄国(1807.7.7)和普鲁士(1807.7.9)在提尔西特签订的和约。提尔西特条约结束了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争,两国结成同盟,干戈化为玉帛,仇敌成了

9、盟友,整个欧洲局势为之一变。而普鲁士损失了近半的领土。三国瓜分波兰第一次瓜分:1772年 第二次瓜分:1793年 第三次瓜分:1795年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是指17721795年间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波兰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瓜分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俄普奥三国的欧洲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之久。许多波兰的诗人、政治家、贵族、作家、艺术家被流放,成为19世纪的革命者。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也成了波

10、兰浪漫主义定义的一部分。塔列朗(拿破仑臂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外交家,为法国资本主义革命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曾在连续6届法国政府中,担任了外交部长、外交大臣,甚至总理大臣的职务。*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正统原则:承认1789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

11、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补偿原则:重整版图的过程中失去领土的国家及在对拿破仑力战有功的国家均给予补偿。均势原则:确保在重整欧洲版图的过程中无一国家可取绝对的优势以如拿破仑般主宰欧洲。它忽略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并且牺牲许多小国利益以保持大国的势力均势及恢复欧洲旧有秩序,而所谓的欧洲协调合作常规架构目的也只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顽固的保守系统。对战败国的处理手法较宽容、建立欧洲协调的合作常规架构、废除奴隶买卖、开放国际河流皆对重建和平及欧洲社会之进步有所贡献。*维也纳体系它以均势原则、正统

12、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为指导思想,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新的政治均势,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列强间的和平与协调。为了确保维也纳体系的完整,防止革命再度发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15年 9月26日联合奥、普两国缔结神圣同盟,并邀请各国参加。为防止法国再起,英、俄、奥、普四国于同年11月20日又缔结了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将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决议的实施。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在1815年,这个同盟的组合国家有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神圣同盟并非维也纳会议的直接内容,但与维也纳会议相连。在1815年,由于英国国王的要求,英、俄、奥、普四国又签定了四国同盟,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相配合,目的在于防止法国再起,反

13、对新的革命运动。这两个同盟是欧洲封建君主维护统治的产物,维护维也纳体系。门罗宣言门罗宣言是詹姆斯门罗在1823年提出的。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门罗宣言宣传了反对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在客观上支持了拉丁美洲各国独立,阻止了英国、法国、俄国列强在美洲扩张政治、经济势力和建立新殖民地的野心,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门罗宣言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实际上把美洲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排斥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的势力,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建立它在美洲地区统治并且与欧洲列强争霸的宣言。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曾经起过进步作用的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在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为实现美

14、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服务。美国在门罗主义的旗号下,在美洲大陆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背景: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蓬勃发展,西班牙在欧洲神圣同盟支持下,妄图恢复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英国和神圣同盟各国也积极插手拉丁美洲。美国外交政策的三个原则:1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争夺殖民地2不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物和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的 “不干涉原则”3“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美洲体系”原则东方问题(仅):东方问题指的是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奥斯曼帝国“遗产”)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一般说来,它从18世纪末叶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克里米亚

15、战争(仅):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克里米亚战争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俄国遭到削弱,反法一致的联盟彻底瓦解,欧洲均势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转为英法居优的均势。维也纳体系走到尽头。圣斯特法诺合约(仅):签订时间是1878年,签订方为:俄国和土耳其。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不甘失败试图继续肢解土耳其,获得黑海海峡。1877年4月,俄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俄土战争开始。内

16、容:土耳其承认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完全独立等。俄国则变强一些。大保加利亚公国的建立体现了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张。巴黎和约:1856年在巴黎签订,签字方有: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国和土耳其等,内容有: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完整收到欧洲列强的共同监督,黑海中立化等,影响:对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使英、法两国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土耳其则沦入由欧洲列强支配和摆布的境地。*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地点为法国与普鲁士。因长期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鲁士和法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

17、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同时也促成了意大利统一。普法战争使德国最后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独立的经济体系,加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经济发展,普法战争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德意志帝国崛起,法国衰落,改变了殖民主义力量对比,从而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俾斯麦外交思想:独立自主(不再仰承奥地利鼻息)现实主义的务实原则(国家利己主义)小德意志思想(民族统一外壳包裹的普鲁士强权主义)大陆政策(保守的和平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国帝国总的对外政策)均势思想(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均势局面,以维护德国的大陆霸权地位)三次王朝战争(仅):第一次: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

18、麦,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第二次:1866年击败奥地利(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同盟。第三次: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新三皇同盟(仅):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意志帝国皇帝与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两国皇帝结成的同盟。后因保加利亚危机(奥匈帝国也为俄国失去对保加利亚的控制而幸灾乐祸)而瓦解!PS:旧三皇同盟:在法国大敌(拿破仑)的面前,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盟,史称三皇同盟。 三国同盟(仅):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

19、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与其对立的是三国协约(英法俄)。*法俄同盟(欧洲跨向战争的分水岭)法俄同盟于1892年正式建立,1895年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1882)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主要内容:当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或俄国遭到德国或奥匈帝国攻击时,双方都以全部兵力相互支援等。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了同法俄的关系,在20世纪初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这

20、就意味着三国协约的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阵营正式形成)。法俄同盟标志着曾经一统欧洲的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终结,象征着均势的运作已开始步向终点。第3章: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三考一)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背景: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激怒了美国政府,并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科技发展、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扩张主义思潮。

21、影响:,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马汉海权论:制海权是国家实力的关键,美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制海权的基础上。他主张美国应该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争夺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霸权优势。英布战争时间是1899年开始,1902年结束。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两个共和国-德兰斯瓦尔共和国和奥兰治共和国为争夺南非领土和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南非战争、布尔战争或第二次布尔战争。在所有欧洲大国都偏向布尔人的时候,英国放弃了“光辉孤立”的形象,与日本解盟(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但布尔人最终被迫议和,与英国签订了弗雷尼欣条约,规定英国

22、取得在南非的统治权等。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PS: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给日本,然俄、德、法三国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一战时间:1914-1918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

23、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国则属协约国阵营。影响:大战为工人阶级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改变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一般传统看法,引起了对全球安全问题的关注。第4章: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

24、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巴黎和会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

25、想的国际外交规范。*威尔逊的“十四点”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评价:“十四点”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也反映其敌视苏联、反对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立场。但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1919)上,英、法操纵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所议定的和约条款大多不符合“十四点”的初衷,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拒绝批准,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国际联盟是凡尔赛条约

26、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英法操作),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处于高峰时期。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其存在的26年中,国联曾协助调解某些国际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不过国联缺乏军队武力,所以要依赖大国援助,尤其是在制裁某些国家的时候,国联被大国操纵并日益成为大国手中的工具。国联于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它的设计仍不尽完善,比如曾规定全面裁减军备但却未能付诸实现;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之前,须先经理事会全体投票。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更使国联丧失了坚定稳和的支持力量,因此最终国联不能阻止国际纠纷、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及第二次世

27、界大战的爆发。二战结束后,国际联盟被联合国所取代。 凡尔赛合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时间)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时间)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 召开时间:1921.11-1922.

28、2。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四国公约,五国条约,又名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美国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制海权),九国公约。这三个公约统称“华盛顿条约”。结果: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承认了美国的优势

29、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而且使中国回归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热那亚会议(关于经济)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实质上就是一战后英国对苏政策演变的产物。英国的真正意图在于借苏俄因经济困境利用热那亚会议以外交手段迫使苏俄回归资本主义阵营,从而实现全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建和复兴。前提是苏俄承认并偿还其战前及战时沙皇政府所借的外债。结果由于苏联提出反赔偿建议而不欢而散,唯一的结果是苏联和德国在会议外达成两国互免债务,互相承认的拉巴洛条约。拉巴洛条约是于1922年4月16日由德国与俄罗斯在意大利拉巴洛签署的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

30、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肯定下来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与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拉巴洛条约的缔结,在帝国主义列强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是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又一重大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苏俄的阴谋,使苏俄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它也改变了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国际地位。这一条约为两国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道威斯计划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即道威斯计划。

31、原因是:德国按凡尔赛和约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和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期,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有助于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无能为力的战败国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和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洛迦诺会议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体系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议,讨论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美国虽未参加会议,但支持英国,并对法国施加压力,希望会议达成协议,稳定欧洲政治局势,以利于债务国偿还美国债务,加强它对欧洲的渗透。公约的内容包括:德、比、法、

32、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和约所规定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所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院裁决;洛迦诺会议暂时调整了西欧各国的关系,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非战公约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1929年7月25日生效。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非战公约是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内容:第一条中,缔约各国郑重声明: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规定: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第三条是规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