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1.39KB ,
资源ID:262483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248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在机理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在机理研究.docx

1、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在机理研究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在机理研究 摘 要 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界定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可集成式创新的方式、产生的途径,及内在动力机制,并分别从政府、集群和企业以及社会中介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可集成式创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可集成式创新 内在动力 对策 产业集群 作者简介 兰荣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方法,网络组织,河南 郑州,450015 一、引 言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同一产业或关联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作,

2、在地理位置上逐渐集中或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是产生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台湾的新竹和中国的中关村等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都是技术创新活动相当活跃的地方。这些现象已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产业集群创新问题的研究热潮。 国外主流的企业集群式创新的理论研究主要有:马歇尔最早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产业区的优势,其中之一就是能促进区内企业协同创新。巴顿(K J.Button)则深入研究了企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认为企业地理上的集中会给创新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 提出了“创新环境”和“集体学习”的核心概念, 为集群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

3、角。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波特(M. E. Porter) 认为,企业之间的持续联系有助于企业相互学习, 激发创新思维;企业集群的柔韧性和迅速反应能力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并采取创新行动。另外, 发生在企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等也构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此外,巴帕蒂斯塔和斯旺(Baptista & Swann)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与创新之间的正反馈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支持了“集群中企业创新更多”的结论。在国内,王缉慈认为企业集群因为企业地理位置的邻近性和社会根植性,提供了适合创新的空间。魏江等着重分析了集群中企业文化根植效应对集群学习的支持作用。许庆明等从集

4、群创新网络的角度论述了集群有助于创新的优势,认为: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能降低群内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地理上的接近和文化根植性有利于群内企业创新互动;集群网络能缩短创新周期等。 上述研究较全面地论证了产业集群具有促进群内企业创新的优势。但总体上讲,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将产业集群视为技术创新的背景或平台,较多地探讨在这个平台上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而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其协同或可集成式创新的较少。群内个体企业的创新成果只有相互协调,能加以集成,才能对集群的代表性产品在市场上的档次和市场地位提升作出最有效的贡献。而无法集成的创新只会导致集群创新处于混沌状态,导致重复创新、创新失衡,形成一个个技术

5、孤岛。探讨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的内在机理,对实践者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的意义和集成方式 可集成式创新是指集群内各企业在协同的基础上创新,并最终贡献于集群整体的竞争力提升。可集成式创新对提升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集群向外部市场提供产品的附加值水平反映了其价值创造的效率,也是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而集群向外部市场所提供的产品附加值水平取决于集群内价值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和优化,也就是说,提高集群最终产品的市场附加值要求群内所有相关环节的创新优化,并且这些创新前后、横向必须是可相互衔接的,可系统集成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

6、特别是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的薄弱会由于“木桶效应”而制约整个增值系统创新水平的提高。 集群内可集成式创新的集成方式主要有两种: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纵向集成是指沿着价值链的上下游各环节创新成果的集成;横向集成则是指集群内价值链同一价值环节中的不同厂商的创新成果集成。集群中价值链同一环节厂商的创新分布应该具有均衡性,因为不均衡将会导致两种结果,其一是生产能力向高创新能力水平的企业集中,而其他企业萎缩最终倒闭;其二,如果创新易于模仿时,同一环节的企业将通过模仿创新企业的成果迅速跟进,而创新企业却不能获得与创新成本相匹配的收益,这种情况长久持续下去,将会导致群内无企业愿意创新。前一种情况虽是集群的一种进化

7、方式,但它可能导致集群振荡,而后一种方式则是集群退化的一种表现。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同行厂商协同创新,保持集群结构稳定的同时实现所在价值环节的升级。 三、可集成式创新的实现途径分析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内的集群学习是实现可集成式创新的有效途径。集群学习的概念首先出现在GREMI的创新环境理论中,其本意是产业集群内的成员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本质上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 在产业集群中根据参与集群学习成员之间的关系,可将集群学习分为纵向集群学习和横向集群学习。纵向集群学习是指集群中同一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而横向集群学习是价值链同一环节的各厂商或企业之间的相互学

8、习。一般而言,纵向集群学习是产生纵向可集成式创新的有效途径,而横向集群学习则是产生横向可集成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纵向集群学习促进纵向可集成式创新的机理在于:首先,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发现技术创新的缝隙,即企业易于发现自己在价值链上创新水平与其他企业的匹配程度,从而明确集成式创新的方向;其次,通过纵向集群学习,价值链中领先创新的企业可为与其上下衔接的企业准备必要的创新知识资源。总之,价值链内各企业的前后向学习和沟通将有助于明确创新的整体方向,提高创新的效率,最重要的是,通过纵向集群学习的创新更容易保证是可集成的。 横向集群学习主要发生在同行企业间,而同行企业间由于存在明显的利害冲突,

9、有可能缺乏集群学习的主观意愿。当然,当群内同行企业间面对同一创新机遇,但单凭自己的资源及能力难以实现创新时,通过集群学习最终产生可集成式创新也是可能的。除了建立在主观意愿基础上的有意识的集群学习、合作创新外,知识共享实际上是集群同行企业横向集群学习的最普遍的方式。同行企业在自有知识存量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他方外溢的知识,最终有助于形成新的横向集成式创新。另外,集群内同行企业间的横向集群学习如果有第三方的推动,将会更有效,如:在日本丰田城内,丰田公司的供应商就在前者的引导下成立了论坛,定期举行讨论会交换经验,通过相互学习改进自己为丰田服务的能力。 四、产业集群内可集成式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分析

10、产业集群内创新的动力来源十分广泛,比如:市场需求的拉力,区域内政府的激励力,中介组织的作用力等。本文认为,由群内企业竞争产生的拉动效应和挤压效应是群内可集成式创新的内在动力源。 产业集群是由成员企业以价值链为外在表现形式构成的价值增值系统,作为不同的个体,群内成员企业必然存在技术能力水平不均的现象,这种不均现象可以用“技术能力势差”来定义。当集群内同一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间,或处于价值链同一位置的同行企业间存在技术能力势差,纵向上为了使上游企业产品与下游产品生产配套,高位势企业通常会要求低位势企业的技术改进;横向上则低位势企业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出局,通常会通过参与高位势企业的可集成式创新或通过

11、向高位势企业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能力跟进,这就产生了高位势企业对低位势企业的“拉动效应”。在拉动效应发生作用的同时,低位势企业技术能力得到增长,实现了技术追赶;高位势企业为了保持现有优势,需要通过外向型学习、自主学习和集群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以获取持续能力优势,由此便产生了低位势企业对高位势企业的“挤压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将推动可集成式集群创新的不断发生,进而推动整个集群技术能力的增长。 也就是说,挤压效应和拉动效应可发生在前后向联系的企业,也可发生在同一价值环节中的企业。对前者而言,由于自己的客户或者供应商实现了在某一技术上的创新,在投入产出系统上

12、会有渐进或根本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必然会传递到自己这里,从而要求自己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的紧迫性取决于该企业上、下游环节创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它受上、下游环节创新拉动或挤压的力度就很大。总之,正是由于这种拉动或挤压效应的存在,纵向上的可集成式创新才有可能实现。同行企业间的创新拉动或挤压效应更容易理解。在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里,创新者的创新成果会被客户很快察觉,从而获得更多订单,而在创新方面落后的同行则面临订单减少甚至死亡的危险,这将迫使后者或采取措施应对挑战。但是,同行的技术创新并不必然导致对其他企业的创新挤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可能造成信息不对称

13、,从而使创新者以及创新产品难以被发现,这将导致非创新者不会受到创新者很大的冲击,挤压或拉动的力度十分有限;二是创新者的创新成果的可模仿性很强或者技术含量不高,同行企业可通过模仿、仿冒创新者的产品或开展价格战等手段来应付挑战,而不必一定依赖于创新。企业采用上述不正当手段的成本越低、效果越好,同行创新对其拉动或挤压效应就越不明显,从而横向可集成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要保证必要的创新拉动和挤压效应,在集群中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非常重要,而这样一种竞争机制是基于市场秩序的规范,以使得企业实施非创新竞争策略的成本加大,从而迫使它选择通过可集成式技术创新来应对同行的创新拉动和挤压。 五、促进产业集

14、群可集成式创新的对策探讨 产业集群创造了有利于集群学习的大环境,为了更好地促进群内企业的可集成式创新,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以促进集群学习,并增强创新的挤压效应和拉动效应。 (一)政府层面对策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对产业集群集成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持作用。 1.通过强制性规制规范企业行为 政府强制性规制的作用范围主要在集群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方面。其一,进一步加强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的贯彻。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外泄会导致恶性模仿,严重损害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对低位势企业的创新挤压效应的力度。通过专利、知识产权法对创新行为进行规范,是促进集群内有序可集成创新形成的制度基础。其二,规范企业的

15、市场行为,打击机会主义行为。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给予严厉打击,以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对整个集群的破坏性影响。 2.通过政策杠杆发挥引导作用 在引导集群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应突出其服务功能,而不应以行政主导身份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以免影响集群创新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其一,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实现集成创新。如通过产业导向、重点项目政策倾斜引导等手段鼓励企业间集成式创新。技术政策设计应结合产业政策,协助企业制定和落实技术创新战略,并通过完善技术基础设施,为企业创新集成提供条件支持。其二,促进产学政相联合,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实力。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群内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制

16、定支持措施,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通过吸纳先进的科研院所加盟,建设产业集群的技术支撑平台;支持竞争力强而且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专业性公司发展为龙头企业,发挥带动区域内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拉动效应。其三,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产业集群。技术高位势企业的进驻会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加剧当地的市场竞争,产生很强的创新拉动效应,其示范作用将促使当地企业运用各种方法,间接获取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进行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增强企业的可集成式创新能力。 (二)集群及企业层面对策 1.各企业在集群价值链中合理定位 作为一个有机的价值增值系统,成员企业在群内合理定位有助于集成创新的良性发展。企业在为自己定

17、位时,应该集中力量于自己擅长的某种产品或工艺上。群内企业合理定位有助于集群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机构布局:第一梯队企业做高端产品,即致力于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第二梯队企业做中端产品,弥补第一梯队企业放弃、而自身力所能及的市场部分;第三梯队企业做低端产品或专门为前两梯队企业做配套的、修补性的创新,与前两梯队企业创新进行集成。如此,在目标一致、不断创新的良性循环中,整个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可得以不断提升。 2.培育成员企业间的合作竞争意识 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找平衡点是集群集成创新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竞争能使企业提高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和加速创新。但缺乏合作的过度竞争则会阻挠有益的集群学习和

18、创新的可集成性,并导致企业家心力交瘁,所以在集群中培养企业合作竞争意识十分重要。集群内价值链上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企业都需要树立竞合意识。 3.区域内营造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为促进可集成式创新的实现,必须形成有利于集群学习的创新的集群文化。如在集群中营造鼓励诚信的人文环境,使企业采取非正当竞争策略的社会成本大大增加,一旦企业被发现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就难以在集群企业中继续立足。另外,应不断引导集群更新内部文化,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以免集群学习行为的静态性和刚性,不断发现新的创新机会。 (三)社会中介层面对策 如上文所述:信息不对称会影响群内创新挤压或拉动效应的力度,也会影响群内企业创新成果的可

19、集成性。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使经营者能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吸引各方面的中介机构参与,对集群集成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中介机构主要职责诸如:为集群企业提供该产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其诊断自身技术能力的现状以及差距,为其识别一些最迫切最具潜在收益的学习项目,从而使这类企业的外向型学习更有针对性;辅助集群企业克服因自身技术局限造成的学习困难,等等。构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包括科技成果评估认定机构、技术交易经纪机构、风险投资管理顾问机构、监督和信息披露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等。 六、结 论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可集成式创新对于集群作为一个整体

20、的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明确可集成式创新的途径、动力源和作用机理,从政府、集群、企业及社会中介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激发集群内可集成式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和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922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 Regional Studies,1999, 33(4).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魏江,叶波.文化视野内的小企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1,(4). 5许庆明,盛其红,黄晖. 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6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